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东南亚与中国文化间的多样性与相似性共存,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价值观差异、非语言交际误解及文化定势与偏见等挑战。为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加强跨文化教育与培训,提升留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促进语言沟通能力,减少沟通障碍;建立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增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及社会的互动与理解;以及鼓励留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中国文化的体验与认同。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期望能有效提升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双方在学术、生活及文化层面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东南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9-0148-04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Southeast Asia to China
Fan Jingjing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38)
Abstract: Given the coexistence of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Southeast Asian and Chinese cultur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ce the challeng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differences in values, misunderstanding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stereotypes, and biases. To this en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adap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romot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reduc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establishing platforms for multicultural exchanges to improve inter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Chinese students and society; and encourag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s to deepen their experience and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it is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Southeast Asia to China and to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sides at the academic, life, and cultural level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Southeast Asia to Chin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ultural adaptation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交往、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这不仅体现在双方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上,更直观地反映在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增长和活跃度上。根据2020年教育部官方数据,2019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达54.6%,比2016年提高7%,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且占比达54.1%[1]。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地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较多且增长迅速。特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来华留学生数量在东南亚地区名列前茅。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研究热点。宏观层面,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涉及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动向、挑战与对策以及教育标准与机制完善。微观层面,聚焦于留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管理创新。这些研究助力教育现代化,提供多元视角与理论支撑。但对于在跨文化视角下来华留学生的核心知识体系与能力培养研究不足,未来应关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知识需求与能力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与成效。
1924年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2]可见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因此,我国高校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本文现就东南亚来华留学生在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和能力提升等进行分析。
一、东南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
东南亚留学生在初抵中国时,面临着由于语言基础差异、语言环境突变、学术语言障碍以及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挑战。
首先,尽管部分东南亚国家与汉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或受到汉语的一定影响,但各国独特的语言体系、语法结构和发音习惯使得大部分留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仍感困难。这种语言基础差异让他们在初到中国时,即便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也可能因不适应全新的语言环境而感到沟通上力不从心。其次,语言环境的突变是一大挑战。从熟悉的母语环境进入全中文的学习与生活空间,留学生必须迅速调整自己,以理解并融入当地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一过程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足够的词汇量,还需适应不同的语音语调、俚语表达及非言语沟通方式。再次,在学术领域,留学生还需面对更为专业的语言障碍。学术用语往往更为严谨、复杂,与日常用语存在较大差异。留学生需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力与表达力,以准确理解课程内容、参与学术讨论并撰写专业论文。最后,文化差异是导致误解的重要原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与价值观。东南亚留学生在接触中国文化及其习俗时,可能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其语言沟通的效果。
(二)交际障碍
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种母语或者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3]。东南亚与中国虽同属亚洲文化圈,共享儒家、佛教等文化根基,但各国间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多样性与相似性并存的局面,为东南亚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基础,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差异显著。中国强调尊重长辈、集体利益,而东南亚部分国家崇尚个人主义。这种差异导致留学生在适应中国社交规范时可能遭遇困惑,如直接表达意见会被视为不敬或挑战权威。其次,非语言交际的误解频发。点头、眼神交流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迥异,留学生若不了解这些差异,易在沟通中产生障碍,甚至引发误会。例如,在中国,点头通常表示同意或肯定,而在某些东南亚国家,点头可能只是表示礼貌或理解,并不一定代表真正赞同。此外,眼神交流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被视为诚实和尊重的表现,但在某些东南亚文化中,过于直接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侵犯隐私或挑衅。最后,文化定势与偏见不容忽视。文化定势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某一文化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印象或偏见。这种定势往往忽视了文化内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对个体行为的片面解读和误判。中国学生和一些社会成员可能对东南亚留学生持有刻板印象,如懒惰、不守时等,这些偏见妨碍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限制了留学生的融入与发展。
(三)生活习惯差异
生活习惯差异对东南亚留学生而言是一大挑战。饮食习惯上,他们需从以丰富的香料、海鲜及米饭为主的餐食转向中国多样的菜系,如川菜、粤菜等,以及面食、饺子等特色食物。烹饪方式的差异,如油炸与炖煮的频繁使用,也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在生活习惯上,中国的作息时间与东南亚国家有所不同,尤其是学习日程和节假日安排。此外,公共交通系统、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以及购物环境的多样性,如线上购物平台的普及,都可能让留学生感到新鲜却也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适应这些差异不仅要求留学生具有开放心态,也需要他们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逐渐享受其中的便利与乐趣。
(四)学术适应问题
东南亚留学生在中国还面临着学术适应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差异显著,中国的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堂互动与讨论,这与他们可能习惯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有所不同。留学生需要适应这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以及更为紧凑和严格的课程设置。其次,学术资源的利用也是一大挑战。中国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现代化的图书馆、丰富的电子数据库和学术网站。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而言,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可能并不直观。他们可能需要时间来熟悉图书馆的借阅流程、电子资源的检索技巧以及各类学术网站的使用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学术研究和学习中的作用。
(五)文化适应问题
文化适应问题是留学生必须面对的另一重要挑战。心理学家贝瑞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两种不同文化不断生活、接触中的学习过程。他将文化适应细分为两个过程:原有文化的维系和建立与新文化的联系。这两个过程包括四个文化适应策略,用以描述个体对新文化适应态度与行为的差异[4]。面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方式,有的留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孤独和抑郁,这些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此外,身份认同困惑也是留学生常有的心理体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既不完全认同于原有的文化背景,又难以完全融入新的文化环境,这种“夹缝感”容易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和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学生应主动寻求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应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找到在新文化中的定位和价值。
