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超人”转型记

2024-11-04 00:00:00张旦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4年11期

幸运兔,你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说来话长。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原子弹是一种核武器,学校因此要举办一场硬“核”科普演讲比赛,同学们说我是个小小知识库,一致推举我代表班级参赛。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你得好好把握,充分准备!

我当然想好好准备,可是核武器属于军事秘密,我去哪里查资料呢?真是愁人。

别担心。虽然核能最开始的应用是核武器,但是早在1996年,我国就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转而将核能、核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核能那么危险,真的能走进我们的生活吗?

哈哈,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今天就让我带你揭开“核能超人”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完成转型的吧!

“核能超人”小档案

★居住地:原子核秘境

世间万物都是由小小的原子组成,而原子的心脏—— 原子核里住着强大的“核能超人”!一旦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召唤,“核能超人”就会开始变身,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能量。

★召唤术:核裂变、核聚变

核裂变: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一个重原子核被中子撞击后,会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损失部分质量。这些质量没有凭空消失,而是变成了能量。不仅如此,原子核分裂时还会产生新的中子,新的中子继续撞击其他原子核引发连锁反应。这样,“核能超人”的能量就会不断增强。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表示能量, 表示质量,c为光速),即便只有一点点质量,它包含的能量也是巨大的!原子弹爆炸就是一种核裂变反应,它的破坏力惊人,相当于数万吨炸药同时爆炸。

核聚变:在上亿摄氏度的极端高温环境下,两个或多个轻原子核融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中也会损失部分质量,从而转化成能量。核聚变召唤出的“核能超人”能量更大!但是它的脾气特别火暴、个性十分挑剔,只有在太阳等恒星内部或条件极其“苛刻”的实验室里,才能一窥其真容。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反应。

电力全开去“上班”

“核能超人”这么可怕,除了军事领域,好像没有其他用武之地。

你可真是误会它了。核裂变召唤出的“核能超人”早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向千家万户提供热情的服务,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火电厂利用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生成的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转换产生电能。核电站则是用核燃料代替煤、石油等,通过核裂变反应生成热能。如果说火电厂是一位不怕脏、不嫌累的苦干型劳模,那核电站就是一位能干的环保型精英,它不仅工作效率高,还十分爱干净。

高效: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惊人的热量。100千克的煤充分燃烧能将一辆洒水车的水烧开,而100千克核燃料充分裂变产生的热量可以将整个西湖的水煮沸。

清洁: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更不会排放烟尘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核电是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步:控制暴脾气

我就纳闷了,这位能量爆棚的“核能超人”,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暴脾气的呢?我得向它学习。

为了让“核能超人”乖乖听话,科学家们想了各种办法,设计了一套控制核能的装置—— 反应堆。它可以控制核裂变的反应过程,让“核能超人”有序释放能量。

反应堆里主要有四种要素 :燃料棒、控制棒、慢化剂、冷却剂。

燃料棒:燃料棒内装有可裂变物质,如铀-235,它是能量的源泉。

控制棒:与煤炭的燃烧相比,原子核的“燃烧”困难重重。撞击原子核的中子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会导致反应太过剧烈甚至爆炸,或太过微弱直至“熄火”。控制棒由能够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通过移动位置可以精准控制中子的数量,避免反应失控。这个过程如同给“核能超人”戴上一个金箍儿,确保其能量的可控释放。

慢化剂:除了数量,中子的速度也需要精确调控。如果中子速度过快,它们可能会与核燃料的原子核“擦肩而过”,降低反应效率。为此,科学家们在反应堆中加入慢化剂,比如水。当中子与慢化剂的原子核发生碰撞,速度就会降低,从而提高核燃料的反应效率。

冷却剂: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引发事故。冷却剂循环流动,将反应堆中的热量带走并散发到外界环境中,确保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第二步:请来小助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快带我去看看“核能超人”工作时的模样!

没问题。“核能超人”有三个得力助手,我带你去认识一下。

正在运行的大部分核电站使用的反应堆是“压水堆”。反应堆里充满了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这些水被施加了很高的压力,在高温下仍然可以保持液体状态而不沸腾,从而得名“压水堆”。压水堆核电站一般有三条水回路,它们是“核能超人”的得力助手。

一回路:这是核电站最核心的地方,“核能超人”就在这里工作。它释放出惊人的热量,将一回路中的水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

二回路:一回路的高温高压水流进入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水沸腾转化为蒸汽。这股蒸汽通过管道涌入汽轮机,驱动叶片飞速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三回路:通过水泵将海水或河水输送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将二回路的蒸汽冷凝成水,之后将热量带出。

将热量传递出去后,一回路的水温度下降,开始下一次循环之旅。

第三步:组建安保队

怪不得核电站都在海边安家。不过,我听说核电站是一个大型辐射源,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是的,历史上的几次严重核事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止悲剧重演,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站采取了更严格的安全措施。

首先是从内到外的三道实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包裹核燃料的特制金属管;第二道屏障是包裹着反应堆的压力容器及管道;第三道屏障是包裹着所有反应装置的混凝土安全壳。此外,还有自动插入控制棒、快速“刹车”的紧急停堆系统,自动向反应堆注水、快速降温的应急冷却系统等各类安保措施。

中国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不仅配备了双层安全壳(1.3米厚的内壳和1.8米厚的外壳),可同时抵御内部的爆炸和外部的撞击,还配备了先进的非能动系统,这样即便所有备用电源都失效也可以自如应对。

2023年12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它被称为“不会熔毁的核反应堆”。因为核燃料被耐高温的特殊材料层层包裹成了一个圆球,最高可承受1620摄氏度的高温,发生核泄漏的概率几乎为零。

在科学家的引导下,“核能超人”成功转型,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同时,核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消毒灭菌、无损检测、医学诊断治疗等众多领域。想要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就去生活中找一找吧。

(栏目编辑: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