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教师要能够抓住幼儿阶段这个关键教育时期,助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学中,“一对一倾听”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幼儿,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因此,文章立足幼儿园教育中的“一对一倾听”展开分析,以期让师幼互动更高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一对一倾听”;师幼互动;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朱素芹(1992—),女,江苏省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幼儿园。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形态,它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延伸到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倾听是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用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可以建立更加亲密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地开展“一对一倾听”,让师幼互动更高效[1]。
一、“一对一倾听”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于学习以及生活的需求也明显不同。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开展“一对一倾听”,用心地倾听并且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心声,能够充分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开展“一对一倾听”,有助于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能够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
师幼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新时期,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对一倾听”,能够增加和幼儿交流的机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放心大胆地投入教师的怀抱,从而构建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为此,教师要高度重视“一对一倾听”,保障倾听效果,让幼儿真实地表达心声。
(三)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阶段是训练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积极地开展“一对一倾听”,让幼儿有了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幼儿会重新组织语言结构,也会对表达的内容进行构思,尽可能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教师面前,幼儿的语言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思维能力也会获得显著的提升。
(四)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改革是助力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幼儿阶段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在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之后,教师将会尝试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开展幼儿教育改革工作。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的倾听现状
(一)教师对倾听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对一倾听”活动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倾听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倾听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将倾听充分地落实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渐渐地疏远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对倾听的重视程度,容易阻碍幼儿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2]。
(二)教师倾听能力有待提升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需要教师掌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当前,部分教师缺乏对倾听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在倾听理论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倾听能力有待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此,幼儿园需要结合目前的幼儿教师倾听能力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倾听能力,让幼儿在专业化的指导下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观察
观察和倾听具有紧密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处理好倾听和观察的关系,能够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部分教师侧重倾听,忽视了对幼儿的观察,导致缺乏对幼儿的全面了解,无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效果。如何更好地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是部分教师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一对一倾听”,让师幼互动更高效的措施
(一)树立倾听意识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鉴于倾听对幼儿的积极影响,教师应树立倾听意识,提高对倾听的重视程度,助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幼儿园要加强对倾听的宣传工作。在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对“一对一倾听”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实施方法等进行宣传,营造重视倾听的幼儿园环境,让教师在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转变对幼儿园倾听工作的认知,并提高对“一对一倾听”活动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革新,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应用于幼儿教育中,比如“一对一倾听”,赋予幼儿教育鲜活的生命力。最后,幼儿园可以将“一对一倾听”纳入幼儿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比如,幼儿园可以将教师是否具有“一对一倾听”的能力作为重要绩效考核指标,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促使教师在绩效考核指标的引导下提高对“一对一倾听”的重视程度,并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倾听能力,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开展“一对一倾听”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教师只有在“一对一倾听”中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享受到“一对一倾听”带来的美好,让师幼互动更加高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要多沟通、多交流,并不断地内化倾听的思想和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倾听渗透到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善于观察幼儿
观察是倾听的基础,教师只有善于观察幼儿,在倾听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才能全面地掌握幼儿的优点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在一次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们都在有序地回应着笔者抛出的问题,其中某个幼儿在分享的时候,另一位幼儿一直喊叫着:“我来说,我来说。”听到该幼儿的喊叫声,其他幼儿也跟着喊叫起来,教室一片混乱。为了对该幼儿进行教育,笔者从观察入手,分析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最后发现该幼儿缺乏等待的能力,也就是延迟满足能力。幼儿发展延迟满足能力的最佳时间是3~5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让孩子学会等待,就要试着做到积极回应、延迟满足。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认真地倾听该幼儿的表达,一方面肯定他在发言方面的优点,比如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语言组织能力强等,另一方面还要对他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的行为进行教育,让他认识到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此外,笔者还联系该幼儿的家长,和家长一起制订提升其延迟满足能力的策略,通过家园合作更好地弥补该幼儿在延迟满足能力方面的不足。最后,笔者为该幼儿建立“一对一倾听”记录,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会在倾听中尊重幼儿
教师开展“一对一倾听”的基础和前提是尊重幼儿,只有对幼儿保持充分的尊重,才能够让幼儿感觉放松,进而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中尊重幼儿。
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见。幼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会在各种活动中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这些意见,并包容幼儿在意见上的不足。比如,在建构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选择建构材料的时候往往比较盲目,仅仅依靠个人对材料颜色、形状、材质等的喜好或者熟悉程度来选择,而不关注所选材料能否帮助自身完成作品的构建。同时,在建构游戏中,小班幼儿也较少有明确的建构目标或搭建蓝图,其建构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在尊重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尽可能维持幼儿的兴趣。教师认真地倾听幼儿的意见,能够给予幼儿极大的满足感,进而建立更加亲密的师幼互动关系。
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是一个有着独特情感需求的个体,比如有的幼儿渴望得到友情,有的幼儿希望和教师建立更加亲密的沟通关系,还有的幼儿则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等。因此,教师在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时,需充分地尊重幼儿的情感需求,根据幼儿的情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出现了错误,此时,教师不要大声呵斥幼儿,更不要否定幼儿,因为这样容易给幼儿造成心理创伤。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平等的师生沟通平台,倾听幼儿犯错的原因,以爱包容幼儿,并给予幼儿针对性的指导。
(四)掌握“一对一倾听”的技巧
对于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说,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中,教师更需要掌握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蹲式倾听法”。“蹲式倾听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蹲下来倾听幼儿的心声和意见,这样的倾听方法看似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改变,却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与教师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
其次,教师在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时,要善于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发现,不同的幼儿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幼儿在生活中乐于助人,积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有的幼儿在学习中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真地完成教师所组织开展的活动;有的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团结伙伴,具有团队精神等。
最后,教师倾听后要及时给予幼儿回应。在“一对一倾听”活动中,幼儿不仅仅希望能够得到教师认真、耐心的倾听,同时还希望得到教师的回应,并且教师的回应对幼儿来说十分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效果。为此,针对幼儿的意见和想法,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回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五)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新时期开展好“一对一倾听”活动,幼儿园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教师能够从容地参与到“一对一倾听”活动中去。
首先,幼儿园要组织开展以“倾听”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幼儿园可以针对教师倾听现状,为教师提供有关“一对一倾听”的方法策略,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其表征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使教师们进一步更新理念,拓宽教学思路。
其次,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教师技能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围绕着倾听展开,旨在为教师提供自主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发展教师的倾听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并掌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倾听的能力,通过“一对一倾听”活动锻炼幼儿的素质与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走进幼儿内心深处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善于观察幼儿,掌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与幼儿建立更加和谐的师幼关系。因此,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一对一倾听”教学活动,助力幼儿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沁瑶.倾听质疑交流:师幼互动的科学策略探索[J].文科爱好者,2023(3):238-240.
[2]沈佳蓓.倾听幼儿让教师成为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J].当代家庭教育,2023(6):94-97.
[3]许卫华.用心提升“倾听”的质量:《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对“师幼互动”的探索[J].福建教育,2022(5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