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4-10-30 00:00:00富小军
教育界·A 2024年27期

【摘要】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针对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展开探究,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从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机制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参考,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富小军(1970—),男,甘肃省天水市玉泉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这就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有机结合,强调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促进教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以此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将评价活动融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评价不再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评价,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更加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科学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二)有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层次清晰、标准明确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并且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力,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实施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思维、情感、技能与经验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进而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现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

(四)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对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运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依据

教、学、评三项活动是一个整体。三项活动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教学目标引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并说明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三个方面。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又具体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由此,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确定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从而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2]。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整式的整除”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核心素养要求设置以下教学目标,从而奠定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第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幂的乘方、积的乘方运算,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掌握涉及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幂的运算、整式乘除法、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能用公式法和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

只有在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方面的发展,有效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在优化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创新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和反馈,切实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支持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学”是实现“教”的目标的关键途径,也是“评”的主要对象。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积极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为此,教师可以积极采用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推动教、学、评的活动开展[3]。

1.情境教学,改进教学过程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进教学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拓宽空间。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为例,在教学本章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并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学校每天都需要复印大量材料,现有两家复印社可以与学校合作。甲复印社的价格是每100页40元;而乙复印社的价格是每100页15元,不过每月需要支付200元的承包费。哪家复印社更加划算呢?”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与甲、乙两家复印社合作所需费用和复印页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假设学校每月需要复印资料x页,则甲复印社每月收取的费用y1=·40=0.4x(元),乙复印社每月收取的费用y2=·15+200=0.15x+200(元)。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情境呈现两个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并引导学生结合直观的画面,检验自己所得出的函数关系式是否准确,进而运用函数图象的相关知识解决上述实际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具体的情境深度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并判断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教师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据此开展评价,并为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实践教学,促进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维的发展水平,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实践教学也有助于实施多维度和多元主体的评价,落实教学评一体化[4]。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为例,本章需要学生掌握物体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并掌握中心对称和图形全等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绘制轴对称图形、自主平移和旋转图形等,回忆并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如何基于图形轴对称、平移、旋转及中心对称的变化,得到与原图形的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全等图形;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实践探究任务,如鼓励学生应用图形变换知识,合作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在实践教学法的作用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核心素养目标可以有效达成。

3.分层教学,落实分层评价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薄弱点等进行分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与此同750d7b361c47a1a16028e397283ab11b时,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评价,以助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圆”为例,本章是教材的重难点章节。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圆的基本元素,还要学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掌握与圆有关的计算方法,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相关概念和等量关系。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下,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并为其设置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如,基础层次的学生应以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方法为目标,拓展层次的学生应以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层施教。如: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生动的图像,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正方形与圆之间的多元关系;对于拓展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方法,在尝试和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再次,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练习,以引导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全面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设置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并采用积极的、肯定性的评价模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发展、提升。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建立多元化、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师通过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评价机制,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保障

完善评价机制,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保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学评价的系统性,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秉持的学习态度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全面、动态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并采取具有及时性和实效性的改进策略[5]。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根式”为例,本章需要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内涵,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师需要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开展全方位的评价。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随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如“”或“正方形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其面积为多少?”等,以检验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绘制任务,以检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状况;再次,教师可以借助角色互换法,鼓励学生担任“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讲解相关习题,并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相互评价,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在分析、推理、计算和解题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最后,教师要结合教学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在实践中,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体系,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进一步探索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创新策略,为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晓霖.“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51):45-50.

[2]李旭翔.“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9):36-38.

[3]林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5):59-61.

[4]林茂.“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7):83-86.

[5]欧阳銮容.探究“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J].名师在线,2023(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