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路径研究

2024-11-05 00:00邓安萌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发展重要趋势。传统陶瓷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通过数字化方式手段在不断发展传承中凝聚乡村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智慧与创造。传承和发展传统陶瓷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关键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在数字化视域下对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融合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陶瓷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数实融合;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008-06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er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eramic culture gathers wisdom and creations such as rural folk culture and folk art through digital methods and means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eramic culture is the key to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s als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has important cultur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ceramic culture and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a digital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facilitate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digitalization; traditional ceramic cultur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DRI); integration path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2017年、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不仅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视程度①,还应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②。传统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乡村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相互融合,形成独特乡村文化景观[1]。注重传统陶瓷文化传承和发展,积极挖掘乡土文化底蕴,将乡村转变为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突出文化特色活力的人文场所,是乡村文化振兴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数字化如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数字化与各产业结合形成数字经济,成为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路径关键窗口。可见,传统陶瓷文化在数字化视域下传承与发展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的内在逻辑

1.1 数字时代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陶瓷文化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使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传统陶瓷文化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自唐代以后我国传统陶瓷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闻名文化艺术,尤其是宋代陶瓷在造型、釉色、装饰等工艺文化方面达到顶峰[2]。明清时期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继续发展形成各具特色流派,如明代景德镇窑。彼时传统陶瓷文化发展与传播方式主要依靠农耕文明、农业经济发展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展东西方贸易交流。信息化时期,艺术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化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与信息化、现代化结合,通过开展传统陶瓷技艺培训、举办传统陶瓷工艺展览等方式吸引投资,完善陶瓷产业链,实现陶瓷规模化生产。

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传统陶瓷文化更具时代气息。一是虚拟现实(VR)技术用于传统陶瓷文化传播。与信息化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展示方式不同,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对陶瓷作品多维建模展示和数字化保存,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陶瓷作品可交互性,将用户带入更加真实、生动环境,让用户身临其境了解传统陶瓷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为用户提供传统陶瓷文化沉浸式体验,更好传承和推广传统陶瓷文化,感受传统陶瓷文化魅力。二是数字化设计、3D打印技术运用于陶瓷作品制作。艺术家通过数字化设计打破传统创作限制,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结合3D打印技术,精确控制陶瓷作品的尺寸和形状,通过高效化、个性化等数字现代化陶瓷作品生产制作,为传统陶瓷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三是大数据陶瓷市场分析,促进传统陶瓷文化赋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陶瓷产地如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福建德化等地区陶瓷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转型已成为当地经济重要支柱。以景德镇为例,其借助深厚传统陶瓷文化底蕴,通过创新陶瓷技艺和设计助力陶瓷产业焕发新活力。截至2023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已达到861.2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比重超过70%③。四是数字化助力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留住乡愁记住回家路。传统陶瓷文化借助工艺技术、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通过文字记录、语言口述、影像播放等方式将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并以陶瓷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示家风家训家规、乡土文化,营造良好的乡土氛围,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总之,传统陶瓷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悠久历史、精湛工艺和独特审美成为世界艺术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至数字化时代,传统陶瓷文化在不断发展传承中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其工艺技术、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通过数字化方式手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不断镌刻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新篇章。

1.2 数字化对陶瓷文化产业推动作用

数字化对陶瓷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随着数字化科技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等已经渗透至陶瓷文化产业,为陶瓷文化产业注入生机活力。数字化在陶瓷文化产业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数字化技术在陶瓷文化产业应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深入应用,将数字尖端技术与传统陶瓷文化相结合,提升生产效率丰富陶瓷产品艺术表现形式,为陶瓷文化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方面在设计环节上,与传统陶瓷工艺设计相比,艺术家通过数字化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探索新式化设计方案,并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预览最终产品效果,创造性增加陶瓷产品设计自由性。另一方面在生产环节上,数字智能工厂建立与使用在陶瓷制作行业变革显而易见。数字智能工厂以精确数据分析对陶瓷原料进行精确的配比和处理,并通过机械臂控制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陶瓷制品精确成型,极大提高陶瓷制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为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可见,数字化技术为陶瓷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传统陶瓷行业迈向广阔未来。

1.2.2 拓展传统陶瓷文化市场边界与影响力传播

数字化在对陶瓷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与传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陶瓷文化市场边界拓展层面上看,数字化为陶瓷文化产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互联网平台陶瓷文化产品潜在消费者基数庞大,为陶瓷文化产业市场拓展提供了巨大可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④。因此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陶瓷产品可以触及更为广泛消费者群体,提高市场潜在占有率。从市场拓展传播效果来看,数字化有助于提高陶瓷文化产品市场竞争力。陶瓷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个性化定制、限量发行等特色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独特性需求,改变陶瓷文化产业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可见,数字化对陶瓷文化产业市场拓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未来发展中陶瓷文化产业应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市场空间,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1.2.3 数字化对陶瓷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影响

