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数学之美 打造灵动课堂

2024-11-04 00:00顾浩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4年9期

[ 摘 要 ]数学教学不单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挖掘数学之美,感悟数学之美,传播数学之美,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看数学世界,增强学生的内动力,以此带领学生走上乐学之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 关键词 ]会学;乐学;数学之美

数学是美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变生活,彰显数学自然之美;而且可以帮助人们用言简意赅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世界,彰显数学简洁之美.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授者,更是数学美的传播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数学的各种美学素材,通过展示数学之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过在传统教学中,因受“唯分论”的影响,教师常常让学生深陷于题海中无法自拔,这样会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从而让学生心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要挖掘美、传播美,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提升教学有效性.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称之美、简洁之美、抽象之美、和谐之美等,这些美散落于教材的各个角落,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挖掘、去欣赏、去感悟,以此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数学美的过程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品质 [1] .笔者以“分式的基本性质”为例,通过寻美、求美之路来提升教学品质,打造灵动课堂.

教学片段

片段1:新知引入与讲授

师:观察这些古代建筑物,它 们美不美?(教师用PPT出示建筑物 图片让学生欣赏)

生:美.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这 些建筑物,你能说说它们到底美在 哪里吗?

生1:图中建筑左右对称,呈现出对称之美.

师:很好.在学习代数式时,大 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 代数式的运算法则和实数的运算法 则一致.也就是说新知与旧知具有很 强的关联性,彰显数学和谐之美.

师:看到20/80这个分数,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2:化简.

师:可以化简成多少?

生: 1/4 .

师:很好,将复杂的分数转化 为简单的分数,彰显了数学的简洁 之美.今天,我们就在寻找数学美的 过程中,开启我们的探究之旅.上节 课我们学习了分式,谁来说一说, 分式的定义是什么?

(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

师:这里面的大写字母A和B 表示什么?

生3:表示两个整数.

师:还有其他限定条件吗?

生4:B不为0.

生5:B中含有字母.

师:现在我们回到之前的分数化简, 20/80是如何变成1/4的?

生6: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20 .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师同样从美学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会分式不够简洁、对称,由此让学生感知对分式进行约分是必要的.这样从美的角度入手,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度地追求结果,常常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忽视了对为什么做的思考,使得学生“学”得被动、消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增加追求美的力度,以此让数学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教学思考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部分教师认为唯有“多讲、多练”才能提高成绩4VmsZ1o7y/Nd3/GqjwpaNnf+EfVWhoSWkHl0ltGlzfU=,为此“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这样看似高效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感悟、去探索,让学生通过探索新知的过程,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站在美学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数学之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成深度学习 [3] .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数学之美

教材处处散发着数学之美,不过这种美常常隐藏在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之中,学生很难自己体会,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对教师而言,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素材,以此将数学之美融于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在新知引入阶段,阅读教材不难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基本性质相似,为此教学中注意引导两者相类比,感悟新知与旧知间的兼容性,展现数学的和谐之美.可见,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高效.

2.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数学之美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挖掘和应用教材中的美学素材外,还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数学美的视角观察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展示生活中呈现对称美的图片,以此为后续研究“同时乘”或“同时除”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生活之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数学鉴赏,品味数学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用“美”来评价数学.事实上,学生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数学之美,与教师的教息息相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从美的角度设计教学,没有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是主要原因.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之美,教师要去挖掘美、感悟美,并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以此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带负号的分式的化简”时,部分教师也没有感受这里蕴含的美学素材,这样自然也就无法带领学生去体会和感受,使得数学教学变成了照本宣科.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从美的角度出发,使化简的必要性显现出来了,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4.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数学之美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数学美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对称之美.又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勾股树,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之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总之,数学之美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在动力之一.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有责任挖掘美、传播美,以此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邢成云.基于对称之美的解题教学 — —以对称观念统领下的全等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6(24):4-7.

[2]吴思佳,龚辉 .欣赏数学之美 感悟理 性 精 神 — — 以 苏 科 版 数 学 七(下)“证明”教学为例 [J].初中生世界,2022(48):55-57.

[3]黄美连 . 初中数学对称美的认知及效用解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