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拖拉、行动散漫、得过且过……学习生活中显示出来的种种迹象都在告诉我们,孩子缺乏成长的内驱力。当内部唤醒意识和紧张状态不存在时,无论外部怎样用力,孩子都走在了被动成长的路上,需要被拉着走、拽着走。
什么是内驱力?内驱力是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在学习生活中,孩子是否知道他想要什么,为了自己的目标有没有主动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是否拥有成长的内驱力。
当下,家长和老师们常常采取的教育模式是:如果你听话,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惩罚你。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与内驱力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存在几个显而易见的缺点:第一,难以保证行动的延续性。奖励和惩罚存在的时候,孩子有行动,一旦不存在,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第二,难以实现责任的转移。成长也好,学习也罢,本来都是孩子的责任,奖励和惩罚则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的投入度自然不会高。第三,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只有奖励越来越大、惩罚越来越重,才能继续推动孩子行动,但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相反,在内驱力的推动下,孩子在成长任务的完成上参与度更高、行动更持久、成就感更强。
鼓励和赏识是在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孩子以主动、自信的态度去完成成长任务的教育方法,也常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首选的方式方法。作为父母,如何让鼓励真正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呢?
1.鼓励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保持亲子间清晰的界限
在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有父母的职责,比如营造温馨整洁的家庭环境、适时提醒孩子接下来的任务、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等;孩子有孩子的任务,比如整理自己的物品、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等。父母在放手的同时展示对孩子的信任,孩子才敢于尝试,即便他会犯错误,或者走一些弯路,他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
2.鼓励的基础是悦纳孩子的独特性,寻找孩子自身的闪光点
悦纳是父母对孩子该有的态度,也是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认识自己的理想状态。悦纳不是全盘欣赏,也不是一味否定,而是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这些特点的不同,让他有了他自己的样子,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就保持住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改进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作为父母,更要正确对待孩子与孩子的比较。
3.鼓励的方向是保证孩子任务的明确性,引导孩子坚持行动
孩子成功的时候愿意与父母分享,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要认可孩子为这份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还想要这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要保持住这份努力”。孩子失败无助的时候,最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父母要具体告诉孩子哪里做得还不错,让孩子知道他需要保持的是什么,而不能因为一两件事情没做好就否定自己。同时,我们要指出孩子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孩子也就清楚了他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这样的鼓励是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他都有自己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
4.鼓励的语言要具体且不带情绪,在平和中让孩子感受到力量
“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真能干”这种鼓励往往会让孩子一头雾水,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长时间在这样的赞美声中成长,他非但不能进步,还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你名字写得很漂亮、你声音很洪亮、你看到东西乱了能主动整理……”这种具体有针对性的鼓励是对良好行为和习惯的一种强化,也增加了孩子未来行动的主动性。另外,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效果差异也很大,父母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表达,孩子才能做到脚踏实地地成长。
5.鼓励的内容是可以迁移和改变的,能为孩子未来积蓄能量
“你真聪明、你真漂亮”这样的赞美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讲意义并不大,而且这样的表扬听多了,与生俱来的优势极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进步,变成了成长的障碍。聪明与否、漂亮与否都不是孩子可以决定和改变的,反而会让他们因为聪明、漂亮等先天的优势而忽略掉后天的努力与良好习惯的培养。当有一天他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想去努力做出调整和改变时,却发现已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也有可能觉得为时已晚而就此选择放弃。所以,忽视“小聪明”,瞄准“大智慧”,不失为家长的明智选择。有些孩子在学习上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也能获得暂时成功,比如考前突击一下或者考试的时候做点小动作,也能收获一个不错的分数,但父母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成绩背后的习惯、方法、规划等日常表现。我们要肯定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的认真和坚持这些内在品质,因为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可以迁移的,而分数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6.鼓励的目的是强化孩子自身的价值感,让孩子预见未来的曙光
好的家庭教育要充分体现孩子的自身价值感,充分调动孩子成长的内驱力。由于物质越来越丰富,孩子衣食无忧,于是开始思考学习的价值,过早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些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是这样的观念:“你把学习管好就行,其他你不用操心。”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包办和代替成了家长的日常,当孩子生活的重心、生命的支点只有一个的时候,他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就很容易崩塌。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在学业上不够成功时,他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而也会泛化到自己人生方方面面的失败。所以,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想尝试的领域和事物时,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哪怕在父母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理想,都可能在未来成为推动孩子前行的力量。
(摘编自《大众心理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李凤珍 邮编:2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