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年奋斗成就

2024-11-04 00:00王小平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七十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履行特殊使命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推动新疆文化繁荣,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充当生态卫士改善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确保国家战略性农产品安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西北安全,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中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兵团;七十年成就;长治久安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5—0114—08

[作者简介]王小平,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屯垦史和新疆问题。

七十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在新疆各民族群众的支持下,几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扎根边疆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中、在边境线的亘古荒原上建立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大农场,兴建了一批批传播现代文明的教科文卫单位,建起了一座座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城镇,戈壁变良田、沙漠出绿洲,在新疆大地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七十年来,兵团始终抓住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进程中,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兵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现代化的兵团出现在天山南北;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的发展,用自身的发展促进了新疆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

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迅速提升了新疆的发展实力和水平。兵团从成立开始,就把发展放在第一位。1954年王恩茂在兵团成立大会上就指出:“生产部队除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外,还要相应地发展畜牧业、副业加工和交通运输事业,参加建筑工程和其他各项生产事业。”1七十年来,兵团以开荒造田为基础,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努力发展工交建商业,既开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先河,也成为新疆现代工交建商业发展的滥觞,是推动新疆由传统农耕游牧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示范者。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兵团逐步在西北边陲建成5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国家级高新区及18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绿色化工、棉花和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服务业、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等七大产业为主导、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已逐步形成,是国家重要的棉花、粮食、养殖畜牧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兵团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为3696.58亿元,占自治区的19.2%。

二是坚持科技先行,发挥先进生产力示范作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农垦的要求。“以生产部队本身来说,不论在生产技术方面或经营管理方面,都必须是各族农民的先进的榜样,以自己集体的、机械化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向农民作示范。”1兵团从成立开始,就走上了以科技先行的示范带动之路。在七十年的历程中,兵团始终坚持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发展之路。在农业生产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兵团就逐步建立了连队有试验田、团场有试验站、师有农科所的完整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并培育出了军垦细毛羊、系列棉花主栽品种、系列小麦和玉米推广品种等大批适合新疆气候、土壤条件的畜牧和农作物品种。在种植模式上,兵团也根据新疆的气候条件大胆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在试点的基础上大规模推广。如在棉花的种植上,20世纪50年代初,突破北纬44度以北是植棉禁区的禁忌,在北疆的玛纳斯河和奎屯河流域大面积种植成功,逐步使北疆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种植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吸收日本的地面上地膜技术,大面积推广地膜植棉技术,促进了新疆棉花单产的翻番;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引进消化国外的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膜下棉花滴灌技术,再次推动了新疆棉花种植革命性变化,为把新疆打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兵团粮食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3%,居全国领先水平,高于自治区10.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0.2个百分点。兵团的农业科技进步,既有力地推进了兵团农业的发展,也示范带动了新疆农业生产的快速提升。在工业生产上,兵团在20世纪50—60年代建立起一大批现代工业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和使用新工艺和设备的同时,结合新疆实际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并在新疆生产出第一块机制方糖、第一根机制毛线、第一张机制纸、第一根机制香烟等无数的工业产品,为兵团书写新疆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入新时代,兵团在不断完善原有农业研究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科研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已建成由产业链链主企业或骨干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建的铝基、碳基、新能源、乳制品、电子材料、建材、纺织、光伏材料、高效节水等9家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支撑新时代兵团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量符合兵团发展需要的科学技术成果的面世,既为兵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通过兵团传播到了地方各族群众中,最终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三是注重发挥集团优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疆辽阔的地域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兵团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和人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和统一实施,最终实现高起点和规模性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开发建设新疆。兵团成立后,根据国家重点发展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的需要,集中力量在北疆布局,先后组建四师、五师、六师、七师、八师和建工师,迅速推动了北疆腹地的开发,为北疆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正因为兵团在北疆的快速发展,到1962年新疆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终结。王恩茂指出:“新疆解放后,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多数农业师、团场都摆在北疆,形成了农垦经济的重点在北疆。这对于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富裕一些,农垦经济的发展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因素。”2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力量快速在边境地区布局组建系列农场,既在中苏、中蒙边境中方一侧建立起一道10—30公里的国防屏障,也推进了边境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边境地区与腹地的均衡发展。对此,20世纪80年代王恩茂曾指出:“边境农场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边境地区大都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荒凉贫困,有的地方百里不见人烟。多年来,边境农场克服本身人力、物力、财力的困难,努力为当地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建设各种水利设施,转让开好的耕地,修建住宅、学校和文化设施,送医治病,传授科学技术,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等等,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1兵团恢复后,为加快南疆的发展,兵团逐步加大了对南疆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面对南疆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为服务南疆高质量发展,兵团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安排和自治区的部署,全力聚焦南疆发展,举全兵团之力加大在南疆的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初步形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体系,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铁门关市、昆玉市等兵团南疆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示范带动南疆各族群众增收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南疆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疆文化繁荣

