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创业如何促使科学家获得科学发现

2024-10-31 00:00张闳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年20期

摘 要:学术创业是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学术创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未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如何反作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巴斯德象限揭示了科技转化活动可以激发基础科学发现,但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黑箱”。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为研究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相关理论视角,弥补了单一理论视角对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双元角色整合、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双联想式建构理论是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学术创业;巴斯德象限;科学家创业;科学发现;扎根理论

DOI:10.6049/kjjbydc.2023050003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4)20-0045-11

0 引言

科学发现是众多技术创新的源泉,对推动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优秀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如谷歌的PageRank搜索算法、E-Ink的电子纸、RSA的密码算法和基因泰克的重组生长激素等,都是科学家通过学术创业方式将基础研究发现转化成产业化应用的科技成果。学术创业形式包括专利申请、技术转让、开办企业等,与一般创业者不同,学术创业科学家通常仍留在大学或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现有文献阐释了科学研究对学术创业活动的影响,但关于学术创业影响科学研究发现的论述较少。学术创业要求科学家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技术商业化过程,因而对科学家自身学术研究的影响较大。学术创业活动有可能促进科学研究发现,如长途电话部署开拓了噪声和信号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用于输送大分子药物的多孔聚合物研究引发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一个新领域——渗流理论。现有研究发现,学术创业与科学发现之间存在某种正向关联性[1-5],但也出现过相应的矛盾证据[6]。要厘清研究结果存在的模糊性,需要深入了解学术创业促进科学研究发现的机制?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术创业活动如何促进科学家获得新的科学发现?

关于这一问题,部分实证研究从注意力理论视角作出解释:学术创业提供了探索性机会(注意力扩展至下游与技术发展相关的新知识体系),使科学家创业成果影响力更大[7]。另一解释机制则是基于学习效应和资源效应[6]。当与行业合作研究的项目具有互补性时,商业化能为学术界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当资源从创业企业反哺回流到科学家实验室时,将会产生资源效应。然而,上述解释未纳入制度的外在约束作用,而且仅基于某一理论视角(如注意力、资源、学习)提出解释机制,缺乏将多种理论机制进行整合的总体框架,未有效解决如下问题:同样是科学家开展学术创业活动,为何有些科学家可以激发新的研究灵感或开辟新的研究议程,而另一些科学家则会分散研究时间和精力。

科学家在学术创业过程中“并发”地获得了新的科学发现,这一现象比较符合巴斯德象限特征。巴斯德象限理论描述了在纯基础研究(波尔象限)和纯应用研究(爱迪生象限)之外还存在一类特殊的研究——应用启发的基础研究。巴斯德象限模型从类型学角度指出知识发现和知识应用可以并存于同一科研活动中[9],这一象限模型在科技政策领域得到广泛引用,但这种类型划分状态是一种静态、截面式的定义,仍需动态分析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从注意力机制、制度约束和资源能力基础等多个理论视角出发,采用适于进行理论建构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的访谈记录为一手数据,补充科学家团队日志、创业企业年度报告、媒体采访报道等二手数据,揭示学术创业促进科学研究发现的过程机制。

1 文献综述

1.1 学术创业与科学发现

学术创业形式多样,既包括正式活动,如专利、许可、大学衍生企业、合同研究和咨询、大学和行业合作等;也包括非正式活动,如构建社会网络、提出临时建议、与企业联合署名发表出版物、联合培养学生等。可见,学术创业是指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活动,将科学家科研成果商业化并完成创新的过程。

关于学术创业的文献多从商业化角度开展研究,如将学术创业过程划分为原型研发、工程化、商业化初始和商业化发展4个阶段(陈虹等,2019),建立包括角色认同、网络构建、团队建设和创业营销等要素的创业过程模型(姚飞等,2013),发现创业过程涉及技术持有、创业火线、机会识别与获取等9个关键要素(段琪等,2017),构建创业想法萌生、创业初始准备、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实践发展4个阶段的创业过程模型[10]。上述研究主要涉及学者创业绩效,未涉及创业如何影响科研绩效,从而导致在解释学术创业时偏重于创业,而较少关注学术。由此,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到学术创业主体“如何获得科学发现”这一关键问题上。

