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议论文时,很多同学常会陷入“空谈”“无据”的困境,导致文章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那么,如何才能让议论言之有据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论点
写议论文,先要明确论点。在说明某一事件或问题时,一定要清楚地表明立场,表示肯定或否定,指明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态度要明确,不能含糊。根据选择的立场,提炼中心论点,强调核心观点。这个论点应该简明扼要,能清楚地表达观点。为了支持中心论点,要列出关键的子论点和论据,确保它们紧密连接并有力地支持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客观的、有争议的,并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辩论,并确保它们表述一致,没有前后矛盾,逻辑严密。
二、区分论据
在写议论文时,论据至关重要。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它们在文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总体而言,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类型。
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通过分析事实、观察现象、验证论点,检验文章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事实论据可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如事例、数据、史实。
代表性的事例: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件或情况支持作者的论点。例如,可引用一些成功案例支持论点,说明该观点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确凿的数据:使用可靠的数据和统计信息支持论点。数据可来自研究报告、调查结果或专业机构的数据。如:
司马迁自42岁始撰《史记》,至60岁结束,历时18年,若将他20岁起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的时间计算在内,那么《史记》足足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用一连串数据论证司马迁修撰《史记》的准备时间之长、写作的艰辛,以及完成这本书的决心与毅力,能证明坚持梦想、磨炼毅力等论点。
可靠的史实: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或事实来支持论点。历史是宝贵的资源,可提供丰富的论据和案例。如:
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每天都练习书法,每次练习结束,都会把毛笔放到家里的水塘中涮洗。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整个水潭变得漆黑一片。因此,人们称这个水塘为“墨池”,又称“洗砚池”。
上段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王羲之练书法的一个小故事,可用于支撑类似锲而不舍的中心论点。
这些事实论据能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论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说服力,并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道理论据是常见的论据类型,通常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观念。它们是对大量事实进行、概括的结果。
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引用经典著作中的名句、格言或警句支持论点。这些引用可让读者对论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增强文章的权威性。
公认的定理和原则:引用公认的定理原则支持论点,这些定理和原则可能来自科学、哲学、宗教或伦理方面的知识。
社会普遍承认的道理:引用社会上广泛认可的道理和观念支持论点,这些道理可能是与人类生活、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相关的。
道理论据的使用可使读者更易接受论点,并能将作者的观点与普遍共识产生联系,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选择论据
1.论据准确
在写议论文时,要严谨地表达观点,有理有据,让观点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在事实论据的选择上,最好选择那些能反映客观事实的典型事例,基于客观事实或者可验证数据,而不是主观臆断或者情绪化的言论。可靠的论据应该是可以被证实的,而不是仅仅基于个人看法。
此外,论据的来源应该是可信的,比如学术研究、专家观点、权威机构的数据等。如果论据来源不可靠,那么其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
所以引用名人名言、真实事例,论据真实,论证充分,观点才能令人信服。在选择论据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事例、数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观点,让读者信服。
2.论据新颖
选择论据,先要挑熟悉的素材,同时也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材料,最好是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面对陈旧材料,要换个思路,努力发掘与以往不同的思路。如司马迁、岳飞、诸葛亮等名人的事例就显得枯燥老旧。在论据的选择上,也可选择那些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或者亲身体验,捕捉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让人觉得新鲜、真实。如:
徐梦桃从20岁到32岁,从温哥华冬奥会到北京冬奥会,已经奋斗了12年,为了这枚金牌,她已经倾尽全力,哪怕是左腿韧带断裂,切除半月板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充满了斗志,她为自己的青春而奋斗,无怨无悔。
选段引用了青年运动员徐梦桃的例子,论述了奋斗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素材较新颖,相较于流传已久的故事,徐梦桃的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冬奥会上,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与共情,让读者认可,更有说服力。
