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结构主义视域下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逻辑及学科主体性

2024-11-05 00:00:00陈靓
山东外语教学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借鉴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尝试以意义生成的开放性为共通点,探索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主体性和知识生产逻辑的特征。文章具体从文本间性与学科间性、视角与视域、阅读实践与应用性实践、文化批判与学科批判四个角度,将后结构主义理念与区域国别学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前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中的关键元素和学科机制进行建构。最后从知识和思维两个层面对区域国别学的纵深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区域国别学;学科主体性;知识生产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识码] A[文献编号] 1002-2643(2024)05-0079-08

The Logic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ciplinary Subjectivity ofArea Studies: A Poststructural Analysis

Abstract: Drawing on the core concepts of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ary subjectivity and the logic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Area Studies with the openness of meaning generation a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The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poststructuralism and Area Studies from four perspectives: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perspective and vision, reading practice and applied practice, and cultural critique and disciplinary critique, through which the key elements and disciplinary mechanism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Area Studies would be constructed. Finally, suggestions will be give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rea Studie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and thinking.

Key words: poststructuralism; Area Studies; disciplinary subjectivity; knowledge production

自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区域国别学的核心特质——学科交叉性一直被国内学界热议。这个囊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学科门类,不仅从知识体量上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更以其学科知识的逻辑关联和知识生产机制对学界的认知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学界探讨热烈,但目前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所构建的不是一个稳定的学科领域,而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生产场域,无须也没有必要让所有学科达成共识。但对学科建设发展而言,对于学科特质的界定,尤其是学理机制以及相应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的思考是必要的。我们可以把对学科发展的讨论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不同学科因其知识生产的逻辑不同,在具体的“术”即方法论方面各有千秋,但需要在宏观层面,对作为交叉学科结构的“道”,即学科内部的知识运行机制进行阐释和界定。因此,本文尝试从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出发,尝试在本体论层面对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逻辑及学科主体性做出阐释。

1.理论源起:后结构主义的开放性语义场

作为结构主义的继承者及反叛者,后结构主义的发展脉络与结构主义相似,经历了从语言学、文学批评、文化分析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过程。它继承了结构主义的“去主体中心化”思想,进而对结构本身进行挑战,强调语言和文本的开放和多义。就其特性而言,“它脱胎于现代结构主义但是很快走上了反结构主义的道路,更强调结构的无意识性投射、非主体性设计、无根由性裂变与非连续性发展,倡导进行话语革命、主体的移心化运动、颠覆一切权利限制、激活所有可能性真空,反对一元中心论而提倡异质多元论、质疑所有元叙述而竭力摆弄碎片、反对有深度阅读而主张语言游戏说。”(张志伟等,1999:180)

后结构主义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结构主义中必然的确定性因素进行悬置,在由差异构建的任意性中探求更多的可能。“这种任意性实际上把实在所指意义、观念、概念排斥在研究领域之外,总之是把所指对象悬搁起来,把必然和确定的因素,把黑格尔‘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悬搁起来,并通过类比、模拟、‘伪造’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诉诸于符号在任意性中无数差异的可能性或偶然性”(尚杰,2004:53)。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语言所构建的语义场是不确定和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不仅缘于语言本身的虚构性,更是因为意义的生成,即所指过程是一系列蔓延而生的意义交叉网络。以这个逻辑脉络来看,后结构主义所要打破的,是结构主义创建的一系列二元对立,从而在研究进路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认识论体系。

对于当前的区域国别学的理论研究而言,后结构主义的认识论展示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即从以往既有的学科边界到交叉学科所形成的学科场域在认识论上的转变。如果我们把后结构主义中“语言”的关键词替换为“学科”,从后结构主义的开放式场域形成机制来阐释学科“交叉性”概念的边界、内涵、外延和其中的知识交汇和生产过程,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进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本体论的认知。因此,本文将从文本间性与学科间性、视角与视域、阅读实践与应用性实践、文化批判与学科批判四个角度将后结构主义与区域国别学进行比较分析,阐释其共通性,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脉络出发,尝试构建区域国别学学科内部的学理机制。