尽管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学术创业,但其仍有科学研究和学术发表的动机,他们一般继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工作,会持续承受来自公共科学系统的规范性压力。对于继续学术生涯的科学家来说,创业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更有可能来自于研究与创业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或紧张关系。

现有文献对学术创业与科研成果关系的研究较为模糊,有些研究强调商业化活动对公共科学本身具有负面影响,可能会降低科研产出、偏离研究方向以及限制(或延迟)科研成果发表。相反,也有研究发现与行业进行合作对科研成果产出具有积极影响[11-12]。例如,科学家申请专利与论文发表数量之间正相关[7,13]。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倒“U型”曲线[14],即中等程度行业合作对科研成果的正向作用最大。可见,学术创业有可能(但不一定)会促成科研发现。因而,需要进一步了解学术创业在哪些条件下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推动科学研究发现,进而揭示学术创业对科研成绩的影响机制。

1.2 巴斯德象限与应用启发的科学研究

关于科研活动的动机,Bush[15]在其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中根据科学家研究动机,将科研活动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其中,基础研究由纯粹的好奇心驱动,是为寻求对世界的基础性认知;而应用研究则带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是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普林斯顿大学Stokes[16]教授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分法”过于简单,他提出新象限模型描述科研活动动机,分别将是否由好奇心驱动的纯粹探索新知识的研究、是否有明确实际应用目标的研究作为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形成二维坐标系得到4个象限:由好奇心驱动的纯基础研究称为“波尔象限”,纯应用研究称为“爱迪生象限”,由应用启发的基础研究称为“巴斯德象限”。其中,巴斯德象限(应用启发的基础研究)反映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的动态关联关系。

部分学者指出巴斯德象限具有动态图景,即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之间呈螺旋式互动关系(彭煦舟等,2011)。综合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和巴斯德象限模型,技术科学被定位为新巴斯德象限(刘则渊等,2007),这一象限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巴斯德象限影响工程技术研发效率,如基于光催化产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与巴斯德象限科学家合作能显著提高企业研发绩效[17]。巴斯德象限也会影响科学研究中的知识发现,如通过对高铁领域的分析发现,巴斯德象限内部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大学和科研院使用市场信息创造新知识[9]。事实上,“发明—发现”呈现双向循环关系(Narayanamurti,2016),产品发明活动对科学发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而,从巴斯德象限视角出发,科学家重视学术创业商业化不一定就会疏远科学研究。

除分析巴斯德象限的定位、特征和作用外,有必要深入了解巴斯德象限的内在机制(应用如何启发科学发现),以揭示巴斯德象限(应用启发的科学发现)何以独立存在,而非波尔象限(纯基础研究)和爱迪生象限(纯应用研究)的简单混合。当前,应用启发科学研究的具体机制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黑箱”之中,没有得到根本揭示。那么,技术商业化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启发科学研究?如何成功启发科学发现?这些问题需要被回答。正如罗森博格在其著作《黑箱之内:科技与经济》中所言“长期以来技术变革被当作‘黑箱’发生的事件”,因此需要深入探究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规律。

2 研究设计

探究学术创业与科学研究关系演化规律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因为解释性或探索性回答“为何”及“如何”等问题符合Einsenhardt[18]和Yin[19]所指的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尤其是研究相对不充分的学术领域,质性研究方法便于对过程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现有关于学术创业过程的研究也常使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选取案例分析方法,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步骤,基于原始资料归纳学术创业促进科学研究的作用机制。

2.1 理论取样

理论取样是指按照建构理论的最终目的确定如何收集数据。理论抽样是为推动概念与理论发展,而不是为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按照理论取样原则,为呈现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家获得学术成就的动态规律,样本筛选遵循如下原则:首先,个案需取得杰出的科学成就,如两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杰青等群体;或者在国际顶级刊物(如《自然》《科学》《细胞》等杂志)上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且产生影响力的科研人员。本文将研究样本限定为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群体,以降低样本异质性偏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个案在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取得进展,包括专利许可、技术咨询、参与创办衍生企业等,且个案参与的技术咨询、专利许可等活动已经产生经济价值。最后,个案科学研究成果与学术创业活动直接关联,以体现巴斯德象限特征,即知识发现与应用并存于同一科学研究活动中。

