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巴蜀大地 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2024-11-05 00:00:00冉奎
巴蜀史志 2024年3期

宣汉,置县始于东汉和帝二年(公元90年),取“宣扬汉王朝德威”之意。位于四川最东部,面积4272平方千米,辖37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25.6万,是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宣汉是中国巴文化之乡,有全国规模最大、年代最久远、规制等级最高的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有全国首个巴文化主题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有4个土家族乡,土家族人口近7万,为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和新中国10位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诞生地和四川省在册红军烈士最多的县;宣汉民歌唱响大江南北,宣汉人李依若创作的《康定情歌》成为世界经典情歌,改编的《苏二姐》成为川东北民间的文化象征和地域标志……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今天,作为全国革命老区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宣汉已吹响“百强晋位、冲刺千亿”的冲锋号角!

巴国迷雾知多少

“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有多种解释:一说源于河流形状,曲折如“巴”;二说出于动物形象,“巴,虫也,或曰象蛇”;三说石头为“巴”,源于巴人的祖先居石穴;四说巴人崇尚白色,“巴”是白色的意思;五说因山势陡峻险要,走路要爬,爬就是“巴”。

宣汉县是中国巴文化之乡,地下有考古文物,地上有文字传承,宣汉的巴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

巴文物

地处宣汉县普光镇的罗家坝遗址是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代最久远、规制等级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与成都金沙gqXwZ7afxh99PI9JQffHdg==遗址、古蜀船棺葬遗址一起,被誉为“继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从1999年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9次对罗家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东周墓葬200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000余件。建在遗址之上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是国内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设有“揭秘罗家坝”“寻踪觅巴国”“考古巴王城”3个单元,重点展出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精美文物500余件,镇馆之宝有水陆攻战纹铜豆、狩猎纹铜壶、铜印章等。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每一件饱经风霜的文物都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幸存者。9座等级较高、随葬品数量较多且有龟甲和成套占卜工具的墓葬,与典籍中记载的“巴人尚巫”相吻合;编号为M33的墓葬,填补了川东地区巴文化大型墓葬的空白,颠覆了学术界普遍认为峡江地区是晚期巴文化中心的认识;200余件器物上发现有巴蜀符号,是川渝地区单个遗址中巴蜀符号种类、材质、数量最多的,作为目前中国唯一未被释读的“死文字”,对于文字学研究有突破性意义。

罗家坝遗址总面积120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发掘总面积仅5500平方米、不到1%,可见考古之路还很漫长。都说考古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挖出什么。站在罗家坝遗址上,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不符合我们知识理性的“异类”还将出现,改写我们对巴文化固有认知的文物还将出现。

由于三峡大坝蓄水发电,三峡地区巴文化遗址沉入江中,罗家坝遗址已成为巴文化考古“独宠”。从这个意义上讲,宣汉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具有不可复制、难以超越的优势。

巴图腾

这些年,只要是笔者参与的达州巴文化座谈,都会清醒地提及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短板或硬伤:达州巴人的起源和图腾问题。这是探源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学术界没有形成共识。当然,没有弄清楚起源问题,并不影响我们研究巴文化、打造巴文化、弘扬巴文化。

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作为种族或氏族血统的标志,是当作祖先来崇拜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巴人的图腾有蛇、凫(一种捕鱼的水鸟)、鳖灵、虎,认定蛇、凫、鳖灵、虎是本民族的祖先。

巴人崇虎,白虎是图腾,这支巴人称为“白虎巴人”或“虎巴”,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巴氏子务相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此话大意是,务相也就是廪君作为巴人五姓部落首领,初居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今湖北省长阳县境内),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

达州一些地方在打造巴文化时,就建有白虎雕像、廪君山等地标,还有作为文旅品牌IP形象的“巴小虎”。巴人崇白虎由廪君始,然而廪君并非巴人始祖。《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段话写得非常清楚,后照才是巴人祖先。虽然太皞、咸鸟、乘厘、后照跟廪君一样,都是传说人物,但将廪君作为达州巴人祖先则显得草率。同理,将虎作为达州巴人图腾则显得随意。

