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围绕历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观。习近平历史观主张历史的人民性与实践性,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要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是非与功过。面对隔断历史、虚无历史的错误认知,习近平坚持全面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充分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深入把握习近平历史观的哲学意蕴,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历史观;哲学意蕴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2.005
[中图分类号]D61;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2-0033-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学习与研究,围绕历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对历史问题的论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吸收借鉴历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想,深刻回答了“历史的本体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历史有什么价值”“如何评价历史”四个重大历史问题。习近平历史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梳理习近平有关历史问题的重要论述,探究习近平历史观的哲学意蕴,有助于深化历史认知,探究历史发展动力,端正历史评价标准。
一、历史本体论
本体论是探究“本原”与规律的哲学理论,历史本体论主要回答历史存在的本原问题,包括历史的本质、创造历史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等问题。2013年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1]116,深刻地回答了历史本体论问题。习近平关于历史本体论的回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的人民性,历史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二是历史的实践性,实践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人民的幸福生活都源于劳动。劳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2]1031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指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3],“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4]。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6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人民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参与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习近平深刻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信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推进社会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改革的实践主体和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将改革开放动力寄希望于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人民主体作用,利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为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扎实推动改革由浅入深。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6]314,历史由人民书写、创造和推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关键在于党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尊重人民意见,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共识,汇聚人民力量,依靠人民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伟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6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关系民心向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夯实民生之本,增进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为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精准定位民生短板,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全方面、多层次的民生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弱项的生动实践。补齐贫困短板,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同进入小康社会是增进人民福祉、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中央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着力解决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经过多年努力,脱贫攻坚战赢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彪炳史册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住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劳动开创未来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决定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人类的前途命运依靠人民劳动创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基础,实践在社会历史中具有本体论意义。“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8]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思想[9],提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这一重要论断[10]。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116在习近平看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人本身的丰富和发展,还在于其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1]3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正是劳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劳动发展史。通过劳动,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使用、发明和改造劳动工具,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劳动形态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劳动,再转变为数字劳动。随着劳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四种文明形态,劳动生产方式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劳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和更替。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者劳动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主张发展创新性劳动,鼓励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携手创建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劳动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造就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在习近平看来,“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12],“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1]118,“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11]4。习近平将劳动与个人、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个人的幸福、国家的兴盛都依靠劳动创造。从个人层面看,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美好的生活、辉煌的人生都要通过劳动创造才能实现。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劳动过程中,创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实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劳动不仅是人民满足自己和家人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更是提升自己精神境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美好追求的途径。习近平鼓励人民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理想,号召人民投身国家建设,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从国家层面看,劳动与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能获得多大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主义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喊来的,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斗出来的。通过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新的时代课题,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劳动者唯有脚踏实地、奋勇前进,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二、历史认识论
历史认识论,指如何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写道:“我们研究党史,必须全面看,这样研究党史,才是科学的。”[13]在习近平看来,学习和研究历史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隔断历史联系、虚无历史事实的行为,习近平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强调“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隔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14]。
(一)全面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反对隔断历史联系
科学地认识历史,就是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看待历史,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和过程。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5]534,“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5]533。江泽民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反对“割断历史”[16]。胡锦涛认为,历史是接续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17]。在习近平看来,“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18]67,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历史指引着未来。
全面把握历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历史的连续性指人们要在继承前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历史的阶段性侧重历史的特殊性,强调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面临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习近平认为,历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要把历史阶段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正确认识五四运动,除了要把五四运动放在整个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分析,还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19]。五四运动是国际、国内诸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五四运动不仅对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具有推动作用,对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乃至对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习近平看来,历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历史的认识不能拘泥于局部,以偏概全,要把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置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全面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准确把握其所处的历史地位,产生的历史影响。