按照上述条件,本研究最终选取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剑桥大学等高校的9位科学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概况如表1所示。

2.2 数据收集

按照理论取样原则,笔者所在团队自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借助教育部学校规划中心工作平台,连续在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筹备期间对主论坛及重要平行论坛主报告嘉宾进行访谈,他们均是在产教融合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代表。利用代表官方邀请论坛报告嘉宾获得的对话机会,本文围绕论坛主题产教融合(包括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访谈或视频访谈。访谈对象来自工学、生命科学、农学、能源工程等学科领域,符合巴斯德象限特征,通过观察、录音等方式对半结构化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收集二手信息如专利报告、创业企业年度报告、团队内部日志(阶段性工作汇报文件、会议纪要)等数据作为补充资料库。此外,通过媒体报道、网站数据对信息加以求证。按照三角验证思想,本文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尽量避免回溯解释、印象管理等问题。

2.3 数据分析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指将与访谈对象沟通所获得的原始资料以句为单位进行编码,明确所属标签,进而汇总出初始概念,编码过程中使用的标签为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说出的原话。将原始资料打散,对访谈内容贴上概念化标签,按照特点和程度进行归类,相似概念归到一个组(类属)。该过程将范围不断缩小和集中,因而需要尽量详实的原始资料。本文采用自行创建的方式对概念命名并进行资料对比,借由事物所唤起的意义或意象,创造出能反映该意义或意象的名称。

在反复阅读原始资料后,笔者将原始资料逐句分解,明确访谈对象每句话的重要程度,经反复整理并将出现频率小于两次的初始概念剔除后,得到62个标签、17个概念、15个范畴。范畴及相应初始概念举例如表2所示(为节省篇幅,每个概念只节选1~2个对应标签)。

(2)主轴编码。

开放式编码所得范畴之间存在较强的独立性,可借由主轴编码明确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关联的体现范围较宽,包括但不限于情境类似、因果关系等。随后,根据轴心判断不同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构建关联,明确范畴出现的原因。本研究将受访科学家的语言表述置于当时高校科学研究情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条件下考量,同时联系受访者个人学习和工作履历,所有主范畴详情如表3所示。

(3)选择式编码。选择式编码是指当主范畴确定后,从核心范畴中对内容存在关联性的范畴进行对比,系统验证核心范畴与其它范畴的内在关联性,用抽象提炼的方式对不完整范畴进行补充。系统分析发现,所有主范畴都是为实现高质量双元绩效,因此最终确定“科学研究成就”为本文核心范畴,以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理论为基础,构建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上述模型展示了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家获得科学发现的作用机理,得到一条比较清晰的故事线:科学家感知并认同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价值认同,使得科学家更有可能兼容“学者”和“创业者”的双重身份,并重塑出自洽、平衡性的自我认知,从而能够应对学界规范与产业规范冲突的制度压力,表现出“学者+创业者”的双元角色。

在学术创业过程中,互补性研究资源和异质化研究进路是科学家在解决应用问题时取得科学研究成果的“两翼”。科学家一方面利用来自产业界的互补性资源(如经费资助、人员组织、试验检验平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学术创业活动不同于纯理论研究,科学家往往会获得新启发和新研究灵感,将科研注意力导入到异质化研究路径(如转换视角重新定义问题、因实践证据而突破已有研究定见、将应用领域或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迁移至现有研究领域)。

在学术创业过程中,仅获得互补性资源和异质化研究路径不足以实现科学研究成就,科学家还需要在科学、技术这两个独立性思维矩阵中进行双联想活动,使得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用于科学理论构建。例如,通过将理论猜想付诸产业化实验获得海量数据,进而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产业化既能引起规模化生产,也能检验理论在多大规模上仍适用的边界条件;产业化实验可能会涌现新的现象,为纳入对新现象的解释,理论框架也将随之调整和优化。互补性资源和异质化研究路径这“两翼”需要通过双联想活动和科学理论构建的“主线”相关联,才能促进科学家在学术创业过程中获得科学研究成就。

