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研究

2024-10-29 00:00张瑶
中国新通信 2024年18期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深度践行,各个学段教育均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幼儿园教育同样如此。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是幼儿教学中的重点,其是以主题活动为主,通过节日氛围的塑造和节日相关活动的设计,让幼儿感知传统节日的文化渊源,萌发幼儿的家国情怀。为了更好地开展节日活动教学,教师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为节日活动教学注入全新活力。对此,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对其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中的“运用思路”与“开展策略”做出探讨,以供一线幼儿园教师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传统节日;开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为我国教育事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幼儿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教学,教师可将音乐、影像、视频等资源融入教学中,不仅实现了教育模式的创新,还能提升幼儿的活动体验感,让其进一步感知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对此,幼儿教师应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与运用,将其恰当运用在不同的教育环节中,以多元化、趣味性、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

一、互联网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的运用思路

(一)收集教育资源

互联网平台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打破了教育信息的局限性。在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收集一些适用于本班幼儿的传统节日资源,如节庆图片、传统工艺品、节日音频或视频等,一方面可以营造欢迎的节日气氛,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儿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教师通过信息资源的辅助,能够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节日元素的生动讲解,使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

(二)创新活动形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活动教学,其最大的便捷性,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音频、视频、图片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节日活动教学,实现了幼儿教育活动的创新。具体而言,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为提高幼儿对不同传统节日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动画、视频;还可以通过模拟或创造节日情境,让幼儿体验节日习俗。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向幼儿讲解习俗的意义,从而让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幼儿园,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实现教育模式的革新。

(三)加强互动体验

在以往的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中,大多使用教师讲、幼儿听的方式完成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讲解,教师往往也只选择简单的活动实施辅助教学,幼儿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互动性”较差,对节日的“参与感”不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成功打破了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的这一弊端,增加了活动的互动性,增强了活动的体验感。具体而言,教师可基于传统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线上互动游戏,鼓励幼儿充分参与节日准备工作与庆贺环节,在互动实践中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学习体验[1]。

(四)延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助力可让幼教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随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教学的开展,家长也会在家庭中完成部分教育任务。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通过线上沟通、电子材料共享、视频讲解等形式,为家庭提供教育思路。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邀请家长参与到传统节日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中,促进家园共育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活动的有效延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主题活动中运用互联网,激活文化传承意识

在“四个自信”理念中,“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传承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为教育主题,教师引导 幼儿对风俗传统、文化历史展开学习,可实现对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节日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丰富,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节日文化,其背后蕴含着传统美德、典故来源、民俗景象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对此,教师可将各个传统节日作为教育主题,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幼儿收集丰富的、多样性的学习资源,通过教学活动激活幼儿的文化传承意识,落实教育活动的初衷。

我国传统节日包含春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每一个节日的寓意不同,产生的背景不同,所呈现的文化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度解读节日特性,以提高主题活动教学的质量。以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元宵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动画视频形式,向幼儿讲解“元宵节的由来”,随着动画片的播放,幼儿能更直观地了解“元宵节”的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对元宵节的节日美食——元宵进行讲解。比如,元宵节南方吃汤圆,而北方吃元宵,教师可利用短视频动画,为幼儿播放“汤圆”与“元宵”的制作方法,以生动趣味的动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元宵节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利用动画视频讲解的制作步骤,与幼儿在班级中尝试“包汤圆”“滚元宵”。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幼儿打造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主题活动中激活幼儿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乡土文化中运用互联网,理解传统文化风俗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环境蕴育了不同的风俗传统,而独特的乡土文化,也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体现之一。基于传统节日的这一特点,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幼儿园所在地的乡土文化进行开发,将乡土文化的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教育中。具体而言,教师可针对某一习俗,结合节日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幼儿讲解该风俗传统的意义、价值。教师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印象,进一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例如,在传统节日“春节”中,不少地区有“剪纸”这一风俗传统,大家会将剪纸粘贴在门和窗户上,象征“美好”和“吉祥”。剪纸风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简单的花样传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本地的剪纸风格,向幼儿介绍剪纸这一文化习俗。具体而言,教师可利用动画视频,向幼儿介绍“剪纸的历史”,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讲解,让幼儿充分了解剪纸文化的发展史,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风俗的认知。随后,教师可利用乡土特点,让幼儿观察不同地区剪纸风格的不同。如北方的剪纸,具有“豪放粗犷”“浑厚淳朴”的特点;南方的剪纸具有“纤细秀丽”“玲珑剔透”的特点等,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寻找真实的剪纸纸样,让幼儿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南北方剪纸风格的差异。如无法找到真实的剪纸纸样,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呈现。总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