数字化对陶瓷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促使政府对陶瓷文化产业支持更加精准有效。数字化帮助政府科学分析陶瓷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等信息,进而制定针对性政策。同时,政府利用大数据分析对陶瓷产业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政策执行力。此外,政府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明,壮大数字文化产业⑤。可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将数字化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手段,为陶瓷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总体上看,我国政府和企业充分认识数字化重要性,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抓住时代机遇,积极解决问题,推动陶瓷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数字化赋能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陶瓷作为我国千年文化遗产承载丰富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数字化赋能传统陶瓷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契机,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陶瓷文化在乡村传承与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1.3.1 创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传统陶瓷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我国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等诸多乡村地区拥有丰富传统陶瓷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元宇宙和文化科技创新等手段为其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3]。根据我国文化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乡村陶瓷产业通过数字化融入,销售额和出口额逐年增长。以江西景德镇为例,2023年陶瓷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44%,其中80%以上产品实现了线上销售③。可见数字化赋能传统陶瓷文化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总体上看,数字化与传统陶瓷文化结合在乡村文化产业发挥巨大发展潜力,陶瓷文化产业通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陶瓷生产智能化、个性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为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1.3.2 提高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随着数字化飞速发展,传统陶瓷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通过数字化赋能提高其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多乡村开始借助数字化手段挖掘和传承传统陶瓷文化。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4]指出,文化资本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传承和创新积累的资本形式,对于个体和集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赋能陶瓷文化正是通过传承和创新将陶瓷文化转化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文化内涵,还能激发乡村居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江西景德镇政府积极引导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陶瓷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如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产业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其依托数字化成功实现传统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相信随着数字化不断深入融合,传统陶瓷文化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1.3.3 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传统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还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根据我国文化旅游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以陶瓷文化为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创造可观旅游收入。江西景德镇政府积极推动传统陶瓷文化数字化,通过建立陶瓷文化数据库、开展线上线下陶瓷艺术展览、举办陶瓷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为乡村手艺人提供了广阔展示平台。江西景德镇通过将陶瓷文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陶瓷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促进传统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陶瓷艺术魅力,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2023年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5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5%⑥。可见数字化赋能传统陶瓷文化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5]。我们应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优势,深入挖掘传统陶瓷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的现实困境

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数字化科技融合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若干挑战。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有效融合传统元素与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传统陶瓷文化走向数字化时代必须正视的问题。

2.1 融合浅层化

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数字化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力量,成为推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重要支撑,使其融合发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然而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程度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浅层化问题。根据我国文化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传统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滞缓,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可见,数字化虽然为推动一系列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传统陶瓷文化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但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整合资源、把握市场供需关系、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成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挥“1加1大于2”整体效能,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仍然任重道远。

2.2 产品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活跃态势,规模持续扩大、业态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乡村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现阶段陶瓷产品供给质量问题制约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具体而言,一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乡村地区陶瓷产品供给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产品之间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事实上,现如今陶瓷产品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文化内涵和独特性,而非产品简单实用性。二是产品供应链条有待完善。当下陶瓷产业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销售渠道等环节存在一定的断裂现象,这导致陶瓷产品生产和销售效率低下,影响产业整体运营效率。三是产品营销策略相对滞后。诸多陶瓷生产者仍然依赖传统营销方式,这导致陶瓷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因此,如何有效结合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入挖掘和研究地区特色,加强陶瓷产业的营销创新,加大产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产品文化价值和独特性成为当下需要面临的挑战。

2.3 技术型人才不足

数字化技术型素养人才是促进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核心竞争力和基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和传统陶瓷文化、乡村文化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带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进程对人力资本需求也由“量”向“质”转变,尤其是对人才的专业性、技术复合性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数字化时代对人力资本系统观念、问题导向、战略思维等综合素质也提出挑战。然而,当前知识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而教育体系与企业合作尚未形成有效联动,技术型人才培育模式有待完善,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存在部分脱节。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存在60万人的缺口,预计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230万人⑦。此外,农村地区发展水平不高,存在基础设施有待健全、基层薪资待遇水平低、农村文化人才建设队伍极度匮乏,且乡村地区人才战略规划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战略性、引领性、系统性及精准性人才战略布局,其评价标准尚未形成共识,进而造成乡村人才“培不出”“引不进”“留不住”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孵化和吸引数字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加快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当前需要解决重要议题。

3 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的实践路径

数字化视域下,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不仅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动力,也为传统陶瓷文化保护与发展开辟新道路。具体而言,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的实践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 提升“乡瓷”文化融合发展水平

3.1.1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化赋能作用,通过安装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监控陶瓷文化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实时收集产品销售、库存等信息,将其信息传输至云计算平台进行分析。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市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信息把握市场供需状况调整生产策略。构建“互联网+”乡村服务反馈平台形成高效、透明“数智化”反馈机制。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市场反馈信息进行数据挖掘[6]、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精准把握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市场供需走向、市场需求及满意度。总之,通过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构建“互联网+”乡村服务反馈平台,这种“数智化”监控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实现对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市场供需关系精准把握。

