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生活是知识和记忆的载体,新时代的学校建筑设计不应只是满足基本教学需求,而应当符合当代学校建筑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和设计理念,让校园建筑富有生命力。该文以惠安一中新校区为例,探索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从方案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建筑风格、空间设计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来进行新时代学校建筑设计探析。将项目的地域性、文化性与创新设计理念相结合,满足校园建筑的多样化使用,在保留传统记忆的同时,创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学校建筑;空间设计;传统;创新;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4)31-0113-04
Abstract: Campus life is the carrier of knowledge and memory. School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new era should not only meet basic teaching needs, but should also conform 688667c70ed9687483819b3898ec66edto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space and design concepts of contemporary school buildings to make campus buildings full of vitality. Taking the new campus of Hui'an No. 1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school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verall layout, functional zoni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rchitectural style, spatial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combine the regional, cultural nature of the project with innovative design concepts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use of campus buildings and create a more autonomous learning space while retaining traditional memories.
Keywords: school architecture; spatial design; tradition; innovation; diversity
泉州市惠安一中老校区有着100多年的建校历史,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的百年名校,现扩大规模,拟建108个班初高中新校区。作为泉州市惠安县的百年历史名校,新校区的建设设计尤为重要。
新校区项目位于惠安县市中心,南侧道路为世纪大道南拓段,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住宅用地,北侧为消防站和德城医院。地势高差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82亩(18.7万m2),总建筑面积约20万m2,地下建筑面积35 000 m2。
1 设计思考
作为百年名校的延续,如何在充分理解初高中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承载老校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并融入活力、现代、智慧和创新的校园理念?建筑风格应采用传统还是现代?
现状场地东西向高差15 m,南北向高差5 m,高差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场地高差进行竖向设计,充分挖掘土地价值,将校园整体规划与场地形态规划统一、融合,突出鲜明空间的特色?
基地南侧为惠安县的主干道——世纪大道,是惠安县重要的城市界面,如何充分考虑建筑与城市道路界面的关系,呈现良好的校园城市界面和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作为新时代中学校园,如何在空间设计上,将传统文化记忆和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空间感受?
通过与业主的充分沟通,基于场地现状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下回答。
2 总体布局
从功能出发,顺应地势,由一条自南向北贯穿延伸的主轴线——“世纪之轴”,将艺术文体带、科研教学带、生活休闲带串联在一起,形成“一轴三带”的总平面布置格局(图1)。各建筑单体在主轴一侧展开,为整个校园塑造出明确的秩序。主轴线依托地势,形成三段抬升空间,承载着万千学子“步步高升”的寓意。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优势和地块地理优势,将校园主大门设置于世纪大道,面南开敞,在校园的前端形成有一定进深的集散广场;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及大门围合而成的广场,强调整体校园的核心点和标志性建筑,从南向北形成多进院落层次;后勤部分沿西侧布置,拥有开敞的西北向视野。
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特征,局部保留坡地、台地形态,顺应地势进行校园规划,同时兼顾活力轴在水平方向的无障碍联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根据地形的变化,顺应地势高差进行竖向设计,既减少土方填挖,又形成层叠丰富的校园景观(图2)。
