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形式诱导的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12名男性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45%1RM、120mmHg+45%1RM、80%1RM的负重半蹲练习,收集各时间段内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120mmHg+45%1RM等长肌力(前群)成绩要优于45%1RM等长肌力(前群),在第7分钟成绩相差最大,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在第一分钟就有较高提高,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之后在第7分钟成绩相差最大,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下,80%1RM等长肌力(后群)要优于120mmHg+45%1RM等长肌力(后群),但在实验后各恢复时间点等长肌力(后群)成绩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负荷干预方式,以提高运动表现。
关键词:PAP;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不同干预负荷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duction Methods of PAPon the Lower Extremity Isometric Muscle Strength of Sprint Athletes
JIANG Jiaxin 1YANG Po 2*
(1. Henan Sport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450000 China; 2. School of Art and Sports, Hebei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05143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induced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on the isometric strength of the lower limbs in sprinters. An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employed, involving 12 male sprinters who performed loaded half-squat exercises with varying intensities: 45% 1RM, 120mmHg+45% 1RM , and 80% 1RM. The isometric strength was measured at various time points post-exerci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45% 1RM and 120mmHg+45% 1RM load interventions, the isometric strength (anterior group) with 120mmHg+45% 1RM was superior to that with 45% 1RM, showing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at the 7th minute (P < 0.05). In the 45% 1RM vs. 80% 1RM compariso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at the first minute, with the most substantial difference at the 7th minute (P < 0.01). However, comparing 120mmHg+45% 1RM and 80% 1RM, the 80% 1RM intervention showed superior posterior group isometric strength,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any recovery time point (P > 0.05).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printers' training, suggesting that coaches can select appropriate load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training goals of the athlete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Keywords: PAP; Sprint Athletes; Lower Extremity Isometric Muscle Strength;Different intervention loads
短跑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高爆发力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下肢等长肌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简称PAP)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理念,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PAP是指肌肉在承受一定强度的负荷刺激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大力量的生理现象[1]。这一现象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破极限、创造佳绩提供了可能。然而,关于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2]。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以期揭示PAP在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下肢等长肌力是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之一,对其运动表现具有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PAP现象在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3]。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法,以12名男性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45%1RM、120mmHg+45%1RM、80%1RM的负重半蹲练习,并收集各时间段内的测试结果。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将探讨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为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丰富我国短跑训练理论体系,并为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供参考。在竞技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本研究成果有望助力我国短跑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在提高下肢等长肌力方面的差异,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提供指导。
总之,本研究将对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为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也鼓励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PAP诱导训练的方法,以实现最佳的运动表现。
1 实验法
1.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12名男性短跑运动员(一级1名,二级11名),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基本情况见表1。
1.2实验器材
实验所需器材包括加压设备、秒表、杠铃杆与杠铃片等。
1.3实验设计
实验分为三种负荷干预:45%1RM、120mmHg+45%1RM、80%1RM;测试时间段分别为:干预后1分钟、4分钟、7分钟、10分钟、13分钟、16分钟,对受试者进行相应负荷的半蹲练习,并收集各时间段内的测试结果。上述负荷与时间段的选择均基于国内外前人研究。其中,国内外对于PAP的出现时间各有观点,通过总结发现,集中出现在,训练后的即刻到15分钟之间。由于磷酸原恢复需要2—5分钟,为了涵盖最佳PAP的时间,选取了六个间歇时间进行测试[4-6]。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前群等长肌力的影响
根据表2可知,在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的等长肌力(前群)成绩在第7分钟时明显优于45%1RM干预,均值差为-11.325,P值<0.05,表明在这一点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结合了低强度的血流限制和高强度运动,使得肌肉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和恢复,从而在PAP效应的作用下提高了等长肌力(前群)成绩。在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的等长肌力(前群)成绩在第一分钟即表现出显著提高,均值差为-14.191,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在第7分钟时,成绩相差最大,均值差为-16.350,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这表明80%1RM的高强度负荷能够迅速激活肌肉,引发PAP效应,从而显著提高等长肌力(前群)成绩。对于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在各恢复时间点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的均值差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干预方式的组合并未产生预期的叠加效应,或者是因为干预的强度和时间点并未达到最佳匹配。
