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全育人作为体育思政建设的关键理念支撑,对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三全育人背景下体育游戏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游戏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兴趣、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践中,体育游戏应用面临着游戏内容单一、育人建设不足、教学过度游戏化等现实问题。提出实践路径:不断创新体育游戏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体育参与兴趣;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对接,提高游戏针对性;创设游戏化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体育游戏育人价值。
关键词:三全育人;体育游戏;高职体育;体育教学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sports games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education
Fang Lijuan
(shanxi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Shanxi Taiyuan 030009)
Abstract: As the key concept support of th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three-whole education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promoting moral education.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games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complete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ports games can help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promo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orts teaching. In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sports games is faced with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game content, lack of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excessive gamification. The practical approach is to innovat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sports games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participation. The game content is relative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the game; Create gamified teaching task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fully explore the value of sports games.
Key words: three full education; Sports games;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 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新时期,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与发展将迎来诸多变革,其更为关注不断发挥课程育人价值,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要主体力量,其核心本质在于育人,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自身独特育人价值。基于此,我国高校正不断广泛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课程思政理念、方法、手段等,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三全育人理念。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相对而言体育游戏法贯穿于学生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全过程,具有综合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等特点,是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载体。基于此,研究对游戏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路径进行探讨,从课程思政理念出发,对体育游戏的应用机理以及作用路径进行剖析,以期促进体育课程更好发展,助力三全育人建设。
1游戏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价值解读
1.1体育游戏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兴趣
相较于中小学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要以专项技能教学为主,同是以专项作为教学行政班划分依据。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重要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项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作为任何阶段体育教学重点议题,是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关键落脚点。体育游戏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好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同时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承载教学内容,寓教学于游戏,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稳定的体育参与动机,从而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助力终身体育参与意识生成。
1.2体育游戏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体育课程思政不等同于简单的“体育+思政”,同时在实际开展思政过程中不能仅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对学生进行思政建设[3]。不同于其他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将学生真正置身于体育参与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内化至自身认知体系中去。体育游戏能够提升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投入程度,为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育游戏自身蕴含着诸多思政教学元素,例如所有的体育游戏都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社会规范以及规则意识;体育游戏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取得胜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4]。
1.3体育游戏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如前所述,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参与体育活动。实践中,学生并非都能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甚至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躲懒”现象。教师在课堂热身活动中采用相关体育游戏,一方面既能够促进学生更为投入参与热身活动,提高热身效果,另一方面,体育游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对于部分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可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改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中领会技术动作。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游戏法应用存在的现实问题
2.1游戏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诚然,体育游戏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能够推动学生更为充分的体育参与。然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欲取得理想的效益需要重视自身不断更新变换,让学生体验多样化游戏内容。实践中,较多体育教师长期采用某单一体育游戏,例如只要提及热身活动就是“贴膏药”、“喊数抱团”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长期进行此类体育游戏,如今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依然采用,学生已逐渐失去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游戏应尽可能贴近学生所处学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而不是循规蹈矩、缺乏创新,依然采用”老一套”的体育游戏[5]。
2.2教师对体育游戏的思政育人价值关注不足
当下,课程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重要方向。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不断发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同时在课程中融入相关思政元素,多层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因此,对于体育游戏而言应关注其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回应课程思政精神内涵。从调研来看,体育教师普遍对体育游戏思政育人价值认识模糊,将其内涵理解过于窄化,造成教学实践中仅关注体育游戏表浅层面,未深入落实到游戏的育人方面。例如在团体类游戏中,面对一方队伍暂时落后而出现的气馁问题,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干预,未鼓励其顽强拼搏、不懈进取,错失对学生进行思政建设良好契机。以上案例在体育游戏中依然较多,内容较为丰富,需要教师自行探索。
