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文化的价值与时代表达

2024-11-02 00:00肖志鹏
电影评介 2024年16期

【摘 要】 饮食类纪录片《越夜越宵愁》是为数不多较为系统讲述我国夜宵文化的影视作品。本文以该片所展现的夜宵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它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意义;采用定性研究法,具体包括纪录片的情景描述、相关理论阐释以及对所呈现的夜宵文化的时代性、社会性意义的反思。该片立体式展现了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夜宵文化及其背后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情,使夜宵文化的属性和价值获得更多的时代表达。纪录片《越夜越宵愁》得到观众的青睐,凸显出我国夜宵文化包罗万象与休戚与共的多元文化共同体特征。

【关键词】 纪录片;《越夜越宵愁》 ;饮食价值; 时代表达

人们吃夜宵的动力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就不同地域人们对于夜宵的热爱和追求?为什么会是越夜越“宵愁”?秉承“夜宵文化生命力”的创作理念,饮食文化类纪录片《越夜越宵愁》于2024年4月2日在爱奇艺平台播出。该片遵循当下纪录片最为流行的强调“内容的厚重和体量小”的制作模式,以各地夜宵美食载体为切入点,采用“25分钟/集×6(集)”的叙事方式,依次围绕“粤夜越宵愁”“南北夜未眠”“月色照辽河”“食过返寻味”“滇狂的盛宴”“朝五晚九时”等六大板块,探秘中国南北各地诸如广州、汕头、大理、沈阳、芒市、锦州等地地方小餐馆,借美食透析城市性格与饮食文化。由于我国夜宵美食种类繁多,《越夜越宵愁》创作组走遍全国各地,以展示中国夜宵文化为主线,在大量的走访调研中梳理我国南北夜宵文化差异性与共性,将各地夜宵文化影像化和声音化。从整体结构来看,该片围绕中国南北各地夜宵美食和故事蕴藏丰富的夜宵文化基因,通过各地不夜城的人间烟火气以及人们吃上夜宵的幸福笑容,展现夜宵文化价值与功能。《越夜越宵愁》的叙事内容与风格融为一体,展现美食属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文化生态,是文化地理学所倡导的基本范式。空间、地方与文化的关系促成地方文化与地方文化认同。[1]各地夜宵美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甚至不断创新,其重要原因正是夜宵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认同。

一、夜宵文化的影像书写

夜宵文化通过影像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体会和感受到夜宵文化的魅力,为了更加立体地呈现中国各地夜宵文化,《越夜越宵愁》纪录片节目组制片人邀请了十几家店老板合伙人和几十名普通人参与录制,用真实的声音讲述夜宵文化所涵盖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夜宵文化影像书写更多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符合民众期待以及接地气的拍摄风格。

(一)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民以食为天,美食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人们放下手上的事情去品尝美食时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美食承载了大众的生活态度,融入了真诚、深层的生活情感,是文化传播交流的优质素材”[2]。“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到今天,美食纪录片的创作视野越来越开阔,从过去的一日三餐、街头小吃到如今的水果蔬菜、火锅烧烤,无不涉猎;更有围绕地域进行深度挖掘的《寻味顺德》《川味》系列、《风味原产地》系列、《老广的味道》和《小城夜食记》等。”[3]近年来众多饮食类纪录片出炉,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大众的各种需求。纪录片《越夜越宵愁》把人们对于美食热爱和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纪录片第一集《粤夜越宵愁》中提到了广州市夜宵街边遍布各种小吃店,其中牛杂店最为出名。据老广州人回忆,广州街边有很多牛杂店,小时候一放学就去牛杂店吃牛杂,从小吃到大,牛杂已成为老广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对于牛杂的口味老广州人可以说是极为挑剔,牛杂店从牛杂食材挑选到制作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十分严格,厨师都亲力亲为地去把控,在制作过程中,“它强调地方性和特色性,反对标准化”[4]。广州的街边牛杂店,食客的回忆以及厨师们对于牛杂的食材选择和处理过程足以体现出老广州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在这群食客眼里,无论男女老少,纵使大千世界异彩纷呈,也要留在广州这个城市的“花花世界”里。这一锅牛杂煲就是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地道老广滋味。影片解说谈到:“褪去白天的矜持,街坊老友默契赶来。刁钻的食材往往需要最刁钻的食客捧场。按捺不住的欲望,从牛杂煲端上桌的那一刻得以止息。”人们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不仅仅体现在美食的制作与口感,更为重要的是与大伙进行情感交流一起品尝美食,真正切身体会美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