二、东南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与紧密,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CC)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的界定,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特定环境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有效交际行为的能力[5]。在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强化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助力他们跨越语言、非语言、社会文化及心理等多维度障碍,深化对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与共鸣,还能培养其以开放心态接纳并热爱中国文化,有力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6]。对高校而言,此举不仅是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丰富人文交流内涵的关键,更是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展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跨文化沟通意识培养
首先,要精心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东南亚留学生量身打造跨文化沟通课程,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丰富、详尽且深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意识。要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应强化师生跨文化沟通意识,增强师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留学生要选择合适的汉语学习等策略[7]。因此,此课程不仅要涵盖文化差异的基本认知,还应深入解析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同时强调文化敏感性的培养,确保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能够保持开放、尊重与理解的态度。
其次,进行文化对比研讨。定期举办文化对比专题研讨会,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搭建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在研讨会上,双方围绕两国(或地区)在价值观、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展开热烈讨论。这种直接的对话与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构建和谐的跨文化关系。通过共同探索与发现,让留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欣赏。
最后,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留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意识。鼓励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中国文化体验、语言伙伴项目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留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强化语言能力与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石,对东南亚留学生而言,掌握汉语至关重要。高校要实施分层次汉语教学策略,为不同水平的留学生提供定制化课程,确保学习进度与其能力相匹配。同时,鼓励留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语言实践班、伙伴项目及语言角,深入中国社会语境,全方位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跨文化沟通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文化体验是深化认知的关键。精心策划文化体验活动,如探访历史遗迹、漫步博物馆、访问民俗村等,让留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文化的多样与深邃。结合定期举办的中国文化讲座与沙龙,覆盖艺术、历史、哲学等广泛领域,由专家学者引领解读,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文化认知的培养同样重要。高校要开设丰富的文化课程,涵盖中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通过实地考察与文化节庆参与,引导留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文化敏感性与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为有效提升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程设计上,要明确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之一,紧密结合东南亚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学习特点,精心策划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跨文化交流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要涵盖文化差异的识别与应对、非言语沟通的艺术、文化敏感性培养等关键内容,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学有所用。
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引入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面跨文化沟通中的真实挑战;小组讨论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促进思维的碰撞与融合;角色扮演则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加深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与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更要能够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化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从而为公共外交服务。高校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留学生“第二课堂”,为留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机会和平台[8]。
为促进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及全球学子的深入交流,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跨文化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国际学生组织,特别是东南亚留学生团体,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互助成长的温馨家园。
此外,要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地方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晚会等活动,为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与交流平台。通过这些措施,使留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融入中国社会,与各界人士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深化跨文化交流。
(五)提供心理支持与适应辅导
在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心理支持与适应辅导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校应设立跨文化适应辅导服务,专为留学生量身定制,旨在缓解文化冲击带来的焦虑与孤独,助其平稳过渡至新环境。通过一对一咨询、小组讨论等形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将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并应对适应过程中的心理挑战。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服务,为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即时的心理援助。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留学生可能会经历一定的心理适应过程。因此,学校应重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同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留学生社群等方式,帮助留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总之,提升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需要学校、教师、留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的综合性工作。在强化语言与文化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心理支持与适应辅导,是确保留学生全面融入、健康成长的关键。
(六)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
积极搭建与本地优秀企业的合作桥梁,为留学生量身打造企业实习项目。这些实习机会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职场文化,掌握商务礼仪,还能深入了解本土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中国职场文化、商务礼仪和工作环境,提升跨文化职场沟通能力。同时,鼓励并支持有创业意愿的留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其跨文化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要高度重视留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导师指导、举办创业大赛等形式,鼓励并支持有创业梦想的留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浪潮,锻炼自己的跨文化创业能力。
(七)评估与反馈机制
为确保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与实效性,要深入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估与反馈体系。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方面,要关注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文化敏感性、适应能力及国际视野的评估,可采用问卷调查、模拟场景测试、项目作业等多种方式,全面而科学地衡量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反馈与改进环节,设立专门的反馈收集渠道,如在线反馈系统、定期座谈会等,确保留学生、教师及相关企业能够便捷地表达意见与建议。同时,组建由专家组成的评估与反馈团队,负责整理分析反馈数据,识别培养方案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据此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鼓励留学生参与评估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过程,使评估体系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EB/OL].(2020-12-23)[2022-07-1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834/mtbd/202012/t20201223_507073.html.
[2]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
[3]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
[4]BERRY J W.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5(6):697-712.
[5]BYRAM M.Teaching and Acc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7:35.
[6]郄洪欣.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3(1):92-97.
[7]张敬惠.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20(1):282-283.
[8]高梦琦.公共外交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89-94.
作者简介:樊静静(1994—),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安思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华文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