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一位兵团人就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他们在兵团这个大熔炉中共同努力,在火热的实践中铸就了兵团文化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文化的核心是以红色文化、中原文化为主体,同时吸纳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鲜明的新疆地域文化特性,其产生和发展推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地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了新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了新疆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认同,把文化润疆深深地烙印在了新疆各族群众的心灵深处。

一是推进新疆文化与其他省区市文化的交流,拓展了新疆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渠道。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后,是典型的绿洲文化。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分割,加上交通距离的遥远,使得在近代以来文化的发展处于相对封闭之中。兵团的成立和发展,为吸引其他省区市人口来到新疆提供了条件,大量其他省区市人口通过兵团特有的组织形式嵌入在全疆各地,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方面,不断地与周边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把其他省区市的文化和自身的文化传播到了周边,尤其是各垦区在七十年中持续地先后通过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电视播出、体育活动等各种方式,让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推动了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来自其他省区市的文化在新疆扎根;另一方面,兵团人把新疆文化带到了其他省区市,经过兵团人吸收和提炼后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其他省区市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如歌曲《草原之夜》、纪录片《军垦赞歌》、电影《军队的女儿》、诗歌《年轻的城》、电视剧《戈壁母亲》等在全国的传播促进了其他省区市民众对新疆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新疆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传播。交流是文化进步的动力,正是兵团的存在和发展,有效拓展了新疆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渠道,加速了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强了新疆文化和其他省区市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新疆文化的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上提供了支撑。

二是促进新疆文化的繁荣,丰富了新疆文化的内涵。兵团从组建开始,就把发展文化作为自己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并在七十年的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兵团精神为核心的兵团文化。在人员构成上,组建兵团人口的主体是由广大转复官兵、大中专毕业生、城市支边青年、自动支边人员等组建起来的,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兵团这种独特的人口构成决定了兵团文化的包容性、多源性、广泛性和开放性,它融军旅文化、民俗文化、城市文化、乡土文化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文化。在地理环境上,师(市)—团(镇)—连既体现了现代城镇的特性,又与周边传统乡村交叉重叠,使得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彼此产生影响,突显了兵团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共存性,为新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疆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在兵团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时代为背景、以新疆为元素、以实践为题材,产生了大量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集中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主基调,既在新疆产生重要影响,也传播到了全国,有力地推动了新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新疆文化的内涵,并深深地影响了新疆各民族心灵。正如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所指出的:“多民族聚居的状况,使兵团具备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吸纳融合新疆民族文化,在边疆地区促进一体多元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1

三是传播现代文明,促进新疆社会的进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也是典型的绿洲型生态环境,虽然各民族间原本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状态,但由于交通距离的遥远、不便,相互之间缺少理解、联系和交流形成绿洲型“文化孤岛”,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各异,文化相对单一、封闭。兵团的嵌入式布局,团场、企业同地方州县乡村相互交融,通过长期的共同生产共同生活,由经济间的交往带来人员的往来,逐步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周边地方,地方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接触中,逐步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理念,逐步走上现代文明之路。如:通过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植棉、节水灌溉、果树修剪等新技术,提高各民族的生产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先进性文化带来的福祉;通过学校教育,推广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搭建各民族交流的通道,推动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让不同民族的孩子从小就熟练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通过免费医疗、巡回医疗和医疗资源共享等方式,为各民族群众驱除病魔,享受现代医疗服务,使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正是通过长期交往中的潜移默化行为,使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也接纳了兵团人从内地带来的不同民族和区域的文化,并通过文化的交往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兵团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带动和辐射,使少数民族群众更快更好地接受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了新疆各民族群众走上接受现代文明之路,推进了各民族群众的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

