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探究

2024-11-05 00:00米香胡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推动乡村生态产业化是发挥乡村生态价值、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生态产品开发、生态产业链延伸、生态市场拓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维持显现出较强的耦合作用。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因素影响,生态产业化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碍,因此须形成环境、人才、资金、政策、管理和观念合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模式,以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关键词:乡村;生态产业化;生态价值;生态环境;生态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155-05

Abstract: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areas is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ural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give full play to rural ecological values and achieve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log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 extension, and ecological market expansion have shown a strong coupling effect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governance, and maintenance. However, due to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factors,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has encountered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advance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joint force of environment, talents, funds, policies, management, and concepts, develop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industrial model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use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to help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areas;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ecological val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新的发展时期正确认识城乡发展状况、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历史决断,同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有机融合使得乡村生态振兴成为重要发展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基于缺乏规模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自然资源开发不力的基础性乡村状况,优先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

自“生态产业化”提出以来,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生态产业化是指生态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以及生态修复为主的新业态形成过程[1];产业生态化具有以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主,以及产业共生的生态产业4种模式[2],在价值意义上可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3],可让群众直接享受到保护与发展利益,在根本上发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梯队作用[4],同时,我国生态产业仍存在同质化明显、创新动力不足、与本地文化融合不足等问题[5],在实现路径上有学者认为本质在于生态资源的丰富化与市场化[6],也有学者指出生态产业化的重要保障在于人类、土地、产业与权利[7]。综上,现在对于生态产业化的认识在推进意义与结果目标层面存在共识,同样存在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的分歧。总体来看,对于“两化”概念的理论思考、“两化”的协同推进机制以及生态产业化中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研究较多,对于乡村地区的生态产业化模式研究还存在不足。基于此,生态产业化融合乡村生态振兴实践路径探讨对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生态振兴视角下生态产业化的价值意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效益是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生态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生态振兴重点在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生态产品开发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

生态产品是指生态要素通过一定手段进行价值转换增进民生福祉的产品。一般认知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产品开发的基础,实际上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受主观生态观念遵循的影响,物质激励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落实,进一步推动生态观念的强化。在生态产品得以充分地开发挖掘下,生态红利得以释放,生态价值得以实现①。在生态经济价值的获取中可减轻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压力,同时有利于强化乡村主要生活群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认同,真正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生态产品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使得群众在观念上以及增加收入的现实需要上达成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直接结果,在这一层面,生态产品开发起到引路人的作用,不管是政策补偿、产业获利的趋利性引导,还是个人主观意愿的引导,都导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与客观实际。

1.2 生态产业链延伸是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条件

生态产业链是指生态产品与服务在乡村农业、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中实现价值转化的链式结构。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区域进行改造,二是对未遭破坏的区域构建生态环境治理范式,三是对治理完成后的生态环境区域规范生产、生活方式。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仅在于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也在于构建高效的生产环境②。因此,生态产业链延伸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耦合体现在产业链体系的整体构建过程中。首先,生态产业链的落地实施须突出“生态”,要求生产环境整洁无污染,整治农村地区较易出现的黑臭水沟、生活垃圾乱排乱放、旱地厕所问题是前提条件。其次,根据不同生态产品与服务对基础生态环境清洁程度的不同要求,产业链建设的现实需要可推动区域环境呈现不同范式的打造。最后,生态产业的建成运作要求全方面、全过程绿色生产,包括对农药化肥的减量控制、生产生活清洁能源的投入覆盖、生活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等各方面进行严格改造,以强化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可信度与影响力,村民在参与生态产业的实际工作中可不断加强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认识,并在实际行动中自觉维护。

1.3 生态市场拓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维持的必要基础

生态市场不仅局限在乡村本区域范围或是周边城镇,而须看到远缘城市与线上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而生态环境的维持需要稳定的人员参与、持续的资金投入与自发性主动性观念引导。生态市场的拓展改变了乡村以往的生产结构,特别是线上市场的增加打破了地域与时空限制,如淄博模式、天水模式,都是借力网络使得营销形式更为灵活、有效。生态市场的拓展保证了生态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固化了乡村常住人口,稳定了乡村主要收入,在不断拓展生态市场的过程中也可总结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不断拓展乡村生态产业市场,不断为生态产业增添新的获益渠道,使得产业的构建与运行具备长效性及乡村生态环境良好状态得以保持。

总之,生态产业的发展须紧抓生态产品开发、生态产业链构建与生态市场拓展3个方面。在生态产品开发中,对当地生态资源的仔细考量与生态环境利用方向的慎重决策是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落实;在生态产业链延伸中,基于节约生产成本的要求与绿色生产规范的遵循需要,可引导乡村主体在增加生态产业参与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在生态市场拓展中,对乡村新增长点的不断探寻可为乡村生态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不断增加工作岗位与村民收入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产业化视角下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制约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乡村地区避免与城镇同质化发展的最大优势。而由于复杂且广泛存在的现实条件的制约,乡村借力生态产业化发展助力生态振兴的过程中仍存在生态产品不丰富、污染整治不到位、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多方壁垒,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需紧抓现实问题。

