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设置的高级英语读写(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得到了大范围推广,教师很注重课程学习成果的预设、考核及达成度分析等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程学习成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对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级英语读写(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进行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高级英语读写;学习成果;达成度分析
作者简介:欧求忠,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OBE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强调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学习成果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将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因此,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评价,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课程学习成果的预设、课程学习成果考核、课程达成度计算方法以及达成度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高级英语读写(理解当代中国)课程(以下简称高级英语读写课程)为例讨论OBE教育理念在具体语言课程中的应用,以分析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
一、课程学习成果的预设
(一)课程学习成果的解析
高级英语读写是为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服务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及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的主旨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英语读写和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学会用中国理论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成就,从跨文化视角阐释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坚定“四个自信”;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英语基本功,向高级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进阶,重点掌握时政话语特别是中国特色时政文献的语篇特点与规律,培养学生阅读时政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该课程学习成果(课程目标)作如下解析:
课程学习成果1:掌握中国话语,熟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要义的话语体系和中国时政术语的英语表达,提升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高级英语读写课程内容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既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中国话语阅读能力,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翻译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不足,他们就不可能准确领悟相关文献的要义,更不用准确地把文献翻译成英语。
课程学习成果2:熟悉中国特色时政文献的语篇特点,掌握时政话题写作技巧,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学习高级英语读写课程后,学生要熟悉中国特色时政文献的语篇特点,掌握时政话题的写作技巧,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中经常使用修辞手段、引用古文等,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借鉴。
课程学习成果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从跨文化视角阐释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提升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学习高级英语读写课程后,学生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课程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读写能力、翻译能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高级英语读写课程学习成果的基调,课程设计和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的设计和分析都要基于此。因此,课程学习成果的预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学习成果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学习成果要和专业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相对应。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专门的毕业要求并设置有较具体的指标点。与高级英语读写课程相关联的毕业要求有两个方面,包括英语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和职业素养,涉及3个指标点(见表1)。
二、课程学习成果的考核
(一)课程学习成果考核方案和成绩组成
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即代表其达到课程学习成果的要求。课程学习成果1的考核内容包括时政词汇应用与翻译、时政文献阅读理解,课程学习成果2的考核内容为时政话题写作,课程学习成果3的考核内容为中国文化分析与展示。考核环节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小组展示、平时作业。
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查(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组成。平时考查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占6分)、小组作业(占9分)及平时作业(占15分);期末考试包括3个模块,即期末考试1(占42分)、期末考试2(占14分)及期末考试3(占14分)。
有的专家建议,平时考查模块可以去掉课堂表现和考勤,笔者们认为,单独的考勤可以融入课堂表现模块,课堂表现不能去掉,因为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考核点,而课堂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形式。毋庸置疑,一个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即使学科专业成绩再好,也不一定能成为有用之人。
(二)平时成绩评分
高级英语读写课程的平时作业指课外作业,不包括课堂作业,以小组作文为主,一学期5至6次,教师打分。小组展示要求学生明确分工,课前准备好讲稿及PPT,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均参与打分。课堂表现的评分以课堂活动为基础,主要包括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签到、选人、小组讨论、随堂作业、测试、投票、抢答,等,教师以课程积分为依据来折算成绩。
平时成绩的评定有一定难度,虽然可以量化,但仍然脱离不了较强的主观性、印象性及随意性。但无论如何,如果可行的评定标准确定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要严格执行并保留好原始记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绩评定的可信度。基于此,高级英语读写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记录均可以在学习通平台中查到。
三、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计算方法与反思
(一)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计算方法与分析
高级英语读写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与课程大纲、培养方案一致。课程目标,即学习成果,包括3个目标,分别对应3个毕业指标点,共6个考核环节,其中期末考试环节分为对应的3个模块,由若干题型和小题组成。达成度合格标准设置为0.65,即低于该数值则为不达成,等于或高于该数值则为达成。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指所有支撑该指标点的成绩平均分之和除以该指标点所占总分值;课程目标达成度指所有支撑该课程目标的各考核环节的成绩平均分之和除以该课程目标所占总分值;课程学习成果达成度指课程各考核环节的平均分之和除以100。必须指出的是,小考核环节的目标达成值的计算方法是该环节学生平均分除以该小环节的目标分值。
表2为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21级商务英语专业4个班级的高级英语读写课程达成度评价信息总表。指标点4.3的达成度为0.81,指标点4.4的达成度为0.84,这说明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课程学习成果总体上良好,而指标点9.1的达成度为0.9,这表明课程目标3的学习成果总体上优秀。课程总体达成度为0.83,这说明课程总目标的学习成果为良好。
从考核小环节来看,期末考试1和期末考试2的目标达成值分别为0.79和0.77,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期末考试环节学生总体上成绩为中等,但这两个课程目标的课堂表现环节和平时作业环节的目标达成值均为0.90,期末考试环节的目标达成值远远低于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的目标达成值。期末考试3的目标达成值为0.91,小组展示的目标达成值为0.88,这两个小环节的达成值相差0.03。总体上看,支撑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各考核环节的达成值相差巨大,支撑课程目标3的考核环节之间的达成值相差要小很多。
(二)课程达成度反思与建议
课程达成度分析是按照课程分析还是按照教学班分析,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按课程分析,一门课程一张表格就可以说明问题,注重课程的整体性,但可能会忽视班级的差异性。如果按照教学班分析,要求一个班级一张表格,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分析,但更能突出对具体班级的解析。一般情况下,一门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设,一般同一专业多个教学班的数据可整合到同一张表一起分析,不同专业的教学班原则上不汇总在一起分析;但量大面广的课程,应按照课程和教学班分别计算,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要提供本教学班的达成度计算结果供课程组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支撑各个课程目标的考核环节析出多少个较为合理,这是课程负责人需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每一个课程目标安排2至3个考核环节,过多过少都不太合适。每一个课程目标只安排1个考核环节不可取,安排4个以上考核环节也不可取,没有安排期末考试环节最不可取。因此,每一个课程目标必须安排期末考试环节。这就要求试卷命制者要明确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命制出有效、可信度高的期末试卷。
第三,平时考查环节的课程目标达成值高于期末考试环节达成值是否合理。有的学者认为不合理,因为这是教师“做出来的”。可能存在“做出来的”的个案,但是只要有原始的平时考核记录,亦可认定是合理的,是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原始记录(可以是电子记录,也可以是纸质记录),这样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第四,达成度合格标准的设置问题。一般达成度的合格标准可选择在0.65至0.70之间,学校不统一规定,由各专业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确定,各课程组也可自行设定,但标准一般在一个人才培养周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实际上也可以选择0.60或者0.75,但在0.65至0.70之间,绝不能选择低于0.60。因为低于这个值表明学生班级成绩或课程成绩很不理想,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很小。
第五,课程分目标权重的设置。课程分目标权重设置不能随意,要依据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来设置,具体参见课程教学大纲。若课程分目标权重随意设置,其就不能反映真实的达成值,会影响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可信性。
四、结语
OBE教育理念下,学习成果的预设、考核及达成度分析很是重要。学习成果的设置为考核提供依据,而考核结果又反过来验证学习成果的设置是否符合专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注意这三个环节的实施,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利于信息材料的收集,为OBE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新型教育教学理论的探索及践行。
参考文献:
[1]王永坤,张瑞雪,冯东梅,等.基于OBE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及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4(6):73-82.
[2]薛焕霞,陈绪敖.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改进研究: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24(10):117-122.
[3]孙有中.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