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缩空气有能量”演示装置

2024-11-04 00:00:00屈二妹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4年11期

生活中的能量常常看不见,但能被我们感知。有没有办法让能量变得有形,让我们能观察到它呢?

根据教材提示,教师常利用注射器、红墨水、橡皮帽等实验器材,通过“向下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空气回弹”等实验现象,得出“压缩空气有能量”的结论。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操作不便、实验现象不明显、趣味性较低,也不适合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此,我尝试制作一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新型演示装置。

一、演示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一)灵感来源

在婚礼上,人们常用礼花筒来营造热闹的氛围。礼花筒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空气压缩,然后瞬间释放压缩空气产生强大的推力,将筒内的彩色纸片冲向空中,形成类似礼花的效果。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将能量可视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现有的礼花筒是一次性用品,不适合课堂教学。于是,我以礼花筒为灵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型演示装置。

(二)制作步骤

1.将小型注射器换成打气筒,这样能提高空气压缩的强度,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2.准备一个能承受一定压力的高压气罐,与打气筒连接。为了保证空气只进不出,我将一个止回阀安装在打气筒与高压气罐的连接处。

3.如何释放压缩空气呢?我在高压气罐内安装一根两端密封的小管作为排气管。在排气管的前端钻一个小孔,小孔处连接一段有螺纹的水管,作为排气口;在排气管的末端钻一个小孔,作为压缩空气的入口,小孔处覆盖一块橡胶垫,上有弹簧按压,保证空气不泄漏,下端连着一根细杆。

4.为了达到瞬间触发的效果,我模仿手枪的扳机制作了一个触发装置。当手指扣动“扳机”时,细杆向上顶,橡胶垫脱离空气入口,高压气罐内的压缩空气便进入排气管。

5.去掉矿泉水瓶的瓶底,将瓶口套在排气口,再用胶水粘合,加强密封性。在瓶内放一个丝网,防止彩色纸片掉进排气管。

(三)改进方案

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试用时,我发现矿泉水瓶的口径略粗,空气冲出来时力量不够强,实验效果欠佳。于是,我在瓶内加装一段细管,这样排气口变小了,冲击力变大了,彩色纸片被全部冲出,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二、新型演示装置的优点

1.该装置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趣味性强,适合小学课堂使用,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

2.打气筒推压的次数越多,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彩色纸片飞得越高,落在地面的范围就越广。通过多次对比实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