2.后结构主义的“文本间性”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间性”

后结构主义与区域国别学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以“间性”(inter-)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由多义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生产场域。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语言的意指(signification)不仅仅是结构主义中的动态关联,更是一种高度不确定的关系链。它否定的是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单一链和固定模式,旨在创造一个不断更新的意义生成场域和开放空间。在引入读者和其它文本的解读后,文本就成为一个开放的语义场域,一个多元的“零度空间”。在此理念上形成的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也正是对文本意义生成机制的解放。在这种开放的场域中,意义的生成会依靠语言之间的意义互动而产生。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统一的结构不啻将批评家封闭在一个鸟笼里,因此,后结构主义的任务就是要以无中心化制服中心化,以开放制服封闭,以异质性、以意义游戏制服贫困化的‘正确’阐释”(赫尔曼,2002:115)。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后结构主义呈现出比较典型的游牧思维和解地域化的特点,反对任何总体化的权威。

后结构主义通过对结构主义语言观的批判,否定了在文本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元对立观,否定由固定的结构而衍生出的边界观。如果以此思维方式来观察区域国别学中对学科的知识划分和边界界定,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观念中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中的所有学科都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知识边界。即使目前学界热议和践行的“跨学科”实践,其前提也是默认各学科之间的边界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区域国别学以其研究范畴:“区域”和“国别”来实现一种宏观层面的学科融合,从而有效以“学科间性”的交叉性研究理念实现传统学科的边界交融,在学科交叉的知识融合中实现了知识生产的开放性。

在此背景下,“区域”和“国别”作为两个研究范畴,后者因为有较明确的政治属性,边界概念清晰;而前者因其属性多元,内涵也会随着时间、地缘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时刻变动,所以在学科间性的特质上更具有代表性。

区域研究中的区域性(regionness)概念在诺曼·帕尔默(Norman Plamer)提出的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区域主义与旧区域主义的差别类似于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后者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性,前者凸显差异性的互动关联。“在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区域性在地理概念之上有一个综合性的叠加式区域理念性框架,其中包含不同种类的区域及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区域性的发展作为一个综合、多元和多维度的进程,涵盖文化、安全、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等多维度,旨在加强区域间的融合性进程”(陈靓,2023:120)。但区域研究不仅于此。与语言学中的意指(signification)相似,它从区域性概念的复杂内涵出发,注重研究其区域化进程(regionalization),即特定因素在某个区域中的形成机制和演变历程。“区域化进程的驱动力源自于区域内部,更多地是一种自发的源生性力量。其中,经济动因是最强大的推动力,但在区域化的过程中,区域融合所涉及的因素要更为复杂,包括政治、外交策略、意识形态、人文交流及身份认同等各领域的交融和冲突”(陈靓,2023:120)。从区域性的概念来看,某一研究问题不仅涉及到其传统范畴涉及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必然是多学科视域结合下形成一个知识体。该知识体的本质特征是区域性,其内在知识生产逻辑是由区域化进程机制所推动的多学科协作而形成的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arity)。

作为交叉学科的学科间性具有后结构主义去边界化的特点,即对以往传统学科界限进行模糊处理,从而形成一种多元的知识交汇融合和调整机制,从而对研究问题形成综合性系统研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说后结构主义文本间性的学理逻辑可以推导出“元书写”的理念的话,区域国别学的“学科间性”也从宏观视角尝试论证“元学科”或“超学科”概念的合理性(王仁强,2023:16)。在这个理念下,以“交叉性”为特征的区域国别学的学理逻辑并不仅仅包含研究问题所涉及的多学科内部知识生产,而且也涉及到不同学科间的关系研究。这一点也将极大更新学界对传统学科的知识边界,以及对各学科主体性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学科间关系的研究是对交叉学科领域中知识研究的必要前提。只有把握好宏观上的学科关系架构及相关的知识生产逻辑,才能对相应的研究问题进行多维度剖析,避免将研究结论写成不同学科知识的拼接,也可以避免以先入为主的主流学科意识影响或决定结论的形成。

