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念视角下高中英语复习策略探究

2024-11-06 00:00:00夏韵
校园英语·中旬 2024年10期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但当前高三英语的常态化复习存在一定的弊端,以脱离语境的语言知识讲练为主,大观念视角下的高三英语复习有利于教师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和整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知识,促进复习目标有效达成。

关键词:大观念;高中英语;复习策略

作者简介:夏韵,广州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则是整合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复习课是高三英语的主要课型,目的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归纳整合,重新提炼结构化知识,帮助学生在新情境下迁移运用,为语篇理解、语言运用和主题探究服务。”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推进,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基于大观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对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复习探讨较少。当前高三英语的单元复习仍然以脱离语境的语言、语法知识讲练为主,学生缺乏真正应用与实践语言的机会,未能很好地巩固和迁移语言知识。因此,为了走出高三英语复习困境,避免碎片化和浅层化的复习,基于大观念视角下的复习势在必行。

二、理论基础

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处于课程中学地位的、统摄教学过程的学科概念架构、内容联结与方法,它在碎片化的小概念之间建构有意义的联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单元主题设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单一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并建立关联,生成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高三的英语复习可在大观念的统领下,帮助学生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建立合理关联,形成结构化、系统性的核心观念与知识体系,提升高三英语复习的质量,全面高效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实践案例

(一)分析与整合教材语篇

高三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按照教材顺序,围绕着三大主题语境循序递进式地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并学会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高三复习教学不受单元之间存在的难度进阶局限,不必完全遵循教材顺序,而可依据主题语境重组复习内容,构建高三英语复习大单元,多角度扩充学生的主题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有效达成复习目标。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eople of achievement”(卓有成就的人物)属于“人与社会”主题群中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主题语境内容,可与第五单元的阅读语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阅读语篇“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结合,丰富学生对该主题的认知。同时,选择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Success”的阅读语篇“Contribution and sacrifice”作为补充语篇(见表1)。

(二)提炼主题与语言大小观念

英语学科大观念分为指向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具有跨学科特点的主题大观念,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语言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如语篇类型知识等。主题大观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跨学科特点,包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之中,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探究主题意义提供语境,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基于主题建构并生成新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对语篇的研读、梳理和整合,教师围绕“突出贡献的人物”主题,突破单元界限,提炼主题大观念与语言大观念(见图1),重构大、小观念,为教学目标、学习效果与教学实施确定方向。

(三)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高一、高二新授课的单元整体教学大约需要七八个课时完成,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每个单元的复习约需要两三个课时。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复习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顺利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高三普通班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后,对于该主题语境的语言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没有建立与主题相关的结构性语言知识。同时,阅读理解的主旨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较弱。基于以上学情分析,设立大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在“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主题语境下,使学生能够:

识别体裁,掌握新闻报道的标题特征、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掌握人物传记的语篇特点和用故事说明人物品质的方法。

基于体裁特点,梳理及掌握新闻与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的主旨大意题、推断题的做题技巧。

梳理介绍人物经历与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建立结构化的语言知识。

正确认识、理解个人成就与社会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梳理获得伟大成就人物的优秀品质。

以书面的形式,有条理地叙述人物经历和评价人物成就,并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教师将本单元的复习安排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二课时主要是“激活已知,巩固已知”,第三课时侧重于“迁移已知,创造新知”。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构建语言大观念。

在语言大观念的视角下,本单元主要复习的内容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主要是词汇和语篇,语言技能着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以本单元复习第一课时为例,学生重读课文“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The man who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独立完成任务清单。任务清单涉及文章体裁、结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征的归纳,以及描写人物经历、人物性格与成就的语言表达。

在语篇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与比较,识别不同体裁并归纳体裁特征,回顾新闻体裁的倒三角形结构以及人物传记的行文结构。而在词汇方面,学生通过阅读语篇,分类积累叙述人物经历与品质的表达方式。在语言技能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语篇关键信息,推断语篇的隐含含义,并强化如何根据语篇特征概括语篇主旨。例如教师提问“Where can you find the main idea of a news story? (the title and the lead)”。

2.借助问题链,关联主题小观念。

问题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将教材知识转变为层次鲜明、具有一定系统性、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列问题。在完成任务清单后,教师提问“Why are they known as'people of great achievement'? What difficulties did they encountered when chasing their dreams? What qualities do they possess to accomplish those achievements?”,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成就与社会价值间的辩证关系,体会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通常都具备怎样的个人品质,思考自身未来努力的方向。

3.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时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完成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后,学生已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大观念,激活与巩固已学语篇,建立了一定的主题大观念与语言大观念,现以本单元复习课第三课时为例,教师设计了涵盖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的活动,着重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教师选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2“Contribution and sacrifice”语篇作为阅读材料,并隐去标题。

(1)学习理解类活动。

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文章的体裁、用思维导图梳理概括文章主要信息。完成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并说出理由。通过此活动,教师能检测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前两课时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活动二:学生阅读文章,积累人物经历与人物品质的语言表达,进一步补充与主题相关的词汇与句型。学生通过绘制与完善思维导图,在前两个语篇的基础上将主题词汇分类整理,并进行分享。这个过程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可倾听同伴的分享和教师的点评与补充,形成了在大观念统摄下的结构化知识体系。

(2)应用实践类活动。

活动三:学生依据梳理和提炼的结构化知识,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以采访的形式(1人扮演记者,1人扮演黄大年)谈论语篇主人公黄大年的事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基于主题大观念,采访以下涉及主题小观念的核心问题“Why did you return to China in 2008? Which achievement is the one you are most proud of? Why did you keep working, writing letters of reference for your colleagues and replaying to questions fro5b8pGZznu0qC3lvGnzMtTU5920PxE7nG45V/MKPBiTQ=m the students even when you are in hospital bed?”。通过访谈的方式,学生将已学知识进一步内化,构建围绕主题的大观念。

(3)迁移创新类活动。

活动四:围绕单元主题,教师改编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的写作任务,设计基于大观念的书面表达任务,如“你校英文报开展The Person I admire的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介绍身边令人钦佩的人或者是社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鼓励学生基于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有逻辑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始写作任务之前,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高考书面表达评价标准,并根据本次写作任务,增加评价标准如“是否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复习的词汇句型或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语

在高三复习阶段,大观念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复习课能有效提升复习质量,有利于教师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和整合课程内容,在零散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结,帮助学生构建具有系统性的结构化可迁移性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林怀佳.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复习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2):109-111.

[3]王蔷,周密,蒋京丽,等.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4]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1-7.

[5]卓俊斌.重组复习内容,重构复习路径: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三英语复习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探索[J].英语学习,2023(6):45-49.

[6]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3-14.

[7]唐明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9):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