(4)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构建科学家双元导向产出影响机制模型,并对模型饱和度进行检验。扎根理论强调“持续比较”的重要性,以此指导数据收集,进而建构理论。“持续比较”是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 与实证主义将数据收集与分析分离的主张不同,扎根理论认为数据收集与理论形成是一个互动过程,当出现与已有范畴不同的新范畴时,便对理论进行修正。本文对预留的3份双元型科学家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重复上述扎根过程,进行饱和度检验。结果表明,未出现新的概念范畴,且概念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第8名科学家资料原文中“对于实证路径科学家而言,他们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依靠实验,然而实验室仪器设备不仅昂贵,而且还需要请专门的仪器操作和管理人员维护”,可将其归入“结构化团队”,并纳入“互补性研究资源”范畴;第9名科学家资料原文中“工程人员不仅可以在实验室思考,还可以在厂房、报告厅等看似与‘问题无关’的领域‘自由想象’,从而激发出灵感、途径和办法,问出更敏锐的问题,创造出新东西”,可将其归入“转换问题视角”,并纳入“异质化研究进路”范畴。

3 模型阐释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开展归纳性分析,构建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概括个体双元角色、异质研究路径、互补性研究资源、双联想式构建理论等关键要素。该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能力基础、注意力配置和创造力4个理论视角,展示学术创业促进科研成就的过程机制,如图2所示。

3.1 双元角色整合

学术创业者不仅要应对新进入者劣势,而且由于身份认同的转变,还要应对“角色转换”带来的合法性问题[20]。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环境(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等要素)对行为主体的约束。行为主体只有契合制度环境预期、规范和标准才具有合法性,进而才能提高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并产生差异化效率。学术界和产业界在规范、价值、信念和惯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带来合法性冲突。科学家只有平衡好大学与企业不同制度规范带来的合法性压力(如研究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才有可能获得科学研究成就和学术创业绩效。

学术创业时常发生在多重制度共存的环境中,如大学和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就是一种“重叠的制度场域”[21]。制度环境影响科研人员的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科学家的双元角色(“学术自我”和“商业角色”)需要根据制度环境进行整合,尤其是学术身份有其脆弱性的一面,教学和科研被认为是维系学者身份的核心活动,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需要经受学术同行的严格评议才能被充分肯定,分心其他则有可能遭到批判、非议和排斥。因此,科学家在学术创业过程中需要维系其学术身份,他们要在创业过程中主动、有意识地建构和管理自身。

科学家在应对社会规范压力时,会通过调整身份认知实现学术生产力和商业化价值的相互增益。研究发现,科学家学术创业更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而非像纯粹的创业者追求财务回报,这样一种价值感知更符合科学家自身已经内化的学界规范和价值系统要求,即科学研究成果超越私利,属于社会并为社会服务。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更注重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否与商业角色吻合影响科学家创业能否持续。在对学术创业社会价值感知和认同的基础上,科学家更易于整合“学者”和“学术创业者”两种角色,降低身份冲突引发的认知失调,形成一个比较稳定、自洽的双元整合角色。

3.2 异质化研究进路

研究进路涉及对研究主题、议程、方法和数据的选取,科学家在作出选择时需要配置有限注意力进行决策。Herbert Simon[22]把注意力概念引入管理学领域,由此形成一种认知: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不仅信息是稀缺资源,而且信息处理能力也是稀缺资源,因此只能关注有限的一组问题和情况。组织通过规则、资源、参与者和社会地位配置吸引决策者注意力(Ocasio, 1997),如地位、可信度信号、资质认证、社会情境、研究机构(或地理)缘起等因素都可以吸引科学家或科研参与者注意力。

(1)商业化活动对科学家搜索行为(March, 1858)施加的异质性(异于传统学术研究情境)影响。个体搜索广度与不同领域知识程度会影响发明和创新产出。事实上,广泛搜索等同于探索(March, 1991)。个体超越局部搜索空间获得远距离知识,并与已有知识相结合创造新知识组合(Schilling等,2011)。然而,科学家往往被限制在学科提供的局部搜索空间内,因为建立公共科学有赖于学科内搜索。学科同行评审和基金资助评估制度鼓励学术界讨论有限、规范的科学议题集,在学科范围内运作是获得学术界认可并建立声誉的可靠策略。如果坚持学科传统做法,又是什么引导科学家拓展研究搜索范围?商业化活动可以重新定位学者注意力,从而塑造个人搜索方向。