综上,后结构主义和区域国别学的两个理论体系的共同基础在于有相似的学理结构和知识运作方式,均是对结构权威或学科秩序的一种挑战,呈现出鲜明的“去主体性”的特点。正如后结构主义挑战的是以秩序和连贯性为特点的结构理性一样,区域国别学所挑战的也是既有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这些已经划定界限的学科秩序,以及更为重要的——知识生产逻辑。

3.后结构主义的“视角”与区域国别学的“视域”

作为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具体应用,解构主义在文本实践和后期的文化实践中展示了鲜明的反叛特质。它一方面激烈地批判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另一种主体或权威。因此在对解构主义的定义中,后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解构不是一种方法(method)而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即一种解释的自我意识……解构可以是一种路径(approach)、一种态度(attitude)或一种谋略(politics)但绝不能成为一种方法或工具”(萧俊明,2001:24)。这种界定方式在凸显去主体性意识的同时,彰显了后结构主义的批判性认知理念,即以“视角”的概念避免将后结构主义简单描述为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同时,在动态、多元的意义生成场域凸显了学者的多维理念和主体意识。

与“视角”说类似的是区域国别学的“视域”概念。我们可以把区域国别学研究视为一种视域的存在。“视域”这个概念来源于视觉艺术领域中对绘画等造型艺术的透视方法和审美标准,并逐渐从审美领域拓展到认知领域,成为对特定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语境以及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对“视域”的概念阐释,将会涉及到认知主体的价值判断、情感状态、认知倾向、精神信仰、叙述方式以及客观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权力结构等多种复杂因素。而区域国别学对学者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求学者从自己以往从事的学科内跃出,以宏观的学术视野,在问题导向的指引下对相关其他学科进行关联性思考,并形成一种更宽阔的研究视域,展开综合分析和研判。对于“视域”的观念革新,就是要挑战以往单一学科中稳定的学术视野和固定的研究路径,强调兼容并蓄和多学科协助的精神。其中的难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融合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作为研究主体的学者在研究思路和方法论上的拓展,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

因此,借助于“视域”概念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区域国别学给传统学科结构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对该概念的讨论会带动对区域国别学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以及对传统学科架构的反思。它在学科知识生产方面所带来的逻辑变革是在学科思维层面的结构性变革,并进而可以导向对区域国别学所涉及的论域、学科话语和研究范式的构建。相对于学术知识的积累而言,学术思维的拓展和革新难度更大。往往一个学者在本学科内深耕已久,要跳出本学科的学术思维和话语逻辑反而并非易事。有时,对于研究问题的争论有时并非是正确与错误的真理之争,而只是因学科偏见导致的视角差异。区域国别学在学科性上所提倡的,不是单一学科逻辑下的固化研究路径,而是“既……又……”模式的多元视角观察和思考。

具备区域国别学的研究视域的学者可以被称为“战略社会科学家”。该类学者将具有强大的学科跨界研究能力。我们在知识体系上不能期待该类复合型人才具有“通识”的知识积累,但该类学者应具有灵活、广博和融通的研究思路和交叉性学科逻辑,从而能对特定研究问题展开多维度分析,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分析不同学科知识的关联以及局限,同时保持自省精神,以丰富的学者主体性充实研究结论。在此理念下,多学科间的对话可以有效构建一个动态、多元的知识共同体,以融通互鉴的方式生产出具有区域国别价值的学术成果,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核心利益服务。

4.后结构主义的“阅读实践”与区域国别学的“应用性实践”