此外,对于一些旧素材,也可寻找新角度,发掘新观点,或者从较陈旧的素材中提炼较深刻的思想,这样也能有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效果。“旧材”新用,最重要的是辩证地看待问题。比如,对李白的剖析,既要看到他潇洒豪迈、才情无限、蔑视权贵、洒脱的一面,也要注意到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眼高手低的一面,他政治思想上的不成熟,能力上的欠缺,使他在官场上不得志。从多个角度看人物,寻找新观点,思想才不会被标签式的结论所束缚,对过去和现在的人、事的分析,就不会千篇一律,也不会一成不变,如此,才能让陈旧素材焕发生机。如:
范进中举发疯,大家一般都在思考社会原因,归因于腐朽的科举制度和病态的社会风气,着力体现了街坊邻居对未中举范进的鄙视厌弃,以及听说范进中举后的谄媚嘴脸。但范进本人其实也有很多可恨之处。他穷酸、木讷、懒散,家中一贫如洗却仍然麻木读书,没有想过通过正经劳动换取财富,承担家庭义务。社会原因并不能完全限制一个人的发展,相反,范进依靠秀才的名声,可通过抄书、教授儿童知识等途径换取财富,养家糊口,而他却把家庭的重担压在妻子和母亲的身上。
范进中举是课本中学过的素材,课上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对范进发疯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反其道而行之,研究范进本人,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作为论据也更加新颖有趣。
3.论据契合
论据应服务于论点,这样论证才能与论点相契合。所谓的“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就是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必然和本质联系,能充分支持论点。不管是事实论证,还是理由论证,都要有足够说服力。如果达不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事例多么典型,道理多么深刻,都毫无价值。选择论据要明确论点,紧扣论点,不能给论据贴标签。论证要有逻辑,也就是论据能支撑论点,这样论点才更有说服力。如果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那么论证过程就会显得牵强附会。
以“勤能补拙”这个论题为中心,有以下两个素材:
1.王羲之从小苦练书法,家门口的池塘都被洗毛笔的水染黑了,勤能补拙,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羲之最终成了一代书法家,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
2.曾国藩从小读书天赋较差,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反复诵读一篇文章。一小偷潜入了他家,躲了很久,想趁他睡着偷点东西。可眼看天就要亮了,他还在读那篇文章。小偷很生气,跳出来大骂:“这种水平读什么书?”随后将文章流畅地背诵一遍,扬长而去。然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曾国藩最终靠着勤奋成了晚清中兴的名臣。
对勤能补拙这个论题,第二个素材显然比第一个素材更合适,王羲之从小写字就有天赋,再加上刻苦练习,最后成为名垂青史的书法家,并没有体现“拙”这个字,不适合“勤能补拙”这个话题。而曾国藩的事例却体现了“拙”这一特点,用小偷和他对比,证明曾国藩确实没有学习天分,但他反复苦读一篇文章,熬至深夜的行为,则证明了他的“勤”,最后成为晚清名臣,也证实了“勤能补拙”这一论点。
4.论据剪裁
典型的论据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根本属性,能反映现实状况,解决现实问题。事实论据可从多个方面论证不同观点,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取舍,剪裁论据。首先,合理取舍,围绕论题选择典型例子,在运用时精确掌握,将那些不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剔除掉,选择一个恰当的叙述角度,同时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其次,简单概括事例,把描写去掉,只对材料进行简洁扼要的叙述,让读者了解主要内容。例如: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调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调翼之知。”
梁启超引用这个事例时并没有全部记录,只是选取了最能概括这个故事精神的句子,既论证了论点,又简洁明了。
四、分析论据
有了准确、典型、新颖的论据,也要懂得如何使用。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时只停留在论点和论据层面,对事实论据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弱,缺少议论和分析,导致文章浅陋、空洞无物,没有说服力。因此,学会分析论据,是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1.因果分析法
把论点与论据通过问与答联系起来,从问题到原因,探究其本质,追本溯源。
句式:“为什么会……因为……”“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如:
中国“飞人”苏炳添为了能实现0.01秒的突破,集训期间几乎远离所有娱乐生活,最终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为什么苏炳添能抵制住诱惑,专心训练?因为他坚持梦想,对打破亚洲纪录,为国家赢得奖牌抱有热忱之心。他用坚强与斗志,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了百倍艰辛与汗水,超越自己,突破了亚洲人的极限,创造了新纪录。
2.反向假设法
先举一个例子,再从相反方向进行假设,得出结果,最后对正面结果进行对比强调。
句式:“假如……那么…… ”“如果……那么…… ”“试想,如果……”“如果……不……那么(就会)……因此……”如:
心怀天下苍生的杜甫,虽然命运多舛,经历了许多磨难,却能以一颗仁慈的心,用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把失败和挫折视为生活经验,哪怕是在黑暗的深渊里,也在不断追求着,每句诗都充满了向上的力量。
如果杜甫在乱世中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果他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窘迫失意的生活,如果他不能承受失败和离别的痛苦,又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多的千古名篇?就是这种对苦难的淡然接受,才使得杜甫在乱世活出了自我。
3.对比分析法
先列举正反事例,然后讨论正反事例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正面结论。
句式:“……相反……”“可是……反观……”如:
为什么富僧没能抵达南海,相反,穷僧却最终抵达了。究其根本,是因为穷和尚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前进,从未懈怠,也不曾半途而废。富和尚空有一颗向往南海的心,却不付诸行动。由此可见,“穷”和“富”似乎不能成为限制一个人行动的理由与借口。“为”和“不为”有很大不同,空想,得到的全是问题,而行动,得到的都是答案。因此,万事都要以“为”为本,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