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毒品问题成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挑战。因此,应对这一挑战,可基于地域资源开展禁毒教育课程建设,在素养导向下设立观照生命的课程目标,开发“认知-实践”的内容模块,拓展课程实施的时空界限,开展助力赋能的综合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助力形成全员防毒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关 键 词 禁毒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地域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10-0048-03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毒品问题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大挑战。2021年9月23日,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各地禁毒、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向青少年学生深入宣传毒品危害,全面普及防范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1]在小学阶段开展禁毒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识别毒品的能力和防范毒品侵害的技巧,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成瘾性,从而自觉抵制毒品诱惑,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助力形成共同抵制毒品的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毒品作为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其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涉毒者自身健康的丧失,而且对社区乃至社会安全都构成显著危害。为此《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据此,学校认为禁毒教育不仅需防范毒品对身体的伤害,而且要拒止其对心灵的侵蚀,即应从观照生命发展的高度,以素养培育为导向,对毒品预防教育进行关口前置和科学引导。
一是建立毒品预防意识。禁毒教育课程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禁毒知识和技能,建立初步的毒品预防意识。具体而言,学校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禁毒历史和掌握基本的毒品知识,建立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能自觉识别各类毒品的伪装与诱惑,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毒策略和应急处理措施,坚决拒止毒品的侵害。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形成一道坚固的自我防护网,为自身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禁毒教育课程需通过对毒品危害的案例解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让学生懂得倡导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并珍视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自觉树立起珍爱生命的价值观。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和犯罪是伴生儿,沾染毒品意味着一只脚已踏在了犯罪的边沿,从而自觉远离黑网吧、抵制低俗手游等,养成阅读、运动等良好课余爱好,为健康成长加油助力。
三是形成社会责任感。禁毒教育是一项安全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因此需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向身边人传递禁毒信息,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和践行禁毒理念。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禁毒宣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禁毒宣传活动,积极传播禁毒知识,宣讲毒品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坚定反对毒品的态度,形成禁毒防毒人人有份的责任担当意识。
学校将教育理念与虎门独特历史背景和禁毒资源相结合,以大课程观为统整,探讨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禁毒教育课程框架,通过禁毒认知和禁毒实践两大部分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禁毒素养,激发他们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在内心深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毒长城。
禁毒认知模块分为禁毒历史模块、毒品常识模块及禁毒法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识毒防毒知识体系。
禁毒历史模块主要聚焦禁毒历史的深度挖掘与广度覆盖,了解世界禁毒历史的发展脉络,特别是中国禁毒历史的独特贡献,如虎门销烟事件的深远影响、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禁毒政策的演变,以及国际禁毒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如联合国禁毒公约的签署与国际禁毒日的设立等。
毒品常识模块全面深入解析了毒品的定义、分类、危害及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不仅详细阐述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区别,还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的深远伤害,包括生理机能的损害、精神状态的异常乃至成瘾性的形成等。同时,有关研究显示,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新型毒品易感人群[2],因此该模块也探讨了毒品滥用如何逐步侵蚀家庭关系,导致家庭破裂、亲情疏远,以及它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禁毒法律模块系统介绍中国禁毒法律法规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这一核心法律文件的重要性,对其内容及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但不限于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严重违法行为的界定与法律责任追究。针对青少年群体,本模块还着重阐述了国家在法律层面所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包括预防教育、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
禁毒实践模块分为拒毒能力模块及禁毒宣传模块,旨在提升学生拒毒止毒实践能力。
拒毒能力模块通过培养学生拒毒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识别并远离毒品诱惑,教授学生识别可能导致接触毒品的风险因素,如社交圈子、压力和好奇心等,并为学生提供应对策略的实践支架。同时,通过分析真实的毒品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防范毒品。