(二)符合民众的期待

饮食文化类纪录片的出品,让纪录片进入大众时代,符合民众期待。然而,“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处理和选择素材固然十分重要,但影片制作者心灵深处的感受,他对于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往往决定这部影片最根本的价值”[5]。饮食类纪录片制作者需真正做到从大众的内心深处出发,与大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并拍摄出符合大众需求的纪录片。众多饮食类纪录片深受大众好评足以证明这一点。“以纪录影像为媒介探讨美食与人、美食与地方、美食与社会、美食与时代、美食与民俗的话题,中国‘民以食为天’的朴素生活哲学和烟火人间图景在美食版图中循序展开。”[6]从题材类型来看,《越夜越宵愁》并非中国饮食类纪录片的首档节目,在此之前就有诸如《早餐中国》《风味人间》《丝路味道》等饮食类纪录片节目。该片主要对中国的美食魅力进行阐述,在民间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和夜宵饮食类型之丰富的中国,如何让大众在种类繁多的饮食文化中感受夜宵文化的魅力所在,是饮食类纪录片创作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夜宵文化背后的文化本质需要人民群众来讲述。与传统饮食类节目不同的是,纪录片《越夜越宵愁》没有局限于美食本身,而是从夜宵美食所在地域文化背景解读出发,沿着中国南北各地具有人间烟火的夜宵店脚步,系统性讲述中国夜宵文化的发展演变。《越夜越宵愁》在地域文化背景的引导下,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小店和大众,用具体生动的案例阐释夜宵背后真实的人间故事,展现出不同地域的夜宵文化。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夜宵温暖,生活如沸。一处处街边小摊,一声声吆喝,都让人们在夜色中获得慰藉。在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夜宵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城市中的人们从繁忙的工作或学习里脱身,寻觅能容身、能恣意、能尽享口舌之欲的好去处,而夜宵是人们治愈一天疲惫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文化。

(三)接地气的拍摄风格

《越夜越宵愁》遵循饮食类纪录片的拍摄要求,“饮食类纪录片必须循着‘食材采集—炊具准备—烹制加工—品尝’这一逻辑进行拍摄,且必须兼顾到食材挑选、调料搭配等各个细节”[7]。除此以外,还从地域的角度出发,讲述不同地域夜宵老字号店里老板以及食客对于美食品尝背后的故事,不单单介绍美食制作的整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探寻各地域夜宵文化本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拍摄风格更加接地气。例如,该纪录片第一集《粤夜越宵愁》以广州市珠江新城附近的夜景作为开头,带领观众进入广州市夜宵氛围,感受夜宵文化魅力。解说词开头提到“宵夜是广州夜的灵魂,而说起老广心中的宵夜好味那是一千零一夜都诉说不完的家谱长卷,因为传承已久,所以秘而不宣”。观众被这句话所吸引,深深感受到广州市夜宵文化信息量之大,接下来,“观众就可以跟随拍摄者的‘主观’的眼睛,开始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一揭露真相的探索之旅”[8]。另外,纪录片对牛杂煲的拍摄和解读向观众揭示了老广对于牛杂煲的厚爱并不局限于吃,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值得去挖掘,就像最后解说中所说:“一个煲字,细数着时光的悠长与缓慢,这一煲老广味的牛杂,是坐下来慢慢倾的友情,是绝对浓厚的亲情,亦是在一个个夜不能寐的广州之夜,都要吃上一口的乡情滋味。划开广州夜的天际,大摆长龙阵的夜宵场面盛大而喧嚣。但人人皆知,这座以吃为文化的历史古城,还藏匿着许多从旧时光里走来的朴实小店,他们总能用久违的温暖带给食客饱足的幸福。”纪录片在语言阐述方面向人们展示了广州夜宵文化,这样的解读可“传递出纪录片的多重审美倾向”[9]。

