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形象话语研究”专题

2024-11-05 00:00:00
山东外语教学 2024年5期

(主持人:杨明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话语权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阐释和话语政策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等。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首次将“国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写入国家基础性涉外法律文件。在此语境下,我国外语学界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话语学转向和跨学科研究态势,迎来了服务国际话语权建设的新文科时代。对外语界来说,发挥语言学优势,构建“话语学”,推动话语体系和话语权的学科化研究、本土化发展正逢其时,意义重大。

对外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软实力,是一国对外关系和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其形象构建与权力生成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我国的对外话语研究需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实践,跨学科、跨语种和跨国别建构中国自主的对外话语学知识体系。同时,应竭力打破话语霸权主义,加快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话语新秩序,把中国打造成与其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全球性话语强国。

为推动话语学和对外话语学的学科化、理论性和交叉性研究,本栏目特组编了三篇文章。魏在江、赵帮华的论文《全过程人民民主外宣话语的建构模式研究》聚焦中国主流英文报刊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英文语料,以概念隐喻和架构为理论框架,挖掘英文报道中的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生成模式。研究发现,建构民主话语的本质是建构、争夺国际话语权。许朝晗的论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生态形象演变研究》采用信息贡献度与主题建模的文本挖掘方法,对中国生态话语对外报道主题进行历时研究,深入探索中国生态形象的发展历程,旨在构建多维、立体、动态的中国生态形象,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潘杰婧、朱文忠的论文《近十年中医药国际学术形象研究(2014—2023)》基于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框架,采用语料库方法全面考察了近十年国际学术文献对中医药的形象建构。研究发现,医学、理学、工学、农学和人文学科对中医药的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分别塑造了中医药医学形象、理学形象、工学形象、农学形象以及人文形象。以上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别深入分析了人权话语、生态话语和中医话语的形象构建与权力生成,是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跨学科研究的大胆、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