2.3游戏内容与体育教学目标脱节
体育游戏是有计划、有目的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然而从实地调研来看,教师设置的部分游戏与所教学内容要求相脱节,没有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同时亦未与教学目标所契合。究其关键,体育游戏安排针对性不高,未有效与教学所对接。例如在羽毛球技术教学课中,热身部分采用喊数抱团的小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热身效果。然而喊数抱团游戏与羽毛球技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联系。不可否认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在提高学生羽毛球学习兴趣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关键点在于如何将体育游戏对接到课堂教学核心内容部分。
2.4教学过度游戏化造成“教”与“玩”边界模糊
体育游戏的采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玩”的快乐,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目标[6]。然而体育游戏核心在于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推动教学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关键点在于把控好“教”与“玩”边界。实践中,部分体育教师过度采用体育游戏来完成自身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娱乐化,学生真正可利用的技能学习时间被压缩。不可否认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但长期过度游戏化同时易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狭隘化,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发展。譬如课堂过于游戏化,学生会对参与游戏保持期待,而不是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维持兴趣。
3游戏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路径
3.1不断创新体育游戏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应强化创新意识,不断丰富体育游戏内容,拓宽自身知识储备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定期变换游戏内容,不可长期采用某一类体育游戏,长此以往易造成学生心理倦怠,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对于游戏创新而言,应秉持多样化、趣味性原则,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去,体会到体育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实践中,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体育游戏的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7]。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游戏难度可适度提升,同时增设多元化游戏形式,例如团队合作、单人竞速等,让学生有些更为丰富的游戏体验。其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团体类游戏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意识。
3.2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对接,提高游戏针对性
体育游戏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辅助体育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益提升。因此游戏内容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技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要以专项技能教学为主,例如常见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开展情况较好,深受学生喜爱。基于此,教师在自身教学计划制定中应思考如何将体育游戏与专项技能教学相融合。例如在排球教学中,为提高初学者球感,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垫球接力,每队8人,要求能够稳定接住同伴球。以上小游戏既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又能够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呼应,即提高学生球感。基于以上案例,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中应尽可能将游戏与教学内容对接,做到教学游戏化、游戏趣味化。
3.3创设游戏化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应用需要关注任务性特点,创设相关任务,推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任务性的体育游戏中去,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预设的体育学习任务。在设定游戏化教学任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控制游戏负荷。体育游戏实施的关键在于控制一定的负荷强度,让学生在适度身体活动的基础上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游戏负荷过大易导致学生过于疲劳,无法有效参与后续学习任务[8]。实践中教师应合理控制游戏时间,对游戏强度进行调控。一般认为,游戏时间在体育课中占比不超过20%。第二,积极营造体育游戏情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围绕游戏任务目标,教师可采用相关教学辅助设备,例如相关游戏障碍物、游戏配音等,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3.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体育游戏育人价值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作用主体,只有当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围绕学生展开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本质目的[9-10]。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体育游戏要明确其价值定位,充分发掘体育游戏所蕴含的思政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正向的价值观。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育人元素,同qNyKjiSlj0HjF0pNNf11SUNiiErD3033829lrZLZ6hY=时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应不断探索将其进行针对性改编,契合实际育人需求。例如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教师可安排团体竞赛类体育游戏,例如“协力竞走”游戏,每队6人,全体队员站在特定的踏板上,要求全体能够统一步伐往前走,最快的队伍获得胜利。此外,在安排相关体育游戏竞赛中,教师可让学生相互进行监督,不仅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其公平公正观念,加强诚信意识建设。
4研究结语
当前,随着三全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未来高职院校发展将更多向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方向前进。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活动重要内容形式,对于提升教学效益,实现综合育人具有重要促进价值。研究对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认为今后应从兴趣提升、内容创新、创设游戏化教学任务等方面着手,不断推动体育游戏在实践中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彭璐,李洪波.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社团育人作用和实施路径_彭璐[J]. 湖北体育科技, 2023, 42(06): 549-552.
[2]章翔. _“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与践行路径[J]. 体育学刊, 2022, 29(01): 118-123.
[3]夏贵霞,舒宗礼. _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体育学刊, 2020, 27(04): 7-13.
[4]程青青,吕赟. 课程思政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课堂中的价值与应用路径研究_程青青[J]. 当代体育科技, 2023, 13(09): 122-126.
[5]李含,王玉侠. 体育游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研究_李含[J]. 大学, 2020, (29): 120-122.
[6]郭世洪,朱春花. 高校体育在“三全育人”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_郭世洪[J]. 巢湖学院学报, 2023, 25(06): 133-138.
[7]刘雪凯,张国艳. _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改革与实现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 (08): 165-168, 178.
[8]谢东伟,高翔,马驰宇.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探析_谢东伟[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17(03): 74-80.
[9]冯永刚.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教学研究: 1-11.
[10]陶继新. _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山东教育科研, 2002, (0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