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灰色文献数量逐步呈现海量化增长趋势,灰色文献的类型极为丰富,存储方式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为了发挥灰色文献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做好灰色文化建设工作。基于此,文章以灰色文献的概念为切入点,简要论述大数据时代下灰色文献的特点,并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灰色文献藏量、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灰色文献资源、使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图书馆运行机制、应用大数据技术重组再造文献资源等策略,旨在拓展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路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灰色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质量,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服务质量。灰色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中重要的文献类型,其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资源内容不完善、资源收集成本高等问题,严重阻碍灰色文献建设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整合灰色文献资源,以满足人们对灰色文献的阅读需求。
一、灰色文献内涵
对灰色文献的定义,学术界有很多种说法。目前,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中曾经解释过灰色文献的概念,认为灰色文献是为特定读者准备的内部资料,灰色文献的发行数量极少,且未公开来源渠道。虽然此种说法的来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其对灰色文献的定义较为狭隘。一般来说,灰色文献是由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学术研究所等印发且不受商业出版商影响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机关文件、档案信息、工作报告、机密文件以及产品资料等相关信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灰色文献的定义范围应得以拓展。灰色文献应该突破传统的文字书籍资料形式,通过“数据”的方式传播。数据成为灰色文献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为相关人员使用。灰色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内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做好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从而丰富灰色文献资源种类和数量,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或学习提供参考。
二、大数据时代灰色文献的特点
1.灰色文献数量海量化
在大数据时代,灰色文献具有数量海量化的特点。与传统的文献资源对比,灰色文献的数量极少。但随着大数据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使得灰色文献资源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拥有海量灰色文献资源。海量资源一直被认为使用价值低,大多数文献内容无效,这是大众对海量资源的误解。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对灰色文献的资源收集与整合,当其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后,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对灰色文献来讲,其单一个体的价值较为有限,随着相关文献数量的增多,形成统一的整体,才能体现出灰色文献的价值。随着灰色文献逐步呈现规模化特征,有效提升了灰色文献的应用价值。海量的灰色文献对政治、经济、生活、科技以及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均有所记录,可以向人们呈现其细微面貌,掌握诸多人们尚未了解的文化、技术以及知识的细节,为读者提供海量资源,便于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
2.灰色文献载体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灰色文献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特点。金沛霖认为地方文献属于灰色文献的一部分,地方文献主要是针对某地区的相关内容加以记录,主要包括地方报刊、文字资料、图片资源以及票据等相关内容。地方文献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经济增长、文化发展、人们生活面貌等基本情况,其文献类型十分丰富。地方文献的载体种类较多样,包括图书、纸本、影像资料、音像信息、电子书、网络资源以及数据库资源等,已经成为当地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灰色文献的载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更多的是依赖于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分享,可以通过某信、邮件、短信等方式传递灰色文献资源,“无纸化”工具已经成为灰色文献传递的主要载体形式。此外,还包括电子账簿、慕课资源、视频资源等数字化资源载体形式,为灰色文献的建设工作提供载体支持。
3.灰色文献存储网络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灰色文献的存储方式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献资源存储方式主要为图书、影像资料、光盘、磁盘以及U盘等形式,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灰色文献主要是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存储。通过数据库的开发,灰色文献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将灰色文献存储于云端,实现对灰色文献资源的自动备份,以免出现信息丢失问题。新形势下的灰色文献资源存储方式需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展开分析,并分类处理,有效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效果。同时,灰色文献还能够在社交平台、办公软件、财务软件中显示,为读者带来高质量服务,并能够实现灰色文献在不同呈现形式之间的转换,如文字语音之间互相转换,丰富灰色文献的呈现形式。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建设路径
1.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灰色文献藏量
公共图书馆在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灰色文献的收藏量。公共图书馆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增加馆藏资源数量才能够提高其吸引力,增加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从而扩大其影响力。
首先,公共图书馆在采购灰色文献前,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读书行为与搜索记录展开全方位分析,了解读者的根本需求,明确灰色文献采购的方向,满足读者的阅读学习需要。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大数据功能对读者需求加以分析,明确其所需要的灰色文献类型,完成对灰色文献资源的采购。
其次,在购买灰色文献的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获取灰色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将相关纸质文献转化成电子版灰色文献资源,便于对灰色文献的保护和永久性存储以及传播与共享。灰色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电子书、数据、网页等形式呈现,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页抓取技术、爬虫技术等手段获取与整合文献资源,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对资源加以分类与存储,使其成为图书馆内部可使用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扫描技术、影像处理技术、仿真技术以及网页抓取等技术整合灰色文献资源,有效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灰色文献数量以及资源类型,提高其馆藏量,有助于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了解读者对灰色文献的需求,并通过多种手段处理与整合灰色文献资源,有效地促进公共图书馆对灰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读者的数字化阅读奠定基础。
最后,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灰色文献数字化资源时,应该注重兼容问题,以满足公共图书馆数字技术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在对灰色文献数字化编辑时,应该明确检索标准,从而为读者的检索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该注重灰色文献资源的多维加工,为灰色文献提供多元化载体,有效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该注重对二维码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够将不同载体的灰色文献统一处理,为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奠定基础。
2.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灰色文献资源