在南侧世纪大道(辅道上)、东北侧后厝路、西北侧西苑南路设置主、次入口和机动车出入口。主要人流从南侧主入口广场和东北侧次入口广场进入,沿主轴引导到各栋建筑中;次入口作为学校人行次入口和消防车入口;独立车行入口作为地下车库停车和后勤运输出入口;在校园内部,人流通过建筑首层架空空间和空中风雨连廊全天候自由行动;主轴两侧建筑围合形成若干较大的绿化院落,通过景观和连廊的联系,为学生们提供了具有聚落特征的生活及活动场所。
3 功能分区
一轴串联起“三带”三大功能区:活动区(多功能报告厅、室外球场、运动场、体育馆)、教学区(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公共艺术楼群)、生活区(教师宿舍、食堂、学生宿舍)。教学、运动、生活三类功能区紧密布置,使到达各功能区的步行路线最短,同时又互不干扰,各建筑群通过文化长廊有机联系。
3个主要功能区域彼此间联系便捷而又有所隔离,实现动静分区。各个建筑单体从功能安排上选择合适位置,力求达到相互间的噪声干扰程度最小。多功能报告厅及体育馆位于靠近市政路区域和校园入口广场,避免人员进出和活动对其他区域产生干扰。高中运动区布置在东侧地势较低的位置,一方面减少对教学楼的影响,同时隔离了城市主干道对教学楼的噪声影响,初中运动区利用场地高差,布置在接送集散区上方,并与初中教学楼通过连廊相接,方便学生到达。教学区位于场地中部,氛围安静,空气清新,与生活区往来便捷。基地北部区域为生活区,均设计为较高的板楼,实现集约用地。
4 交通组织
4.1 交通流线设计
以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联系起各个区域。学校核心区、主教学区、生活区,在校园内形成安全便捷的校园慢行交通系统。建筑单体采用底层架空和连廊的形式,在各个功能区形成舒适的入口空间环境。主校门广场完全作为人行出入口,设置部分非机动车位,方便学生使用。学校运动场、体育馆布置在靠近学校主入口处,以便未来在非教学时间可对外服务市民。
4.2 车行系统
由于场地现状高差较大,应尽量减少车行系统对校园环境的交通干扰。日常校内停车通过西南侧车行口进出地库。校内交通流线设计简单明了,使校园各主要功能分区得到紧密联系,校内必要时的检修或运输车行全部沿着用地外围车行道进入地库或楼栋,人、车实现分流。
4.3 人行系统
顺着景观方向与地势走向分布,既有主轴线的开阔直接又有连廊的上下错落,通过与景观的结合,可以全天候将各栋建筑串联。步行人流一部分通过校园主轴“世纪之轴”和景观地面铺装引导进入由教学楼围合的广场空间,一部分从连廊步道,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楼,学生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活动。校园内还结合景观设计了环校跑道,方便师生进行锻炼(图3)[1]。
校园主轴连接了不同标高的多个广场形成步行景观廊,行进路线在两侧建筑间塑造出丰富而又不失通透感的礼仪性空间。景观廊分别以水面、绿坡、大树、大台阶和灰空间为主景观,灵活设置了各个建筑单体的主次入口,使整个核心区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高差较大区域设置台阶路,使联系便捷且有趣味性。
5 建筑风格
为了突出新时代学校建筑的活泼和创新,新校区的总体建筑风格采用了简洁、明快的现代设计手法,细部的处理上结合了闽南建筑的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元素,在传承名城、名校的积淀的基础上,采用了创新的现代建筑语言予以诠释;各栋建筑单体的设计风格既统一又各具特色,形成一座全新的、富有活力的校园,又能在细节之处展现老校区的记忆。
校园建筑整体以浅色为主,提取了惠安一中校徽的颜色,并以老校区的建筑主体颜色为参考,局部运用闽南本土建筑的红砖色,提炼和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形成以白色为主调,红色、灰色作为点缀的校园整体色调。
新校区的地标主楼新东风楼,主要功能为行政办公、校史陈列、会议接待等。主楼位于地块的正中心,楼名沿用了惠安一中校友心目中的图腾——“东风楼”。形式上避免复刻一个赝品,是把东风楼的形式母题进行抽象之后运用于设计中,回应历史的同时又是一个属于新时代的设计。裙房主立面上运用了惠安当地的石雕技艺,将传统地域元素融入到新的建筑设计中,又和学校正门的石雕景观相呼应。竖向的红砖点缀弱化了基座干挂石材的沉闷感,并和塔楼的竖向红砖色线条相呼应。顶部造型为起翘设计,提炼于闽南传统建筑的屋脊起翘,致敬传统的同时,又形成独具特色、沉稳大气的现代建筑气质(图4)。
惠安一中老校区教学楼为方格状,简洁的立面具备了较强的现代感,在新校区教学楼的建筑立面设计上,我们延续了这种主题,并结合空调机位和外廊的设置进行优化,让旧校区的视觉记忆在新校区中得以延续(图5)。
通过巧妙地组合块状结构,增加、减少、重叠和转折,使得建筑的体量更加均衡,空间更为丰富,立面的光影效果也更为凸出。竖向遮阳板,横向走廊栏板、凹进的窗台、栏板、实墙的开洞方式成为建筑单体中反复使用的元素,连廊和空间体块的穿插不仅丰富了建筑立面元素,且营造出了多重的空间体验感。
这座建筑的灰色空间和阴影区域让它摆脱了传统建筑的沉闷感,底部的悬空和主体的局部挑高增加了它的通风效果,使得它充满生机,与中学校园的氛围和节奏相得益彰。建筑采用的平顶形式搭配二至六层的高度,构成基座、主体、屋顶完整的造型形态。
6 空间设计
在校园的空间规划中,我们非常关心如何让学生们能够从周边的环境和气息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探索这些建筑。设计努力打造多层次的交流场所,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各种活动和社会互动。“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精心构思,不仅让学院的教学环境更具包容性,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场所。
6.1 整体规划空间
合理利用场地高差,结合建筑与景观设计,布置共享交流空间,供学生开展读书角、自习、交流、研讨和小型文艺活动等。建筑设计参照传统书院布置,再现惠安一中百年明伦风貌。重点强调校园的开放、自然、人文、地域特色,通过几个独特的元素:明确的功能分区、丰富的活动区域、建筑体块和连廊、优美的轮廓、内外交融的微观景观,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机勃勃的秩序,增强整个校园的集聚感和延展感。
6.2 庭院空间
