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系统阐明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即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这“五个强大”既是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也是科技创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重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要强化基础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创新之魂,其重大突破往往会孕育新的重大科学思想或科学理论,进而催生颠覆性技术。根据统计,现代技术革命成果约90%源于基础研究及其他原始性创新。要持续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并举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方面从世界科技前沿中找准重大突破方向,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凝练出重大科学问题并着力攻关,实现前沿科学引领支撑技术突破。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与跟踪式研究不同,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极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要充分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特点,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创新环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我们掌握5大门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最终摘取了大型客机这一“现代制造业的明珠”,使C919顺利投入商业运营;我们不断推进结构创新和电化学体系创新,动力电池出货量领跑全球。相关案例充分说明:创新成果不能停留于“实验室”,而要运用于“生产线”;科技发明不能存放于书架,而要走上货架。既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更关注“从1到无穷”的成果转化应用,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力军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就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导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对外专业交流合作管理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
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决定了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要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党的领导等主要领域,继续把制度改革推向前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二是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三是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四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定未来。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