全面把握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历史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习近平指出,任何国家、民族在发展道路上难免会经历曲折,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向前发展,世界向前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8]273。20世纪末,美国学者费朗西斯·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历史将终结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人类社会形态将终止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历史终结论”片面看待历史问题,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归结为所有社会主义的失败,把社会主义暂时遭遇的挫折视为社会主义的终结,以历史的曲折性否定历史的前进性,彻底割裂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印证了历史向前发展的规律。全面把握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必须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指明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区别与联系,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78-79。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因为改革开放前走过弯路就否定这一时期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20]4。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
(二)充分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客观的,而非因主观随意创造的,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不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毛泽东在党史研究中充分尊重历史客观性,以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党的历史进行客观的研究[21]。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22]12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是由过去的人民的实践活动书写的,历史既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和事实”[23]。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习近平多次阐明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4]。历史虚无主义忽视历史客观性,以“重构历史”“解构历史”“还原历史”等为由,主观随意裁剪历史,扭曲历史,虚无历史,是对历史的错误认知。日本右翼为否认侵略、美化殖民统治,对本国历史教科书进行了一系列篡改,把吞并朝鲜问题美化成增进朝民幸福,把侵华战争粉饰成帮助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删除“慰安妇”的相关内容,等等。日本妄图通过混淆战争性质掩盖历史罪行,逃避历史责任,这种行为遭到日本广大民众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激烈抨击。日本对历史教科书的篡改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扭曲。历史是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的,“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25]。历史虚无主义解构历史事实,否定历史客观性,传播错误的历史认知,瓦解人们的历史自信和对国家的认同,对人们的历史观产生消极影响,对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要尊重历史客观性,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与危害,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效史料为支撑,加强史料整理与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唯物史观从历史事实出发,充分占有历史材料,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深入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捍卫历史真相;历史虚无主义从主观出发,根据主观愿望选择历史材料,以主观假设为基础研究历史,使历史符合一定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意识形态的瓦解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抑制苏维埃政权的崛起,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舆论,否定苏共历史贡献,抹黑苏联领导人形象,使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蔓延。苏联历史虚无主义从否定领导人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意义,最终演变成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及整个苏联的历史。苏联的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扭曲历史,盲目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导致曾经叱咤风云的政党走向衰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并没有随着苏联解体而消失,尤其是随着中国日益发展,西方加强了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蓄意抹黑中国历史,否定中国制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明确表示,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档案史料为支撑,对被抹黑、扭曲的历史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考证,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击。
三、历史价值论
价值,指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历史价值主要考察历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旺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26],“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2]12。习近平重视历史的价值与作用,强调历史要关照社会现实,服务于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从社会的角度看,历史具有鉴镜功能;从个人的角度看,历史具有铸魂育人的作用。
(一)以史鉴今
“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27]历史名言“欲知大道,必先学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都蕴含着以史鉴今的治理智慧。毛泽东认为,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经验,还要汲取历史教训。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28]。习近平十分重视历史经验的学习,认为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更好的前进”[22]1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6]508,“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7]287,“历史是一面镜子”[6]522,历史事实、历史经验对当代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29]一方面,学习历史有利于把握今天。历史记载了国家的发展轨迹,前人的各种治国之道。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借鉴。要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从历史中探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梳理历史发展脉络,了解来时的路,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当前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总结了我们国家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准确判断了国家当前所处的社会形势,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另一方面,理解历史有利于开创明天。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有利于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能否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规律,关系整个国家、民族能否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国际分工深入拓展,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与世界共赢发展的新时期。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反全球化倾向泛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习近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全面审视逆全球化困境,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习历史有助于增强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自立自强。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的政党。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内含着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与担当,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忧患意识以全球化视野审视政党、国家、人民所处的社会形势,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保持警觉,提前做好防范。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团结带领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风险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中国共产党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得知,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必须防范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高度警惕西方“和平演变”企图和意识形态的入侵。面对旧史王朝兴衰的周期率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寻找破解方法,最终探索出一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正确道路,即坚持民主监督、勇于自我革命。牢记历史屈辱,反思历史过错,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警醒世人奋发图强。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考验,国际与国内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习近平审时度势,要求全党同志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感知,妥善应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二)铸魂育人
“铸魂育人”强调历史对人的思想品格、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引领作用。毛泽东指出,加强党史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人民。邓小平注重历史的教育功能,号召人民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精神力量。江泽民大力倡导党史学习与研究,主张利用党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习近平认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30],历史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培育作用。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人民的精神支柱,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54。
学习历史可以立德固本,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学史使人明理,学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有利于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汇总,记载了前人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具有知识支撑和智慧启迪的作用。学习研究历史,不仅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涵养历史思维,锤炼历史眼光,提升历史智慧,而且有助于明辨是非,通晓人生道理,解决人生难题。学习历史,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和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学习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育人功能,尤其注重从党史中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精神品格。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蕴育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断克服人生路上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
