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注意在英语教学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立学课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独立阅读、限时讲授、合作共读、成果展示和教师补充等“立学课堂”阅读活动,让学生系统解读语篇,延伸阅读思考深度,掌握语篇中的语言知识,吸收语篇中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学课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语言知识
作者简介:张晓雯(1992—),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小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通过高效组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语言知识,并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知识,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在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学生参与度不高、被动记忆知识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立学课堂”来解决。在“立学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会被淡化,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主动分析语篇,以发展综合能力。
一、“立学课堂”概述
“立学”的内涵可概括为“三立”:一是“立人之学”,即培育健全的人和完整的人;二是“立身之学”,即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自主思维的人;三是“立根之学”,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学课堂”以“立人、立身、立根”为目标,倡导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形成深度学习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资5Zr/bBBlzTOiKYufLABAJA==源对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作用[1]。当然,“立学课堂”并非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课堂,而是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密切合作的课堂。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学”的目标。
二、“立学课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度探索语篇的语言知识和主题意义。而“立学课堂”有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阅读活动,系统、辩证地进行思考。因此,将“立学课堂”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融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独立阅读,提升学的意识
阅读课堂开始,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独立阅读活动。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的意识,为推动学生深度思考奠定基础[2]。在独立阅读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方法。小学阶段的阅读材料相对简单,教师可鼓励学生基于学习经验逐句分析语篇,并结合语篇相关的提示信息如读后问题或任务、相关插图等,分析语篇细节。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记录独立阅读期间遇到的问题、产生的个性观点等,但无须给学生提出过多的阅读要求,以此增加学生独立阅读的深度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三年级起点)Unit 7“Chinese festivals”的阅读教学为例。语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生词量较少。在课上,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然后完成教材“Look and match”部分的图文对应任务(观察图片细节,选择图片所描述的节日)和“Read and write”的补全词汇任务(根据节日补全句子中关于月份的词汇),把握语篇主要内容。由此,学生可以了解语篇中关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的特色活动和时间等信息。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结合自己对节日的生活经验分析语篇内容,把握语篇语言细节。比如,从语篇内容角度,有的学生提出“重阳节为什么会有爬山的习俗”等问题;从语篇语言角度,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介绍‘饺子’用‘dumplings’,介绍粽子用‘rice dumplings’?”等问题。
如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篇内容及教材的关键提示,梳理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知识,激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限时讲授,奠定学的基础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如难以结合上下文或提示推测出语篇中重要词汇的含义、缺乏对语篇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等[3]。这些问题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限时讲授环节。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简短的时间快速讲解部分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三年级起点)Unit 5“A party”的阅读教学为例。语篇内容为孩子们计划于儿童节当天在Mike家中聚会,讨论准备采购计划,并介绍了聚会上发生的对话。语篇内容涉及“be going to do”的语法知识,且动词较多。小学生区分“be going to do”和“doing”有一定的难度,且难以准确理解很多常用动词。基于此,教师在限时讲授环节讲解“be going to do”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理解“be going to do”表示打算、计划去做或有意去做某事,需用动词原形;并通过翻译“The children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at Mike's house.”这个句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be going to do”的用法。
如此,教师在限时讲授环节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讲解关键语言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从而为实现课堂“三立”目标奠定基础。
(三)合作共读,强化学的力量
“立学课堂”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共读活动,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阅读时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增加阅读的深度,拓宽阅读思考的范围,强化学的力量[4]。教师在学期开始,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逐步增强团队默契度,从而提升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进一步调整小组成员。确定合作共读小组后,教师可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的特点,布置合作共读任务,让各个小组深度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互相解答疑问。教师无须直接指导学生小组的阅读,只需要在个别小组讨论话题偏离语篇主题、部分学生未能参与讨论等情况下提醒学生。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三年级起点) Unit 7“Protect the Earth”的阅读教学为例。语篇介绍了保护地球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责任心。教师组织学生从以下角度展开合作共读活动:1.交流独立阅读成果,整体把握语篇;2.深度分析语篇语言细节,挖掘语言知识;3.共享科学知识,加深对语篇内容的了解;4.制订实践方案,交流保护地球的措施。学生按照要求开展合作共读,进行思考和交流,深入了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方法,强化保护地球的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
如此,教师让学生自主习得英语阅读知识的同时,还能将保护环境的意识渗透到实践中,助推了英语阅读课“三立”目标的实现。
(四)成果展示,共享学的成果
学生完成合作共读任务后,教师可设计成果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全面地整合语篇相关语言知识,深入了解语篇主题意义。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一个小组参与成果展示活动,让小组代表作为发言人,借助多媒体展示阅读成果,而其他小组学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更多阅读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出讨论话题,让各小组就阅读成果进行讨论;意见不同时,还可以进行辩论,从而进一步增加思考的深度。学生展示成果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绘制思维7iartpbo6kxla8dvf7OVgLSAnGNYkEgTSgcmbOuJteY=导图,系统梳理学生的阅读成果,将其反馈给学生。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三年级起点) Unit 7“Protect the Earth”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分享关于“save trees”的语篇课外阅读信息。有的小组代表根据“We should not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because trees help keep the air clean.”分享其中的短语知识,如“cut down”“too many”;有的小组代表根据语篇中的“other things”补充木材的用途;有的小组解释“trees help the air clean”的相关科学知识,以此突出“Save trees”的必要性。此外,还有的小组关联语篇“save trees”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针对语篇句子“We should use paper bags and glass bottles.”提出使用“paper bags”并不是最环保的,最好能使用可回收反复利用的布袋子。教师可视情况延长讨论时间,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分享,借助多媒体设备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学生的阅读探究成果。
在阅读成果展示环节,不同的小组交流想法,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提升思维的深度,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践行单元主题意义,由此达到“立学课堂”的效果。
(五)教师补充,延伸学的深度
小学阶段的英语语篇篇幅较短,这使学生能够获取的资源有限,且在阅读期间容易出现思维受限的问题,从而影响阅读的深度[5]。因此,除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由表达的平台,教师还要做好课堂“收尾”工作,给学生补充必要的信息,让学生拓宽阅读思考的范围,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微视频等,给学生补充需要了解的课外信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单元主题意义。需注意的是,在补充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讲解所补充的知识,从而延伸阅读的深度。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三年级起点)Unit 2“Good habits”的阅读教学为例。语篇介绍了Wang Bing和Liu Tao生活和学习上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语篇的“三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学会改正不良习惯,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形成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学生完成阅读讨论后,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德育、体育等角度补充阅读信息。如针对“keeps his room clean and tidy”这一习惯,教师借助绘本补充信息,如说到“A tidy room helps us relax.”“A clean room can keep us healthy.”“A tidy room helps us concentrate on studying and working.”等。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keeps the room clean and tidy”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视频说明“do homework late at night”等不良习惯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做好时间规划、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在学生系统、深入解读教材语篇的基础上,给学生拓展语篇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语篇主题的育人元素,意识到形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自然落实阅读课堂的“三立”任务。
结语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立学课堂”给学生提供深度阅读指导,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语篇,并通过教材提供的提示信息了解语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限时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语篇重难点知识,通过合作共读推动学生深度阅读,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共享阅读成果;最后,教师补充信息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确保学生透彻、深入地理解语篇主题,并受到语篇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袁琴.“立学课堂”在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4(2):28-30.
[2]史小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3(36):107-109.
[3]郑醉榴,钱福良.“看”的技能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23(47):12-13.
[4]周玉中.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山西教育(教学),2023(12):61-62.
[5]周慧.小学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界,2023(3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