兵团成立以来,始终把增强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始终牢记毛泽东“多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的教诲,努力推进兵地共同发展,坚持把增进民族团结工作落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效推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常态上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一是完善嵌入式布局,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长期分散聚居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民族文化与其他省区存在较大差别。从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起,驻疆人民解放军就根据布防的需要和可垦荒地的实际,在全疆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形成星罗棋布嵌入到新疆各地(州)、县之中的布局。兵团成立后,在继承了驻疆人民解放军生产部队布局的基础上,以集团的力量先后开垦塔里木、进军准噶尔、会战叶尔羌、屯戍边境线,继续以师、团、连的模式嵌入到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中建农场、工矿企业和医院学校,在全疆各地建立大大小小数十个垦区,形成了既高度融入新疆又相对独立的格局。到2023年,兵团人口达到371.63万,下辖14个师、179个农牧团场,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县级市12个、建制镇65个、街道办事处24个、乡1个,各类开发区22个,还建立了大批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单位。兵团的这些人口和单位企业嵌入在全疆各地,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当地,有效促进了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时代后,兵团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所属单位就近就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选派教师到地方开展支教,依托“三进两联一交友”“大手拉小手”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推进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坚持互帮共建,促进兵地共同发展。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的发展离不开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各民族群众的支持。因此,在兵团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始终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稳定发展的大局开展工作,自觉尊重地方党政领导,按照“有事无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常商量”的原则,主动向地方党政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共同研究谋划发展。另一方面,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始终注重帮助地方发展,注重造福当地群众。如20世纪50—60年代兵团给地方群众赠送和交换各种作物优良品种,赠送各种大小农具,经常无偿为群众代耕、代播、代收,自筹资金为地方农村建设好条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的“五好”新农村;20世纪80年代兵团为地方培训技术员,无偿地向各族群众传授生产技术和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派大批干部、教师到地方基层任职任教;21世纪初前后大量接收地方少数民族干部到兵团挂职;进入新时代,兵团在派驻“访惠聚”工作队到地方村工作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以“组织强村共建、产业富民共创、科技兴村共兴、教育惠民共享”推进连村结对共建,加大对周边的帮扶力度,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的同时推动兵地双方共同发展。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兵团长期的主动工作,推动了双方长期密切往来、互帮互学、互通有无,各族人民之间凝结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亲情,形成了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维稳、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既对当地种植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各族群众的收入。如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511.2万吨,占全国的90.99%,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南北疆大量农民因此脱贫致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其中兵团长期坚持不懈的技术辐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十年的坚持,兵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无私的帮扶,有力促进了周边地方的共同发展,实现了兵地双方的双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充当生态卫士,改善新疆生态环境

兵团在七十年的发展中,面对新疆干旱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始终把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在大规模开发的进程中,坚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排盐治碱,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使大片荒漠变成了良田,不毛之地有了人烟,大批农场和现代化城镇出现在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边境线上,创造了改造自然的奇迹。

一是坚持植树造林常态化,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植树造林是改造荒漠的重要路径,我国自古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习惯。为营造有利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军垦战士进入荒原垦荒开始,张仲瀚就提出“荒开到哪,树就M8nc3XnqNQqC1b0VXupAx+XWqhN9hYr8Q1Xl7nU0Ipc=种到哪”的要求。各团场认真落实要求,大量的人工林出现在垦区内外,到20世纪60年代兵团南北疆垦区的防护林已非常完善,1963年农业部在兵团召开农场防护林现场会,要求在“三北”地区推广兵团植树造林的经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兵团先后实施了“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基干林建设工程”“塔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等一批植树造林工程。进入新时代,兵团大力推进美丽兵团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参与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强化风沙口和沙源地治理,全面开启“三北”工程攻坚战。到2023年,兵团拥有林地总面积1605.9万亩,森林面积14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08%;草原总面积2982.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1.57%。1多年的努力使数万公里的绿色屏障出现在新疆大地上,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络。兵团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证明,兵团既发展了新疆经济,又迅速改变了新疆的面貌,改善了新疆的生态景观,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被誉为“绿洲哨兵”和“生态卫士”。

