新时代背景下校园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新机遇的研究分析

2024-11-06 00:00:00部义峰
校园足球 2024年3期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应对校园足球进入新时代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指明了方向,为解决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新的举措。《意见》明确将推动女子校园足球发展列为工作任务,吹响了女子足球革新的号角,提供了女子足球全面提升的契机。

一、推进落实政策

《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3—2035)》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广普及、提升竞技水平,明确了校园女子足球重在推广普及以及在普及中提高的任务目标。其中“将梯队建在中小学校”“建立体教融合一条龙升学保障体系”“完善校园女子足球竞赛与选拔体系”“畅通女子足球运动员上升通道”等关键问题均是改革发展中的痛点、堵点,而创新发展模式将会打通校园女子足球运动员成长的立体化通道。从纵向上看,畅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引导优秀校园女子足球苗子走向双职业发展道路;从横向上看,畅通了校园足球和专业足球、职业足球的通道,让校园女子足球充分发挥精英女子足球运动员“蓄水池”的功能,夯实女子足球运动发展“金字塔”的塔基。

二、扩大女足招生

《意见》指出,在一线城市高校布局女子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增加招生名额,这一举措具有多重意义。一是精准布局。一线城市通常拥有更优质的资源和吸引力,将高水平运动队布局在一线城市高校中,可以确保女子足球运动员得到较好的支持和发展。二是通过体教融合加强女子足球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布局高水平女子足球队旨在通过体育与教育的融合,鼓励学生运动员在追求学术、教育的同时,也能在足球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通过扩大校园足球队的规模和人数,吸引更多女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并为更多有天赋的女足球运动员同时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机会。三是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引领更多女生参与体育运动。高校高水平女子足球队的建设对于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女生在足球运动中的参与度和能见度,促进性别平等,打破刻板印象,并通过校园女子足球的示范效应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三、给予政策倾斜

《意见》指出,在激励机制、竞赛选拔、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女子足球运动员政策倾斜,这对校园女子足球发展提供了各种保障,为我国女子足球发展提供充足后备力量。其意义一是改善女子足球训练竞赛的条件保障、医疗保障和生活支持等,经费不足、受重视程度不够的窘境。二是经费、竞赛选拔、升学通道等政j9MvwDvz5IMzDcMCWLxwah7s1FhPwgTg2BEf55i9QSg=策的倾斜,可以进一步激发她们的潜力和热情,鼓励她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并且吸引更多女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再通过竞赛选拔发现和培养更多有才华的女子足球运动员,提高整个女足的竞技水平。三是政策的倾斜还可以引领公众对女子足球给予更多关注,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促进女性在体育领域获得成就的认可度。

笔者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到,在上海普陀、四川江油、海南琼中等地部分学校中,校园女子足球的发展活力四射,总结其中经验均存在以下共同点。一是地方政府支持。其地方政府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校园女子足球发展方案,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监管进一步加强政策实施力度。二是注重基础教育。这些典型案例的女足发展模式通常与学校教育系统紧密结合,通过学校体育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从小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和技能,形成浓厚的女子校园足球文化。三是深化体教融合。通过体教双方的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等方式,保障女子足球运动员不仅能通过足球特长获得更多教育机会,还可以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等,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意见》是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中国梦、足球梦的必要途径,期待各项工作能落细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国足球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