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对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展开了全面的效果评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了学生对活动的看法与建议,揭示了活动的实际成效亟待改进之处。研究发现,活动虽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取得成效,但参与度不均、活动质量差异等问题仍需关注。为确保活动不断优化,研究提出了跨部门合作、持续反馈收集、强化宣传、资源合理分配、员工培训、量化评估及鼓励创新等策略。此研究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及校园阅读文化营造具有深远意义。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样本,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并追踪活动的长期效果,以全面评估其对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长期影响。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估;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阅读不仅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中心,肩负着阅读推广、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希望能了解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以及活动对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这些活动,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概览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通常会策划并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以下是部分活动类型的列举与分析:
二、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估
1.评估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活动的多个关键方面,旨在量化活动成效,从而为后续的优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持。以下是评估指标体系的详细内容:
2.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并对数据展开了相应的处理。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包含上述评估指标体系的详细问卷,针对参与活动的用户发放。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要求用户对各项指标评分,并留出开放性问题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图书馆使用数据分析。通过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取了活动期间及活动前后的书籍借阅记录、电子资源访问日志等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数据,以量化活动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影响。现场观察与记录。观察和记录活动现场,包括人数、氛围等。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分布、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深入剖析了活动效果的各个方面。
3.评估结果分析
(1)活动参与情况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某民办本科高校本学期共有1418名学生参与了阅读推广活动调研。其中,79.19%的学生表示参与了阅读推广活动,显示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有18.9%的学生未参与活动,提示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大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2)活动满意度分析。整体满意度: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41.87%,并有29.43%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也有4.07%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图书馆需要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反馈,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活动内容满意度:根据数据显示,对活动内容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73.96%,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仅为8.13%。可以看出大多数参与者对活动内容的主题选择和嘉宾演讲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图书馆需要在主题选择和嘉宾演讲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活动组织满意度:在活动组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也较高。其中,有34.6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5.41%的人选择了“满意”,合计超过70%的人对活动组织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仍有8.8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提示图书馆在场地布置、时间安排等方面仍需改进。(3)活动效果分析。阅读量变化:参与活动后,有43.54%的学生表示阅读量有所增加,24.64%的学生表示显著增加,说明阅读推广活动对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阅读量没有变化或有所减少,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书籍种类多样化:在活动后,41.87%的学生借阅的书籍种类变得多样化,24.4%的学生表示变得非常多样化,显示出阅读推广活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借阅的书籍种类没有变化或变得单一,图书馆需要通过更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学生。书籍难度提升:在阅读难度方面,35.65%的学生表示借阅的书籍难度有所提升,23.68%的学生表示显著提升。这表明阅读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阅读难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阅读频率和时长:在阅读频率和时长方面,分别有43.3%和41.15%的学生表示有所提高或增加,显示出阅读推广活动在促进学生阅读频率和时长方面的积极效果。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变化或有所下降或减少,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4)建议与意见分析。宣传渠道与力度:调查结果显示,宣传渠道和力度不足是制约活动影响力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受访者表示,由于宣传不到位,他们未能及时了解到活动信息,错过了参与机会。建议图书馆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学生会、校团委、学社联及社团等多元渠道推广。书籍质量与服务:部分受访者反映,图书馆存在书籍落灰、有霉味等问题,影响阅读体验。建议图书馆加强日常清洁和维护工作,确保书籍整洁、无异味。同时,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评估馆藏书籍质量,剔除质量不佳的书籍,增加优质书籍的采购和推送。活动内容与形式: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活动很有意义,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活动内容和形式能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建议图书馆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有启发性的阅读推广活动。
三、阅读推广活动优化策略
1.基于评估结果的优化方向
根据前文对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的评估结果,发现了几个关键的提升点。首先,虽然活动参与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吸引更多非图书馆常客方面。其次,用户满意度总体良好,但在某些细节上,如互动环节和活动内容多样性方面,用户反馈了一些改进意见。最后,尽管阅读推广活动对提升阅读量和阅读深度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均衡,部分用户并未明显感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评估结果,提出以下优化方向:一是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以扩大参与群体;二是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用户满意度;三是加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用户的阅读能力。
2.具体优化策略
(1)为了扩大参与群体,图书馆可采取多元化的宣传策略。在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如某博、某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活动信息,以及时、有效地触及广大学生群体。同时,校园广播和海报等传统宣传方式也不应被忽视,它们能在学生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从而加深学生对活动的印象。此外,图书馆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校园组织的合作与联盟,如学生会、各类社团等。通过与这些组织的联合推广,活动不仅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还能吸引那些可能对阅读活动感兴趣但之前未曾参与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图书馆还可以设立阅读积分制度或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持续参与并分享其阅读心得。这种正面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2)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图书馆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主题。除了传统的文学、历史等主题外,还可以涉及科学、艺术、社会热点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有助于打破阅读的界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汲取知识。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置读者交流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阅读体验;举办知识竞赛或在线问答等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使其在竞争中体验阅读的乐趣。(3)为了提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图书馆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推荐服务。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图书馆能够推送更符合其需求的书籍资源,极大地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并有助于培ruGHdATJH7z1hLQucK7wfp7vfb8A3Ti30Ju9CFhSHug=养其阅读兴趣。
3.策略实施建议
(1)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图书馆不应孤立运作,而应积极与学校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各院系建立稳固的沟通桥梁。这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将有助于集思广益,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共同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实施,确保活动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参与。(2)持续收集与响应反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反馈机制,持续主动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可以及时调整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还能确保活动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紧密连接。(3)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方式。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传播渠道,如校园广播、醒目的海报张贴以及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广泛且深入的活动宣传,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4)资源的合理配置。图书馆需精细管理其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各项优化策略能够在预算范围内、按照规定时间表顺利实施。(5)人员培训与提升。图书馆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不仅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强化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执行和优化各项策略。(6)建立明确的量化评估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客观地评估各项优化策略的实际效果,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为策略的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7)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图书馆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机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图书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和阅读偏好,从而为未来的活动策划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8)创新与实验的鼓励。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图书馆应积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实验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还有助于探索更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四、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本研究全面评估了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证实了阅读推广活动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活动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参与度和用户满意度。这些策略涵盖了活动宣传、内容设计、组织安排以及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希望能为未来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更为明确和有效的指导。
2.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选取可能不够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效果评估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借阅数据,未能全面涵盖学生阅读行为的所有方面,如阅读质量、阅读心得等,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主要关注了活动的短期效果,对于长期影响的评估还有待深入。此外,本研究提出的优化策略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可以扩大样本范围,涵盖更多类型的民办本科高校,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其次,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阅读日志、用户借阅行为分析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体验。此外,还可以追踪研究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期效果,以评估活动对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长远影响;最后,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本研究提出的策略,通过实践检验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评估和优化策略探讨,为相关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未来的研究中,期待能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相关理论,为校园阅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爱瑜,储节旺,孟凡胜,等.高校图书馆大规模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实践及其优化策略——以“书香江淮”数字阅读项目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42(03):24-29.
[2]邱 源.近20年高校阅读推广研究范式分析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42(03):30-37.
[3]康琼琼.嵌入阅读推广活动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4(10):72-74.
[5]隋晶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评价[J].江苏科技信息, 2024,41(08):80-83+91.
[6]刘亚洋.基于5W模式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以郑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4):43-45.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