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阶学习,为学生打造指向高阶思维的语文课堂,构建高阶思维培养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单篇课文;进阶学习
作者简介:陈云(1978—),男,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文笔小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阶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帮助学生系统分析、深入思考文章内容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并不具备高阶思维。因此,教师应以高阶思维的培养为方向,构建进阶式教学模式,创新单篇课文教学指导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高阶思维概述
思维模式主要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后三者为高阶思维能力[1]。高阶思维是指高于基础学习认知水平的心智活动和思维能力,是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提出的能力概念。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旨在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为实施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低阶思维训练为基础,开展进阶式的学习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内容评价、语言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更深层次发展。
二、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进阶学习策略
(一)深研教材,优化方案,明确高阶思维培养方向
单篇课文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而学生的进阶式学习和高阶思维能力养成同样需要教师以教材为立足点,明确高阶思维培养的具体方向,规划教学路线。单篇课文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细化研读,厘清课文内容脉络,并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步实现思维进阶。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单篇课文教学中高阶思维培养的重点,增强指向高阶思维语文教学方案的科学性。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的教学为例。这一篇课文为寓言故事。本次进阶学习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提示,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领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此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使其透过故事文本内容剖析核心思想,形成高阶思维。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理解寓言故事内容—讲述寓言故事情节—领悟寓言故事道理—发表个人观点看法。由此,教师能够更好地明确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从文章的相关语句中,思考鹿最初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如何,最后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中与情节发展有关的语句展开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使其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关键线索。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阅读和分析故事中小鹿生死攸关环节的故事内容,分析鹿态度转变的原因,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故事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学会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中。如此,学生从阅读到理解,再到感悟,逐步提升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活跃思维,巩固高阶思维培养基础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需从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始。教师应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其摆脱思维的局限性。具体而言,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来融入创新性想法,并利用教学情境生动地讲解单篇课文,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助力其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变[2]。同时,教师应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60eac3c1586bf853479e7819d1f8cdc1元素,引导学生迁移知识经验,鼓励其自主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的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直观欣赏这一壮丽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通过问题“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和我们看到的是否一样呢?让我们从文章中寻找答案”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其深入阅读文章内容。其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寻找与“海上日出”相关的段落,重点分析作者笔下的日出景象,思考作者以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又运用了哪些语句描绘这一壮观的景象。如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把握阅读学习的重点,并从记叙顺序、描写技巧等方面,深入分析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语句,运用高阶思维理解“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雄伟的,壮丽的,是一种奇观”,深刻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借助情境,学生从文章语句切入,通过逐步分析,体会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实现思维进阶。
(三)设计问题,串联知识,引导高阶思维运用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决定思维引导的效果。教师应善于挖掘单篇课文中的关联性内容,并基于教学目标,把握问题设计关键点,由具有前后联系的若干问题组成“问题串”,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逐步深入文章核心内容,促进思维进阶[3]。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文章内容的因果关系,掌握文章的重要线索,并通过求解阅读问题,认识高阶思维在深入解读文章内容方面的作用,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和掌握高阶思维的运用方式,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的教学为例。教师梳理文章内容脉络,串联文章语言知识,设计如下关联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领悟“搭石”的含义。问题1: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搭石?问题2:阅读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分析搭石有什么作用?问题3: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人们过溪的情景有何用意?问题4:通读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尝试分析“搭石”的意义。
借助“问题串”,学生能够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搭石”,并根据作者的描述,了解“搭石”在家乡发挥的作用;能够分析作者在写“搭石”的同时穿插入乡亲们的行为这一行文思路,体会作者的用意;能够结合“搭石”给乡亲们带来的便利与乡亲们使用“搭石”的习惯,理解“搭石”象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寄托了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如此,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运用高阶思维领悟文章核心寓意。
(四)布置任务,合作探究,锻炼高阶思维运用能力
高阶思维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强调有目的、有方向、有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阅读任务,并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合理分工、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如此,既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又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碰撞思维,通过相互启发,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使其在问题探究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的教学为例。教师需结合课文重难点内容设计相应的基础阅读任务,利用文章特点,拓展课外阅读内容,设计进阶阅读任务,并整合课内外内容设计综合阅读任务,以递进式任务支架为依据,引导学生在进阶学习中形成高阶思维。
基础阅读任务:找出课文中描写武松喝酒的部分,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前因后果。
进阶阅读任务:阅读《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篇章,综合分析作者想通过武松刻画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综合阅读任务:梳理《景阳冈》与《水浒传》中其他关于武松内容的时间顺序,另选一篇关于武松的篇章,与《景阳冈》对比,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形式完成上述任务,通过合作细致分析“聊酒”“聊虎”的片段,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总结武松的特点。随后,学生围绕《水浒传》展开讨论交流,同样重点把握其他篇章中的人物对话、动作神情等内容,相互协作,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建立立体认识,通过完成层递式学习任务,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五)评价鉴赏,创意表达,提升高阶思维训练高度
评价和创意对高阶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高阶思维可以在反思和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这为教师开展单篇课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应鼓励学生2rOMUcY6A/rBlV45RgUPYpFrvsMgTO1gdUT50uQs0gM=在阅读中大胆评价课文内容,让他们融入个人想法和阅读感受对文章展开鉴赏和评析,并引导他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创造,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的教学为例。教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赏析和品鉴。教师提问:“你认为文章中的哪些语句比较优美?”有学生认为是“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丁香花的样貌,并运用“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丁香娇小的体态和动人的姿态,使读者不禁对丁香产生喜爱之情。也有学生认为,文章中作者引用诗句的一段设计尤为巧妙,作者借助与丁香有关的诗句和“雨中赏花”,指出自古以来便有“丁香结”一说,丁香在古人的眼中是惆怅的代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丁香结’具有哪些意义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锻炼其高阶思维能力。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学生对课文再探究、再思考、再创造的思维过程。这些具有创意的评价和想法,是高阶思维运转的成果。因此,教师可以将评价鉴赏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思维成果,在鉴赏中提升思维品质。
三、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进阶学习反思
在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单篇课文教学模式进行进阶式创新,从而推动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进程[4]。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低阶思维能力提升为前提条件,这要求教师在巩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发挥进阶学习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应以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培养高阶思维为导向,重新规划课程教学设计,完善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进阶方案。
第一,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明确高阶思维培养思路,并以创新性的导学方式激活学生的低阶思维,提高其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其进行深度阅读,夯实高阶思维培养基础。第二,教师应利用教学问题层层递进,驱动学生自主摸索深度阅读方法,转变学生阅读思维模式,使其初步体会高阶思维在阅读学习中的运用。第三,教师应依托阅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提升技能,强化学生的高阶思维运用能力。第四,教师以创造性学习为主线,激发其思维创造能力,在深入思考中促进思维发散,通过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高阶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推动单篇课文教学的进阶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素养。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内容,创新单篇课文的教学思路,优化进阶式学习指导方案,在明确高阶思维培养方向的基础上,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导学、任务驱动、评价赏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活、启发、培养、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构建层层递进式的单篇课文教学进阶学习体系,助力学生提升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使其高阶思维能力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贤凤竹.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10):68-70.
[2]王月珲.指向高阶思维力提升的小学语文课堂应然样态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 · D刊(学术刊),2023(12):56-58.
[3]马晓玲.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汉字文化,2023(增刊1):239-240.
[4]李登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2023(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