二、夜宵文化的价值

夜宵不仅仅是人们为了觅食而作为人们一日三餐之外的饮食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价值。《越夜越宵愁》并没有将视角局限在食材的制作过程和对美食画面的展现,而是沿着各地域人们的乡愁记忆,从横向维度勾勒出跨地域夜宵文化一番景象。众所周知,夜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只是简单地报道各地夜宵的情况,对于夜宵的美食肤浅表面介绍,没有将其背后的故事以及结合地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报道的话,观众很容易对其产生排斥心理。这样拍摄出来的纪录片没有任何意义,夜宵文化价值在这部纪录片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风情、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以及平凡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一)展现地域文化的风情

美食作为地域文化展示的名片,在各地域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大众类纪录片非常重要的素材之一。“选择了更易理解、更能产生共鸣的素材,从而使观众释放了更强的情绪张力,获得了‘沉浸式’观赏体验,实现了创作主题的生动表达。”[10]夜宵不只是人们在夜晚寻觅美食的形式,它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熟悉某个地域文化的观众来说,通过该地夜宵文化来深入了解其地域文化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符号,夜宵所体现出来的人间烟火气息能够给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越夜越宵愁》所言:“有人说要触摸一座城市的灵魂,就要抵达它的长夜,夜越深沉,城市越显露出本色,也许天光大亮的白昼,让所有的心事都无处躲藏,但至少我们可以站在温柔的暮色中,期待一场宵夜作为今日份的圆满谢幕。然后在黑夜的掩护下,在城市的眼眸中,释放出对美食最赤诚的欲望。”深入了解某个地域文化风情通常需要从夜宵文化开始。在广州夜宵文化体现得非常明显,夜越深,街越旺,每一个深夜,味蕾都不会失望。广州夜宵主角美食之一牛杂煲是老广州人心目中的最爱,夜晚和三五好友品尝牛杂煲喝啤酒成为广州人夜宵文化最重要的打开方式之一,也成为外地人深入了解广州地域文化重要方式之一。而在东北的辽宁锦州,烧烤是夜宵不可或缺的主角美食,尤其是在外地生活、工作或学习的锦州人每次回到家一定要吃烧烤。俗话说,在锦州不吃一顿烧烤不算来过锦州,烧烤是探寻锦州夜宵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烧烤点亮夜宵的人间烟火。例如,第二集《南北夜未眠》纪录片解说谈到“万物皆可烤”是锦州烧烤的世界观。无论是牛羊肉、豆制品还是海鲜,没有什么不能烤的,在锦州不吃烧烤就不能真正理解锦州夜宵文化的特色。据此,提到烧烤,人们就可以联想到东北夜宵文化,提到牛杂煲就可以想到广州夜宵文化。各地夜宵“卖点”不同,主要是物质文化(自然文化,主要是食材的选择)与精神文化(心理感受,主要是食材带来的感受)的碰撞情况不同。

(二)促进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丰富多样的夜宵文化可称得上不同地域的文化缩影,也是构建大众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夜宵文化已然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夜经济和夜生活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夜宵文化来支撑。在概括人与存在物之间的关系时,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认为,它“可以在某些存在物和某些人之间确定神秘的关系,因而这些人就享有感知这些存在物的特权”[11]。夜宵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可延伸到地方文化之中,与地域文化存在很多依存关系。这样的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文化即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12];同时,“文化是公众所有的,因为意义是公众所有的”[13]。作为文化一部分,夜宵文化反映了一个地域文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在传播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那些延续久远的民间饮食文化现象不仅唤起了人们内心的乡土情结和文化记忆,也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共鸣。”[14]就像纪录片解说谈到的那样:“小店每天卖出的烧烤非常可观,但黄大哥坚持要自己手工穿串儿,正因为有了这份用心的情谊,吃起来才更有‘乡愁’的滋味。”乡愁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基因,也是解锁夜宵文化的密码。人们成群结队去吃夜宵,在夜宵过程中诉说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抒发各种情感,形成情感上的交流,最终厚植了中国夜宵文化中“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情感纽带,强化了共有的地域文化基因图谱。

