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树槐)
“副文本”最先由法国文论家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之后翻译研究学者逐渐探索它的多维功能,出现了Translation and Paratexts(Batchelor, 2018)这样的专著以及诸多的研究论文。在内副文本方面,译者在可以选择事实性材料对原文中社会、历史、文化、文学、人物等方面的知识做补充说明,以便读者理解;通过选择评价性材料,表达自己对上述因素的态度、价值评判,甚至建构源语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也可以记录自己的策略选择和心路历程;封面插图等视觉元素可以增进译书的吸引力。在外副文本方面,权威人士的导读、普通读者评论可以促进译文的传播;译文相关的多模态网络与电子文献,如图像/播客/漫画/视频等的互文映照,也可以促进译文顺利走向译语世界。此外,在某些情境中,副文本的重要性会超过译文。比如晚清驻华官员、传教士在翻译中国哲学、文学、文化、科技、法律文献时,通常会在前言、后记、注释中加上详细的补充和评论,进而透视彼时中国人的世界观、科技和军事水平、道德状态。其中部分内容促成了英国译员通过发动鸦片战争的议案。
国外学者主张的副文本研究方法主要有:1)从历时角度研究译文封面、封底、插图的演变,探讨其对源语文化形象构建的作用;2)通过比较同一原文不同语种、不同模式翻译的内外副文本,分析其在数量和性质上的差异;3)某一时段的副文本生产模式,隐示主流的翻译规范是什么;4)如果副文本重要性超过正文本,一般性规律是什么;5)译者与原作者、编辑的互动对副文本产生怎样的影响;6)通过建构副文本语料库,揭示副文本与文本体裁(genre)的关系是什么;7)社会—历史—政治语境往往影响副文本的生产,一般性的规律是什么;8)原文本译为不同语言时,不同语种译文的副文本可能会有冲突,其中的诗学和意识形态是什么。
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从译者行为理论出发,比较汉学家理雅各与中国翻译家汪榕培译《诗经》的副文本,发现“求真”与“务实”的不同价值取向;从社会翻译学出发,揭示萧乾、文洁若译《尤利西斯》时,利用各类资本招募副文本生产从而促进译本传播;从经典化理论出发,分析《莎氏乐府本事》十个译本副文本对译文经典化的促进。它们拓展了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