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新疆的城镇体系。城镇的发展是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经济的繁荣而出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师部所在地就推进城镇化建设,石河子、奎屯、五家渠等城镇出现在新疆大地上。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小城镇在各垦区涌现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为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兵团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进,许多垦区已成为经济、文化繁荣之地,师部和各团场场部逐步演变成区域性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成为人口、资金、产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集聚之地。进入新时代,兵团在持续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为导向,坚持高标准规划、整体性布局、通盘式推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不断发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团场连队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职工群众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优居”的转变。如今,阿拉尔、铁门关、图木舒克、可克达拉、双河、五家渠、胡杨河、石河子、白杨、北屯、新星、昆玉等12个城市和100余座绿色、生态、和谐、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镇正悄然在新疆大地上崛起,初步在兵团形成了城市、团场城镇、中心连队的布局网络,促进了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改善了新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布局。

五、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确保国家战略性农产品安全

在七十年的发展中,兵团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以国家大局为重,充分发挥集约化生产的优势,大力抓好优质棉花基地和粮食基地建设,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农副产品和大批轻工产品,为国家的经济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充分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现代大农业,推动了新疆现代农业甚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通过大规模的开荒,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的耕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地广人稀,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垦,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农业开发地区。兵团成立后,按照“生产建设兵团必须抓紧发展农业生产这一中心任务”1的要求,持续开垦荒地,建设国营农场,到1966年兵团耕地面积达到1213万亩。兵团恢复后,继续根据新疆可利用水土资源进行适度开发,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到2022年耕地面积达到2318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211%。进入21世纪后,兵团在国家的支持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耕地的盐碱化治理,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整套有效治理盐碱化的方法,到2022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七十年来,兵团持续推进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新疆大量的戈壁荒漠和盐碱地改造为稳产高产良田,书写了变沙漠为绿洲的奇迹,在示范引领推动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直接增加了国家耕地面积的总量,为国家推进新疆建设更多高标准的良田提供了典型示范,在一定程度上为舒缓国家耕地面积紧张的压力起到了战略上的作用。

二是在棉花等战略农产品上,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粮基地。在七十年的发展中,兵团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自己较高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根据新疆的光热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把兵团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棉花、粮食生产基地,同时还成为国家的良种、糖、油料、西红柿、色素辣椒、瓜果、奶、畜产品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棉、商品粮和多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农副产品,为维护国家大宗农产品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22年,兵团棉花平均亩单产168.8公斤,总产量达到208.32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36.3%2,棉花单产、商品率、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棉花全部6项质量指标中有平均长度、马克隆值等5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兵团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同时,兵团独特体制有利于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如首创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兵团快速见效后,即示范引领在新疆甚至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到2022年兵团农作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74万亩,占兵团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其中滴灌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已形成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广泛推广运用到全国20余个省市和中亚等15个国家。鉴于兵团独特的优势,国家批准兵团创建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棉花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更好推动兵团农业发展。对此,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兵团考察时指出:“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1

