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2024-10-29 00:00:00谭国庆
中国新通信 2024年18期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和融合,符合核心素养视角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核心素养及其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相关应用概念,通过客观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提出了相关融合路径与方法,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

一、引言

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以期为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创新思路。

二、核心素养及其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相关概念阐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发展、自身进步过程中所必须的素养、品格和能力,具体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个人的修养、对社会的关爱、对家国的热爱,还包括深度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基于以上,可以将学生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层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良好的人文底蕴、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自主学习的探究意识、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责任担当的勇气与决心、实践创新的意识和本领,都是当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态度、语言积累、审美情趣等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积累,了解中华语言文字的特点,熟悉构成规律和运用方法,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经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在未来的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中拥有基本的交流能力。

第二,思维发展OM0oS4yRohvE3MfL55FTmw==与提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秀的思维品质,并且意识到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丰富的学习体验与感知,具备了对事物的欣赏、评价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简言之,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即是丰富审美体验的关键载体。

AFS0Yls9+jidvvBG5pTiUw==

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表现为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深入理解的同时能够继承、借鉴和弘扬,亦即具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同时,在语文学科学习以及语文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文化自信和国际化视野。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

(一)帮助教师提高了专业素养与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信息化技术水平。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语文学科教学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能力,从而在实践中切实提升信息化水平。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

(二)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多媒体、电子白板、微课等,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前备课、课中板书等教学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从而帮助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讲解更多重点知识和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其交互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互活动,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便于教师提供指导,便于学生提出诉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全新的设备、多媒体操作软件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专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此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和内容,开展自主化学习,也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与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总之,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提升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能力、养成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采用分布式场景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的改写、扩充或再创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教学网站、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开放的互联网平台等开展自主学习,掌握当前社会发展热点话题,了解文化发展形势,激发学生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常见问题

(一)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情况,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信息技术理应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辅助手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攻克教学重难点。

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但是,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会使教学内容眼花缭乱,反而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时,引入太多的资源内容不仅使学生无法聚焦教学重点,还会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抑制,最终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不仅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导致教师出现疲于应对的局面。合理的制作微课视频、优质的导学案等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但如果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出现为了一味追逐酷炫效果,而将大量精力用于制作视频与教学课件上,久而久之,不仅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教学风格与艺术体现都得不到展现,还会丧失教学创新的兴趣与动力。

让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以及思维态度的培养上面,并以之为目标和基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

(二)信息技术参与过多,师生情感互动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参与较多,会导致师生、生生互动不足,不利于打造人文课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人机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加大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式学习的力度,就会导致一些本应该通过教师情感渲染进行的教学内容无从开展。尤其是对一些情感比较丰富的作品,如果教师不能够通过教师的表现力以及充分的师生情感互动加以引导,学生便无法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脉络,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五、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式,构建信息技术课堂

首先,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融合计划。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即教师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融合方案,如整合有价值的数字资源、为学生设计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微课视频等。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优质的语文学习网站、应用程序等,都可以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提供专业的支持。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长久坚持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并通过制作专门的课外阅读书籍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筛选、推荐符合其认知水平与个性化需求的书籍目录,帮助学生通过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拓展视野、提升素养。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少年闰土》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动画,还原课文中描述的闰土的童年时光。同时,教师也可以将鲁迅的《故乡》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供学生了解课文的出处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也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比较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差异,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进一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从而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加强对小说作者以及小说中人物的了解,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第二,打造数字游戏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语文学习互动游戏,并且通过游戏,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了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提取教学内容中的新词语,设计“你演我猜”游戏,让学生两两成组,一位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肢体表演,一位学生根据队友的表演猜词语,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

1.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数字化创作平台,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诗歌创作,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意识。

2.提升思维发展与表达

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联想能力、发散能力与想象力等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与优秀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辨论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围绕一个特定辩题开展辨论,从而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与良好的表达能力。

3.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无论是优美的诗词,还是扣人心弦的小说、打动人心的故事,都是语言文字魅力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即了解怎样的语句是优美的,怎样的表达方式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动态展示优秀的诗词、好词好句,更加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模仿,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方式还原诗、词、文章中的意境、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4.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学科作为典型的人文类学科,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等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卓越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民族文化的本质,从而有利于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体现出文化自信。

六、结束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注意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审美创造、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从长远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其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与专业教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谭国庆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胶河小学

参考文献

[1]杨钊.核心素养理念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3,(11):32-34.

[2]肖若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3,25(15):176-178.

[3]王飞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社会发展与管理分论坛论文集(二).东营市东营区科达小学;,2023:4.

[4]韩翠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社会发展——跨越时空 经济基础论文集(一).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中心小学;,2023:6.

[5]谢丹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三).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第四小学;,2022:2.

[6]刘晓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1,23(2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