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内部含有大量的灰色文献资源,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资源加以整合,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搜索灰色文献资源,并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全方位了解灰色文献资源的基本情况,实现对灰色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读者对灰色文献的阅读偏好,并通过数字化阅读平台向读者推送相关灰色文献,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的挖掘能够发现,首先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最多,其次为政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文献资源,最后为科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灰色文献资源,为读者打造更为多样的产品服务。
公共图书馆通过对灰色文献馆藏资源的分析与读者的偏好收集可以发现: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第二,人们在搜索灰色文献资源时,更加关注法律、医学等方面的资源;第三,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读者阅读的灰色文献信息类型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公共图书馆为了能够适应这一变化,工作人员应该优化读者服务方法,注重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读者服务工作中,从而提高服务水平。首先,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渠道收集与整合灰色文献资源,为读者的阅读提供海量资源,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其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分类馆藏资源,为读者的数字化检索服务奠定基础;再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与不同行业之间的个体、团体、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开展合作,整合多项灰色文献资源,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的数量;最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读者的建议,并对合理化建议加以实践,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对灰色文献资源的阅读需求。
3.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图书馆运行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在灰色文献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完善自身的运行机制,为灰色文献建设提供基本保障。为了提升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创新发展思维。只有优化自身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够满足读者的根本阅读需求。其一,构建科学的资源挖掘机制。工作人员应该以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的导向为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方向,进而开展灰色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馆藏资源的丰富;其二,构建协调性资源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在开展灰色文献资源建设时,主要包括决策、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应注重相关工作的协调与互动,从而实现对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其三,构建个性化服务机制。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打造个性化服务时,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终端设备提供服务,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读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公共图书馆中的灰色文献资源完成搜索和阅读,通过网络技术传递灰色文献,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灰色文献的个性化推送,给读者带来良好的网络阅读体验。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并向其展示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的实时更新动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加读者的粉丝黏度;其四,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委派专业人士对大数据平台加以维护,避免受到网络病毒攻击,可以有效保护灰色文献资源,还能为读者提供稳定的阅读平台,提高读者的阅读流畅度。
4.应用大数据技术重组再造文献资源
为完善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应该应用大数据技术重组再造灰色文献资源。文献资源的重组再造指的是根据对现有资源开展一定的关联分析,不断丰富文献资源内容,进而提高文献资源的系统性,有效增加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价值。
图1 文献资源重组再造过程
文献资源的重组再造可以分为资源构建和资源推荐两个方面。其中,资源构建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重组再造文献资源,从而形成专题库资源。专题库资源主要包括文本库、图像库、视频库、学科库、知识库以及智库等,可以实现文献资源精准化构建,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价值;资源推荐指的是根据公共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向读者个性化推荐灰色文献资源,是文献资源重组再造的策略机制,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偏好、读者需求、读者行为以及读者习惯,从而了解读者对灰色文献资源的根本需求,通过精准化推荐,以满足读者的应用需求。文献资源重组再造过程如图1所示。
公共图书馆为了能够实现灰色文献的资源重组再造,可以建立“读者—情境—资源”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灰色文献资源与具体的情境加以关联,并且将情境与读者关联在一起,情境可以作为读者和灰色文献资源之间的桥梁,完成资源重组再造。系统模型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读者的阅读偏好,并分析在不同情境之下读者的阅读偏好概率,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读者偏好与灰色文献资源之间的适配度,向读者推荐相关灰色文献资源。在本模型中,使用基于协同过滤的情境算法对资源加以重组再造,将用户阅读需求与灰色文献资源相关联,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智能化推荐。总之,公共图书馆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用于灰色文献资源的整合与智能推荐工作,充分了解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建设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灰色文献作为特定读者使用的内部资料,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多种变化。灰色文献的数量呈海量变化,灰色文献的载体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灰色文献的存储趋于网络化。基于此,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灰色文献藏量、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灰色文献资源、使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图书馆运行机制、应用大数据技术重组再造文献资源等方式,完善灰色文献的建设,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廖 瑜.基层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建设实践与探索——以莞城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06):62-66+77.
[2]金 峰.“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建设策略研究——以广州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为中心[J].图书馆学刊,2022,44(10):56-62.
[3]薛 艳.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建设路径探索[J].文化月刊,2022,(09):114-116.
[4]彭 焱,张 妍,赵雪岩.高校图书馆灰色文献之政府信息的服务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5):141-144.
[5]王正林.基于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7,39(09):99-102.
[6]王 卫.高校专业图书馆中“灰色文献”的开发和利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105-107.
作者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