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可引起各生长阶段鲤鱼、框镜鲤、锦鲤等鳃坏死及间质性肾炎,死亡率60%~100%,一旦发病,疫情难以控制。目前,尚无药物或疫苗能够有效治疗锦鲤疱疹病毒病,只能通过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的手段加强预防,在发现疫病后及时上报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病原溯源、切断传播途径。
一、流行特点
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体为锦鲤疱疹病毒,主要感染锦鲤和鲤及其亚种,传染性强,致死率较高。
(1)锦鲤疱疹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在欧美出现过暴发流行,我国各地都有传播。
(2)该病目前发现仅感染锦鲤和鲤及其亚种,同一水域其他鱼类未发现感染,但可成为病毒携带者。该病传播速度快,各个年龄段的锦鲤和鲤及其亚种都可感染,苗种及成鱼均易感,幼鱼更易感,锦鲤比有鳞的普通鲤更易感,死亡率80%~100%。
(3)患病水体中幸存个体,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可传染给其他健康鱼。病原体也可潜伏于其他鱼类,从而间接传染给鲤科鱼类。
(4)该病多发于春、秋季,发病最适温度为22~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0℃,该病不会引起病鱼死亡,但病毒在细胞中持续存在。适宜温度下发病迅速,危害性较大。
(5)该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患病鱼体、养殖用水、患病鱼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同一水域的其他鱼类等,均可成为传染源,健康鱼接触传染源后可能被传染。除养殖鱼类,野生鲤种群也会被感染,暴发该病,可造成群体死亡。
(6)体大肥硕者往往成为病毒优先侵染的对象,首先出现死亡,最后剩下的基本是瘦小个体。
二、发病症状及危害
(1)鱼体乏力,无食欲,病鱼无方向感地缓慢游动,有的头朝下尾朝上漂游或不游动。有时沉入池底一角,有时会在池塘边缘浮沉。浮在水面的鱼,可在水面漂浮2~3天,状似死亡。
(2)体表有出血现象,尾鳍、腹部、嘴尤其明显。体色变白,皮肤出现白色斑块和水泡。鳞片脱落,鳞片上有血丝。
(3)鳃丝有大量黏液,拖带污泥,组织坏死。头部萎缩,眼睛凹陷。
(4)解剖发现,肾肿大变红或变黑,肠道硬挺充血,肝胰脏灰白色,肝脏易碎,腹腔有积液。
(5)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发病后1~2天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
(6)鳃丝膨胀、腐烂且被黏液覆盖,水流无法从鳃丝通过,气体交换无法完成,鱼摄取不到足够的氧气,就会变得迟钝,经1~2天就会死亡。
(7)鱼体内外渗透压不同,若表皮受感染产生病变,则不能很好地调节渗透压,使鱼体痛苦,外在表现异常。
(8)在较低的水温下,锦鲤即使感染病毒也不发病,而且发病时检验通常显示为正常。病鱼也可以长时间存活。较低水温条件下引入锦鲤时,如不能单独放养,与其他鲤、锦鲤混养,有引起疱疹病毒传播的风险。
三、防治方法
(1)免疫预防。可选用减毒疫苗、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进行免疫,可有效保护鱼体不受侵害。减毒疫苗可免疫保护8个月。
(2)控制水温。该病流行与季节性水温变化密切相关,只在18~28℃发病,因此可通过控制水温来实现对此病暴发的控制。水族箱、室内养殖等较小水体,可以通过人为调温来达到目的,对外塘、网箱等大型水体则不适用。如遇天气突变、温度大幅度变化引起水温巨变,有可能实现控制疱疹病毒病暴发的目的。但水温恢复后仍可能发病。
(3)加强检疫。在我国此病还没有大面积蔓延,但也应保持警惕。应加强进出口口岸检疫,控制其传播。外地购入鲤苗种,应在18~28℃环境下暂养30天。
(4)监测水质。对池塘周边水域定期监测,外来水体未经检测不要使用。春、秋季节监控水温,保持水温稳定。发病季节加强水质管理,调控水质,使水质指标始终达标。
(5)提高鱼体免疫力。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适当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加强投喂,增强鱼体体质。定期向水体投放益生菌,投喂免疫增强剂如益生菌和免疫多糖、维生素C、多维等,投喂抗病毒药物如中药抗病毒制剂。药物使用量、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规范操作。合理投喂,发病高峰期前,适当减少投喂量,发病时停止投喂。
(6)发病高峰期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投喂药物和外用消毒。如投喂氟苯尼考+止血快+力克101(具体用量参考说明书),每隔5天泼洒优碘或高聚碘(按说明书规范使用)1次,规范用药。鱼药商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制作工艺等不尽相同,同一种药物不同厂家可能有不同名称,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也可咨询生产厂家或技术人员。
(7)减少应激反应发生。发病季节保持水质稳定,不大量换水,不搅动池底,不泼洒刺激性强的药物。
(8)阻断传播。对发病池塘予以封锁,彻底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鱼,对渔业用具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源。
(摘编自《水产养殖》 山东省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 孙清秀 魏延亮 李东滨 王新叶 张越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