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信仰、有担当、有本领、有情怀”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涉农院校应担负时代使命,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推动卓越农林人才下乡,助力“三农”工作。针对涉农院校面临的生源、精准培育、价值观困境,构建“一心四阶四向四融合”的实践路径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为做好“三农”工作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人才动力。
关键词:涉农院校;大学生;“三农”情怀;困境;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143-04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who "have faith, responsibility, ability, and emotion" are the primary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feelings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promote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 to go to the countryside, and assist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student sources, precise cultivation, and values, we will build a practical path of "one heart, four steps, four directions and four integration"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feelings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provide continuous talent motivation for doing a good job i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assi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 college student; feelings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dilemma; path
自2004年至2024年,中共中央连续21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的开展,“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1]。涉农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亟须培养一大批具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三农”工作提供关键的人才支撑。涉农院校如何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并与现代化农业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成为新时代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命题。
1 涉农院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的时代价值
1.1 推进“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并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三农”情怀新时代特征的具体内涵,也为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2]。涉农院校更要乘时代的东风,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队伍,使新时代大学生从对“三农”的情感认同上升至服务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激发学生从事“三农”工作的兴趣,突出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色和水平。
1.2 助力涉农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内核
“三农”情怀不仅是同农业、农村、农民相关联的工作情怀,更是扎根乡土、助力国家“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当下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下,涉农院校大学生往往缺乏自我定位,自利主义倾向,贪图享受,“学农不爱农”现象普遍。涉农院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旨在让当下大学生认清时代使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兴农本领,并把“三农”工作视为施展才干、成就自我的重要人生舞台。涉农院校通过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夯实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内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全面发展、追求卓越、服务“三农”。
1.3 推进涉农院校知农爱农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
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是涉农院校加强知农爱农教育、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的必然要求。涉农院校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涉农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涉农院校需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校园文化和通识课程等多面完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加强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达到农科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
1.4 传承弘扬中华耕读文明优秀传统的重要前提
耕读文明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农业生产生活、为人处世等一系列宝贵的思想理念、精神品格和生活智慧。传承中华耕读文明优秀传统,汲取农耕文明的精神财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精神助力。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是传承与弘扬中华耕读文明优秀传统的重要前提,涉农院校作为推进耕读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主体,需结合当地农业农村文化遗产、农史农俗等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教育资源,与“三农”人才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强化当代大学生“三农”使命价值追求,在思想上促进青年学生知农爱农,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不断走近农业、走进农村、走入农民。
2 涉农院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困境分析
