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因何而在?

2024-10-31 00:00:00陈燕
中小学德育 2024年10期

摘 要 班规的制定与实施,是学校教育与班级管理的常态。对班规的价值向度进行追问,是达成其育人目标的前提。基于班规的育人本真,要通过主体参与,体现学生立场;宽严有度,尊重成长规律;引导行为,链接学生生活。如此,才能体现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也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育人。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班规;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10-0068-02

①本文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规划课题“泰安小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编号:sdzxkj02332)、广东省教育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班级合唱实践研究(编号:20218wT157)成果之一。

②本文所引用案例,均来自本校班级管理的案例展示以及参加培训学习时的相关培训素材。引用时有删改。

班规,是规则的一种,即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层面对于管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各种规则、章程和制度的统称。[1]班规不同于国法,实施对象是未成年人,教育意义大于惩戒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不管规则、章程还是制度,都是为育人服务的。换句话说,班规的价值向度是育人,因育人而存在。那么,基于育人价值的班规,有什么样的价值向度呢?首先,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成长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规则的制定必须体现学生立场。其次,作为一种专业的活动,教育的发生与实现有其内在规律,作为一种育人的重要方式,班规的实施同样应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第三,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班规则是对这种集体生活的规范与指引,因此,链接学生的生活,成为班规育人的应有之义。本文试以泰安小学六年级为例,②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主体参与,体现学生立场

班规的实质是一种集体约定,即由学生参与讨论、师生共同达成的关于班级共同生活的契约。在制定班规时,基于学生立场,就应关注其内在要求,将规范的统一性、规范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从而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在班规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全班同学参与制定,凡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保障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必须保障学生的主张能被给予实质性的考虑,从而保障学生的权益。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须知,班规的制定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青松班”班规就是从要不要班规的讨论,到结合班情,再由师生一起逐条推敲制订出来。如:

※ 打喷嚏、打嗝、咳嗽时用整只手或肘部捂住嘴巴;因过敏性鼻炎等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要戴口罩。

※ 在端饭、注册、候车等2人以上场合要排队,后边的同学前胸不贴前边同学的后背。

※ 做到“三整理”,玩文明游戏,不打闹冲跑、大声喧哗。

※ 课间点心带规定的种类和数量在自己位置上享用,包装纸、果核等送清洁桶。

※ 珍惜时间,先练字一刻钟,然后自主安排,时刻做到一个“静”字。

……

让班级所有成员参与班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因为班级是每个人的班级,尊重每位成员对班级重大事项的意见,在本质意义上就是承认了成员对于自我主体的守护。另一方面,尊重每位成员的意见,将使班规得到班级成员最大限度的认可,孩子们自己做主,就不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基于学生立场制定的班规使刚性的班规变得有亲和度,而不再是硬邦邦的条文,变“要我执行”为“我要执行”。

二、宽严有度,尊重成长规律

作为一种班级共同规范,制定班规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敬畏既是修身之道,又是伦理道德之底线。在班集体中学生能够敬畏规则,长大立于社会,方能敬畏法律。但惩戒是执行班规的必要手段,而非根本手段。正如皮亚杰所说:“任何强加于学生的纪律仅能停留在学生精神之外,基于相互合作和尊重的纪律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3]所以教师在执行时,必须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对于班规的执行要宽严有度。首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接纳他们的过失,唤醒其主体意识,学会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其次,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行为采取适宜的处理方式,以便帮助其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

青松班班规第5条规定:课后需要做到“三整理”——即整理桌面学习用品、整理桌椅,整理地面。但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位“困难户”,难以完成要求。为此,班主任开展了指向赏识奖励的“喜鹊行动”和指向惩戒教育的“啄木鸟行动”,对困难户小Z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值日班长给小Z的“三整理”评价是“优秀”,班主任就把班级日记中表示小Z优秀的笑脸用手机拍下来发给家长报喜;小Z一周的“三整理”总评是优良,班级就给他发一张“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图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来桌面一团糟、抽屉像垃圾屋一样的小Z“三整理”及时了——下课时不仅会把上节课的本子收好,还会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拿出来放好。也许是那一张张喜报起作用了,也许是和家长商量好的同步奖励(一张喜报奖一本课外书)起作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也要关注小Z偶尔的疏忽,为此与孩子约定:“三整理”不合格得哭脸一次,在家开展“啄木鸟行动”——做家务一个星期,由家长每天评价一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小Z养成了“三整理”的好习惯。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4]班规也是如此,它需要人性,也应该关注人性和符合人性,致力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三、引导行为,链接学生生活

“知行脱节”是学生中的普遍现象,也是班规形同虚设的最主要外显特征。青松班班规第13条规定:“从校外带来的点心要符合规定的种类和数量……”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具有了初步的时事关注能力,会传播一些敏感的食品安全事件,比如“学生因食用不健康零食而中毒”事件,却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中毒”;经过家庭、学校的教育,学生知道相关食品安全知识,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虽然老师多次教育不能吃、学校也明令禁止购买“辣条”“卫龙”等不安全零食,但同学们普遍难以抵挡这些“书包零食”的诱惑,以致对同学们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先生提倡知情意行合一,认为德育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有体验,德育才有效果。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通过链接学生生活,引导改进学生的行为,进而落实班规。

“远离不健康零食”是六年级的一堂主题班会课,包含交流书包零食、识别不健康零食、告别不健康零食三大环节。班会课这样展开: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在班级学生喜欢的“书包零食”处深入交流“不健康零食”。2.实验操作,化说为动。从指导学生动笔算一算“五毛钱”零食——辣条的成本计算,到学生分组通过在动手对比实验中证明其中含有不健康的原材料,让孩子真正了解此类不健康零食的危害,从而自觉主动遵守不吃不健康零食的规则。3.直观展示,强化认知。把“不吃油炸零食”的字面要求通过照片、视频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健康食品的生产过程,认识到不健康食品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 认识到“不能吃不健康食品”的深层原因。4.人人参与,注重过程。每一位同学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在实验分组中人人参与、分工合作;教育教学的过程既包括课堂,也包括课前调查与课后导行,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识别、告别危险零食的群体行为。5.引导家庭,全力育人。家庭是孩子饮食行为形成的第一站,孩子会模仿父母的饮食行为,父母购买、选择零食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零食的选择。对此,可通过课外“亲子共读”,引起家长对孩子选择零食的关注并予以正确的引导。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能只是教知识、看成绩的“经师”,更应是学生德行养成的“人师”。这就要求教师应对将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追问,在洞悉了“为什么”的前提下,再科学地实施,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地盲目跟风。班规的制定与实施同样如此,只有基于育人本真这个价值原点,才能绽放班级管理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余清臣.影响班规实效性的五个重要问题[J].班主任,2015(3):51-53.

[2]梅佳祺,金一民.重构教学关系培养自主学习者[J].人民教育,2023(9):72-74.

[3]杜时忠,冯建军,刘铁芳,等.中国教育家精神与现代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24,40(01):1-13+111.

[4]魏智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304.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