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差异教学模式运用策略研究

2024-10-30 00:00:00孙丽萍
教育界·A 2024年27期

【摘要】基于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现实情况,灵活运用差异教学策略。教师可通过精心构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不断调整调整差异化分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反馈、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等策略,提升学生的语篇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差异策略;运用研究

作者简介:孙丽萍(1979—),女,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

语篇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1]。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和被动学习者,而是主动加工和重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推理、评价和反思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以深入理解语篇。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生的学情水平等因素,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确保英语教学既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促进其求异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及重要性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知识积累差异和生活经验差异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位学生在英语学习领域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其个性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差异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引导其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2]。此外,通过差异化教学,学生将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升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二、探寻差异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学科在课程性质上既具备工具性,又蕴含人文性。工具性在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其思维品质,这也是英语课程的根本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以语篇教学为基础,结合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学习任务设计的差异性和梯度性,确保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应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从学生发展和差异化角度出发,设计多样化学习情境和多层次学习任务,提升语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和思维内涵的丰富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预测,设计差异目标

精确的学情分析建立在理性的教学预设之上。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细化教学前测活动,以对学生情况进行课前预测,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规划课堂教学活动。此外,精心设计具有差异化目标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自我挑战的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为例。一方面,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及重点知识,以“Story time”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并通过课本主题画面和对话环节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fish、dog、rabbit、parrot这四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前测活动,并根据课前预测的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前测练习的内容如下。

1.看图连一连、读一读,说说这些单词主要表达什么内容?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身体部位的单词?(图略)

2.请阅读下面的句子,选择适合的单词补全句子。(注意多余选项的存在)

(Can can't is are have has likes like)

①The pigs fat and cute.

②The panda black and white.

③The fish swim.

④The rabbits long ears.

⑤The monkey bananas.

⑥The elephant a long nose.

填写句子后,请认真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并找出相近的语句,再去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3.请从fish、dog、rabbit、parrot这四种动物中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搭配下列句子试着介绍一下这种动物,并把它画在右边的方框中。

I like

They are

They have

They can

They

随着课前预测活动的展开,教师需要进行理性的学情分析,并结合单元教材内容、课标教学要求等因素,初步设计基础目标: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汇,如arm、leg、tail、wing、body等;其次,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单复数形式的基本用法;最后,要求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使用It's.../ They are.../It has.../ They have.../It can.../ They can...等句型描述动物的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学生学情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挑战性目标可以是基于课内外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尝试深入探讨教材中四种动物的特征;也可以是要求其尝试用思维导图勾勒学习场景,并结合思维导图迁移介绍其他动物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从动物的动作特点、神态特点、生活习性和喜好等多角度进行描述,进一步提升英语表达的精准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二)导入预设,细化目标学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掌握相应语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巧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以实现优化语篇学习、深化阅读学习、提高阅读效果、提升思维品质等基本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细化各个环节,确保不同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从而有效推进预学、研学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语篇学习充满活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语言感知的差异性设计互动学习情境。通过口头描述并结合演示文稿展示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身体部位的英语单词及相应的表达方式,如I have two big eyes./ I have a round face./I have.../I can...等,以促进他们将相关英语单词与身体具体部位相联系。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对话形式预热,为后续阅读学习做铺垫。最后,教师可引入猜谜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体部位图片,尝试识别动物的名称,如“It has a big tail.”“It has four legs.”“It has a small head.”“It's a squirrel”。在具体互动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全神贯注地参与活动,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身体部位的单词,更好地记忆“It has...”目标句型,为后续的语篇文本阅读和理解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学导异,厘清文本逻辑

语篇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简单的语言积累,还在于通过语篇学习活动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基础文本字面信息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夯实基本语言文字功底,促进深度思考。同时,教师还需要创设适当的语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散思考、严谨分析,并厘清文本逻辑关系,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呈现语言知识和逻辑关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帮助他们把握课文的行文特点和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的内在逻辑特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课文中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进行互动,更好将动物与其主人进行联系,形成直观的学习印象。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课件内容的第一段对话,初步学会从colour、feature、ability这三个方面描述动物的特征。其次,教师可采取同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研读第二段文本内容,鼓励他们运用已学知识和经验完善Mikes dog的细节信息。随着课堂互动的增加,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南希鱼的描写,制作本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再次,教师还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后续两个篇章的内容,并绘制rabbit和parrot的动物特征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学评估帮助学生意识到动物特征介绍中存在层次不清和语序混乱等问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内容,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描述的动物特征,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

(四)拓学展异,优化语言输出

语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阅读,同时还需要设计有效的读后环节以评估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历程,思考关键问题并解决学习困惑。通过分享和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加强语言输出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重视学生挑战性目标的达成,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如“动态生成与合作互补”和“关注整体与个别指导结合”,细化语言输出指导,优化语言思维训练,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4]。

例如,教师可引入拼图式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在阅读特定动物特征描述时自主推理。首先,教师可将动物特征描述分段并分级收纳于信封内,让学生随机抽取一段描述,并通过对动物名称的猜测进行口语表达。其次,教师可设定不同难度级别的描述,让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选择适当的挑战。最后,通过不断循环的阅读、听力、思考和猜测活动,学生将逐步积累语言知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整理描述顺序进行反思,以加深学习认知。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全面发展语言能力。

(五)作业分层,助力思维发展

语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丰富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设计分层作业,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积极的思维品质。

在上述课例教学中,教师需围绕差异化教学理论和原则展开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梯度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任务中深化语言知识学习。例如,设计A类作业时,注重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掌握描绘动物的基本方法;设计B类作业则要求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用英文表达动物至少三个方面的特征,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逻辑推理,形成全面的学习思维模式;设计C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口头描述,尝试绘制动物形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这种差异化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还能促进每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速认知结构的搭建。

结语

综上所述,语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语篇教学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升英语学习思维水平,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教学有的放矢,高效推进。此外,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差异,因材施教,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和突破自我,激发他们自觉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享受阅读乐趣,实现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有意义的英语学习目标的愿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婷.差异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10):7-12.

[3]陈闰曼.借助“支架式”教学,提高小学生英语写话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1):21-23.

[4]黄婷.小学英语诗歌差异教学策略谈:以Singing colours为例[J].福建教育,2019(1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