2.1 涉农院校的生源困境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衡量生源质量的重要依据,涉农院校的农科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专业,优秀生源相对不足。相较于其他院校,涉农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与就业导向方面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但现实是涉农院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度低,自我定位模糊。一方面,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农业院校在高考择校过程中往往不会首要考虑,常常与“种地”“不体面”“工资低”等传统理念相联系,这导致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往往专业认同度较低,甚至有厌农情绪,就业价值观歪曲,进而造成高素质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三农”工作所需。另一方面,涉农院校毕业生进入“三农”领域就业的人数以及从事本专业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就业的比例较低。涉农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定位模糊,身份不自信,没有深刻认识到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以及自身在“三农”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缺乏对“三农”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取向。涉农院校作为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的主体,应当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梳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助力“三农”工作铸魂育人。
2.2 “三农”情怀的精准培育困境
“三农”情怀作为一种意识培育,而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短期的环境影响、理论灌输、实践锻炼等环节而形成,也不是仅靠单一主体即可实施培养,培育主体与时间、空间三者协同才能发挥教育效用最大化[3]。涉农院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成效甚微,而且没有达到精准高效。究其背后原因可能如下,没有精确识别涉农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培育主体定位不精准。当前涉农院校尤其是农学类相关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升学率明显较高,但升学原因大多都是为了提升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并没有深刻地融入到平常的专业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培育缺乏持续性。涉农高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存在的精准培育困境难以与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大学生难以在高校内养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三农”工作的正确认知,进而削弱了涉农院校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培育人才的能力,造成了乡村人才后备军匮乏的现实问题。
2.3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困境
在社交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导向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对涉世未深、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偏差、理想信念动摇。物质主义的盛行导致涉农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导向功利化,一部分涉农院校大学生抵制不了不良诱惑,呈现出人生理想功利化、价值标准物质化、个人追求狭隘化的思想倾向,形成了消极的价值观念。崇尚娱乐、躺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金钱、名利的向往,与“三农”工作的艰苦性与延续性背道而驰,涉农院校大学生逐渐淡化了对专业就业的兴趣以及理想信念的思考。另一方面,个别大学生过度凸显个人价值,局限于自我空间之中,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事务,加上自律能力较差,往往陷入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且上网时间多用来娱乐消遣,其中充斥的暴力、低俗等内容不断消耗大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影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导致部分大学生专业水平不足。
3 “一心四阶四向四融合”厚植“三农”情怀的路径构建
涉农院校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厚植“三农”情怀的路径构建并非机械地将“三农”元素导入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的教学环节,而是将厚植“三农”情怀工作的实施过程化、标准化、课程化、体系化的全新构建。严格遵循“三全育人”理念,结合“五育并举”的发展需求,以“一心四阶四向四融合”的基本思路(见表1)构建厚植“三农”情怀的路径。以追溯农人初心——“稷心”为基础,以厚植学生“三农”情怀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育人合力,将学生成长分为萌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根据4个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需求和影响因素,围绕“稷心寻梦、稷心筑梦、稷心追梦、稷心圆梦”4个方向,将学生分类与分层培育、思想引领“红”底色与农业发展“绿”元素、校内四讲与校外三访、线上与线下双途径引育4个方面相融合,构建“一心四阶四向四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全面提升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营造立体化、层次化、全程化的“三农”思政教育大环境,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及“一懂两爱”人才培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激发学生从事“三农”工作的兴趣,突出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色和水平。
表1 “一心四阶四向四融合”厚植“三农”情怀的路径构建内容表
4 涉农院校厚植“三农”情怀路径的实践探索
4.1 初心追溯,传承稷心使命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稷心是农人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淳朴、诚信、勤劳、创新是历代相传的农人品质。追溯初心,不忘稷心,可以激发新农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致力于发展乡村经济、改善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三农”工作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涉农院校要加强“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弘扬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耕读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重点打造“稷心大讲堂”系列主题报告,面向学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由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和二、三级教授担纲主讲,引导全体师生追溯涉农学子的初心——“稷心”。该系列报告由《种质资源总是情》《粮安国安》《改变人类历史的作物》《百年农学》等主题讲座构成,通过讲述古农书中记载的智慧与经验及农业兴衰对人类文明精神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史、学校精神文化等内容,开展农史教育,赓续中华耕读优秀文明传统,激发师生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