后结构主义立足于语言特质研究的理论,演进到解构主义的意义延宕和消解,以一种不确定性的游戏特质来描述语言,如保罗·德曼(Paul de Man)提出的“修辞性阅读”理念。他提出,鉴于文本本身的不稳定性,对文本的阅读和解码也是一种不确定性行为,需立足于文学的修辞性构建阅读方式,而在此基础上的解读每次均会有变动。因此文学话语无法被历史学的话语所完全描述,后者对前者是一种禁锢。这种立足于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所衍生出的批评理念是契合文本的意义生产特点的。

然而,后结构主义是一个庞杂的思想汇集体。虽然它起源于对文本性和符号性的关注,但并不局限于此,而在其后期的发展中逐渐将视野转移到了社会领域,从而呈现了社会维度的转向,聚焦“具体情境、实践智慧或实践知识”(温特,2009:252)。例如福柯(Michel Foucault)强调“话语是一种活生生的实践,是一种活动,首先是书写活动,其次是阅读活动,最后是交换活动。在他看来,话语只有在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中、在书写和阅读中展开,而且具有交换、交流或交往的性质”(转引自周怡,2000:63)。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对解构主义思想的阐释中也一再强调,“解构不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话语、哲学陈述或概念以及语义学的分析,它必须是向制度、向社会的和政治的结构、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转引自李长中,2009:66)。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曾以德里达为例,对解构主义的社会性价值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德里达显然不想仅仅发展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对于他来说,解构批评最终是一种政治实践,它试图摧毁一个特定的思想体系和它背后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系统借以维持自己势力的逻辑”(1987:162-163)。

在后结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其思潮流变中丰富的社会维度和现实关联。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兰瑟(Susan Lanser)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该理论探讨后结构主义叙事与社会关系的互构,探讨文本内外的意识形态斗争,进而揭示权力的虚构过程,从而将语言研究与真实世界的言语和社会行为实践进行了融合。在后结构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并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占有文本活动,而是一种以社会为情境和媒介的社会实践,它与作为社会对象的社会共文本是不可分离的。后结构主义的阅读实践将文本转变为社会文本,进而将阅读重构为一种社会实践。”(萧俊明,2001:25)

与此类似,区域国别学以其学科的高度应用性价值导向,促进相关学科在应用性研究领域的开拓,并以其实践性为前沿增强多学科协助融合。在实践进程中,后结构主义在阅读时强调的“共文本”(con-text)理念,强调意义生成中文本间的互相阐释和影响。该理念同样可以置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间性在实践中的知识生产中。

我们可以将涉及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知识体视为一种具有“同体”关系的“共文本”。对某个特定议题的研判需多学科的综合介入,其介入方式有三个特点:首先,高度的复杂性。区域国别学对学科知识的全覆盖,使得某个仅限于一个学科的知识被置于一个更宽阔复杂的知识体系中,其复杂性远超传统学科视域。其中最大的挑战不仅仅在于知识体量的急速增加,更在于研究视域和学理逻辑之间的不同;其次,高度的自反性。多学科知识的互鉴,不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不同视域知识的互相印证,甚至会出现冲突。所以,既往从单学科出发得出的判断在这个知识场域中会有知识的融合以及冲撞,进而会对以往的研判进行补充、调整或更改。这种知识生产过程本身使得区域国别学作为学科而言具有高度的自反性和自我批判的特点;最后,凸显研究者的阐释主体性。区域国别学在挑战以往学科秩序的学科主体性的同时,其多元复杂的知识体系反向投射的,是一个具有多学科视野、全球范畴的“战略社会科学家”。这种人才,无论是个体还是团队,需要服务于中国国家利益,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灵活的学术思维和宽阔的学术视域,以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逻辑构建独立的学术阐释主体性,对多元、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

5.后结构主义的“文化批判”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批判”

