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视角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

2024-10-31 00:00:00廖洁
中小学德育 2024年10期

摘 要 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美育视角思考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百年老校寻求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选择。广东实验中学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之美,享受高品位人生;探寻理性之美,实现高质量学习;追求精神之美,力求高境界做人,实现学校“三高四优”的培养目标,培养心中有大我、心中有大家的省实气质,不断创新现代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关 键 词 美育;人才培养;高中;高质量发展;广东实验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10-0031-04

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中学生态美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ZQJK071)成果之一。

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美学家眼里,世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认知方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感官享受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性和理性相连。“美”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至少有三种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含义:第一,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第二,它是表示伦理判断的弱形式;第三,“美”专指审美对象,用来指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在美学家看来,不论是何种活动,不管其形式如何,只要这种活动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那么这种活动就是美的。[1]美育通过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培养审美能力,引起学生内心的审美愉悦,将人的理性需要与感性需要相连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多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秉承“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广东实验中学从美育视角思考人才培养,落实“三高四优”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校园的生活美、理性美和精神美三个层面着手,培养学生心中有大我、心中有大家的省实气质。

一、感受生活之美,享受高品位人生

生活美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环境的美丽、人际关系的和谐、物质生活的丰富等。环境美学的重要学者斋藤百合子在研究生活美学时提出以活动为中心,关注审美的日常性、情境性和实用性:“就‘美学’的领域而言,应该包括了我们对所有物体、现象和活动的感知和设计能力。”[2]即日常用品和环境的感知考虑与实用功能都涉及道德评价,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也就是说此生活美学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审美活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关注生活审美的深刻意义,激发负责的态度与行为,推动社会的进步。[3]高品位生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涵盖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幸福的密码。

(一)从校园环境中提升美的感知,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美是生活美的一部分,优美的环境可以调整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学校物理环境的建设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助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道德的良善,促进其内在自我的稳定发展。学校的校园建筑以红白相间为主,色调鲜明。学校空间布局上以院士广场为中轴线划分出明确的生活区和教学区,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样的校园布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秩序感,既有助于学生心理调适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省实不断美化校园环境增加校园的绿色面积,将自然之美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在校园的西北门按照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修建的敬师亭,池塘里的两只黑天鹅,青翠婆娑的竹林都成为了学生利用率最高的休闲场所。学校通过对校园环境细节的把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相遇,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二)在校园活动中感受文化之美,找寻人生幸福的答案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闳约深美”的美育理念,“闳”是知识广阔;“约”是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是钻研精神;“美”则上升到了美育高度,乃终生之所求。学校高品位生活的育人目标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促进对学校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

倡导活动育人。学校将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社团节、科技节等系列活动贯穿全年的德育工作;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如枫林辩论社、环境议事会、近思汉文化社、ssaa天文社等五十多个社团组织,学生通过社会活动去增进对生活的了解,对社会的思考,对文化的认知;学校的体育和艺术团队活动异彩纷呈,游泳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民乐团、交响乐团、舞蹈团等多次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奖,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青春诗会“我们的黄金时代”,师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自演,用舞台展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活动妙趣横生、精彩纷呈,久违的诗歌朗诵回荡在校园,引起校内外广泛关注与好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及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引导。

重视艺术化人。在省实,艺术也是主科。中学阶段作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艺术作为传递真善美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艺术教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品位,而且通过理解艺术作品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对抽象的理科思维的有益补充,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互利共通。艺术教育是通向幸福人生的阶梯。重视艺术教育,是学校全人教育思想的体现。学校党委书记全汉炎说:“省实被誉为各类冠军最多的学校。你的同学里,可能有世界合唱冠军、有全国羽毛球冠军、有世界航海模型冠军。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的生活不会只有读书,而是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艺术教育氛围浓厚的省实,老师们正竭力帮助孩子找到一生感到幸福的事,比如“你可以找到几首一辈子都喜欢的音乐(作品)”。学校强调艺术与人文的结合,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各艺术社团都重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对传统艺术作品和形式进行创新式传承。孩子们既能在“大师班”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通过以演代练提升艺术表现力,也能在平时的艺术训练和学习生活中,透过日常社课、创意市集、公益挥春甚至关注校园里的三只小猫,去创作温暖人心的艺术作品,体现艺术与人文的融合。借此,每一个省实学子都能体验到艺术之美,找寻到幸福人生的答案。

