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的核算分析

2024-11-06 00:00:00康洪凯
中国经贸 2024年29期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政府会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改进加强,这些都为气象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指导环境。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新的社会环境,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将新《政府会计制度》作为行动指南,从而满足政府会计的业务要求。本文将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气象部门会计工作的影响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和相关的变更制度

增强会计制度的业务培训 气象部门的会计团队存在十分严重的老化现象,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在基础的制度管理上进行创新,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需求,始终遵循传统的规章制度,并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同时部分气象部门的会计人员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少高质量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并不能够达标,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数量变更。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对会计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从事气象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于没有证件、业务水平不达标的会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考核,还需对其工作状况、工作质量,以及日常考核水平等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工作水平较差的需要考虑解除聘用关系,避免对气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气象部门的管理人员针对固定资产,需要健全相关的登记核算制度。从购置固定资产进行分析,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气象部门不但需要依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对其进行科学的登记注册,同时针对固定资产制定折旧率表、固定资产领用登记账本、固定资产销账簿等,这样可以确保气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变动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从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到报销处理的整个环节,可以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现代化水平。

其次,需要构建明确的权责管理制度,气象部门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构建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在开始将固定资产购置入册的最初阶段,就要做好归属分类,进行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归属部门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维修和保养计划,要明确各个岗位职员的责任,做好责任分类,在验收方面要做好建立对应的验收程序。对于保养和维修的效果进行跟踪并做好记录,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记录管理,保证对固定资产实施科学管理,做到所有账目能够依法查询,杜绝漏账问题的出现。

新旧制度下气象部门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变化 依照已停止执行的《气象部门会计准则》,气象部门固定资产应是由气象部门“持有的”“超过1年”的使用期限、资产的具备的单位价值是在规定的标准之上,并且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物质的原有形态。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以及应用指南的定义,气象部门的固定资产是为了能够促进自身业务更好地开展或开展其他活动而进行控制的。首先,固定资产从由气象部门“持有”调整为由气象部门“控制”,首次提出了“控制”概念,强化了会计主体对固定资产的把控力和物权意识。其次,对于符合其他条件但单位价值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物资,比如图书、家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这里用“应当确认”代替了“应当作为”、把原有的“耐用时间”超过1年调整为“使用年限”超过1年,进一步明确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减少概念模糊,有助于财务人员进行准确的实操处理。

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更加全面 不同于旧制度中、气象部门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气象部门在继续执行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通过平行记账的方法,同时采用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例如,气象部门在采购科研设备、拨出款项时,如果遇到分期付款的情况,可以一方面按收付实现制、以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登记支出,另一方面按权责发生制、在受款单位持单据来报账时,冲减拨款、按支出项目计入,或者对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根据真实的执行情况、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核算,显示应付款、已付款、待付款等信息。这样既能全面反映气象部门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又有助于规避气象部门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或危机。

气象部门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足 气象部门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如果国家缺乏对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会导致气象部门没有实际的管理职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从而出现管理问题。比如,只重视资金的管理和资金开支的数量核对,对于资金使用标准不进行核对。另外,气象部门没有专业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部门,导致各种管理任务不够明确清晰,管理职责不明确,职权混乱,且受到气象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够形成统一的协调,阻碍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既需要气象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将其下派到各个工作阶段中进行,也需要一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和约束,但是很多气象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买,没有进行管理。对于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并不会进行定期折旧,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年限长,失去了使用的价值,但是在账面上还存在着价值,实际和记账事实不符,无法真正地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价值。此外,气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明确到使用人,致使管理人员对资产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从而造成部分固定资产存在遗漏、难回收现象,影响后期报废、回收等工作的效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气象部门固定资产核算的应对策略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气象单位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科学地划分职责,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以文件、条例的方式对职责和权力进行约束,从而确保各部门之间既可以相互协作,也可以相互制约,以此明确个人职责。并将部门内的资产管理具体任务下派到个人,从而全面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且单位也可以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各种采购事项进行科学预算和分析,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购,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确保固定资产可以发挥实际作用,避免出现资产浪费现象。其次,气象部门要完善对固定资产的审批制度,从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抓起,到管理环节,资产的使用环节,都需要进行审批和交接,只有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经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才能进行使用。单位也要做好资产的登记和验收工作,对每个人具体的工作细节都要进行登记和验收,避免因为疏忽出现账外漏资行为。最后,要健全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加大对资产的清查力度,对存在账款遗漏和短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为后期的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便管理人员使用查阅,单位也需要完善资产遗漏或者损坏赔偿制度、处理制度、责任承担制度等。

在新会计制度下,气象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专门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采购管理和入账等方面的职责;财务负责核算、审批等工作。会计操作相关资产;资产使用司负责固定资产的强制执行,在合理期限内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但不能随意处置资产,处置权属于管理司。

同时,财务部和用户部要定期向管理层展示工作进展和资产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以降低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隐患。

改变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在新形势下,气象部门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进行优化和升级,主动分析当前的管理现状,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且气象部门需要改变会计制度,通过新会计制度,对各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精准计量,推动固定资产管理顺利开始,且气象部门也需要建立独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该部门结构化、系统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有明确的数据支持、证据核查。另外,气象部门还需要完善新型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确保资产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预见性,可以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

气象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作为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气象部门的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要,从资产的购买流程,到后期的使用情况以及维护保养等一系列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手续合法的高度透明化。气象部门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革,其对于我国现代行政气象部门的财政改革工作具有推动性的作用,因此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改革意识,同时严格要求自身加强法律管控,贯彻落实新型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内容,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加深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障措施,确保我国行政气象部门的财政改革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济南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