对甲骨文的“巴”字有一种普遍认可的解读,认为是蛇的象形字,巴就是一种大蟒蛇。龙是大蛇,蛇是小龙,将蛇(龙)作为图腾的这支巴人称为“龙蛇巴人”或“蛇巴”。笔者曾在多个场合发声,达州巴人的图腾为蛇,这不仅是因为蛇在我们身边常见,而且有出土文物为证。在罗家坝,出土文物有蛇头形纽陶器盖等;在渠县城坝,M45号大墓出土3支金剑格的青铜剑,其中,一支剑的剑身铸为长蛇覆盖、一支剑的剑身铸有双蛇缠绕覆盖。

达州巴人图腾为蛇,起源问题则可破解,至少可以否定来自虎巴的清江流域。有专家指出,罗家坝遗址有清楚的地层依据,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和汉中、安康地区的新石器中晚期文化十分接近,说明它和西汉水流域、嘉陵江上游文化的南移有关。

如此看来,罗家坝巴人应来自陕西南部的汉水上游地区,自北向南逐次迁徙至此,再通过渠江顺流而下,融入长江,在重庆与清江流域而来的虎巴相亲相爱、相恨相杀,共同创造了神奇神秘神圣的巴文化。

当然,也不排除“我就是我”,罗家坝就是达州巴人的原生地。

巴文字

在宣汉及其周边地区神职人员中,至今使用的符咒中有一种特殊文字,经辨认其并非“端公画桃符”。这种文字以象形和会意为主,大多属于祭祀及医药用语,体现了祭司主持祭祀和神药两医的职业特点。

这种文字大量出现在匾额、碑文、石刻、残片、字典、书信、药方、经幡等载体上。宣汉县土黄镇有明朝大祭司朱琚元用这种文字手书的“天地君亲师位”牌位,龙泉土家族乡有这种文字书写的“避、十”,马渡关镇有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月”,南坝镇有用这种文字书写的“天书崖”。

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从2013年起收集这种文字,目前已收集到1万余字。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考古专家对罗家坝遗址46件出土器物进行整理,归纳出63种巴蜀符号,与这种文字有所对应。或许这就是巴文字的传承和延续,是见证巴国兴衰的活化石。

当然,考古是严谨的,学术也是严谨的,因为巴人有文字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普遍共识,考古学专家和文字学专家尚且还不会轻易认可这种文字就是巴文字。

土家风情惹人醉

土家族真的很“土”,他们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生土长的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通用汉文。

宣汉县是四川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4个土家族乡和樊哙镇。一般认为,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但随着巴文字在宣汉发现,将改写这一历史。

土家族确认

土家人不知自己是土家族,犹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土家族被国家正式认定为单一民族是1957年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统治者不承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

1983年,宣汉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次到最偏远的樊哙片区调研,那里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群众增收致富最难的地区。县领导在龙泉乡街道看见不少人穿大花布衣服,深感诧异:女人这样穿也就算了,关键是男人也这么穿;并且男子的凉草鞋后跟绣了花、前面还扎有一朵花。

从那时起,县上开始怀疑樊哙片区生活的群众是少数民族。限于当时信息渠道不畅,加之资料掌握有限,仅从风俗习惯和衣食住行看,先认为是獠族,后认为是彝族。把资料递交到省上后,反馈回来初定为土家族。

1985年,经省市县民族事务部门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核证,确认樊哙片69iK3gHWWhV0KXFo33p87w==区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乡和樊哙镇为土家族聚居区。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乡更名为土家族乡,樊哙镇按民族乡对待。

樊哙片区位于宣汉东北方向前河流域,而在宣汉北部后河流域的毛坝镇,2018年笔者在调查地情资源时,曾在一座百年老院的石头上偶然发现刻有“土家眷属、一切尊神”字样。经查,这是土家族经书语句,这也是证明宣汉有土家族居住的直接证据。

如此看来,宣汉有土家族并不仅限于樊哙片区,全县范围都与土家族有关。2014年宣汉县被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县待遇,属名副其实。

土家族形成

宣汉土家族的形成具有多元性。

一是巴人后裔。宣汉有罗家坝遗址,是巴人的聚居地、巴文化的起源地。公元前316年,巴国虽为秦国所灭,但巴人后裔依然在巴地繁衍生息,并逐步演变成土家族。这部分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古老户”“坐地户”。