(2)科学家适应或建立新网络会影响学术创业者的研究议程,即将个人注意力从对一般理论的学科探索转向解决商业化挑战带来的新问题。学术创业使科学家与企业、政府、其它社会组织等多元创新主体开展协同研究,构成创新共同体[23]。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组织开展开放创新计划时要求研究人员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加强接触。Evans(2010)将这种转变称为科学活动(学科)结构的松动,导致“科学网络更广泛地编织”。学术创业有助于改变科研组织环境,使得与科学家注意力配置相关的“议题”和“答案”分散在更加广泛的组织环境中。科学家将有限信息配置给广泛和多元触发因素,并对这些触发因素进行关注、编码、解释和聚焦,能使其超越细分化的学科专业,接触到原先不熟悉的学科研究领域,启发异质化研究进路(如定义科研问题视角转换、利用实践证据突破研究定见、跨学科领域研究方法迁移)。对于学术创业者来说,作为应用研究项目的部分实验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异常现象需要新的科学理论予以解释,进而激发出新的研究进路;或者商业化研究项目中开发或使用的仪器或工具有可能弥补原先技术条件不足的研究进路。

3.3 互补性研究资源

资源基础观认为,资源和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源异质性是绩效差异的来源(Wernerfelt, 1984)。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需要掌握有价值、稀缺、不可替代和难以复制的资源(Barney, 1991)。外部环境是一个蕴含资源的开放式系统,当科研团队内部资源难以满足高绩效要求时,就需要打破组织边界限制,吸纳来自外部合作网络中(包括合作企业)的互补性资源。

本研究对互补性资源概念的界定与蒂斯(Teece)定义的互补性资源内涵一致。Teece(1986)认为,互补性资源并非单一存在,而是由多种类型资源聚合而成的集合体;其并非独属于某个特定的创新活动,而是在多种创新行为中同时存在,并且由于其它资源的存在而产生增量价值。本文认为,互补性研究资源并非创新链某个(或某段)特定环节所专有,如并非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链“上游”所专有。互补性研究资源蕴含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创新链企业技术开发“下游”环节。来自创新链“下游”的互补性资源因为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属研究资源的存在而产生增量价值。

科学家学术训练所形成的知识搜索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高校科学家与企业合作有可能会获得差异化的“下游”研究资源和能力。学术创业活动伴随着从科研网络向产业网络的跨越,创新网络之间的合作是一种以资源互补为重点的整合式创新。合作创新网络中的互补性资源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随着网络连接强度提升,互补性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愈发显著(王丽平等, 2016)。因而,学术创业有助于科学家整合来自产业界的互补性资源(如研究经费、人员组织保障、理论试验检验机会、产业链协同资源等),这些资源正向影响科学家的研究成就。

此外,互补性资源还能提高科学家双元创新能力——探索式创新(知识发现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利用式创新(知识应用为导向的科技转化)(张闳肆, 2022)。换言之,互补性资源不仅能帮助科学家发现已有知识的应用场景,还有助于识别和探索潜在的科学知识。

3.4 双联想式建构理论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意味着对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Schumpeter, 1934)。同样,其它社会学研究也强调当两个或多个原先不相关的信息矩阵发生组合时,预示着创造性行为的产生。科学家学术创业通常会涉及技术发展和应用,这一领域不同于学科化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即科学家会在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内同时进行知识生产。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在研究分子和化合物生理机制时会在临床环境中并行设计药物结构(Werker等,2020)。创造力理论家科斯特勒将此类机制描述为双联想,即当一个问题、想法、事件或情况在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思维矩阵”或领域中同时被感知时,就会产生双联想思维。