3.1.2 构建常态化数字化监管体系

以陶瓷产品和服务数据化为依托,构建陶瓷文化产业监管信息平台,对乡村陶瓷文化产业形成全领域、全角度、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实现监管信息集中展示和快速传递,不断提升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市场监管者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数据资源整合、分析与开发利用,健全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市场全方位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市场异常情况,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通过数字化监管体系迅速调整生产、销售等策略,降低风险事件对陶瓷文化产业的影响,切实提高陶瓷文化产业运营者、管理者应急保障能力。总体上看,以数据化为依托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常态化数字化监管体系是当前陶瓷文化产业重要发展方向,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市场监管者监管能力和效率,推动陶瓷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持续推进乡村陶瓷产业优化升级

3.2.1 构建“数字赋能、三产融合”乡村陶瓷产业新业态

以传统陶瓷文化为重要媒介充分发挥传统陶瓷文化作用,搭建“数智化”陶瓷文化创新创业平台,链接一、二、三产业要素资源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推动乡村传统陶瓷文化同生态农业、加工贸易、休闲服务等深度融合,并根据不同地区禀赋研发特色陶瓷文化产品打造数字陶瓷文化项目,将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相结合,改造提升各类乡村陶瓷文化产业经营业态,提升乡村陶瓷文化科技成色。可见,数字化快速发展催生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传统陶瓷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新动力。要牢牢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构建“数字赋能、三产融合”乡村陶瓷产业新业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大力推动乡村特色陶瓷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3.2.2 探索“文旅融合、乡瓷互促”乡村陶瓷文化旅游新样态

积极整合乡村传统陶瓷文化资源,将乡村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遗迹、特色建筑、民间技艺和田园风光等文旅IP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打造乡村非遗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新业态,在推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中提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附加值。同时,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打造“数字+陶瓷+文旅”营销新模式,大力发展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旅数字融媒体,积极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构建一站式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观光等为一体以数字陶瓷文化为首的文旅品牌,实现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旅与“破圈”传播[7]。通过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有效推动乡村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实现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旅的创新性发展。

3.3 形成乡村陶瓷技术人才集聚效应

3.3.1 抓实“用心引才、倾心育才”队伍建设

坚持引才育才并举,着力扩大科技人才增量、提升科技人才质量。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数字化信息技术,创新引才方式,通过乡村直播引才、“云带岗”等方式打造实时交互、沉浸体验数字引才空间,鼓励人才在线上实现下乡服务,通过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数字化科技相互融合将乡村传统陶瓷文化IP直播流量转化为人才增量。同时,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加强智慧陶瓷和数字乡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创建面向乡村传统陶瓷文化人才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举办乡村陶瓷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等,培养一批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总体来说,乡村陶瓷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关系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关键步骤,要紧紧围绕数字化发展趋势,创新引才育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科技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3.3.2 落实“精心爱才、真心留才”政策保障

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科技人才政策,打好“乡情牌”,念好“留才经”,实现“筑巢引凤”。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创业补贴等配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福利待遇,并从绩效奖励、精神鼓励、职称职务提升方面有效提高乡村陶瓷数字人才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注重人才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实际贡献,让每一个科技人才在适合领域发挥最大价值[8]。同时,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吸纳一批有文化、懂管理、善创新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人才活水。总之,人才是推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资源,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科技人才政策,有效提高科技人才积极性,为乡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4 结束语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传统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传承和发展传统陶瓷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关键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数字化视域下探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内在逻辑以及如何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挖掘数字化时代下陶瓷文化丰富内涵与价值,深入剖析数字化为驱动传统陶瓷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路径,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视角和新路径,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

72.htm?eqid=f13418930003f5ab000000066464a615.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2.htm.

③ 江西经视:传承创新陶瓷文化 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cwODg5M

A==&mid=2650570862&idx=6&sn=c8f89d0b487f376845f72386

73ba3a66&chksm=869bf6ca1a1b25fc4a40fca45c972909cc4feb33

9ce2fae4d1c4445cef60bfc2258d0f5e3872&scene=27.

④ 央视新闻: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7.5%[EB/OL].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9007251064981248275.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30/content_5665670.htm.

⑥ 湖南日报:敢破敢立 瓷都造梦[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538525403828250&wfr=spider&for=pc.

⑦ 赛迪智库:2025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将达230万[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520721.

参考文献:

[1] 杰克逊,俞孔坚,陈义勇.发现乡土景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6.

[2] 邹晓松,戴清材.陶瓷文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新变[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2):246-253.

[3] 李媛.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之构建[J].求是学刊,2024,51(2):81-90.

[4]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7.

[5] 魏翔.数字旅游——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J].旅游学刊,2022,37(4):10-11.

[6] 刘磊.乡村简约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实现路径[J].人文杂志,2023(6):122-129.

[7] 郭建晖.文化遗存保护传承的当代价值与现实路径--基于景德镇青白瓷遗址群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23,43(1):29-39.

[8] 李文睿,周书俊.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机理、矛盾与纾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1):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