二是土司武装。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的羁縻政策,到了元朝发展为土司制度,以“土”字作称的有土司、土民、土人、土家等,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明洪武五年(1372),在宣汉设有南昌滩土副巡检司;洪武七年(1374),酉阳冉氏土司后代冉应祥被任命为土官,带领大量土司兵到石鼓(今宣汉县)镇守,直到1465年改土归流,长达90多年的土司统治才结束。这部分官兵是土家族,他们及其后代一直居住在宣汉。

三是湖广填川。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有两次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移民的活动,史称“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川,指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部分地方民众迁到四川居住。宣汉的外来移民就有湖南、湖北的土家族人,这部分人与当地土著融为一体。

樊哙片区之所以成为宣汉土家族聚居区,是因为地处深山老林和大峡谷之中。清嘉庆《东乡县志》记载:“东邑(东乡县,今宣汉县)地处僻远,间有深山穷谷之中,悬崖绝涧,内有岩洞,外仅鸟道可通,有等无业游民藏匿其间。”

那里条件艰苦,“住的是茅草棚、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壳”;那里交通恶劣,“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说话能听见、走拢要半天”。由于受外界干扰较少,民风民俗得到最原生态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樊哙片区已成为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土家族群众在此办民宿、举办民俗活动,实现文旅融合,贫困山区变成致富景区,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土家族民俗

土家男子怎么穿“一身花”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呢?原来在相对封闭的大山里,人们一辈子很难走出深山,一旦出门总要打扮一番,花衣服、花腰带、花草鞋就武装到男人身上了。把男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是土家女人能干和贤惠的体现。

据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国述介绍,传统土家族服饰男子流行穿对襟,第二颗纽扣以上绣祥云、以下左襟绣青龙,右襟绣白虎,袖口绣兵书、宝剑和元宝;女人着抄襟,胸前绣牡丹或杜鹃,袖口绣花卉、瓜果,腰拴花围裙。男女裤脚边都绣山川河流图案。服饰绣花大意是:土家人脚踏山川河流,头伸云天之外,矗立于天地之间,在祖宗(青龙、白虎)护佑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捍卫家园。

为什么既绣青龙又绣白虎?因为青龙和白虎代表的是两支不同的巴人,由于迁徙原因,加之岁月更迭,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支,于是把青龙和白虎都绣上。

包头帕是土家人习俗,成年男女都包,夏天也包。一层层缠绕在额头上,形如头箍,冬可防风防寒、夏可擦汗解热,取下可包物品、缠在腰间可作护腰。头包白帕,不仅可藏私房钱,男子还可插短烟杆,女子还可放针头线脑,一物多用。

土家人能歌善舞。《尚书大传·大誓》记载:“师乃慆,前歌后舞。”大意是,巴人参与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所谓“前歌后舞”,指的是战前一手持刀一手持盾,一边高歌吼叫,一边盾挡刀出,营造强大气场震慑对方。

今天,土家人“前歌后舞”的“歌”是土家民歌,“舞”是巴渝舞。《太平寰宇记》卷137《山南西道五》记载“巴渠县(治今宣汉县南坝镇)”:“当夷獠之边界,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记述北宋初期政区的地理总志,也是一部记述秦汉至北宋初期历代政区建置沿革的专志。所谓“夷獠”,是对土家族的蔑称。从中可看出,宣汉尤其是南坝镇东北方向的樊哙片区是封闭落后的边陲之地,也是众多土家族人赖以生存的蛮荒之地。每逢节日聚会,他们便在鼓声和木牙声中尽情欢唱。

土家族世代好武,在渔猎、农牧、战争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武术。1992年,宣汉县因土家余门拳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2022年2月,土家余门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土家余门拳有“一马三箭”“火盘架子”“大燕青”等80多种徒手和器械套路,有站、坐、吊等100多种练功方法,有擒拿、格斗等40多种搏击散打招式,徒手套路、器械套路都能强身健体和技击防身。

土家人住的是吊脚楼,喝的是油茶汤,美食有“八大碗”,出嫁姑娘要“哭嫁”,还有隆重庄严的“春祈、夏祭、秋报、冬颂”等众多民俗活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宣汉儿女心连心。宣汉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2023年1月,宣汉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近7万土家人的幸福生活正是“抿抿甜”。

