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而现行教材中零散的文化元素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系统认知、理解与认同。为此,本文提出立足单元整体,围绕中华文化,纵深挖掘教材,确定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横拓添补文化资源;设计活动与评价,坚定文化自信。实践证明,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传承与传播,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自信;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颜艺红,刘彬彬,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化了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强调学生应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培育文化意识,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新课标倡导单元整体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合适的单元主题,搭建具有整体性和结构化特征的单元育人蓝图,体现单元主题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 即教师研读语篇,围绕中华文化主题,确定单元目标并整合教材内容,整体规划教学实施与评价,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加入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传承和传播中,从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
二、基于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本文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指向文化自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纵深研读教材,明确单元主题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图文并茂,各册教材均以不同形式或明或暗地编排了一定比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这些内容都散落在单一的模块内、单元间,难以完成“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建立文化自信” 的育人目标。教师纵向深度研读教材,发现六年级上册Daming的美国之行既是其体验美国文化之旅,也是其传播中华文化之行。教师将本册散落在各模块中关于中华文化的元素串成线,纳入系统的单元结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在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内容涉及中华文化,依次为:1.Module 1 Unit 1“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2.Module 1 Unit 2“The Great Wall of China”(歌曲);3.Module 2 Unit 1“I went to Chinatown in New York yesterday”;4.Module 2 Unit 2“I went to a library yesterday”,内容为三篇配图说明文,其中一篇是Xiaoqiang 向 Max 介绍明十三陵;5.Module 3 Unit 2“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6.Module 7 Unit 1“Pandas love bamboo”;7.Module 9 Unit 2“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纵深分析,我们打破教材原模块编排的界线,以Exploring Chinese Culture为主线,将上述分散的与我国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统整到一个大单元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形成了本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见图1)。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形成中华文化的结构化知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单元大观念——“ 中华文化有大美,定当自信以传之”,坚定文化自信。
(二)确定教学目标,横拓添补资源
教学目标为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方向。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依据学情,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整合、补充语篇,统筹安排课时,确定课时目标,促进单元目标达成。
以本单元为例,教师围绕Exploring Chinese Culture的单元主题确定三个子主题: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光大;树立国家认同,自信传播文化。设计如下单元教学目标,其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获取、梳理有关中国名胜古迹、邮票、动物和城市的信息,懂得它们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感知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意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其二,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获取、归纳、分类、推断有关纽约唐人街的信息。仿照范例,有条理地给主人公回复邮件,介绍国外存在的中国文化现象,感悟中国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国,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其三,在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文博会线上推介员”总选拔活动中,小组合作运用新媒体、新材料创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相应的成果,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传播能力。
确定单元目标后,教师围绕主题横拓添补资源,分配课时教学,使每个子主题和每课时设计都奔着单元主题而去,形成浑然一体、一以贯之、前后呼应的单元总貌。本单元以Daming传播中华文化之行为主线横拓添补资源,巧妙整合语篇内容。
1.整合语篇。
第一课时将Module 1 Unit 1“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对话、Module 1 Unit 2“The Great Wall of China”(歌曲)及 Module 2Unit 2 “I went to a library yesterday”中 Xiaoqiang 向
Max 描述介绍明十三陵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组成 Chinese Historic Sites这个话题,同时对Module 2 Unit 2内容进行改编,从年份、方位等方面介绍明十三陵。
2.再构情境。
第二课时教师基于Module 3 Unit 2 再构情境,将介绍邮票的小男孩换成Daming,再构Daming向Simon介绍自己的集邮爱好的情境。第四课时教师基于Smart 一家讨论去哪里旅游再构情境,再构Daming 向Simon一家介绍中国城市的对话。
3.添补资源。
为了使每课时的文化要素更加饱满,教师在课时二、课时三、课时四和课时六中通过微视频、画册、补充文本等添加中国古建筑、邮票、城市、动物等蕴含的文化元素、世界各地唐人街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华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部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教师的横拓添补资源,各语篇之间不再松散,单元内容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构成有序且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设计活动与评价,坚定文化自信
新课标倡导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本单元教学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逐层递进的活动,由浅入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中华文化,进行多元辨析,增进家国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最终落脚于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文博会线上推介员”选拔,帮助学生建构单元大观念。完整的单元学习活动见表1。
在整个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将评价贯穿在单元始终,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教师根据课时目标从词汇、语法、逻辑与创造、子主题意义、课堂表现五个方面制订评价维度,继而列出每个维度的表现特征和等级层级。
三、结语
指向文化自信的单元整体教学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纵向研读语篇,横拓添补文化资源,将教材中零散、看似毫无联系的语篇整合到系统的单元整体中,依托多模态语篇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在逐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形成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鲁子问.中华文化融入我国英语课堂的可能路径[J].江苏教育,2018(91):21-24.
[3]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