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情怀,也是学校德育的底色。在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影响的当前时代,如何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其真正深入学生心灵,铸造一颗颗堂堂正正的“中国心”,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基于学校办学实际和中国发展的特殊国情,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在“孩子味”“泥土味”和“中国味”上下功夫,从不同层面、在各个角度触动学生心灵,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是要有“孩子味”。爱国主义教育要入脑入心,需了解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在其具体运算阶段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需要凭借具体形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宜多采用动态的、更能形象感知的形式,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互动式展览或游戏等让学生自主探索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具体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为创新教育形式,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三五九旅拓垦戍边纪念碑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主会场,以全市中小学校园为分会场,组织约万名青少年共同演绎手势舞《我和我的祖国》,开展“行走的美育思政课”,让爱国主义教育走出了师说生听的枯燥模式,使教育内容更深入学生内心,收效良好。
二是要有“泥土味”。“泥土味”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发端于20世纪中后期的在地化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同当地社会紧密联结,注重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调在国家教育要求、学生健康成长和当地发展诉求之间形成合理张力。作为人类文明延续最为悠久的国家,我国几乎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爱国主义教育应培养学生对故乡、对祖国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这片土地。比如学习了《岳阳楼记》后,学生们都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所感动。邹平作为范公文化发源地,各中小学充分依托这一本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邹平长山镇苑城小学将范仲淹的故事和名言纳入课程内容,师生自编自演制作微电影《范仲淹》,倾情演绎范仲淹不平凡的一生。学校还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弘扬范公精神的志愿服务、读书文化节、红色讲堂等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直观、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三是要有“中国味”。“中国味”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爱国主义教育要有“中国cf65ecef0c0c79302daf68755ff158c496da11a969ec8847f5eeb9b2e0880684味”,意味着在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公民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过程中,应充分融入中华文化的独特元素,通过挖掘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从古老文明和革命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夯实学生精神底色。在武昌实验小学教学楼上,赫然高挂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几个大字,这是学校1952年就立下的校训。每个周一的早晨,男生都会身着中华立领外套,女生身穿秀美国风套装,站在大操场上一边行注目礼,看着国旗缓缓升起,一边认真聆听校长的校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革命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更加高涨。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养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力争做出“孩子味”“泥土味”和“中国味”,既是对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主动探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下,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有效的行动研究做出正面回答。
(张丽,邹平市教育和体育局,一级教师。山东滨州,256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