川东热土别样红

关于爱,你能想到最炽热的颜色是什么?那一定是中国红!中国红是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是刻进我们基因里最鲜艳的基色,是我们永怀赤子之心最鲜明的本色。

红是红军的红,是五星红旗的红,是革命者热血的红。宣汉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浸染的红土地,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红色摇篮

1887年6月10日出生于宣汉县清溪场王家坝的王维舟,青年时期即追求革命真理。1920年5月奔赴上海,经朝鲜共产党员金笠和李某二人介绍,加入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1945年4月党的七大前夕,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王维舟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他就是共产党员了。”

1923年春,王维舟回到故乡清溪场,为传播马列主义理论、唤醒大巴山民众,创办新群女子高等小学校、接办宏文校。是年秋,在宏文校木鱼山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清溪场共产主义小组,这是川东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先后有周伯仕、冉雨生、冉海舫、宋更新等十余人。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使一大批忧国忧民的进步师生和青年农民从此踏上革命征途。

1927年1月,王维舟奔赴革命中心武汉,在此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初,王维舟返乡。8月中旬,在中共川东特委的领导下,中共宣汉小组建立,这是宣汉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0月中旬,根据中共四川临时省委规定,中共宣汉小组扩建为中共宣汉特别支部。1929年春,中共宣汉县委成立。

1929年4月27日,王维舟、李家俊领导川东游击军第一路军在固军坝起义,打响川东地区工农武装斗争第一枪。1930年1月,这支游击队伍被中共四川省委命名为“四川省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但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装备奇缺,第一路游击队最终失败,500多名宣汉儿女血洒故土。

1930年7月,王维舟按中共四川省委指示赴梁平组建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面对“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命令,任副总指挥的王维舟提出“离乡起义条件不成熟、应接受第一次东征的教训、不宜远征”的正确意见,但未引起省委代表的重视。8月上旬,第三路游击队东进湖北,在石柱惨遭失败。

1931年5月28日,王维舟重组川东游击军,任中共川东军委书记兼游击军总指挥。王维舟将分布在梁平、达县、开江、宣汉的游击军整编为3个支队,以宣汉芭蕉、峡口为中心,东起梁平虎城、百里漕,南抵达县南岳、大树、万家,西至平昌泥龙、笔山,北迄城口、万源,建立起方圆300余里的革命根据地,为策应红四方面军入川打下坚实的地理、物资、经济和群众基础。

宣汉是川东游击军主战场,是扩红大本营,是补给重点县,是红色革命摇篮。在全省近70次武装起义中,川东游击军是最成功、最强大的一支红军游击队。1942年朱德总司令评价:“维舟同志在川东北发动游击战争……有这样一批本地游击队伍,才使入川的红四方面军能迅速扩大起来。”

红军入宣

1932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征转战,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12月18日,历时两月,转战三千里,1.4万多名红军官兵进抵川北通江县两河口,创建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苏区。

1933年10月16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宣达战役”,红4军、红9军、红30军分头向预定地点推进。10月17日,红军入宣,红30军268团先头部队进占马渡关;19日,红9军解放宣汉城;20日,红30军解放达县城;21日,红4军解放万源城;30日,宣汉全境解放。“宣达战役”历时10余天,取得大捷、战果丰厚。

10月下旬,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11月2日,在县城西门操场召开大会庆祝宣汉解放暨红33军成立,宣布王维舟任军长。

红33军一成立就投入反敌“六路围攻”主战场,在西起广元、东迄城口的千里弧形线上,肩负着东线200余里的防御任务,与第五路、第六路围剿之敌展开殊死拼杀。在宣汉境内,打响“杨柳关阻击战”“血战峰城”“激战马渡关”等10余次重大战斗、100余次小规模战斗,经红33军奋起反击,歼敌1万余人。

红4军、红9军、红30军、红31军在宣汉境内打响“马鞍山反击战”“插旗山战斗”“圣墩寺战役”等20余次重大战斗,红军英勇作战,毙、伤敌官兵2万余人,缴获大批枪弹和财物。先后在马渡关、县城、毛坝等地设立师部、政治部、医院及革命法庭。