2.1 生态产品缺失,产业投入风险较大

乡村生态产业桎梏在于起步较晚,难以挖掘适宜当地环境、产业基础的生态产业运作模式。同时受到城镇化推进影响,乡村生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同质化”现象,生态产品雷同,市场竞争力不足,对社会资本投入缺乏吸引力。部分乡村未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传统产业转型滞后。同时,部分乡村存在急于将生态资源、环境进行变现,在生态产业化的过程中减轻了对生态产品开发的重视性,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了新的生态问题产生。总结来看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乡村基层领导人员对于生态振兴问题不够重视,在财政支出中生态投入比例较小。二是各地区生态要素差异与技术要素保障不均导致的生态产品与服务良莠不齐,缺乏竞争力,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动力不足。三是乡村生态产业建设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撑,生态产业市场准入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社会资本活力。以上共同导致了乡村生态产品开发种类不全、开发动力不足、资金来源不丰富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阻碍了生态产业的起步。

2.2 环境污染严重,基层生态治理缺位

乡村生态振兴,生态宜居是基础。然而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累积性与现实治理的复杂性[8],乡村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综合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仍需加强[9]。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休戚相关,污染面广、污染源多、污染时间长等多方面积累使得环境治理的现实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历史问题的遗留。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影响,城市污染流向乡村的现象较为明显,如郊区普遍承担垃圾填埋、污水排放、危险品处理等任务,长期以往大大增加了乡村环境污染基数,使得治理难度加大。二是基层生态治理经验的缺乏。长期以来,乡村重于经济发展,缺乏生态环境治理科学经验,基层管理人员生态治理能力不足,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只顾眼前收益,“生态执法不严”。生态产业化的落地推行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治理不足制约生态产业的构建。

2.3 生态意识不足,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生态意识不足是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由于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沿袭,乡村居民整体上仍采用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二、三产业工作经验。在种植业中,农民缺乏高效生产的相关知识,农村地区智能农业监测体系不够完备,导致生产主体对于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恶性循环。在养殖业上,一家一户地小规模散放养殖较为普遍,对于禽畜粪便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无法进行妥善处理与综合利用,对人居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在日常生活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回收工作存在空白,部分乡村仍然沿用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生活污水处理监管放松。2020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21.67%,全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乡村仅占34.87%[10]。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损害了乡村人居环境,严重限制了生态产业化的进一步扩大。

2.4 去“空心化”刚需,乡村人才回流乏力

全国各乡村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区域成功模式难以推广,先进方法应用需要人才的固化。然而乡村“空心化”问题普遍存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人口迁移流动更加活跃,乡村常住人口47 700万人,减少1 404万人③。在城镇化的推进中,乡村人口流失不可避免,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趋城镇化”及城乡不平等的价值观念熏陶使得乡村新生人群及劳动力人口更倾向于城镇生活。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的影响。当前,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不平等,总体质量差距较大。三是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不完善的现状。产业基础薄弱导致乡村空有生态资源,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转化,资源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本村劳动力人口生活需求,也无法吸引人才入驻。人才储备与生态产业存在相互促进的影响机制,乡村人口流失的现实问题制约了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与城镇相比具有天然的生态与文化优势,只有充分利用好乡村的生态价值,方可保持绿色底色,守得住人才,留得住乡愁。

3 生态产业化视角下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选择

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发挥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用,须加强政府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生态产业兴旺;以文化人,加强乡村主体生态文明观念培育,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始于微末,做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打造乡村生态宜居场域;“因材施教”,加强各层次群体知识技能培训,构建乡村生态富裕良态。

3.1 打造特色生态产业模式,丰富资金投入来源

我国地域辽阔,全国各乡村在自然气候、生态景观、土壤植被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发挥生态经济价值时需深入考量当地生产基础,以及区域整体发展方向,协同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生态产业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领、法制保障、财政支持和资源引入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外在引导;同时注重发挥内在驱动作用,面对生态产品缺失问题,以物质激励广泛集中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增加乡村居民对于生态产业的主动参与性,不断平衡物质激励与资金投入的关系,最大程度上发挥生态环境的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发展情况适当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助推作用,丰富乡村生态产业化资金投入来源,充分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以减少财政压力。绿色金融可以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提供专门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1],以此来满足不同乡村生态产业规划形式的需求。在运用绿色金融时,注重打通信息渠道,特别是充分保证农民群体对于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了解,充分保障乡村主体的利益。同时须充分考量社会资本“逐利性”特点,发挥好政府财政投入的托底作用,实现绿色资本——乡村生态振兴的良好互动。

3.2 强化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细化基层干部责任

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之一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也是推进生态产业化的必备条件,二者的有机统一要求细化乡村主体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场域。