禁毒宣传模块通过组织学生对禁毒知识的宣讲,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毒品滥用和成瘾的风险。侧重培养学生的禁毒宣传能力,包括禁毒历史故事宣讲、禁毒教育情景剧的创作与演绎、禁毒歌曲创作与传唱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树立作为禁毒宣传员的社会责任。
针对上述两大内容模块,学校紧密依托校内外课程实施场域,开发在地化特色禁毒教育课程实施路径,让学生沉浸式开展禁毒知识学习。在地化教育主张家校社联动,以地方作为学习的主要资源和情境,扎根一方水土独特的生活、生产、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内容,以发展学生的地方认同感、社会责任感。[3] 基于在地化教育理念,禁毒教育课程实践从构建协同机制、搭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延伸禁毒教育实施的时间维度,拓宽禁毒教育实施的空间限度。
一是建立校家社协同机制,拉伸禁毒教育时间。校家社协同育人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多元主体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通过协同治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紧密合作的协同工作机制,是校家社协同禁毒教育的基础,也是禁毒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拉长时间维度的有效路径。此机制由学校牵头建立,旨在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各方在禁毒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在此基础上,学校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确保各项禁毒教育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加强三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搭建地域性实践平台,拓展禁毒教育空间。禁毒教育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突破校园空间局限,将之置于鲜活社会场景,更具深刻动人之效。首先,开展馆校共建。学校积极与周边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共同开展禁毒教育活动。从策划方案的提出、修订到学生课外活动、亲子互动体验的开展,再到学校第二课堂的延伸教育及学校禁毒教育读本的编写,在这一系列合作过程中,相关共建单位丰富的文博资源都为学校所充分利用。其次,与太平海关合作。海关是国门安全的重要关口,为推进禁毒教育,学校长期与属地太平海关合作,突破传统“进校园”模式,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走长期合作机制:课前通过制作《学习手册》、营造浓厚气氛,强化宣传效果;课中以四年级学生为授课对象,将国门安全、爱国主义、禁毒教育等有机结合,设置基础知识、体验探究、拓展延伸三大板块课程;课后为巩固学习成果,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手拉大手”知识竞赛活动、“我是国门安全小卫士”成果展等等。
及时评价是确保禁毒教育活动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关键。为发挥评价对禁毒教育课程实施的推动作用,引领学生持续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多元多维多样化评价,构建全面、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为禁毒教育助力赋能。
一是主体多元化。由于禁毒教育关涉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福祉,学校积极纳入相关利益群体开展多主体评价。具体而言,学校具体负责禁毒教育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教学效果进行直接评价;教师与学生作为禁毒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反馈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家长及社区代表作为教育的外部监督力量,参与评价学校禁毒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社区合作情况等。
二是内容多维化。禁毒教育评价首先关注发展性,即关注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适应性,尤其关注其创新性和前瞻性,鼓励不断探索和践行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禁毒形势的变化。其次注重动态性,即根据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反馈,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优化。再次考察实效性,即评估教育工作对受众群体产生的实际影响,比如受众群体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程度、防毒意识和能力提升情况等,以衡量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是方法多样化。禁毒教育遵循评价的基本原则,一是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通过口头问答、问卷调查量化评估禁毒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满意度;通过访谈、案例分析等质性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对禁毒工作的理解深度、情感态度和行为变化。二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不仅关注学生在禁毒课程中最终的学习成果,且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三是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兼顾,鼓励学生认识自己在禁毒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进步与不足;通过同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支持。四是情景模拟与实际测试并用,设计模拟情境或实践检测活动,测试学生在面对毒品诱惑时的决策能力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秋季开学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EB/OL].(2024-08-20)[2021-09-24]https:// www.gov.cn/xinwen/2021-09/24/content_5639035.htm.
[2]施菁青,关群,杜江.青少年毒品滥用趋势及禁毒策略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8(06):346-348.
[3]唐丽芳,魏国武.在地化劳动课程:内涵、价值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4,44(04):12-19.
[4]付美珍.禁毒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机制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4,18 (01):11-14.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