1934年3月,宣汉县内红军陆续撤离。1935年初,红33军随主力西进,强渡嘉陵江开始万里长征。1936年1月10日,红33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合并,被编入红四方面军第五军15师第43、45团,至此红33军番号被撤销。11月11日,红5军编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地区与敌人浴血奋战。1937年初,43团留守临泽。45团与红五军其他将士一道血战高台,大部壮烈牺牲。

敌人在猛攻高台的同时也围攻临泽,43团在城内奋力反击,伤亡惨重。部分战士突出重围,大部分到达倪家营子地区,被编入红30军,他们随军转战祁连山到达乌鲁木齐,参加“新兵营”整编学习,后分批回到陕甘宁边区抗战;其余流散将士历经千辛万苦,有的向着延安方向寻找党中央和其他革命队伍,有的返回家乡隐居民间。

红色资源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时仅45万人口的宣汉,就有10万余人参加革命,先后有5万余人参加红军、3万余人英勇献身。有名记载的红军烈士达8246人,是四川在册红军烈士最多的县。

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等300余名红军将帅和领导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孕育了向守志、陈挽澜等10位宣汉籍开国将军,张广才、刘新权等红33军成长起来的将军达22人……谱写出一曲曲传唱千古的壮丽颂歌。

抗日战争期间,宣汉县有27937名青壮年奔赴前线抗战,100多名远征军到缅甸、印度对日作战,每月由宣汉港启运的抗战物资达2500余吨。朝鲜战争爆发后,5515名青年参加志愿军,火线立功达167人次,宣汉人民募集捐资购买“宣汉号”战斗机一架。

在宣汉县烈士陵园,松柏郁葱,静谧肃穆,长眠着1577名烈士。英雄的骨血融入城市的泥土,英雄的精神滋养城市的血脉,英雄的宣汉城涌动着浩然英雄气。

在上峡镇杨柳关阻击战遗址,那里长眠着1000余名红军烈士,有无名墓303座。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都有“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共同的名字,这个神圣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据统计,宣汉县共有红色遗址遗迹140处,宏文校工字楼、红33军军部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红色革命文物点50处,有“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赤化全川”“毛主席万岁”等石刻标语200余块,有《红军从我家门过》《消灭刘湘歌》等红色歌谣100余首。

高歌一曲惊天下

“哦——嗬——”庄稼汉子敞开宽广的胸膛,山里妹子亮开野性的嗓子,一声长吆喝,山歌呼之即出,嘹亮的歌声响彻在高山峡谷和平畴田野,十里能听,久久飘荡。

宣汉县是四川省“民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黄山歌是高腔的代表、观山《背二歌》多用小嗓(假嗓)哼唱、隘口《放牛歌》属平腔山歌、新华《歇憩歌》属短腔山歌”,《宣汉县志》对各地民歌作了简要记载。聆听宣汉的民歌,会让人沉醉在歌的海洋,物我两忘,无问西东。

马渡山歌

有人说,“太阳、月亮和彩云”是康定的吉祥三宝。自世界名曲《康定情歌》传唱大江南北后,“溜溜的山、溜溜的云和溜溜的大姐”则成为康定的“爱情三宝”。《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李依若,就是宣汉县马渡关镇人。

马渡关是民歌之乡,天籁之音,名扬天下。

2014年5月,笔者到马渡关镇政府任职。有天去街道转悠,那天阳光很好,天空飘着白云,还没走到广场,学唱民歌的声音就从那里传来。循声而去,只见一个手拿扫帚的清洁工大声说:“我来唱!”清洁工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丢下清扫工具,抢过话筒,有板有眼地唱起《苏二姐》。来马渡关前,县里的朋友就说这里的男女老少人人能唱歌,果不其然。

宣汉民歌四百首,马渡关占两百。要说马渡关最有名的民歌,不是《康定情歌》,而是李依若改编的《苏二姐》:

(领)清早起来去(吔)放牛(噢),(合)去(吔)放牛(噢),(领)一根(那个)田坎(苏二姐),(合)你呀我呀妹儿娃子,(领)放出头(哦),(合)二嫂哟!

(领)牛儿吃得饱(喂)又饱(噢),(合)饱(喂)又饱(噢),(领)哥儿(那个)回来(苏二姐),(合)你呀我呀妹儿娃子,(领)好干活(哦),(合)二嫂哟!