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对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的影响在第7分钟时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低强度的血流限制与45%1RM的结合,使得肌肉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和恢复,从而在PAP效应的作用下提高了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然而,这种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在第一分钟即表现出显著成绩提升,这可能是因为80%1RM的高强度负荷能够迅速激活肌肉,引发PAP效应。在第7分钟时,成绩相差最大,说明这一干预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运动员的等长肌力(前群)。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对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两种干预方式的组合并未产生预期的叠加效应,或者是因为干预的强度和时间点并未达到最佳匹配。
在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后,我们发现不同形式的PAP诱导对短跑运动员等长肌力(前群)成绩产生了显著影响。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负荷干预方式。例如,对于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的提升,可以考虑采用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并注意在最佳恢复时间点进行测试和比赛。此外,教练员应充分利用PAP效应的时效性,合理安排训练和恢复时间,以提高运动表现。同时,考虑到不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训练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潜力。通过这种方式,教练员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训练指导,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2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后群等长肌力的影响
根据表3可知,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的等长肌力(后群)成绩在第7分钟至第16分钟时优于45%1RM干预,但整体P值>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结合低强度的血流限制和高强度运动,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提高等长肌力(后群)成绩,但这种效果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下,受试者的等长肌力(后群)成绩在第10至13分钟时与80%1RM干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这表明80%1RM的高强度负荷能够迅速激活肌肉,引发PAP效应,从而显著提高等长肌力(后群)成绩。对于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在各恢复时间点等长肌力(后群)成绩的均值差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干预方式的组合并未产生预期的叠加效应,或者是因为干预的强度和时间点并未达到最佳匹配。
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对等长肌力(后群)成绩的影响在第7分钟至第16分钟时优于45%1RM干预,这可能是因为低强度的血流限制与45%1RM的结合,使得肌肉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和恢复,从而在PAP效应的作用下提高了等长肌力(后群)成绩。然而,这种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在第10至13分钟时显著提高了等长肌力(后群)成绩,这可能是因为80%1RM的高强度负荷能够迅速激活肌肉,引发PAP效应。在第7分钟至第16分钟时,虽然成绩有所提高,但与80%1RM干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80%1RM的高强度负荷在较短时间内引发了更大的PAP效应。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对等长肌力(后群)成绩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两种干预方式的组合并未产生预期的叠加效应,或者是因为干预的强度和时间点并未达到最佳匹配。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形式的肌肉激活策略(PAP)对短跑运动员的等长肌力(尤其是后群肌肉)成绩产生了显著且程度不一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目标,科学选择适宜的负荷干预手段。例如,为了有效提升运动员的等长肌力(后群肌肉)成绩,可以尝试采用45%1RM和80%1RM的负荷干预策略,并确保在运动员恢复状态最佳的时间点进行测试和比赛,以充分发挥其潜力。此外,教练员需充分利用PAP效应的时间敏感性,合理安排训练与恢复的周期,从而有效提升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表现。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形式诱导的PAP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等长肌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相比,受试者120mmHg+45%1RM等长肌力(前群)成绩要优于45%1RM等长肌力(前群),在第7分钟成绩相差最大,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其次,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相比,受试者在第一分钟就有较高提高,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之后在第7分钟成绩相差最大,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最后,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相比,在实验后各恢复时间点等长肌力(前群)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等长肌力(后群)成绩,45%1RM和120mmHg+45%1RM负荷干预相比,受试者120mmHg+45%1RM等长肌力(后群)成绩在第7分钟至第16分钟要优于45%1RM等长肌力(后群),整体P值>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相比,受试者在第10至13分钟成绩相差最大,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120mmHg+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相比,80%1RM等长肌力(后群)要优于120mmHg+45%1RM等长肌力(后群),但在实验后各恢复时间点等长肌力(后群)成绩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首先,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负荷干预方式。例如,对于等长肌力(前群)成绩的提升,可以考虑采用45%1RM和80%1RM负荷干预,并注意在最佳恢复时间点进行测试和比赛。其次,在训练中,教练员应充分利用PAP效应的时效性,合理安排训练和恢复时间,以提高运动表现。同时,可以探索将PAP与其他训练方法(如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等)相结合,以实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再次,建议对运动员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评估,以了解PAP诱导训练的长期效果,以及运动员对这种训练方法的适应性。最后,鉴于PAP效应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建议进行更多研究,以探讨PAP在其他运动项目(如跳远、投掷等)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其他训练方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郑彩云. 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男性短跑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0.
[2] 苏艳红,杨孝磊,于海强.血流限制伴不同强度抗阻热身训练对肌肉激活及下肢肌力影响的差异[J].中国体育科技,2023,59(12):10-17.
[3] 张俊杰,叶俊,魏宏文,刘卫军. 血流限制与高强度抗阻练习对下肢爆发力即刻影响的特征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出版者不详],2021:39-40.
[4] 于亮,周志博,赵丽.激活后增强效应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冲刺能力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6):550-554.
[5] 王冉.负重半蹲跳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4.
[6] 刘嘉俊,周喆啸,汤珊,等.血流阻断结合传统抗阻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运动员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23,59(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