(三)平凡的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越夜越宵愁》创作者在梳理中国夜宵文化的同时,还以更广阔的视角阐述夜宵文化背后的故事。除了呈现各地夜宵所包含的广受欢迎的美食,例如牛杂煲、煲仔饭、烧烤和菜脯粥等,该片还用故事化手段讲述夜宵店背后不为人知的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浮于表面,其中蕴含了深层的人生哲理。例如,纪录片第一集《粤夜越宵愁》中影片画面转移到潮汕的夜宵海鲜大排档中,小林师傅是这家大排档的老板。为了夜晚的夜宵,白天他到市场挑选各种食材,每一样都亲自把关拍板,夜晚他开始忙碌起来。在夜宵大排档的美食创作方面,在根植于潮汕传统基础上,小林师傅创作出打破传统的草莓豆腐鱼,吃起来外酥里嫩,酸甜解腻,一经推出就成为店里的招牌。据他讲述,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大酒店大酒楼学习,但是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到大酒店,便一直经营自己的大排档店。这样的故事体现出广东人活在当下的性格,追求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片中所说“今夜的孜孜不倦,或将成就下一个时代的经典。对传统的介绍从不止于简单的情怀,人生短暂,不过是晨与暮的轮回,执着于美食。或许就是广东人对活在当下最好的身体力行”。这样的故事片段会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向广大观众展现出随性的人生哲理,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核心故事,“构建核心故事是跨媒介叙事的基础,好的IP才具备跨媒介叙事的能力”[15]。故事讲述需要创作者深入理解地域文化和人们的行为,这样就“确保了故事讲述的权威性、情感性、客观性和思想性,使得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6]。《越夜越宵愁》向广大观众展示出中国各地夜宵文化多元属性,通过故事化手法加以表现,彰显出地域文化的个性,同时又从夜宵文化追溯到中华传统文明的根源,传递出纪录片的审美多样化和价值观。

三、夜宵文化繁荣的发展

为了呈现中国夜宵文化多元性,并在夜宵美食的基础增添更多故事性,《越夜越宵愁》创作团队走南闯北,探寻多家老字号夜宵店和夫妻小店,深入访谈和观察夜宵店的实际情况,采访了众多食客,从而展现出不同地域夜宵文化的吸引力和人们所承载的文化记忆。纪录片中不同地域美食和场景的切换,让观众能够跨越地域,感受不同地方的夜宵文化风情,感受到夜宵文化的繁荣发展——主要体现在新时代精神风貌、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需求和对美食追求与情怀。

(一)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越夜越宵愁》在爱奇艺频道播出以来,广受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2024年热门纪录片的排名中一度进入了前9名,在网上获得高度好评,10分的满分获得了8.8分,足以体现出观众对于这一档纪录片的热爱。该片也呈现出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如果说时代精神决定着这个时代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的话语形态,那么基于当前的文化形态,中国的话语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彩”[17]。夜宵文化成为新时代精神象征之一,在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在新时代下生活方式的体现,代表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夜越宵愁》不只是简单地讲述夜宵文化的纪录片,而是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8]2023年10月7日到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指出:“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19]从党中央的重要会议可以看出,纪录片的传播质量关系到对外宣传工作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效果,“纪录片首先要呈现给观众的便是画面,画面的宏大布局、拍摄角度与叙事方式,直接决定着纪录片的‘调子’和‘拍子’”[20]。《越夜越宵愁》并不局限于对美食的制作过程的展示,而是依托各地地域文化背景,从美食之都广州,到以烧烤出名的锦州,再到有着海鲜特色的汕头等各地夜宵美食的联动,整体呈现夜幕是较好的掩护,夜宵是温暖的情绪出口,更是对人们辛苦一天的奖赏,进而还原每一座城市夜宵温暖和人间烟火气。