1950年底,川北区文联筹委会在南充召开音乐戏曲工作者代表座谈会,李依若作为宣汉代表参加,带去了由他改编的这首《苏二姐》,好评如潮。川北音乐工作者记谱后,印发参会人员,被川北各县习唱,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争相发表,后被收入全国中师音乐教材。1952年,罗宗贤、时乐蒙引用《苏二姐》曲调,也采用领合形式,创作合唱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按《苏二姐》曲调改编的歌曲《我随红军闹革命》,曾是达县地区文工团保留节目,在全省演唱。

马渡山歌还有言情的《表嫂嫂》《表妹妹》,有相思的《望郎歌》《月亮往西斜》,有记事的《掐菜苔》《上茶山》,有叙物的《螃蟹歌》《耗儿歌》,有诉苦的《单身汉》《一个老汉七十七》,有怨恨的《恶老人婆》《十八姐儿九岁郎》。马渡人就是这样,将自己质朴、亲善、刚毅、豁达的个性诉诸音乐,向世人尽情展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马渡关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川东民歌之乡”。2022年2月,马渡山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薅草歌

薅草歌是土家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是一种劳动与娱乐兼有的说唱形式,属于劳动进行曲。

2017年6月,笔者到樊哙片区的龙泉土家族乡采风,当地群众应邀再现了薅草歌场景: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土家人在玉米地里薅草,一名打锣者和一名敲鼓者站在高处领唱。锣鼓声起,薅草者在玉米行间不停地挥动锄头,杂草在歌声中随之倒下,场面激烈壮观。

樊哙片区山高谷深、地广人稀,主产苦荞、玉米、洋芋,每季要对庄稼秧苗锄2—3次杂草。土家人称锄草为“薅草”,因有锣鼓助兴,所以薅草歌又称“薅草锣鼓”或“薅秧锣鼓”。

民国《宣汉县志》对薅秧锣鼓作过较为详细的记载:“初次践泥,继则拔草,拔草时已长夏矣。水蒸日炙,鞠躬指掘,劳倦易生,鼓之舞之,于是有薅秧锣鼓之组织。先期召集俦侣,少则三四十人,多或百许人,亦有闻风自至者,旷野平畴,按亩分布。公推二人,一击鼓,一击锣,亦有推三人者,则一钩马锣也。堂堂咚咚,并奏齐鸣,间之以歌……随从所欲,旋编旋唱,此唱彼和……统名曰‘薅秧歌’。”

薅草锣鼓或薅秧锣鼓,顾名思义,一要有锣,二要有鼓,三要有可薅之草,四要有领唱之人。领唱者称“歌头”“歌郎”“歌牌子”或“歌师傅”,歌师傅一边甩开膀子擂鼓,一边扯起嗓子叫歌,督促薅草者专心锄草,劳动效率非常高,有“一鼓催三工”“请好一个歌师傅、胜过十个劳动力”之说。由于锣鼓震天响,还可驱赶糟蹋庄稼的猴群、野猪、狗獾等。

从结构上看,薅草歌有多段体和单段体之分。歌词有五言、七言和十言,演唱形式有说、唱、半说半唱、表演唱,传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和唱。唱腔多为高腔,穿透力强,其中有一种音高极高的调式,只有极少数天赋高的人才能演唱。唱词内容照搬书上的称“唱书”,现编现唱的称“扯拦山网”,有讽刺偷懒者的,有鞭策落后者的,有谴责薅“猫盖屎”的,有表扬又好又快的,也有插科打诨的取乐。

2008年6月,宣汉县“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3年12月21日晚,由宣汉县土家族薅草锣鼓改编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亮相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这是当年唯一代表四川省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选拔的节目。

背二歌

马渡山歌流行地马渡关镇,位于宣汉县西北边陲,那里与通川、平昌接壤。薅草歌流行地樊哙片区,位于宣汉县东北边陲,那里与万源、城口、开州接壤。背二歌则是回荡在川陕古道上“流动性的歌”“跑长途的歌”,歌声遍布全境。