双联想意味着以一种新的方式加入不相关、经常发生冲突的信息。弗兰克·巴伦(1988)强化了这一观点,将双联想描述为“容忍混乱或看似相反信息的能力”。技术商业化信息对学科知识而言是一种新的输入,这些信息在技术领域已得到验证且具有一定的稳健性,更有可能为科研议程带来有用、有价值的(而非随机)新颖性。科学家会从技术商业化领域获得适当的模型或方法,并在学科化知识生产中应用这些知识[24]。此外,按照科斯特勒的推论,双联想中“每一种仍然独立的技能或思维矩阵越牢固地确立和运用,就越有可能出现相关发现[25]”。换言之,随着科学家对技术商业化领域认知的加深,高质量知识重组也将增多,因为个人在特定领域的熟练程度是创造知识的重要预测因素(Amabile,1983)。

在创业领域,双联想被认为是若干独立信息矩阵的结合过程,能使创业者识别机会并通过行动抓住机会(Smith 等,2003)。创造性行为并不是虚无产生的,而是需要创业者积极整合现有技能或资源识别机会并通过行动抓住机会。双联想思维既有可能在一段时间智力孵化间隔后“灵光乍现”地产生,也有可能在有意识和有序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过程中产生(Storr, 1991)。无论哪种情况,创业行动双联想思维都依赖于适当触发、领域知识和创造力技能的存在(Amabile, 2018)。学术创业经历正是一种触发,它使科学家具备技术商业化的技能,为其借用新领域理论、概念、模型、数据和技术创造了机会,便于新颖知识在独立领域之间进行迁移(Maggtti等, 2013)。

4 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本文整合多个理论视角,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综合性解析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家科研成就的过程机制。现有文献认为,创业科学家之所以选择与自身研究议程密切相关的商业化活动[26-28],是因为商业化项目有助于提供对研究问题的新见解,启发新的研究项目,可以调动资金支持重新搜索,并产生无形价值,如同行认可。这些研究多是从单一视角分析某种促进作用,进而形成较分散的见解。本文基于资源、制度和注意力理论视角提出整合性框架,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发现学术创业活动带来的互补性研究资源和异质化研究路径可通过科学理论建构,进而获得学术创业绩效和科学研究成就的双元产出。

4.2 研究贡献

(1)拓展了对学术创业激励机制的认知。现有研究认为学术创业产出体现在知识和财富两个方面(周炜,2022)。本文发现,学术创业存在潜在双重激励机制:一方面,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或衍生企业盈利带来的经济回报形成基于知识产权市场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学术创业(伴随着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对科研成就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基于知识创造优先权的认可机制[29]。尽管如此,总体上科研人员的学术创业意愿仍不积极(易高峰等,2022)。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NASA在组织开展开放创新计划时要求科研人员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加强跨学科接触,起初科研人员也是被迫超越学科界限。

(2)本研究案例选取对象均为杰出的科学家,研究结论对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杰出科学家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领路人”,其一言一行备受科学界同行关注,因而在高校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中发挥着“关键少数”作用(穆荣平等, 2022)。为激励科研人员开展学术创业,高校需要创造鼓励性文化氛围,强化其服务社会的“第三使命”。研究发现,如果符合相应边界条件(个体形成自洽的双元角色,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思路用于科学理论建构),学术创业有助于科学家在后续科学研究中取得相关成就。这表明,学术创业有助于克服学科固有路径,发现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研究(Dahlander等,2016)。因此,大学应该重塑文化制度和流程,引导科研人员在技术商业化过程中探寻科学意义。例如,将学术创业融入教师评价标准,改变学术文化氛围,激发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动力(苏洋,2022)。

(3)深化了对科学家创业方式的理解。对于离开学术工作岗位全职创业的科学家而言,其学术创业行为会对研究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0]。本文发现,学者可采用混合创业方式实现技术商业化。即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继续保持被雇佣的状态,这样可以降低创业机会成本,了解更多商业机会。科学家创业一般仍会保留其在公共科学机构中的研究人员身份,学术创业能够提高科学家作为研究人员的能力,使科学家对大学或科研院所而言更有价值,进而增加科学家职业流动机会成本。

(4)对统筹协调各类研究项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研究发现,学术创业对科研成就的促进作用弥补了以往对“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这一现象关注的不足。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持比例(基本保持在15%左右)远低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解析商业化活动“反向”促进科学理论建构的现象,有助于启发科研人员从实践中提炼和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对于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形成科研协同攻关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3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更有效地引导科学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提高研究质量。

