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11-06 00:00旷思思
中华魂 2024年10期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深刻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倡议。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正确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宝贵启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共识合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始终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是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70年来,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70年岁月的洗礼不断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值得悉心珍视、继承、弘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和平与发展遭遇多重挑战,人类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这一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着眼人类共同利益,方能汇聚携手前行的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这一理念提出11年来,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在此次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发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强调:“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从“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六个方面作出深刻阐述,为新形势下更好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的支持参与。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全球南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并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必将为“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和团结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动力。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始终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用“三个不会改变”,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难能可贵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世界各国应汲取历史智慧、共担时代使命,携手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勇毅前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