同薅草歌一样,背二歌也属于劳动进行曲。不同的是,薅草歌是在劳作中吼唱,背二歌多为歇息时吼唱。薅草歌的领唱者敲锣打鼓不薅草,薅草者手拿锄头、只薅草不唱歌;背二歌有一人领唱,其余人齐唱,唱完都要背着沉重的货物艰难前行。

2022年7月,笔者到南坪镇采风。那里有一条长10余公里的南坪古道,是四川通往陕西的商旅要道。当地找来了一群六七十岁的村民,从家中拿出搁置多年的背夹、打杵和竹水筒,口衔烟杆,肩搭汗帕,腰插篾扇,脚穿草鞋,对背运场景进行了实地再现。

冒着酷暑,重走古道,尽管一路歌声不断、笑语连篇,笔者空手徒步仍颇感劳累,可想而知负重的背二哥有多辛苦。笔者有感而发,当即写了一首《宣汉背二歌》:

一副背夹背全家希望,一根打杵打四面八方。南下渝北、北上陕南,趟过了八十八道湾,千斤万担压在背二哥的肩上。

一曲山歌唱儿女情长,一个笑话解苦闷苍凉。白龙进村、黄龙出川①,翻过了九十九座山,千山万水挺起背二哥的脊梁。

古铜色肌肤闪闪发光,汗如雨下洒在古道上,负重前行、路途艰险,牛马去不了的大山,却是背二哥一生的诗和远方。

宣汉县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171座、2000米以上14座,出行注定翻山越岭,步行在险象环生的“蛇倒退”“鬼见愁”“一线天”“铁门槛”是家常便饭,攀援在悬崖边也不足为奇。背二哥不同于挑山工,挑山工用一根扁担挑起重物,行走在宽阔的山道或平坦的大道,而崎岖不平、蜿蜒盘旋、狭窄陡峭的山道只适合背二哥。

“弯弯背夹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这首民歌是对背二哥的真实写照。把山里所产背出去,把山里所需背回来,条条山道上都有成群结对的背二哥。“上七下八平十一、多走一步都吃力”,说的就是背二哥上坡七步一歇、下坡八步一歇、平路十一步一歇。即使歇息,也是将打杵支撑在背夹下,暂时放松双肩,两脚依旧直直地站着。

背二歌结构较为简单,多为上下句和分节歌,结束时为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吔嘿”。如“那打杵子二尺八,上坡下坎离不开它,过河过坎探深浅,那亲生儿子不及它”“叫声腿杆你莫(火巴),上坎就到凉风垭。店老板娘等着你,敞开胸怀喂娃娃。想吃她那热馍馍,慢步慢步往上爬”“清早起来去下河,两个画眉打成砣,叫声贤妹你快看,好像昨晚我两个”,一声吆喝、几句荤词,消除寂寞、缓解疲劳。歌词隐含的是沉重的喘息、路途的苍凉和生活的艰辛,表达的却是欢快的笑声、团结的力量和乐观的心态。

今天的城市,也能看见揽活的“花儿”(背篼客),这跟历史上的背二哥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花儿”只是临时短途搬运,历史上的背二哥则是专业长途运输,磨骨头、养肠子,是真正意义上的脚夫、下苦力人。

随着交通快速发展,出行更加便捷,背二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背二歌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二歌亟待抢救保护。

大汉雄风今犹在

要写宣汉,就不能只写宣汉,要写马渡关的荔枝古道和川东民歌,要写月亮坪的森林氧吧和美好爱情,要写巴山大峡谷的山川秀美和土家风情,要写罗家坝遗址的珍贵文物和巴国神秘……

要写宣汉,就要到宣汉来,以史志的视角,写出宣汉的前世今生和沧桑巨变。

汉是汉属地

汉是西汉,是汉属地。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把原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陕西故称“三秦”),封刘邦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迫使刘邦离开关中,四年楚汉争霸由此拉开。

宣汉是汉王属地,刘邦派麾下最勇猛的战将、在鸿门宴上立下大功的樊哙进驻宣汉募兵征粮。樊哙忠心耿耿,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积草储粮,马不停蹄地操练步兵、骑兵,樊哙镇的将军坪、南坝镇的鹿走山、天生镇的峨城山、宣汉县新华镇与万源市铁矿镇交界的霸王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

