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2024-11-06 00:00:00胡少甫
校园英语·中旬 2024年10期

摘 要:新课标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均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对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倡导要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文探究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包括打造快乐学习氛围、合理设问、推行“读、思、探、演”一体化育人模式及引领学生强化推理,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科素养;批判性思维;阅读教学;新课标

作者简介:胡少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审视文章内容,批判性地审视文章的价值取向、段落结构和语句的连贯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了批判性思维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本文将深入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以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助力其全面发展。

一、对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语言技能传授轻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理解文本。这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不足,学生难以自主分析评估文本,限制了其阅读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近几年,尽管我校学生的阅读表现呈现出进步的趋势,但阅读理解能力并未实现根本性提升,与其他同层次学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平均分来看,高一年级学生英语平均分在及格线以下,无法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及格分数。失分较多的是深度思维层次的题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在这样不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英语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校英语学科的长期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将成为一大阻碍。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教师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新高考背景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

批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学校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当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时,学生能够敏锐地捕捉关键信息,深入剖析,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直击问题核心。这种能力不仅让学生超越浅层分析,更能基于批判性思维原则,形成全面且深思熟虑的解决策略,而非盲目应对。因此,深化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更为其未来人生旅途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二)新课标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教师设计综合性、关联紧密且实践性强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这些活动应融合语言学习、文化理解与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经历理解、实践到创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能够解读与评判语篇深层含义,还能自由表达个人见解、意图及情感,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差异,从而实现多元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增强,全面提升英语学习效能及应用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框架:一核聚焦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与指导教学;四层涵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四翼则包括稳固基础、强化综合、凸显应用与激励创新。这个框架不仅针对高考,也可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深思教材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是否契合这一框架,特别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指出,高考英语全国卷的阅读理解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全国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共设15小题,其中Ⅰ卷10题,Ⅱ卷8题,均聚焦于推断、归纳与概括等高阶阅读能力。Ⅰ、Ⅱ、Ⅲ卷均注重检验学生利用批判性、辩证思维推理、概括语篇内容的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基础教育与高校均应高度重视交际、学习与思辨的学科素养。中学英语教学需扎实锤炼学生的关键素养,重点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基础教育考试命题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臧铁军指出,考试改革驱动教学改革。任孝勇在《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中强调,高考命题改革强化思维考查,减少记忆性内容,注重激发思考与创新,与新课标目标相契合。阅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将新课标的要求融入阅读教学,构建高效策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提升。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概况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也日益凸显。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备受关注,相关文章频出,研究成果显著。

近几年,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都是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和基础。王蔷老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一文中深入剖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目标及实施路径。杜胜安发表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毕莹发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罗玫发表的《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探究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方法。

但很少有研究者结合新高考要求对学生阅读方面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本文将结合新高考新课标的要求探索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的阅读教学策略。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采用情景式学习法,依据阅读内容构建生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阅读前铺设情节线索,营造引人入胜氛围。鼓励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勇敢表达见解,并设立开放交流平台,促进生生互动,减少单一依赖,让学习更生动。阅读后组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综上,通过情景创设、激发表达和组织讨论等多元化手段,营造活跃阅读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合理设问,激活思维

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问,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助其质疑、猜想、论证,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其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Unit 4“Body language”的教学中,可以从“借助预测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如“你觉得本文会是什么文体?”“在文中会出现哪些肢体语言?”等,其目的是引领学生猜想,并在猜想时大胆质疑,提出其他想法,同时运用以往所学英语知识及实践经验加以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在畅想、猜测、质疑中阅读,对比主观猜想与文本内容,以设问促进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归纳与论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针对个体差异,教师可设计分层问题,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营造公平开放课堂。开放性问题可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共享收获,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审慎性,营造求真氛围,纠正认知偏差,共筑求真支架,加强协同效应,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推行“读、思、探、演”一体化育人模式

为了使学生能在英语课堂上发展批判性思维,教师要改进育人模式,拓宽学生形成与强化批判性思维的渠道。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2 Healthy lifestyle”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读、思、探、演”一体化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合作阅读解析课文,并完成探究任务。阅读判断、补全信息、填空、主旨匹配、单项选择等是教师布置探究任务的载体,确保学生思考、讨论、辨析、推想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合作阅读探究效率低、知识含量不足、目的不一致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合力改编课本剧,加强读写结合,注重迁移认知,助力学生在创写时批判性地运用英语知识。为了减轻学生创编课本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围绕“Healthy lifestyle”这一主题搜集类似主题的文章,为学生创演课本剧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学生可以在群文的助力下得到启发,进一步提升读、写、演的水平。学生紧抓大概念阅读群文,类比归纳及借鉴文章结构、语句衔接方式、优美词语的过程,就是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引领学生强化推理,提升判断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推断力,教师可巧妙组织小组讨论和项目,激励学生积极分享观点。教师利用争议性材料激发学生辩论,深化学术交流,让思维在碰撞中活跃。课堂上,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作者观点背后的逻辑何在?”或“你如何独立评价作者立场并说明理由?”,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并勇敢表达,使课堂讨论充满活力。教师精选文学佳作,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此外,教师可设计创意任务,如改写故事或创新视角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方法有效锻炼学生的推断力,并强化其批判性思维。

五、结语

本文深入剖析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强调重视并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这不仅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积极响应新课标与新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还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这些策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设问激活学生思维,推行“读、思、探、演”一体化育人模式,并强化学生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 2017(2):19-23.

[4]杜胜安,朱爱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一次同课异构为例[J].英语广场,2019(4):167-168.

[5]毕莹.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20(33):105-107.

[6]罗玫.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 2023(3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