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实素描中的精神结构

2024-10-29 00:00李江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9期

摘 要: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都是人物肖像画的最高旨归。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二者相互依托的关系向来被历代人物画家所重视。在素描人像写生中,如果说对形体结构的重视与学习是为了解决形准的问题,那么对精神结构的重视则是为了解决神似的问题。对素描写生对象所蕴含的精神结构进行阐述,将之所具备的特征分别概括为地域特征、时代特征、职业特征、身份特征、性格特征、情绪特征,并结合自身作品对此加以论证。

关键词:写实素描;肖像写生;精神结构

在素描人像写生中,涉及形体结构与精神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说对形体结构的掌握需要建立在对解剖知识的学习上,那么对精神结构的表现与掌握则需要更多画外功夫的支撑。形体结构所包含的骨骼、肌肉、体积等要素属于物质层面;而精神结构所表现的社会属性以及性格、情绪等属于精神层面,具体包括对象的地域特征、时代特征、阶层职业特征、身份特征、性格特征、情绪特征等。如果说对形体结构的掌握与表达需要建立在“用眼”上,那么对精神结构的感受关键则在于“走心”。在素描人像写生中,需要重点感受的精神结构可概括为对象的以下特征。

一、地域特征

地域特征指的是模特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一区域,并因这一区域的地理、气候和生活习惯而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形象,包括身材、体态、肤色、肤质、发色、衣着服饰以及五官相貌等。这一特征既包括人物的身高体态、脸型方圆等宏观要素,又包括诸如睫毛长短、瞳孔明度等局部细节。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具有各自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且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如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原与边疆、沿海与内陆,其地域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别。譬如:在身材方面,北方人的平均身高明显高于南方人;在肤色方面,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更白皙。虽然也常有“南人北相”“北人南相”之说,但这毕竟属于少数。再如,地处西北边疆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海拔高、光照强、风沙大的地理环境,当地人多呈现出身材魁梧、眉毛浓密、眼窝深、鼻梁高、皮肤黝黑、两腮泛红等特征。对于地域特征这种现象,在同地域之内的人可能不易察觉,而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则对此相对敏感。这就需要创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增长见识。

二、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是指处在同时代的人在衣着打扮、发型服饰、生活习惯、精神气质等方面呈现出的整体面貌。与地域特征一样,它既是共性的,又是个性的。相对于其他时代(地域),它是个性的;而在某一特定时代(地域)范围内,它又是共性的。如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均具有代表其各自的典型特征与气质。创作者通过对时代特征的了解与关注,并在写生或艺术创作时适时、适度地表达,会使作品免于空洞概念,从而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职业特征

职业特征一般指社会中身处相同或相近阶层与职业的人群所具有的相似的精神面貌特征。在艺术创作和实际写生中,职业是指更加具体的代表不同职能的工作方向,如工人、农民、小商小贩等。不同阶层与职业的群体,在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行气场、肤质相貌等各个方面均有明显差别。例如:安格尔笔下的贵族肖像,表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贵族所特有的自信与轩昂;列宾笔下的劳工纤夫,则充分刻画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落魄与艰辛。