在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是学生们最常活动的地方。空中连廊和建筑底层的部分架空设计使得庭院之间的绿色植物相互交织,营造出通透的视觉效果,且顺应当地主导风向,形成对流舒适的活动空间。
6.3 连廊及灰空间
连廊的存在为校园增添了活力,将整个校园串联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为了更好地利用走廊,我们合理安排座椅,让学生在课间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交流。同时,加宽了走廊的尺度,在串联教学楼南北走向的宽走廊上,设置了交流露台、图书角、交流角与茶水间等功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交流活动的场所。
6.4 教学空间
传统教室的教学形式过分单一, 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多媒体,多元化、多形式的教学需求。因而我们提出“插件教室”的概念,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附加一个可扩展的可变空间,既可作为教师的单独辅导室,也可作为本班同学的讨论场所,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未来具备更高的空间使用可能性。
通过这种设计,教室空间摆脱了过去的束缚,满足了当下对于创新型教育理念的需求[2]。
6.5 地下空间利用
利用校园内田径场的地下空间 ,结合场地高差形成天然的架空空间,设置家长接送集散区及等候区,并通过出入口的合理设置,将学生家长引入地下接送系统,提高了接送效率,减少了对校园用地的占用,减轻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的压力(图6、图7)[3]。
7 景观设计
7.1 校园景观特点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特点,突出百年名校的文化气息。营造和保留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融入校园传统理性氛围,创造一种自然风景与地域人文和谐共生的景观形态。通过精心设计的步行轴线和景观核心点,使校园景观环境更加均衡、美丽,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渗透式布局,如缩放、围合、开敞等,使校园景观的核心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7.2 景观布置原则
①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地形和资源,打造出一个具有生态特色的校园环境。②通过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多层次的绿化景观系统。③通过将绿地与步行系统相结合,打造出舒适的步行空间和独特的景观。④通过绿化建设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展示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效益。
7.3 分区景观设计
①校园的环境氛围塑造与周边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关系,活力主轴由南至北,既有校园的理性、又赋予环境以灵性,将校园融入浪漫的意境,又将生活区、教学区以及体育运动区有机结合起来。②走廊及地面景观广场铺设不同尺度的石材,均是易于采购和安装的当地材料,同时满足了经济性和地域性。通过图案的拼装,回应了当地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地域文化内涵。在绿化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状绿地相互结合的手法,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浪漫的构图与大量开放“灰空间”的塑造,形成独特的景观和建筑空间结合之美。③各个分区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水池、雕塑、小品、花架和长廊等,为整个景观环境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使其更加生动多彩。④惠安石雕艺术源自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在不断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闽越和海洋文化的精髓。这种传统技艺在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后,已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石文化。
景观设计中,我们结合地理园、生物园、石雕园和行知文化广场等主题园区,将各个庭院进行主题设计布置,运用惠安当地的石雕艺术,设置景观小品。在苗木选择上,采用了惠安本土的树种——松柏,再现其坚韧进取的精神。
8 结束语
通过本案的设计探索,我们希望营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时代校园,同时在创作中保留传统元素记忆和建筑的地域性,在建筑空间营造、建筑立面设计、建筑景观设计中均探索创新与传统的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庭院和广场营造出立体多样化的校园公共空间,促进学生交流;提供更多复合式、户外活动和体验空间,营造校园活力;设置满足研讨、阅览、休憩、活动与展示等多功能使用空间,激发学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查君.解析中学生行为特征,构建新时期中学校园[J].住宅与房地产,2016(6):252-254.
[2] 邵兴江.当代日本学校建筑设计新理念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2):30-33.
[3] 王晓燕.学校建筑设计理念及思路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24):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