(1)搭建新型科研平台,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等)之间的协同攻关。例如,组建一批旨在应对科研范式变革的跨界研发中心(机构),形成示范效应。

(2)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研立项,优化科研资助机制。例如,在以学科为导向的专家评审组(咨询委员会)中补充从事国家战略咨询、发展战略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对项目进行专业论证和科学研判。

(3)完善对科学家的认可机制,特别是改进事后认可机制。一些非共识、颠覆性、高风险特征的原创项目研究有时难以在事前获得资助和认可,应从机制上鼓励科学家与企业合作从而获得企业资助,并对事后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及时采取“事后追认”方式认可科学贡献。

(4)建立和完善杰出科学家与企业交流机制,尤其是鼓励两院院士等杰出科学家将凝练基础研究问题作为战略科学家的重要职责,引导杰出科学家带着凝练科学问题的明确目标深入行业调研。

4.4 不足与展望

本文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学术创业并非促进科学探索的唯一途径,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结论不是支持所有学者都应该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成为创业者往往是因为在特定时期获得了创业机会,在影响科学家是否选择学术创业的因素中,不应忽视科学家所具备的商业化潜力,因此本文隐含的前提条件是科学家手头握有具备潜在商业化机会的研究成果。其次,现有研究认为,互补性研究资源包括多元评价机制、结构互补的团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协同和研究经费资源等。未来应丰富构念内涵,提升对现象的解释力,还可以使用实证研究检验构念之间的内在关系,或基于大样本数据统计推断科学研究成就之间的联系。最后,本文访谈的科学家学术创业成就较高,对后续研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属于正面案例。未来可引入科学研究和学术创业相互冲突的反面案例,反向说明本文模型构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LOUIS K S, JONES L M, ANDERSON M S, et al. Entrepreneurship, secrecy, and productivity: a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life sciences faculty[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1, 3(26): 233-245.

[2] LOWE R A, GONZALEZ-BRAMBILA C. Faculty entrepreneurs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7, 32(3): 173-194.

[3] ABRAMO G, D'ANGELO C A, FERRETTI M, et al. An individual-level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n-off activities and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ies[J]. R&D Management, 2012, 42(3): 225-242.

[4] SHICHIJO N, SEDITA S R, BABA Y. How does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f scientists affect their scientif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quadrant model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5, 27(9): 999-1013.

[5] 温珂,苏宏宇,SCOTT S. 走进巴斯德象限:中科院的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 [J]. 中国软科学, 2016,31(11): 32-43.

[6] BUENSTORF G. Is commercialization good or bad for science? 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rom the Max Planck Society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2): 281-292.

[7] FINI R, PERKMANN M, ROSS J-M. Attention to exploration: the effect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on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22, 33(2): 688-715.

[8] AZOULAY P, DING W, STUART T. The impact of academic patenting on the rate, quality and direction of (public) research output[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9, 57(4): 637-676.

[9] 余义勇, 杨忠. 如何有效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链功能——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协同创新视角 [J]. 南开管理评论, 2020, 23(2): 4-15.

[10] 熊文明, 余维新, 陈传明.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的学术创业过程研究[J]. 管理学报, 2021, 18(2): 243-252.

[11] GULBRANDSEN M, SMEBY J C. Industry funding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 research performance [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6): 932-950.

[12] BIKARD M, VAKILI K, TEODORIDIS F. When collaboration bridges institutions: the impact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on academic productiv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9, 30(2): 426-445.

[13] AGRAWAL A, HENDERSON R. Putting patents in context: exploring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MIT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48(1): 44-60.

[14] BANAL-ESTANOL A, JOFRE-BONET M, LAWSON C.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industry collaboration: evidence from engineering academics in the UK [J]. Research Policy, 2015, 44(6): 1160-1175.

[15] VANNEVAR BUSH.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R].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5.

[16] STOKES D E. Pasteur's quadrant: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7.

[17] BABA Y, SHICHIJO N, SEDITA S R. How do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ies affect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pasteur scientists" in the advanced materials field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5): 756-764.

[18]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19]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design and methods [M].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2018.

