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探究

2024-10-30 00:00:00张维海
教育界·A 2024年27期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关键环节。文章从核心素养培育视角出发,探讨初中足球体能训练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足球;体能训练;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足球课后延时训练特色模式探析”(课题立项号:JQ[2023]GHB059)的最终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维海(1981—),男,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三中学。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足球体能训练,不仅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养学生的坚忍意志、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因此,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应注重科学系统的训练,渗透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技巧的培养,使学生得以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足球体能训练能促进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力及灵活性的综合提升,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能预防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肥胖和心理疾病等[1]。同时,团队合作的训练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会沟通、协作与相互尊重,增强社交技能,提高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足球训练往往伴随着挑战与竞争,要求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韧性与抗压能力。同时,规律的足球训练计划要求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平衡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能够提升自律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足球战术训练中,学生需要深入分析对手的策略,灵活调整自己的位置与动作,这一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模拟比赛,学生能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快速决策与灵活应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至关重要。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一)强化基础体能,注重全面发展

1.科学规划训练内容

针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明显的特点,教师应该给其设计一套综合性的体能训练计划。该计划需要紧紧围绕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要素展开,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为足球技能的精进奠定坚实基础[2]。

第一,考虑到速度是足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应将短跑训练纳入日常训练的核心环节,以迅速提升学生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比如,教师可通过间歇性短距离冲刺与变换方向跑动,来锻炼学生的瞬间加速能力,让学生提高运动中的敏捷性,这能使他们在球场上更快地摆脱对手的防守,抓住得分良机。第二,教师应采用适合青少年的小重量、多次数的力量训练方法,如深蹲、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等,强化学生下肢和上肢的力量,促进学生骨骼发育,从而帮助学生减少运动风险。第三,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健身球等辅助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全身性力量练习,在提高学生力量均衡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耐力。第四,灵活性和协调性是提高足球技巧和比赛应变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使用专门设计的灵敏梯、平衡垫来训练学生,再结合球性练习,如脚内外侧交替触球、快速变向带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使他们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从而在快节奏的比赛中能准确完成技术动作。

总之,教师要科学规划训练内容,综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确保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2.实施个性化训练方案

在体育训练中,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学生显著的体质差异,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法。这是一种进步的教育策略,是有助于促进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分层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通过细致的体能测试数据分析,为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从而创造出一个既具挑战性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挫败的学习环境。

首先,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活性及协调性的评估,准确捕捉每个学生的实际潜能与需求,确保训练方案既不过于轻松,让学生停滞不前,也不过于严苛,给学生带来身心负担。其次,基于测试结果灵活设计多层级的训练内容与目标。例如,对于体能基础较弱的学生,初期训练可以侧重于增强身体素质,如耐力提升和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设置可实现的小目标,以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而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开展更高强度的训练,比如速度与爆发力的专项训练,以及更为复杂的技能学习,鼓励他们不断突破自我极限。最后,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学生体能的改善和技能的提升,教师应适时调整他们的训练计划,使方案始终保持适度的挑战性。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定期开展体能测试,以监测学生的进步情况,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在训练中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3.融入趣味性元素

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初中足球体能训练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方法,能为传统的足球体能训练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可以设计如足球接力赛等游戏,让学生不再单纯地执行指令,而是成为游戏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游戏规则的创造者。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还能较为轻松地实现体能训练的目标,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3-4]。

在足球接力赛中,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来设计游戏,确保游戏内容与训练目标紧密相关。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游戏规则的讨论与制订。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从而主动投入训练,还能增强游戏的吸引力和公平性。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成员依次完成带球跑、绕杆、射门等任务,最先完成所有任务的队伍获胜。最后,教师可组织简短的游戏回顾会议,让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游戏的难度或规则,确保后续的训练既具挑战性又不失趣味性。

(二)培养团队精神,融合足球技能

1.组织模拟比赛和战术演练

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引领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不仅聚焦于个体体能的塑造,更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战术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精心组织模拟比赛与战术演练,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让学生在实战中磨炼足球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模拟比赛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其价值在于创造接近真实比赛的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赛的紧张氛围与复杂多变的局面。在模拟比赛中,教师需扮演引导者与观察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于尝试新战术,同时,密切关注每名队员的表现,在赛后给学生提供细致的反馈与指导。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实战中学习如何在高压环境下迅速做出决策,根据队友位置和对手布局灵活调整战术,提升个人技术水平,增强团队整体的默契度。

战术演练方面,教师则需通过经典比赛录像的分析,将足球战术理论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可选取国内外重要赛事的经典片段,对攻守转换、阵型布置和关键球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决策背后的战术意图与执行细节。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针对性的分组练习,如特定场景下的快速反击训练、定位球攻防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各种战术。

在模拟比赛和战术演练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可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角色互换体验等方法,帮助学生增进队员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明确个人在队伍中的角色与责任。同时,鼓励学生在训练中主动沟通,学会倾听与表达,共同探讨战术方案,从而不断优化团队协作模式,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2.穿插心理辅导和领导力训练

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不仅关注运动技能的锤炼,更关注心理韧性和领导潜能的培养与挖掘。因此,教师应将心理辅导与领导力训练融入日常训练中[5]。

在训练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可巧妙地穿插困难情境的模拟对抗练习,增强训练的挑战性,给学生提供直面逆境、克服困难的真实体验环境。比如,教师可设定比分落后、人数占劣势等不利条件,让学生在压力下学会保持冷静,寻找突破的机会。学生能从中意识到面对失败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从中汲取教训,学会自我激励,同时也要和队友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难题的乐观态度。

此外,教师可让学生轮流担任队长,直接参与决策制订与队伍管理。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及团队合作意识。担任队长的学生需要学会在尊重每名队员意见的同时,有效地整合资源、分配任务,在关键时刻果断做出决策;而其他队员则需要支持队长,共同为团队目标努力。教师通过实施角色轮换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还能确保每名团队成员的体能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3.组织讲座与故事分享活动

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应注重文化熏陶与情感激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将足球历史讲座、球星故事分享会等文化教育活动融入训练中,以构建学生与足球之间深刻的情感纽带,从而以此作为内在动力,推动学生在体能、技能与文化素养上取得进步。

例如,教师可定期邀请研究足球领域的专家、足球资深教练或拥有丰富足球运动经历的球员,来校举办足球历史讲座,让学生了解足球的起源与现代足球的发展,领略这项运动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全球影响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索足球文化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心中对足球的热爱之火,从而使学生自觉投身于足球体能训练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名人故事分享会,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述著名足球运动员从默默无闻到闪闪发光的励志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学生心灵产生一次触动,能让他们从中汲取力量与勇气,感受到足球运动背后所蕴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哲理,使他们在面对训练的艰辛与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

通过组织相关足球文化活动,教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足球的种子,助推学生将热爱足球的情感转化为训练中的积极态度与持久动力。

结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不仅聚焦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技能,更重视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设计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提升运动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参考文献】

[1]倪加勤.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足球体能训练教学研究[J].健与美,2023(11):145-147.

[2]王有辉.核心素养下初中足球教学创新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3(3):58-60.

[3]孙传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足球教学的价值、问题及对策探析[J].拳击与格斗,2022(10):66-68.

[4]陈宝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游戏化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5):35-37.

[5]黄明函.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能训练对初中足球技术训练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师友,2022,4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