六、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西北安全

兵团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是兵团的立身之基和价值所在。兵团成立以来,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通过其嵌入式的战略布局,始终站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和维护国家西北安全的第一线,不断强化“兵”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在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重大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特殊的管理体制,打造维护新疆安全的稳定器。从地缘战略上说,新疆是我国西北的屏障,没有安全和稳定的新疆,直接危害到整个西北地区的战略格局。同时,新疆远离内地,通过漫长的河西走廊往新疆运兵运粮从来都是困难重重,耗资巨大,这也是历代中央政府经营新疆就一定在新疆实行屯田的关键所在。正如左宗棠在率军收复新疆时所说:“历代之论边防,莫不以开屯为首务。或办之用兵之时,以省转馈。或办之事定之后,以规划长远”。2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新疆屯田的经验和教训,把历史上的军屯和民屯相结合,在新疆组建担负特殊使命的兵团,保留了历史上军屯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民屯高效低成本运行的优势。七十年间,兵团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疆内外形势的变化,持续推进改革,不断完善其独特的体制,使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始终适应国家治理新疆的需要,既保证了兵团内部的垂直管理和高效运行,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确保了兵团职工群众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战斗力;也保证了兵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七十年发展中形成特殊管理体制的兵团,以师(市)、团场(镇)、连的形式嵌入分布在全疆各地,大量的干部职工群众长期生活工作在当地时熟悉周边地理人文情况,一旦有事能够就近就便及时做出应对,控制事态的发展蔓延;同时也是及时传播党的政策和自治区党委的战略部署的重要渠道,是团结鼓舞周边各族群众共同抵御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中坚力量,为各民族群众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从心理上增强了信心和决心,成为国家治理新疆的重要制度安排。

二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面对新疆独特的区情和周边复杂的局势,兵团充分发挥兵团党政军企一体的优势,坚持不懈地对干部职工群众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始终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加强维稳力量建设,把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为重要的使命,成为国家治理新疆、维护稳定、确保社会平稳的坚强实体,对各种分裂破坏势力构成行动上、心理上和战略上的强大震慑力,成为“三股势力”和各种分裂破坏势力难以逾越的安全屏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兵团党委根据中央的要求和新疆形势的变化,着眼增强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推进一流民兵队伍建设,为新时代兵团履行职能使命提供强有力的抓手。七十年中兵团先后参与平定了1956年3月和田暴乱、1958年富蕴叛乱、1962年伊宁“5·29”打砸抢事件、1981年5月伽师暴乱、1989年乌鲁木齐“5·19”打砸抢骚乱事件、1990年阿克陶巴仁乡“4·5”暴乱、1997年伊犁“2·5”事件等多次暴乱、恐怖事件,参与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后全疆的执勤、巡逻等维稳工作,参与全疆基层治理的“访惠聚”工作。大量事实证明,七十年来兵团始终站在与“三股势力”坚决斗争的最前沿,在新疆建立了一座座传播现代文明集聚地和一座座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堡垒,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中坚力量。对此,中央明确指出:“兵团始终站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第一线,不断强化‘兵’的意识和能力,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重大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

三是巩固西北边防,构筑起边境安全的国防屏障。兵团建立后,逐步在边境地区建立农场,充实边境地区。特别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兵团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快速在边疆地区建立农场,先后在新疆沿边境线11个地(州)市的26个边境县、市内建立起58个农场,分别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接壤,守卫着漫长的边境线,在中国西北边境形成一条10—30公里的边境农场带,使新疆边境沿线得到充实和发展。进入21世纪,兵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施“金边工程”,通过大力进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旧房改造、交通、饮水、就医、文化、广播电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吸纳集聚人口,改变了边境空虚的状况,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综合实力。为维护国防安全,边境农场一批接一批的戍边职工和民兵,长年累月坚持与边防部队和地方民兵一起建立联防组织,实行团场包面、连队包片、民兵和护边员包点的生产、护边双承包责任制,形成以军、警为骨干,以民兵和护边员为基础的联防组织,使兵团成为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边疆同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大量高科技装备陆续投入使用,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边境地区的防卫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兵团边境团场带的建立和巩固,既是有效应对境外势力军事入侵和渗透的国防屏障,也是有效抵御境外势力渗透破坏、堵截极端分子和防范各种走私、贩毒等现象的物理屏障。兵团边境团场的建设和发展,彻底改变了新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有边无防”的局面,弥补了边防部队因为防线绵长、兵力有限、补给困难、点面难以兼顾、防护难以周全的不足,真正起到了“实边”的作用,筑起了维护国家西北边防安全的坚实屏障。

责任编辑:刘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