(二)彰显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需求

人们对于夜宵的热情和追求不只是体现在对于美食的追求,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需求。《月色照辽河》一集中提及食客对夜宵的感受:“现在人生活压力太大了,有的时候每顿饭局都是压力,但是你会看到最明显的一点,吃夜宵的时候没有人有压力,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就是在凌晨两点所有人脸上都是挂着笑容的,只有在夜宵的时候人是最开心的,因为那时候你是真饿了。”说到白天吃饭只是为了工作应酬,人们的情感交流是无法得到真正体现,而到了夜宵就不一样,人们可以卸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与其他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不再受限于各种职场上的规矩。对于观众来说,《越夜越宵愁》纪录片传递的信息是夜宵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地方夜经济文化和文旅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这一情况下,作者成为对来自不同观念与思想进行吸纳与整合的容器,最终体现出一种集体意识形态。”[21]唤醒文化记忆,建立情感纽带,也是该片制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夜宵景象中观众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交流,夜宵文化背后的本质在此刻得到真正体现,夜宵是晚餐的延续,它独立于三餐之外,自成一派。夜宵所展现出来的人间烟火气为大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也为饮食文化类纪录片注入更多的人情味。正如纪录片第六集《朝五晚九时》所言:“有人说要触摸一座城市的灵魂,就要抵达它的长夜,夜越深沉,城市越显露出本色,也许天光大亮的白昼,让所有的心事都无处躲藏,但至少我们可以站在温柔的暮色中,期待一场宵夜作为今日的圆满谢幕。然后在黑夜的掩护下,在城市的眼眸中,释放出对美食最赤诚的欲望。”人们去吃夜宵并不只是肚子饿了,在众多食客们看来夜宵意味着快乐,约上三五好友吃夜宵是最幸福的事。纪录片将这样的夜宵故事汇集在一起,传播出不一样的夜宵文化。故事化是纪录片的标志之一,“当代主流纪录电影的故事化是纪录片形式标准化的一个征候”[22]。

(三)投射南北方夜宵文化的异同

中国的夜宵文化具有多元文化属性,同时中国南北各地夜宵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中国南方以大理为例,香辣脚王成为大理夜宵的主角美食,是当地人夜宵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人从小吃到大。中国南方除了大理外其他地方都有不同的夜宵主角美食,例如广州的牛杂煲等;而在中国的北方,以东北辽宁锦州为例,夜宵吃烧烤成为锦州人民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锦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深入解读锦州的夜宵文化必须从吃烧烤开始,就像《南北夜未眠》一集中提到“80年代起东北烧烤在新疆羊肉串的启蒙下逐步发展成为‘独立门派’。人们在晚风中浅尝肉香,酒醉中尽诉心事,微光闪烁的炭炉燃起了锦州人关于乡愁记忆的第一缕烟火”。夜宵吃烧烤在东北人心目中分量非常重,成为东北文化乃至北方文化重要象征之一。南北方夜宵文化差异体现在饮食种类不同,南方夜宵饮食种类丰富而北方相对较为单一。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Mike Crang)曾说:“特定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始终与文化的维持密切相关,这些文化内容不仅涉及表面的象征意义,也包括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3]中国南北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南北各地生活方式不同,南方各地夜宵文化氛围相较于北方、西北各地更加浓厚。在夜宵需求来看,不论是何地夜宵皆为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情感交流的好方式。为了缓解白天工作压力,南方的人们会选择与好友一起吃夜宵,在美食中抒发对生活、工作的见解以及对人生的感受。在北方,人们回到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和朋友晚上一起夜宵吃烧烤,这是北方人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无论你是工作不顺心、生活压力大还是感情失意,只要约上几个好友,在大排档享受几杯扎啤和东北烧烤,烦恼将会烟消云散。在大排档烧烤面前,每个人都展现出真实的一面。一顿烧烤能够化解双方的恩怨,让往事随风飘散,无需多言,一切尽在酒中。

(四)表达对美食的追求与情怀

夜宵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夜宵店对于美食的追求与情怀。纪录片讲述的夜宵店很多都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代代传承,在夜宵店传承的过程中折射出代代相传的镌刻在心灵深处的夜宵文化。在《南北夜未眠》一集中,吴迪以前是在外地上班,后来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便辞去工作回到了老家接手了姥姥的王老太盒饭店,该店有34年的历史。该店创立之时因姥姥做菜好吃而出名,不少邻居甚至的哥经常来店里吃饭。因为好吃实惠,所以小店变成了大家的食堂。热火烹油,颠勺快炒,朴实的家常菜却是北风凛冽的夜里让胃得到温存的“救赎”。这是一顿“正餐”赋予身心的力量,忙碌者的奢侈莫过于“回家吃饭”。为了让店越做越好,吴迪每天都是一人到菜市场购买食材,对食材的质量有严格的把控,没有大饭店的精致摆盘,没有讲究的菜系,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却温暖了一个又一个食客。店里的菜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只有厨房里常见的调味料。少盐少油的改进也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大众健康需求。如今东北家庭的餐桌是越来越丰盛了,王老太盒饭里的菜式自然也紧跟大好形势,色香味俱全的盒饭捧在手里,满心满眼都是欢喜。夜幕降临,迎来了店堂里最热闹的时刻。工地干活的、跑出租车的、上夜班的,还有路过这里感觉好奇的,不同奋斗者带着疲惫和故事来这里碰头。对于吴迪来说,从姥姥手里接过来的“担子”是责任,更是心中难以割舍的人情。作为观众,我们相信从王老太盒饭重新出发的吴迪,将会在时间维度无限拉长后,在“传承”的意义之上积淀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厚度,也许乐于平凡是最好的礼物。吴迪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他看来,店是从姥姥那辈传下来的,在他手里边很怕给它干得不好,或者折在他这一代。如果做得不好,会很难看的,所以他要更用心把它做得更好一些,希望它更好,毕竟它是一个传承,希望可以坚持到百年。也正是有更多像吴迪那样一直坚守的人,对于美食追求与情怀,各地的夜宵店守正创新,才造就今天中国各地夜宵文化的繁荣发展。纪念片里夜宵真实现场除了让观众馋着视频里的美食外,更为重要的是夜宵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在讲述真实现场的同时,建构起有开阔张力和深厚表现力的场景,诠释了丰富的人文美学与哲学价值”[24]。