四、身份特征

一个人的身份特征与其阶层、职业有重大关联,它既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又泛指人的生存状态。从阶层到职业再到身份,是对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由大到小的具体化描述。身份特征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与出身,还涉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辈分等角色定位。譬如,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画中的“父亲”既代表一种阶层职业又是一种家庭身份。在写生或艺术创作中,对人物身份的准确定位和描绘有利于真实还原其社会原型,是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身份特征更多地通过人物的性别、年龄以及衣着服饰与肢体语言等显现出来。衣着服饰指人物的穿衣打扮及佩戴的装饰品,它不但对于准确表达人物的地域特征、时代特征以及反映阶层、职业、身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品位、格调与志趣爱好,是准确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五、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是人面对客观现实的立场态度,以及在处事行为中相对固定、不易改变且具备重要情感属性的人格特征。其属于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征,传达着个人对外界周遭的态度,并外化到各种行为中。性格作为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能极大限度地体现人物个性,它是古往今来历代人物画家所苦苦追求的“形神兼备”中的“神”的主要承载者。相对于“形”,“神”则更加复杂和不容易被表现。此外,性格特征还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对外界或个人的态度,如真实或虚假、低调或张扬等;其次是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等;再次是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最后是理性特征,如思维缜密、敏锐、逻辑强大或思维迟钝、毫无逻辑等。这就需要艺术家对模特进行充分的观察、感受以及在与模特交流沟通之后,在大脑中将其与芸芸众生的形象加以类比,然后对模特的性格进行最初的确定或设定(设定是指由于对象的性格等特征往往具有多重性或者模糊性,画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选择符合艺术家理想状态的性格特征)。这个“最初的确定”凝结着画家的第一感受,并将第一感受贯穿于画面表现的始终。性格特征具有典型性,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征以及阶层、职业、身份特征等的普遍性。典型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至于何种性格因素会演变为人物的共性,不仅取决于个体是否受其所在历史环境的约束,还有来自艺术家对模特的感受与设定,以及艺术家本人才思的注入与情感寄托。因此,彰显着人物性格特征的画面形象是丰满的、独一无二的,绝非概念的。

六、情绪特征

情绪特征与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其具有更加具体化和偶发化的特点。性格特征相对稳定,但情绪特征却多变,具有瞬间54mT/nfql26tlHe1k5jRHn9RrVkXlaw2duTBD6JkJWk=性。譬如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也会有安静严肃的情绪,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会有表现出轻松愉悦的瞬间。在人像写生中,需要完成的是对模特瞬间情绪的抓取,因此作画者需要揣摩对象由内心活动引发的情绪变化,并将之定格于画面。然而在实际写生创作中,对象的情绪往往不是从一而终,而是瞬息万变的。无论是在动态上还是神情上,都具有不稳定性。绘画不同于拍电影,电影屏幕上的人物可以通过多构图、多角度、全方位连续出现,而绘画则不然,它需要画家通过对构图与角度的反复斟酌后,确立人物动态的唯一瞬间,最后选取最能代表人物个性特征或作者最感兴趣的那一刻进行描绘。

笔者在以农民工为写生对象的“吞风咽露”系列素描肖像作品中,将人物的精神结构放在首要地位着重表现。在此,将本文所论及的精神结构所涵盖的六条特征一一梳理对应:第一,从地域特征来说,作品中的民工形象以北方人为主(图1),主要描绘的是中原汉族;第二,从时代特征来说,其属于当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定时期(图2);第三,从阶层职业来说,画中人物属于底层劳动者,并具有这一职业的典型特征(图3);第四,从身份特征来说,画中人物集中了进城农民工这一具体身份的代表性特征,同时其也充当着诸如丈夫、儿子、父亲等角色或身份(图4);第五,从性格特征来说,画中人物具有吃苦耐劳的共性品质;第六,从情绪特征来说,笔者抓取了对象的瞬间表情,然后主动强化表达(图5),不仅表现了对象的情绪,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于笔端,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真实、具体。

七、结语

如果说,对人物形体结构的掌握与否关系到画得“对不对”“准不准”,那么对人物精神结构的掌握与否则关系到画得“好不好”“表面与本质”“肤浅与深刻”等问题。至于形体结构与精神结构二者孰先孰后、孰轻孰重,那恰恰是中国传统画家争论了千年的“形神论”的辩证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西方写实素描还是中国人物画,二者在追求“形神兼备”这一至高原则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神兼备”中的“神”正是本文所论及的精神结构。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心源”得出的依据除了视觉上的观察外,更重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走心”的感受。这种感受过程多来自画家对对象精神结构的总结与提取。写实素描虽然崇尚自然主义,但真正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素描作品,绝对不是对自然的原搬照抄,而是主动概括提炼,并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情感与审美品格,使作品具有通透灵动或坚实厚重等不同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毕建勋.造形本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蒋兆和.蒋兆和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李江涛,博士,天津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