学习历史可以提升历史1c948211f49512050746917c20f639bd813d979d78d4c55f5b378198abc50caa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是历史主体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对历史发展动向的知觉和意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发展史,有助于自觉认知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认识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自觉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历史自觉是历史自信的基础,历史自信源于对历史的认知。学习党史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历史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深刻哲理,有助于凝聚民族意志,汇聚民族力量,铸牢民族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对历史规律的自觉认知,对民族历史的自信认同,有助于增强历史主动。历史主动指历史主体主动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承担历史使命,推动历史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一代又一代人的积极承担激励着人民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历史评价论
历史评价指运用一定的原则、方法或尺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与功过进行评判。对历史的评价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能否正确认知历史、对待历史和评价历史,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31]。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历史评价提出“六个不能”,强调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历史、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
(一)历史、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
历史、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就是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分清历史主流与支流,对历史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毛泽东认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3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
习近平坚持用历史分析法评价历史。习近平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20]56-57历史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进程,探究历史本质,评判历史功绩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人的历史活动必然要受到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分析法要求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习近平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出发,正确把握历史的局限性,在历史评价问题上坚持历史性原则。他认为,不能把历史功绩纯粹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过错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现在取得的发展成果否定前人取得的历史成就,更不能以当今的时代眼光和发展水平去过分苛责历史,要求前人干出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历史领袖是人不是神,历史领袖的历史活动也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过分夸大历史领袖的成就,也不能过分夸大历史领袖的错误,不能因为历史领袖伟大就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历史领袖的失误就全盘否定。考察历史渊源,分析历史条件,把握历史真相,是正确评价历史的前提。任何脱离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或历史过程的评价都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习近平坚持用辩证分析法评价历史。在唯物史观看来,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辩证分析法是分析事物矛盾,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思维方法。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全面分析事物发展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本质。“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33]把握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是回避或夸大历史问题,而是要分清历史主次。习近平运用辩证分析法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评价为开天辟地大事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党在历史上曾走过“教条主义”“文化大革命”等弯路,但这些都属于历史支流,不能用历史支流否定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本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运用辩证分析法,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反对忽视历史矛盾,混淆历史主流与支流,掩盖历史本质。
(二)以人民立场看待和评价历史
人民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绝大多数人,以“人民立场”评价历史就是要站在绝大多数人,甚至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评价历史是非与功过。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1096邓小平指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习近平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212人民是评价历史功过的主体,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
从微观层面看,人民群众是评判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对历史的评价涉及价值立场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历史客体对主体的价值评价。正确评价历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即工人阶级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共产党的立场。从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评价历史,就是要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形象,肯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党的历史作出正确评价。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必须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肯定党的伟大功绩,坚决抵制抹黑党的历史、丑化党的形象、弱化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坚持从人民的立场评价历史,不仅要以人民为中心,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还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听取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检验,使历史评价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人民的立场与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本质上是人民的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6]40。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是历史的阅卷人,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213。对历史的评价要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认识和评价历史,才能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从宏观层面看,要站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历史。历史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一切社会历史问题最终都要回归到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34]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建立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而不懈奋斗。习近平主张站在人类解放的立场上,考虑历史事件本身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反对以输赢作为评判历史的根本标准。2003年3月,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以反恐为由,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导致伊拉克长期动荡不安,数以万计的人在暴力冲突中失去生命。不仅伊拉克战争,历史上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都是美国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国际霸权地位而作出的战略部署,美国为一己之私不断发动战争,践踏人类生命,破坏人类文明。中国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和霸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繁荣。习近平破除西方文明冲突、零和博弈思维,站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寻求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力求构建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秩序。对历史的评价必须坚持站在和平与发展的立场上、站在人类正义的立场上、站在人类解放的立场上,坚决反对背离人类文明进步的言论和行为。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出发,对历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和历史评价论等问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历史思想。习近平历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正确认识历史,要全面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充分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反对割裂历史、虚无历史;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人民立场、人类立场,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下辩证分析。梳理习近平历史观的相关论述,把握习近平历史观的哲学意蕴,有利于新时代的人民重视历史学习,端正历史认知,借鉴历史智慧,提升历史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赢得历史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
[5]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7.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
[10]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59.
[1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1).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6.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3.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9.
[17]杨共乐.用世界的眼光把握时代发展大势[J].学海,2004(1).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
21(1).
[20]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9.
[2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3]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2).
[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7-22(8).
[25]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2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1(10).
[27]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N].人民日报,2015-08-24(1).
[2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4.
[29]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1.
[30]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 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N].人民日报,2013-07-13(1).
[31]王永友,李卓.论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J].贵州社会科学,2019(7).
[3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21.
[3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3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责任编辑:祝远娟
收稿日期:2024-01-08
作者简介:谢莉娅,女,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谢江平,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