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教学中材料表现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4-10-29 00:00金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9期

摘 要:深入剖析新疆艺术学院材料表现课程在油画教学模式中的创新与实践。系统阐述材料表现课程的内涵、特性以及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分类,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该课程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新疆艺术学院材料表现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实践案例分析,揭示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上述分析详细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创新路径;并针对教学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一系列对策与建议,包括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拓展课程资源库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油画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材料表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新疆艺术学院

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油画教学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新疆艺术学院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艺术学府,其油画教学在材料表现课程上展现出了独特的探索与尝试。材料表现课程作为油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表现课程与教学模式概述

(一)材料表现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材料表现课程是一种旨在深化学生对于各类材料性质、特点以及应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课程。它强调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深入剖析和实际操作,结合创新性的设计思维,培育学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并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与强烈表现力的艺术作品的能力。这一课程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油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材料表现课程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掌握将材料特性融入艺术设计中的技巧,进而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教学观念或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系统化的构建,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体系以及实施步骤。这种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包含了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方式、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框架。

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中,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根据其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例如: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讨论和探究来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但也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二、新疆艺术学院材料表现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仍采用传统模式

目前,新疆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在材料表现课程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总体上还是以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导。具体来说,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小稿构思,然后在小稿中挑选较好的作品,再根据内容放大作品尺寸。尽管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却显得稍逊色一些。再者,课程时间较短,共3周,48个课时,往往在创作进行时,课程就结束了,容易使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完成作品,只能在结课后完善作品,从而抑制了他们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影响了其作品所呈现的完整性。

(二)教学效果存在问题

由于材料表现课程教学课时较短,加之创作作品篇幅大,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他们的作品也普遍缺乏个性和表现力,这无疑是对教育质量的一种挑战。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和各种挑战,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潜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新疆艺术学院材料表现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在新疆艺术学院材料表现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首先,材料表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样重要。需要注重在课程中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创作。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自然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融入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挖掘独特材料和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的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以确保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最后,教学模式创新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遵循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高效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学习环境,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油画材料表现课程实践案例

(一)创作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在材料表现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中。通过讲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色,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创作中,学生将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二)加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并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方式。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其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教师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草图汇报和讨论,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和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以下将围绕三个实践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在油画材料表现课程风景题材的实践中,学生需要熟悉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法,通过选择不同质地的画布、工具等,尝试表现不同的风景氛围。例如,在描绘秋天的森林时,学生可以使用沙土、宣纸、塑形膏等材料,以表现出树木的沧桑感和秋天的萧瑟感。同时,通过肌理的叠加和材料的拼贴,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

第二,在油画材料表现课程肖像题材的实践中,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物的形象特征和表情变化。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尝试捕捉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人物面部的光影变化和肌肉的细微变化,以及服装的质感和纹理。为了表现出人物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学生将画布底色用塑形膏做好,将肖像形起准确后,再进行塑造。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材料的厚薄涂抹技巧和色彩搭配原则。

第三,静物题材是油画材料表现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静物进行绘画。通过对静物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物体的形态特征和质感特点。学生需要掌握材料的运用技巧,如色彩的搭配、笔触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等。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材料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材料在课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无论是风景画、人物肖像还是静物,材料都能为画面增添独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因此,在材料表现课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油画材料的特点和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成果与学生反馈

经过为期3周的材料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在课程结束后,会组织一个结课展览,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和同行来参观和评价,学生也非常重视结课展览,作品质量明显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才华和成果的机会,也是一个促进师生交流、扩大课程影响力的平台。

该结课展览中有15人次的作品参加省市级展览入选并获奖,通过反馈,学生也对该课程表示满意和支持,认为此课程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生还可以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材料表现课程教学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在以上阐述中,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材料表现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以下继续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材料表现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相关技巧进行掌握,更多的是对材料本身特性和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材料的特性,如质地、颜色、光泽等,并通过实践探索其可能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新的组合和应用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精神。

其次,加强材料表现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材料表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与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设计、建筑、雕塑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材料表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拓宽视野和改变思维方式。

再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技能和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在材料表现课程中,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是教学实践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如教学设备、教学材料、教学案例等,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材料表现课程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加强跨学科融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对策与建议的实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语

在材料表现课程教学实践的道路上,笔者始终秉持着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领域日新月异,这也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今后,笔者需要进一步关注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方法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交流和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提升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引入更多的案例研究、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选择。通过材料表现课程教学实践的不断优化和改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美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将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范勃.转译:传统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教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9.

[2]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

[3]郑晓丹.论油画教育中绘画材料教学重要性[J].美术之友,2008(6):30-32.

[4]张元,赵扬.艺术材料的遐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武明中.风格的模仿与变异:对油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美术观察,1998(10):40-49.

[6]潘世勋.油画材料技法研究[J].美术研究,2000(4):42-43,80.

作者简介:

金荣,博士,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油画研究与教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