宣汉是汉王储粮屯兵的宝地,是楚汉争霸的大后方。一路路人马,一车车粮草,义无反顾地从这里出发,帮助刘邦回关中定“三秦”、下咸阳逐项羽、主长安夺天下,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

宣汉当时究竟征了多少兵力、捐了多少粮草、牺牲了多少将士,无从考证。但有一个名为樊哙的镇,足见对西汉开国功臣樊哙的纪念。当地把樊哙驻兵之地称为“将军坪”,坪前修建“樊哙殿”,地名命为“樊哙场”。直到今天的樊哙镇,仍流传着很多关于樊哙将军的逸闻趣事。

汉是汉德威

汉是东汉,是汉德威。

宣汉置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当时的宣汉相当于今天的达州市,管辖通川、达川、宣汉、开江、万源以及巴中通江和重庆城口等县市区。

“宣汉”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论衡》里的《宣汉》篇。《宣汉》篇重在宣扬封建专制的威严、宣扬刘汉政权的合法、宣扬大汉帝国疆域的辽阔和国势的强盛。“宣汉”县名,取的就是“宣扬汉王朝德威”之意。

东汉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建武盛世”、明帝刘庄与章帝刘炟的“明章之治”,到和帝刘肇时,60多年的发展积累呈现出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国力强盛的大好局面。公元89年,窦宪率军出塞,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汉军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幕府中护军班固作铭。许多学者认为,宣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设置命名的。

东汉以降,朝代更迭,郡县兴废省并,变易纷繁复杂。明成化元年(1465),县境复置东乡县。民国三年(1914)秋,因江西有东乡县,改四川东乡县为宣汉县。

汉是巴山汉

汉是汉子,是巴山汉。

好汉、大汉、壮汉、硬汉、铁汉太多,仅举几例。

宣汉是中国巴文化之乡,是巴人活动的重要聚居地。史书记载,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巴师”以前歌后舞的方式冲锋陷阵,商军临阵倒戈,向后败退。“巴师”就来自宣汉,这比楚汉争霸时的“巴山汉”早800多年。

清嘉庆元年(1796),宣汉人王三槐与冷天禄率白莲教徒发动起义,历时9年,波及湖北、陕西、甘肃、河南四省,先后有数十万农民参加,清政府征调16省兵力镇压,史称“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白莲教起义后,宣汉人罗思举应募乡勇,加入清军,靠镇压白莲教发迹,屡立战功。历任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提督,授一等轻车都尉和一品水陆总督,赐“振威将军”封号,受两朝皇帝重用。

清光绪二年(1876),宣汉人袁廷蛟高举“粮清民安”旗帜请愿,知县谎报“聚众围城”,提督率兵围剿,屠杀无辜群众数千人,造成“千人喋血、旷古奇冤”的“东乡血案”。“东乡血案”是晚清轰动朝堂的大案,与江苏张汶祥“刺马案”、浙江“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并称为“三大冤案”。川剧《巴山秀才》取材于此。

宣汉人王维舟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创建了川东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川东第一支革命武装,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赞誉为“忠心耿耿、为党为国”。1933年11月2日,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

宣汉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作出重大贡献。当时有红4军、9军、30军、31军和33军共5个军在宣汉境内战斗。仅有45万人口的宣汉,就有10万余人参加革命,5万余人参加红军,3万多人为新中国的建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孕育了10位宣汉籍开国将军,红33军成长起来的将军达22人。宣汉还是四川在册红军烈士最多的县,有名记载的红军烈士达8246人。

20世纪90年代,宣汉最偏远的樊哙片区修建新城开(城口县至开县)公路,全长80公里,其中61公里在樊哙片区。该片区连贯樊哙、漆树、三墩、渡口、龙泉、鸡唱6个乡镇,重峦叠嶂,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樊哙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同险山恶水抗争,18人献出生命、72人身负重伤、26人终身残疾,其用心血和智慧创造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樊哙精神,被省委誉为“兴川精神在贫困山区的成功实践”。

宣汉人民是敢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人民,也是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人民。今天,在42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万宣汉儿女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笔疾书“百强晋位、冲刺千亿”崭新篇章。

我看见曙光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宣汉这块风水宝地必将大放光芒,宣汉的明天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