首先要提升基层干部生态治理能力,生态治理能力不仅在于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能力,更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的宣传动员能力上。须密切群众联系,以最敏锐的生态时政洞察力、最广阔的生态制度视野、最专业的生态政策解读能力向乡村主要群体传达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避免信息差产生的政策难以落实、城乡生态衔接体系难以建立的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观念上与时俱进、态度上积极维护、方式上创新落实做好上传下达重要工作的同时,不可“纸上谈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就要落实到实际,就须走到田间地头,就须深入群众,广泛吸收乡村居民意见与建议。细化基层领导干部职责,强化考核监督制度管理,深化培养生态治理能力,是推进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遗留问题,克服治理缺位,扫清生态产业制约的重要举措。

3.3  培育乡村生态文明观念,创新改造宣传方式

培育乡村生态文明观念须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改造宣传方式,推动清洁生产力与绿色生活能力的全覆盖,措施硬管控与观念软植入并举,最终实现转变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目标。

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理论体系构建,充分学习领悟党关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最新理论与论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观价值,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观念向下覆盖;基层党组织与领导干部需做到带头示范作用,及时更新观念,坚定乡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坚决落实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破坏生态环境一追到底的追责惩治措施;注重学习先进经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规范化治理。

村民是良好乡村环境的既得利益者,是建设乡村生态产业、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力量,必须使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积极承担治理生态环境职责。深化乡村主体生态文明观价值认同,分户划区,细化治理范围,避免推诿卸责现象,减少生态产业发展阻力,使得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乡村风光对于生态富民的转化作用。适时进行物质激励与技术指导,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方式,营造生态知识学习与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的良好氛围,促进村民生态意识和知识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的绿色、生态、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3.4 加强乡村主体技能培训,着力生态产业黏性

乡村生态产业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绿色生产生活习惯的养成、稳定丰富的资金投入发展起步以后,须进一步吸引、固化人才,以维持生态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构建乡村生活富裕良态。

在乡村人才流失的现实基础上,首先需要加强现有生活群体的技能培训,对基层党员干部,外来科技、管理推广人才及农民等群体进行分层培训[10]。对于村民来说,须降低培训难度,提升基础知识技能水平,增加产业参与度,充分发挥第一梯队力量;驻村企业及外来引进的科技推广工作者须提升市场敏感度,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基层干部领导须发挥魄力,敢于出手,勇于决策,深入理解群众想法,根据人民群体特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推行具有“人情味”的措施手段。在此基础上,可推行公务人员轮岗制,全面了解生态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阶段以及各层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充分掌握生态政策宣传下达、生态讯息及时接收、本土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对外拓展等技能。强化组织能力,及时抓住当下网络信息的发展,借力网红经济,将乡村特色生态产品与服务向上、向外输送,将生态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向下、向内迁移,以及生态观念的全覆盖传导,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耦合,更好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加强乡村主体技能培训,目的在于增强生态产业黏性,让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稳定化、持续化,让生态产业更好地在乡村生根,不仅以“乡愁”留住本地人才,更以发展前景吸引外来人才。

4 结束语

广大乡村富集的生态资源是进行经济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大优势,将“绿水金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则是加快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生态资源转化,释放生态红利;在盈利中体悟生态价值,发挥生态保护主动性与自觉性。

保护不是封存,开发不是破坏,需按照一定秩序在兼顾生态效应的基础上发掘自然资源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生态产业化是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优化路径,承担着优化并维持乡村生态环境、激发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职责,当然,生态产业化只是构建乡村生态经济体系的一个方面,未来仍须与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推动各主体共同参与,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认同从制度、认知、情感到行为的辩证统一,形成生态道德、知识、价值和制度合力,共同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注释:

① 刘腾,刘祖云.生态乡村建设:“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互构的逻辑——基于南京市竹镇的个案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2):51-62.

② 殷泽昊,高建进,冯家照.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山[N].光明日报,2024-4-10(4).

③ 王萍萍.人口总量有所下降 人口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Z].国家统计局数字版,2024.

参考文献:

[1] 谷树忠.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0):8-14.

[2] 肖庆洲,张波.生态产业化的实现模式与路径探索[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2,28(3):63-71.

[3] 王葵,吴玲红,周鹤.计算机信息技术赋能乡村生态产业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240,252.

[4] 丁智才,陈意.内源式发展:后脱贫时代生态型脱贫村产业选择[J].青海社会科学,2020(6):71-76.

[5] 张二进.生态产业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优化路径——以南太湖新区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4,37(4):61-69.

[6] 张波,白丽媛.“两山理论”的实践路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1):11-19,38.

[7] 王永生,刘彦随.生态产业化与乡村振兴作用机制及区域实践——以陕西洋县为例[J].地理学报,2023,78(10):2412-2424.

[8] 谷晓芸.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农业经济,2023(12):58-59.

[9] 渠涛,邵波.生态振兴[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3.

[10] 杜婉音,宁国辉.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3(11):32-35.

[11] 吴志军,舒晓杰,刘鹏.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区域经济评论,2023(6):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