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一种常绿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君子的道德含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早在《诗经》中,古人见竹疏朗洒脱,便想起君子。到了唐宋,人们则直接将君子与竹的德性相关联。唐代刘岩夫《植竹记》曰:“君子比德于竹焉。”宋代欧阳修说:“竹色君子德。”至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竹便被称为“四君子”之一。竹之德包括诸多方面,唐代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写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白居易将竹之德概括为“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并逐一指出其对君子的对应教益,可以说对竹君子品格的推崇,无以复加。故“竹如君子,君子如竹”的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社会的文人雅士、仁人志士常常以竹明志,寄情于竹。
“本固”是竹的天性。作为“岁寒三友”,竹临风傲雪,越冬而不凋;随地而生,不择地势和土壤。“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在唐代刘禹锡的这首《庭竹》诗中,竹这种“无地不相宜”的特性正是“依依似君子”。清代郑板桥在《竹石》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竹立根牢固、坚忍不拔的物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性直”是竹的特质。竹外直中空,枝干挺拔直立,有宁折不屈之气概。宋代韦骧《咏竹》有句云:“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借赞美竹的挺直表达自己的正直秉性。王安石托竹言志:“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竹曾与蒿草、蒺藜一同享受雨露的滋润,但是它最终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王安石推进改革,虽遇重重阻力,依然不改其志。他以竹自况,写出了自己正道直行的意志和勇气。
“心空”是竹的品格。白居易在《池上竹下作》写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长庆四年(824),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满,改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这年秋天,白居易来到洛阳定居,写下了这首诗,借竹的空心道出了一个人修身养性、治学待人的正确态度。宋代徐庭筠《咏竹》中“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之句,更是把竹淡泊谦逊的品格写到了极致。
“节贞”是竹的风骨。南北朝刘孝先《咏竹》日:“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青翠的竹常常生长在荒野之地,长长的竹梢高耸入云,尽管没有人欣赏它的高洁,但它依然抱有坚贞不变之心。唐代岑参在《范公丛竹歌》中写道:“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宫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借竹的守节情操抒发自己的情怀。
宋代宋祁的《竹》,则将竹的修、直、节、空融为一体:“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第一句写竹修长挺拔,出类拔萃;第二句写竹挺直孤傲,每枝都独立不成群的性格。“辞卑”,拒绝低头,与后句“有节天容直”呼应。“节”,有气节。由于竹的气节高尚,上天也容许它直立向上。最后一句写竹的虚心,对竹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除了以竹入文,以竹入画亦是古人的一大雅好。诸如宋代的文同、苏轼,宋末元初的赵孟頫,明清时期的徐渭、夏昶、郑板桥、石涛等人都是画竹的大师。其中不少人还是写竹、画竹两者兼修,达到很高的造诣。
在历代清雅人士中,种竹养竹、敬竹仰竹之风颇为盛行。晋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描绘了一种淡和幽密、超凡脱俗、潇洒空灵、令人仰慕之境。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更是到了爱竹成癖、恋竹成痴的地步,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远离尘嚣和权势,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性的不拘,可谓清高、洒脱的文化标志。苏轼在《於潜僧绿筠轩》中直言:“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以其生态特征、人文情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让人感受到千古流传的卓尔不群的君子之风。
(选自2024年6月21日《学习时报》,有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