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探究

2024-11-06 00:00:00刘洁
校园英语·中旬 2024年10期

摘 要:“双减”政策的推出,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减负增效”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与课后作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此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并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落实“双减”的教育理念,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减负增效

作者简介:刘洁,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也是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更多依赖“师讲生听”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英语中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限制了英语学科的特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也造成了心理负担。“双减”政策的推出,对课堂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推动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价值

(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促使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够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双减”的教育理念,为当今教师的教学明确了目标,推动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丰富性,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这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提升课后作业质量

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教师更加侧重作业设计的数量,而且大部分都是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布置的。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从长期来看,这样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大量的作业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双减”政策的提出,针对传统作业的设计弊端,提出了明确的优化策略,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秉承“减负增效”的原则,在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方面,应实现多元化与丰富性。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作业的效果,又可以提升课后作业的质量。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问题情境模式,侧重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负责提供引导与辅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以“双减”的教育理念为中心,并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We have new friends.”Lesson 3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熟练掌握France、Germany等国家的英语名称,使其能够掌握“both...and...”词组,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应固定句式,比如,“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等。因此,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文中句式相关的歌曲,并提出问题:“音乐中阐述了哪些内容?涉及的常用句式有哪些?”,学生分享完自身的观点后,教师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设备呈现文中的第一幅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三个人物是谁?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同时,教师将文中的录音进行播放,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录音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小组经过讨论与交流,分享了自身的观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阅读文中的第一部分,并从中验证自身的答案。学生完成相关内容后,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浏览文中的第二幅图片,并提出问题:“他们在做什么?”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他们在唱歌”。紧接着,教师继续播放文中下部分内容的录音,并提出问题:“录音中他们谈论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同样,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文本内容,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这样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引用角色扮演模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角色扮演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感受所学知识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语言能力具有积极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享受英语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语言能力与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She looks cute.”Lesson 11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帮助学生掌握beautiful、handsome等单词的使用,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固定句式与词语,进行小组之间的对话交流。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单词,描述人的外貌与性格特征。为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阅读文中的对话内容,并要求其通过查阅英语词典的方式,将文中陌生的单词与句式进行翻译。学生通过初步阅读,对文中的内容有了基本的认知后,教师可以对文中的句式、发音、释义等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掌握了文中的内容后,教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陌生单词的记忆,以及对固定句式的灵活应用,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中的对话内容进行创编,比如,为了使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增加角色与对话内容的方式,拓展对话的内容与角色人物。学生小组完成角色扮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表演的内容进行评分与评价,学生评价完毕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小组表演过程中,语言交流的流畅性、英语发音的标准性、表演过程的观赏性等方面,对学生小组进行综合的评分与评价。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又能够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信息技术热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中蕴含丰富的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信息的元素,可以辅助教师在教学效率与质量方面获得提升与发展,而且符合“双减”教育理念的要求。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深化探索信息技术中的资源,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Where do you work?”Lesson 23时,本节课主要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需要掌握的固定句式,如“What do you parents do?”等,以及陌生单词restaurant、library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熟练而准确地介绍自己的家人,以及他们从事的工作等。为此,在授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自己家人的照片,并通过英语的方式,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的工作地点等内容进行介绍,而且,应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陌生单词代入其中。教师将自身介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现,并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固定句式融入其中。当学生对文中的陌生单词与句式有了基本认知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文中的录音,并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内容。当学生对文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后,紧接着,教师可以将文中的内容,改写成问答对话的形式,并将相关对话内容以错综排列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连线。另外,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并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通过交流平台进行反馈,以获得教师及时的解答与帮助。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嵌入日常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使用技能,并使其能够将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双减”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充分重视英语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特点,并通过嵌入日常生活元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内容,并使其充分了解英语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英语知识的兴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I'm cleaning my room.”Lesson 25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What...doing?”句型,引导学生能够使用文中的hold on、cleaning the room等词组。为此,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英语单词与句式,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简要的阐述。学生阐述完毕后,教师可以以“打扫房间”为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与分享自身打扫房间的时间,以及打扫房间的过程等。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hold on、writing an email等词组,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应场景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词组的理解与记忆。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中对话内容的了解,教师可以邀请不同的学生,依据文中的情景进行表演。当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深入的认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并依据文中的对话内容,以及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情况,自主设计日常生活对话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将文中需要掌握的单词、词组、固定句式等进行合理地应用。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课后作业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最后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对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知识储备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此,教师应重视课后作业的作用,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秉承“双减”政策中“减负提质”的原则,并通过设计多样化与丰富性的作业内容,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以此发挥作业设计的效果,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目标。

例如,在教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We're watching the games.”Lesson 31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比赛中的篮球与足球比赛项目,引导学生能够灵活使用文中句式进行交流,比如“What are you doing?”“We're...”“How about...”等。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内容时,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比如,作业一,要求学生搜集足球、篮球的比赛资料,并通过相关资料对比赛的过程、规则等内容进行基本的了解;作业二,要求学生搜集,除了篮球与足球之外的体育比赛,并总结与记忆相关比赛项目的英语单词;作业三,要求学生小组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通过绘画、贴图等方式,自主设计对话场景。同时,学生小组根据相关的场景,自主设计对话内容,并将对话的过程进行演绎,而且要求学生设计的对话内容,应包含所学基础知识。不仅如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设计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抢答活动与线上交流活动。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对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减负增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符合学生阶段发展的特征,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职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应通过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并能够促使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与调整,这对促进“双减”教育理念的落实,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华.“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课堂的“减负增效”[J].江西教育,2023(35):78-79.

[2]马秀琴.“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9):168-170.

[3]赵凤琴.“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减负增效的举措[J].试题与研究,2023(2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