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下,笔者走进了“红军摇篮”闽西的莽莽大山,初识了这个有着浓郁传奇色彩的村落——中复村。
中复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是个千年客家古村,仅村名的变化就有四五次之多。最初,因为该村村民多为钟姓,人称钟屋村;后因该村发展成为周边村落的中心,就改为中屋村。1929年红军入闽作战,长汀成为“红色小上海”,村名便变成“红屋村”;1934年10月红军转移后,该村改名为“中复村”,并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中复村名称,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含义……”同行者有人对村名给出别样的解读。
一进村子,笔者首先看到一座形似龙头的木质廊桥,廊桥跨过一条小河,连着千年“官道”,传说这是村庄龙脉之地,故名“接龙桥”。廊桥有400多年历史,中间供奉着被当地人视为保护神的真武大帝雕像,而雕像对面的木板上,有当年红军的宣传标语“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八个大字,岁月留痕,清晰可见。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之时,廊桥便是红军宣传革命、分田分地、征兵动员的重要场所,柱子上那道离地约1.5米,与带刺刀的长枪一样高的清晰刻痕,就是当年红军征兵的高度线。“人比枪高当红军”,近3000个客家子弟从此奔赴战场,最后活着回村的仅有6人,这条刻线也就有另一个悲壮的名称——生命等高线。廊桥也因此被乡亲们称为红军桥。
村中现存最具特色的建筑当数观寿公祠——钟氏后人为纪念该村开基先祖观寿公而建的宗祠。公祠始建于明初1422年,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构架,由门楼、前厅、天井、两廊、正厅及左横屋组成,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门楼为五凤楼结构,由五层如意斗栱承托,装饰十分精致,当地人称阿雀巢,属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为长汀十大门楼之一,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细瞧,屋檐下柱子的颜色一半是火烧的黑,一半是木材的黄,依稀可见当年的枪弹与炮火留下的累累伤痕。讲解员钟鸣介绍说,公祠是当年红九军团松毛岭战斗指挥部,而且红军长征 “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语)。这也是“红军长征第一村”“长征零公里处”的由来。
根据史料记载,国民党军于1934年9月下旬重兵集结在松毛岭,企图破坏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最后屏障,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在此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大转移。当时,中复村全村百姓全力以赴支援红军,挖战壕、修工事,运物资、送食物,甚至把自家的门板都卸下来,“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书写了“有陈屋但无陈姓人”的悲壮赞歌。经过七天七夜的鏖战,伤亡高达6000多人的红军部队于9月30日撤出阵地,在观寿公祠前广场集合,踏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红九军团是长征最早走出的英雄部队,是唯一一支没有从于都渡河离开中央苏区的部队。”钟鸣补充说道。
据钟鸣介绍,中复村人八月十四过中秋节,而不是传统的八月十五,就源自当年的松毛岭战斗。一方面,松毛岭战斗打响的9月23日是中秋节,战前准备的红军便提前一天过了节;另一方面,为了缅怀牺牲的红军将士,乡亲们从此提前过中秋节,八月十五那天则去扫墓祭奠。岁月流转,“提前过中秋节”慢慢成为习俗,一直持续至今。
连接红军桥和观寿公祠的是一条长500米的老街,老街原为汀州(现长汀县)通往上杭、连城的古官道,始建于明朝,繁荣于清代,路面由碎石铺砌而成。老街一直商贾云集,至今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宗祠、寺庙、桥梁、街亭和古井等客家建筑。
苏区时期,老街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雏形的各种合作社,为红军提供了大批物资,成为中央苏区东部边区贸易中心,现在街上依稀可见“支援前线”“节省粮食供给红军”等标语。“这里是南山镇最大的集镇,昔日的‘红军街’现在变成了‘电商街’,成了当地土特产品展示窗口、农村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钟鸣指着街道两边的店铺说。
中复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党史教育基地。走进村里,笔者除了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之外,还发现了随处可见的红色印记:红军医院牛角屋、抗日漫画群旧址、松毛岭战斗纪念碑、“长征零公里处”石碑、“长征从这里出发”展馆……
战火早已远去,青山依旧长青。昔日硝烟弥漫的小山村,如今正在“红军长征第一村”的旗帜指引下,继承红军优秀传统,发挥长汀“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努力发展生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富民强村之路,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休闲乡村、森林村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
老村焕新颜,心安即吾乡。笔者漫步在这座千年的古村落当中,清风轻拂,水波荡漾,虫鸣鸟叫,欢声笑语,红绿辉映,天人合一,不禁感慨呈现眼前的景象恰似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乡村山水画啊!
(江西 谢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