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开展策略

2024-10-30 00:00:00尤佳菊
教育界·A 2024年27期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还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尤佳菊(1984—),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中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革新,还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其强调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度学习,从而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实施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入手,设计贴近其成长经验且符合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问题、任务、项目等,从而使他们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一)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宏观认知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碎片化讲解知识点,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通过主题式、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英语的运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等高阶思维和技能,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还能锻炼其信息处理、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关键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参与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增强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此外,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从而促进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1.模拟情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资源、阅读材料引入知识,再组织学生开展贴近生活的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言规则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学生能够在模拟情景中不断尝试,逐步建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1]。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旧版)Unit 3 “Welcometo our school!”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和动画,展示学校开放日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教学主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学校开放日的视频,视频中包含不同科目的介绍、师生互动及校园设施的展示。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What subjects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Which part of the school is most interesting to you?”。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引入新的词汇和句型。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贴近生活的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活动,如“学校开放日导游”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个区域(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准备一段英文介绍词;各组轮流扮演导游和参观者,并使用句型 “This is the...”“We have...lessons here.”“Welcome to our...”进行介绍。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练习新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置“家长参观日”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教师、学生和家长,互相进行交流。比如,“家长”可以询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生需要使用所学句型“I like...because...”或 “We have...classes on Monday.”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2.学科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在完成单元基本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设计跨学科项目任务,如制作英语海报、编写英文短剧等,并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英语,实现语言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深度融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2]。

仍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旧版)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制作英文校园导览手册”跨学科项目,项目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词汇和句型,详细介绍学校的不同区域;第二,学生能够结合地理、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英文校园导览手册。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让每组负责校园的一个特定区域,如教学楼、图书馆、操场等。各小组内部细分资料搜集员、设计师、撰稿人和项目经理等角色,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这样,各小组可以自行搜集关于自己负责区域的历史、特色、功能等信息,并使用 “Our school's...is very special because...”的句型描述此区域的独特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地理知识,了解校园的布局和各区域之间的关系,为制作英文校园导览手册打下基础。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后,学生可以合作设计英文校园导览手册的版面和内容。设计师负责绘制插图或选取照片,撰稿人则用英语撰写介绍文字,项目经理则协调整个流程,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项目任务,学生既能巩固英语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进

1.融入多元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融入各国文化,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节日、饮食、习俗等,可以让学生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共通之处,有效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为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资源收集工作,并在课中加强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旧版)Unit 6“Food and lifestyle”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提前收集有关各国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资料,包括特色食物、用餐礼仪、健康观念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收集中餐的“八大菜系”、美式快餐文化、英式下午茶习俗、法式精致餐饮等资料;同时准备有关各国美食的制作过程、餐桌礼仪演示、营养健康讲座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负责一个国家,研究其饮食特点和生活方式。例如,一组可以探讨美国的快餐文化,使用句型 “In America, people often eat fast food like hamburgers and fries, which is quick but may not be good for their health.”进行陈述;另一组则可以分析中国的餐桌礼仪,如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是否应该完全避免快餐”展开辩论。正方可以提出论点“Fast food is not good for health because it contains too much fat and sugar.”;反方则可以从便捷性和偶尔享用的角度进行反驳。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用积极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M0HAqthjJdi9BSORuUoiLw==魅力。这样,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和感性的方式接触外语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语言,增强语言运用的积极性。

仍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旧版)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感恩节特别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is a holiday celebrated mainly in North America, where families gather to give thanks and enjoy a big meal together.”。这样能让学生了解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接着,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级感恩节聚餐,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具有感恩节特色的食品,如南瓜派、蔓越莓酱等。在聚餐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一件自己感恩的事情,并用英语表达,如“I'm thankful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who always support me.”。教师还可以组织国际美食节活动。在前期筹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国家,研究其代表性食物,并准备一份简单的食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分组动手制作美食。在国际美食节活动当天,每个小组可以设立展台,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美食,并用英语向参观的同学和教师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三)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并举

1.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初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3]。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表达技巧。

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3 “Robots”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Will robots replace humans in many jobs in the future?How will this affect society?”。这个问题不仅切合单元主题,还可以驱动学生思考未来的社会趋势。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平台等渠道,自主搜集关于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等相关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筛选信息、分析数据。最后,学生可以汇报本组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其他同学则可以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从而达到锻炼英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2.撰写反思日志,促进学生自评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撰写英语学习反思日志,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及改进计划。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自觉地回顾学习经历,设定具体、可达成的目标。教师则可以通过批阅学生的反思日志,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仍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3 “Robots”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在教学后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结构化反思框架,指导他们撰写反思日志。反思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学习收获:记录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新词汇、句型或概念,如 “I learned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robotics such as‘AI’ ,‘algorithm’ and‘automation’ .”。

遇到的困难:描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或疑惑,如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technical terms in English.”。

解决策略:思考并记录用于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如“To improve my understanding of technical terms,

I plan to watch more English videos on robotics.”。

教师需要仔细阅读学生的反思日志,针对学生提到的困惑和改进计划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反馈。例如,学生表示难以理解某些概念,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的学习资源或为学生安排个别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交织、语言与文化交融、引导与自主并行的教学生态。教师在实施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文,王蕊芳.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Module 5 Shopping为例[J].英语教师,2023,23(14):170-174.

[2]李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智力,2023(21):29-32.

[3]张亚玲.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