[20] 李纪珍,李晓华,陈聪,等.学术创业企业从0到1的成长 [J].科研管理, 2020, 41(6): 139-148.

[21] BHATTACHARYA S, ARORA P. Industrial linkages in Indian universities: what they reveal and what they imply[J]. Scientometrics, 2007, 70(2): 277-300.

[22] SIMON H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47.

[23] 刘志敏, 张闳肆. 构筑创新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55(10): 16-18.

[24] ROSENBERG N, NATHAN R. Inside the black box: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 KOESTLER A. The act of creation [M]. New York: Macmillan, 1964.

[26] JAIN S, GEORGE G, MALTARICH M. Academics or entrepreneurs? investigating role identity modific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sts involved in commercialization activity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6): 922-935.

[27] POWELL W W, SANDHOLTZ K W. Amphibious entrepreneurs and the emergence of organizational forms[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2, 6(2): 94-115.

[28] HMIELESKI K M, POWELL E E.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university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8, 32(1): 43-77.

[29] MERTON R K. Prioriti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57, 22(6): 635-659.

[30] TOOLE A A, CZARNITZKI D. Commercializing science: is there a university "brain drain" from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J].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9): 1599-1614.

(责任编辑:王敬敏)

英文标题

How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Promotes Academic Performance: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the Pasteur Quadrant

英文作者Zhang Hongsi1,2

英文作者单位(1.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88, China;2.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英文摘要Abstract: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academic research. Nevertheless, existing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s insufficient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how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ffects academic research performance. Pasteur Quadrant reveals that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an inspire the output of basic research; nevertheless, the mechanism of use-inspired basic research (Pasteur Quadrant) is still left inside the black box to some extent and has not been truly revealed.

This article employs a case stud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o delineate thre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promote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first channel is overcoming path dependence in the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is channel, the inspirations arising from practice-based activities inspire scientists to transfer methodological paradigms across fields, keep open-minded to data that is abnormal to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nd combine heterogeneous perspectives to redefine research questions. For academic entrepreneurs, as part of applied research projects, experiments may lead to abnormal or unexpected results, which require new scientific theories to explain and stimulate new research approaches. Alternatively, the instruments or tools developed or used in commercial research projects may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new research pathways.

The second channel is to replenish the research team with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e.g., sustainable financial resources, high-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platforms, teammates with diversified skillsets) through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The knowledge search ability formed by the academic training of scientist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scientists and enterprises may also provide differentiated "downstream" research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are accompanied by a leap from research networks to industrial networks, and there is an integrated innovation model with a focus on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an open system containing resources. When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a research team are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 performance,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boundar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bsorb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from external cooperative networks (including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The third channel is activated through nove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processes; specifically, bisociativ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s a salient proces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s a novel input for subject knowledge production, but it has been validated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and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robustness, making it more likely to bring useful and valuable (rather than random) novelty to the research agenda. Scientists may obtain appropriate models or methods from the field of technological commercialization and apply this knowledge to disciplinary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bisociat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relies on the existence of appropriate triggers, domain knowledge, and creative skills. The experience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is a trigger that prepares scientists with the skills to commercialize technology,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borrowing theories, concepts, models, data, and technologies from new fields and facilitating the transfer of novel knowledge among independent fields.

The research also find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dual roles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entrepreneurial self-concept) is an antecedental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Academic entrepreneurs not only need to deal with the disadvantages of new entrants but also must address the legitimacy issues brought about by "role switching"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 New institutionalism emphasizes the constraints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formal institutions,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on the subject of behavior. Only when the behavioral subject conforms to the expectations, norms, and standards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can it have legitimacy, thereby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obtain resour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generating differentiated efficiency.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norms, values, beliefs, and practices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which may lead to conflicts of legitimacy. Scientists need to balance the legitimacy pressure brought about by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norms i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uch as research rigor and practical relevance) to achiev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inspire researchers to extract and study major scientific problems from practice, thus promot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formation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odels among basic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other related projects.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Pasteur Quadrant;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Academic Performance; 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23-05-04 修回日期:2023-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304020)

作者简介:张闳肆(1994—),男,安徽合肥人,博士,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发展战略、能源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