后结构主义致力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通过意义的延宕对其中设立的二元对立及其内含的等级制度进行了颠覆。结构主义思想中的本质主义的思维逻辑预设了一个稳定的意义生成结构理念。而后结构主义所要挑战的,就是这个垄断性的本质主义权威。就其性质而言,“后结构主义哲学观是一种现代西方后工业时期社会批判理论的极端形态或者激进表达,是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及其自身发展困厄的一种自我纠偏行为,是从高端反思现代启蒙精神失败和宏大叙事结构瓦解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迷惘”(朱荣英,2011:2)。

从这个意义上来解读后结构主义,它的重要突破是将意义的界定性转换为阐释性,进而提出的解构理念,将文学领域的批判拓展到文化领域。就其性质而言,“文化批判就在于在于颠覆作者的特权。批判者的自我意识剥夺了‘原作’的特权使之失去了光环,这个‘祛光环’(deauratization)过程即是一个民主化过程,让文化领域向新的声音开放”(萧俊明,2001:26)。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消解并非后结构主义理论的目的,而是一种反抗的姿态。它在解构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意义生成的新空间。对此,学者李长中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以非中心反抗总体化、以差异反抗同一、以自由反抗霸权。其目的是通过文本实现读者与他人、与社会、与人类文化间的多重交流和理解,是意义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政治民主化的时代语境在学术上的反应。后结构主义强调意义的不稳定性、拓宽能指——所指的缝隙、尊重不同读者的参与意识、维护读者的自我创造意识,为不同身份读者介入叙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种意义上说,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是一种积极的理论重构行为,而非消极的纯粹解构”(2009:67)。

与后结构主义的文化批判理念类似,区域国别学的设立倡导学科多主体性,构建了“去中心化”的学科批判及多学科的均衡发展理念。其中,多学科主体的“交叉性”概念本身也蕴含着对传统学科秩序和学科主体性观念的重构。与后结构主义理论类似,它倡导的是对传统学科概念体系统一性的重新思考,以多元、生成性的特征构建多学科间的互文性学科知识。而这一逻辑的前提就是:所有学科都是平等的关系。即使区域国别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高度应用性价值。其中,历史学、国际关系、政治学等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人文学科在其知识生产过程中,与其他学科也具有同等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得不说,当前国内学界对这一点上还未有充分的认识,一些人文学科,如外语学科,依然会体验到一定的“傲慢与偏见”。从这一点上来说,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主体性中蕴含的平等理念是突破传统个体学科的本体论意识,而在宏观层面构筑的平等协作学科发展理念。

6.结语

区域国别学的出现,不仅仅是学科间知识生成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更是学科思维和研究风格的重大转换。它从学科的实体性结构演变到到学科间的关系性结构,以开放和多重的知识生产逻辑替换单一学科对问题的研判和论证方式,以多元汇通的方式和开放的知识生产方式丰富单一学科对对象国的知识言说。这个转换过程,将是国内学界意义重大的学科研究范式及思维的转变。其中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对于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知识挑战和思维挑战。在知识挑战层面,面对超量的知识汇聚,我们可以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让人工智能先做好知识的初步整理和研判,然后对形成的初步成果进行多学科专家讨论,聚焦相关问题,开展进一步凝练和结论优化。而在思维挑战层面,则需要学界在这个动态多元的知识生产场域中,围绕问题本身,以灵活的跨学科的思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包容的治学态度不断拓宽思维的边界,加强学科间的思维融合互鉴,构建好经世致用,为国家核心利益服务的区域国别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靓.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欧洲中国学研究:理论与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19-129.

[2]赫尔曼.新叙事学[M]. 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长中.是解构还是重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1-68.

[4]尚杰.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上)[J].世界哲学,2004,(3):48-60.

[5]萧俊明.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种文化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 2001,(5):18-26.

[6]王仁强. 区域国别学的超学科方法论[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1):16-21.

[7]温特, 张道建.文化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抵抗社会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51-256.

[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9]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 2000,(3):55-66.

[11]朱荣英.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观的理论特质及未来走势[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