4.2 “四阶四向”多方位厚植“三农”情怀
针对涉农专业学生一直存在的生源竞争不利、入学后专业思想不稳定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就业比例整体不高等现象,学校充分遵循学生成长需求和专业发展影响规律,增强培育的靶向性,将学生培育分为萌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在“萌芽期”帮助学生树立学农知农意识,注重以学农爱农文化凝炼的大学精神传播,增加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在“拔节期”侧重于学生对“三农”发展规律认知的构筑,开展“懂农业”教育增强学生对农业了解,激发学生学农爱农情怀;在“孕穗期”侧重于农村基层经验的积累和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让乡村振兴战略走进课堂,贯穿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的过程;在“成熟期”则侧重于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需求共振,通过专业实习、就业指导、“三农”服务和双创实战训练,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4个阶段分别对应“寻梦”起源、“筑梦”生根、“追梦”励志到“圆梦”践行4个方向,充分发挥文化环境建设和系列软文化活动影响,将线下参与和线上展示、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和“三农”情怀厚植,增强了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3 “四融合”靶向精准厚植“三农”情怀
涉农院校要统筹好校内外各种资源,通过“四融合”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互补、协同育人机制,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增强培育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4.3.1 学生分类和分层培育相融合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本、硕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需求,将学生培育分为萌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的将“三农”情怀和“一懂两爱”“服务三农”的理念融入学生全方面成长成才。招生阶段和入学初期是萌芽期,通过追溯农耕文化渊源、榜样力量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学农知农意识,构筑“三农”未来宏图,增加对农科专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低年级在读阶段是拔节期,通过构筑“三农”发展规律,开展懂农业教育,增强学生对农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农爱农情怀。高年级在读阶段是孕穗期,通过让乡村振兴战略宣讲走进课堂,贯穿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全过程,积累农村基层经验和基础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明确择业标准和就业方向,为从事涉农工作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求职和研究生培养阶段是成熟期,通过专业实习、就业指导、“三农”服务和双创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农业领域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价值,指导学生准确把握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求,身体力行地将理论知识与“三农”工作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将成绩写在祖国大地上。
4.3.2 思想引领“红”底色与农业发展“绿”元素相融合
将思政育人“红”底色与涉农专业“绿”元素紧密结合,培育和打造具有农学特色的“红绿融合”思政育人渠道。加强“思创融合”课程建设,组建“青年教师稷心英才班”,召开专项研讨交流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涉农专业的文化和精髓传承下去,深化“一懂两爱”的内涵。此外,打造“田野里的党课”品牌项目,将党课因地制宜地开展到田间地头,把生产实践指导与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内涵融合在一起,教育和引导学生厚植“三农”情怀,打通专业教育与理想情怀相结合的思政育人渠道。
4.3.3 校内四讲和校外三访相融合
主动对接乡村人才振兴新要求,校内开设“老农人讲三农”“稷心助航”“稷心农情”“稷心向未来”专题系列讲座报告,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毕业生、农业领军人物和“三农”基层工作者根据师生的现状和需求,向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宣讲,分享当前乡村振兴建设中当地“三农”工作的现状,讲解农业相关政策、知识和生产技能,展望新农业、新农村发展状况,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特点、现状和趋势,引导大家树立专业使命感,增强学农事农信心。校外开展“稷心企业行”“稷心乡村行”和“三农知多少”3个专项活动,根据师生不同层次、阶段的发展和教育需求,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深入乡村、农业企业、农业机关、农业展馆等场景走访学习,校地联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农民需求,体会民生、了解民意,进而在与农民共情中夯实“爱农”情感基础,树立兴农目标,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农林人才。
4.3.4 线上和线下多渠道相融合
构建线上和线下全方位培育矩阵,促进有形和无形的思政教育元素相互融合,营造良好的“三农”情怀和“一懂两爱”人才培育大环境。线上,发挥学校及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号、抖音、QQ、微博等新媒体资源,紧紧抓住当前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特征,用微视频、音频、诗歌、漫画和推文等作品方式,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三农”教育。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作品获得浏览、点赞和转发,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在社会上也形成良好的口碑和认可。线下,面向师生重点组织开展“三农”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品牌特色文化活动创建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个项目。通过打造“稷心农情”主题文化长廊、“丰收文化节”、“稷心农情”志愿服务队、“田野里的党课”等品牌特色项目,让老师和学生在参与中充分感受新时代农业魅力,融入乡村振兴,感悟责任与使命。
5 结束语
厚植大学生“三农”情怀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院校人才培育方式创新的现实要求,这为涉农院校创新“三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但这是一项循序渐进、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兼顾时代性与创新性,形成各方合力,培养一批批“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者,实现涉农院校大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J].共产党员(河北),2023(10):22.
[3] 李辉,林丹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思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8(11):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