结语

《越夜越宵愁》阐述各地夜宵美食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在夜幕降临时深入城市大街小巷探寻小店和老字号夜宵的热闹气息,在夜宵店老板为夜宵辛勤准备全过程以及众多食客品尝夜宵美食的感触中发掘夜宵所蕴藏的各种故事,以此探寻夜宵文化的本质。在内容呈现方面,创作者借助各地的夜景与夜宵场景烟火气息的场景的切换,为纪录片注入了柔和的色彩,扩充了夜宵文化的层次性与多元性,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受众群体对夜宵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文化自觉,彰显出夜宵文化的魅力和温度。文化传播以及大众媒介的多元化共同促进了夜宵文化的广泛传播。总之,《越夜越宵愁》立足中国的文化背景,展现了我国夜宵文化的审美和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8-270,2-3.

[2]王婧,高博.美食纪录片中的“一带一路”文化研究与类型创新——以《早餐中国》《风味人间》《丝路味道》等为例[ J ].电影评介,2023(24):92-96.

[3]综艺报.美食纪录片新生态[EB/OL].(2021-09-26)[2024-08-05].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1OTYwNA==&mid=2665442046&idx=2&sn=f0a54db491d74a5250ca4fac50bb1a06&chksm=bdd9d7058aae5e130e3509c7c33d3dab6febee1b0f31606928ffae572961283a1c4d8a6b5b24&scene=27.

[4]孙红云.文本的历史:中国纪录片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156.

[5]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9.

[6]韩飞.类型突破与现代化描摹:2023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研究[ J ].当代电视,2024(01):4-21.

[7]余洪源,么加利.超越在场:论纪录片“场”的深度表达[ J ].电影评介,2022(07):76-80.

[8]莫常红.调查性纪录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3.

[9]张劲雨.语言类人文纪录片的多维视野和文化韵味——评人文纪录片《中国话》[ J ].当代电视,2023(12):

72-76.

[10]刘成轩.《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 J ].电影评介,2023(09):81-85.

[1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63.

[1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91.

[1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5.

[14]苗元华.新时期纪录片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180.

[15]崔亚娟.融合与变身:中国非遗纪实影像的跨媒介叙事[ J ].当代电影,2023(06):77-84.

[16]陆吉星.文化景观与记忆建构:纪录片《广西故事》的叙事策略和价值表述[ J ].电影评介,2023(03):74-78.

[17]韩震.论新时代的中国时代精神[ J ].中国社会科学,2023(01):4-23,204.

[18]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6-1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19]新华社.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2024-06-15].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

[20]姜银娣.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党史的共情化荧屏抒写[ J ].电影评介,2022(10):88-91.

[21]王庆福,刘文卓.理解“参与式纪录片”[ J ].电影艺术,2023(02):122-128.

[22]佟珊.“后真相”时代国际主流纪录片的“故事化”转向[ J ].当代电影,2023(11):126-133.

[23][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24]张燕.纪实摄影·精神建构:纪录电影诗意书写研究——以《港珠澳大桥》《一路幸福》为例[ J ].电影评介,

2024(0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