(三)教育创新中运用互联网,理解节日文化内涵

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能快速激活幼儿的探究兴趣,并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3]。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幼儿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以别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为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功能与优势,教师可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对教育资源做出创新,比如新年“拆红包”活动、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等,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图像等形式,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习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传统节日活动“春节”中,全国各地都有“拆红包”的习俗,基于这一风俗传统,教师可利用电子动画,为幼儿设计“拆红包”活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在课件中为幼儿提供多个红包画面,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红包,以“拆红包”游戏开展教育活动。在红包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为幼儿准备“春节的由来”“《新年好》音乐”“春节吃什么”等奖品,幼儿选中哪个红包,则触发该红包中教学内容的演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知识学习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再如,在“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中,教师也可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在课件中为幼儿准备“电子花灯”,并让幼儿自己选择,通过电子屏幕为幼儿呈现“谜面”,并借助动画演示为幼儿解开“谜底”,从而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教学目标的落实。

除此之外,在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幼儿园,教师可运用VR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清明节”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利用3D立体投影技术,将“赛龙舟”的画面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对“划龙舟”这一传统习俗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以强化教学活动质量,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

(四)社区互动中运用互联网,丰富幼儿教育形式

拓展教育空间,并实现教育外延,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让幼儿走进社区环境,感知社区中的节日氛围,可让幼儿对节庆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教师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在社区互动中,利用线上平台为幼儿教育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以营造更加浓郁的节日氛围[4]。

例如,在传统节日“重阳节”中,拜访老人、为老人送祝福,是重阳节的主旋律,而激发幼儿尊敬老人的意识,是重阳节活动教学的主旋律。受各种因素限制,部分幼儿无法参与到线下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教育活动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以特殊的形式为老人送去祝福。比如,教师可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幼儿园,为幼儿拍摄祝福短片,以电子视频的方式完成重阳节的任务;教师还可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幼儿录制小视频,教师通过剪辑制作后发在幼儿园视频号中。

再如,在传统节日“清明节”中,教师可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线上互动,以视频直播的方式,让社区党史宣讲员为幼儿讲解革命先烈的事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了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互通,还能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祭奠先祖”的真正含义。简而言之,教师与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教育优势,以多种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幼儿获取丰富的节日知识,并逐步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五)家园共育中运用互联网,营造浓郁节日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让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保持同频,实现家园共育,可获取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中,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教师与家长可针对“传统节日”教育主题,对教育活动进行设计,以线上互动的形式,让幼儿对传统节日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1.丰富家庭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更具系统化、针对性,来自幼儿园教师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可为家庭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思路。随着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为家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在传统节日主题下,教师可向家长分享绘本故事、音乐舞蹈、节日儿歌等教学内容,拓宽家长的教育视野,为家庭教育指明方向,保证双方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向家长分享教育计划、教育目标,让家长围绕传统节日实施相同的教育活动,打造1+1>2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可向家长分享教育经验,扩充家长的教育思路,让家庭教育获取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2.线上平台交流展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社交平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利用线上社交平台与家庭教育进行互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在传统节日“春节”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举办“包饺子大赛”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包饺子,并将包好的照片上传至教育平台,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教师还可举办“寻找年味”的线上活动,让家长与幼儿记录与春节有关的活动。线上平台的交流与展示,实现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让幼儿在充满节日氛围的活动中,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更深刻地认识,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思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育中,可为幼儿打造全新的节日活动教学模式,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及相关文化。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教学资源,并基于幼儿认识水平、年龄特点,为幼儿打造更具趣味性、创意性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节日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作者单位:张瑶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张瑶(1976.05-),女,汉族,山东滨州,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芝英.幼儿园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教学[J].家长,2022,(18):69-71.

[2]张艺玲.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J].家长,2021,(24):179-180.

[3]翁艺薇.刍议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有效举措[J].考试周刊,2021,(15):165-166.

[4]刘乐乐.幼儿园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教学[J].教育界,2021,(22):72-73.

[5]张艺玲.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J].家长,2021,(2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