二、探寻理性之美,实现高质量学习

美育与智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数学中数与数常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上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各个学科无一不蕴含充满理性之美的元素。[4]为此,学校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探索各个学科的理性之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学习。

(一)系统之美:构建五育融合的235X课程体系

理性本身就具有美的成分。[5]科学的理性之美就在于它的精确性、逻辑性与规律性。为此,学校结合高中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235X课程体系。(见图1)该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理性美的逻辑性与规律性,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

235X课程体系在立德树人前提下,实现育人价值、教学价值、社会价值的融合。“2”是双核,即以核心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的引领。“3”指三层,即以“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为轴心,呈现出基础性课程(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拓展性课程(选修与三大特色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三个层次体系。“5”指德智体美劳五大基础课程群,在“双核”的统领下,横向划分为六个育人维度,代表学生发展重要的核心素养或目标。学校设计了“品格培养”“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劳动实践”六大领域课程。(见图2)“X”是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高端课程群,比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格致课程。

各年级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其中,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非高考科目课程备受重视,例如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备课组,每周组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确保课程有效开展;学校科技、艺术、体育课程采用分项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科技、艺术、体育三大办学特色。

(二)特色之美:设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格致课程”

“格致课程”是学校结合十几年积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构建的一套课程体系。该课程立足于校内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文理兼修的精品校本课程,依托于校内外名师和省内外众多实验基地,呈“二时空(校内大学段和校外小学程)——四领域(科学能力、人文素养、品格培养、人生规划)——十系列(科学研究、科技实践、科技考察、创造力培养、学科特长、创新探究实验等系列)——多模块——精专题”的五层级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高端前沿、优质精品、广阔纵深、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见图3)

学校通过学科课程建设和多维度的融合,使学生不只是在学习学科知识本身,而是在更高层次上认识科学知识,建立理性思维并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高学科素养的现代中学生。

三、追寻精神之美,力求高境界做人

精神美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状态的美。这种美是一种心理态度的体现,通常表现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意志力量、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日常行为中,也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上。总的来说,精神之美代表着理性之美和至善之美。它体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校坚持高境界做人的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精神之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做一名有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中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一)培养大我之美,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校文化血脉之中

百年省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为民族献身到探索星辰大海,世世代代省实人血脉之中流淌的是浓厚且热烈的家国情怀,精神之美无形地在传承中体现,做人的高境界应运而生。从1872年清政府设立的“留美幼童英语先修班”开始,学校一直践行着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批留美幼童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以及开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抗战岁月中中大附中(省实前身)的师生不畏艰难,烽火逆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现在学校正门院士广场记录着新中国成立后从省实走出的为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院士校友。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服务国家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省实学子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他们怀揣着报国理想,把青春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立大志、担大任。例如2017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三年级的黄家和校友,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参与“龙江二号”微型CMOS相机对月遥感工作,按计划进行了大量的成像工作,其中包括了目前广为流传的“最美地月合影”。

(二)培养大家之美,让社会责任在服务他人中生成

学校不仅鼓励学生自我实现,更提倡通过帮助他人来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人的精神成长。2017年11月,广东实验中学圆点公益正式成立。圆点公益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温暖自己,照亮他人。学生们走进社区、军营、消防队、山区、养老院、特殊儿童训练中心,进行垃圾分类的环保宣传;开展敬老孝亲活动;到特殊儿童训练机构开展义教活动;到消防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开展山区助学活动等。圆点公益立足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经过多年的积淀,圆点公益已经成为省实志愿活动的品牌。

百年省实秉承着自己的办学理念,从美育的高度思考人才培养,以美育浸润校园,营造出了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下一个百年,省实将进一步探索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廖建荣.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的新拓展[J].广东社会科学,2019,(06):76-81.

[2]Yuriko Saito,Everyday Aesthet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9.

[3]王长江,李卫东.教学中的理性美:内涵、表现与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4,(03):15-17.

[4]蔡元培.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41.

[5]陈嵩,刘凤.以"道德之美","成"人之美——基于全面质量评价的德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2017,(02):22-26.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