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互动教学实践

2024-10-28 00:00潘小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0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为例,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文研究设计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开发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互动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智慧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提升学生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互动教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0-078-02

21世纪是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同样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智慧课堂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模式的新形态,正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重任,如何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成为亟须探索的课题。

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设计

一是智慧课堂的构建。智慧课堂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整合教、学、评、管等环节,营造个性化、自适应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构建智慧课堂,需要从技术、资源、模式等维度进行系统设计。如在技术层面,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等硬件设施,集成了教学平台、学习平台、资源平台等软件系统;在资源层面,学校开发了支持多元互动的微课、学习单、测试题等数字资源;在模式层面,学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重塑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巩固的流程。

二是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回答问题、交流讨论,建构知识意义。师生互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生生互动是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开展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活动。生生互动有助于促进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1]。生生互动的典型形式包括结对编程、项目研究等。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协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机互动是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交流。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与智能工具进行交互,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例如,学生可与智能导师对话,获得学习诊断与推荐;可使用编程助手,获得代码提示与纠错;可访问在线社区,获得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人机互动扩大了学习时空,提供了自适应的学习体验。

“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课程互动教学资源开发

1.教学内容分析

OpUOFMdRHTsxXXO77I3Opgu/XaNB+oP8cot2TO3TPBM=(1)教学目标。“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一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掌握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如问题抽象、数据准备、算法选择、模型训练、效果评估等。(2)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利用智能工具,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习人脸图像采集、人脸检测、人脸特征提取、人脸比对等环节的实现过程,总结利用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考勤管理、访问控制等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是将智能工具嵌入程序开发,提高工具的灵活性与可用性。学生学习如何调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将智能工具与自主开发的程序相结合,实现定制化的功能需求。

2.互动教学资源设计

(1)课前资源。为了帮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教师精心录制了微课视频,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视频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领域[3]。(2)课中资源。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开发了丰富的在线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智能工具的魅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页端或移动端访问人脸会场签到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完成签到,感受刷脸签到的便捷高效;学生还可以基于智能问答平台,创建自己的聊天机器人,训练机器人回答特定领域的问题,体验人机对话的乐趣。(3)课后资源。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提供了详细的实战项目指导,引导学生开发完整的智能应用原型。项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确定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提供的工具和服务,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完成智能应用的设计、开发、测试和优化。

“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课程互动教学实践

1.课前:在线自主学习

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这一课程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预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录制几段微课视频,梳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等内容,并配以生动的案例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框架。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如“你身边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在讨论区积极发言,分享见解。这为课堂探究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2.课中:多元互动探究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呈现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教师首先播放一段火车站“刷脸”进站的新闻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给出行带来的便利。视频中,旅客只需在“刷脸”闸机前稍做停留,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身份验证和进站确认,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免去了排队买票、取票的烦琐步骤。教师适时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智能工具提高签到效率,同时兼顾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这一问题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学生意识到,要真正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达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这样才能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3.课后:个性化巩固提升

课后,学生以结对编程的方式,继续深化“人脸会场签到”系统的功能。每两名学生组成一个编程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签到系统增加个性化的功能模块。有的小组选择语音播报功能,调用语音合成API,让系统“开口说话”,实现签到信息的语音提示,提升用户体验;有的小组开发短信提醒功能,接入短信网关服务,在签到成功后自动向用户发送通知,方便用户及时查收;还有的小组尝试手势识别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特定手势完成签到,为系统交互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遇到了不同的编程难题,教师通过在线辅导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针对每位学生的需求,提供及时、精准的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项目实践中获得成长。

结 语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高中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学科,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智慧课堂的建设路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升信息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为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新时代公民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陈玉成. 基于云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构建思路[J]. 中国新通信,2024,26(13): 79-81.

王利军. 智慧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中有效运用[J]. 智力,2024(17): 53-56.

肖云. 智慧课堂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2024(17): 18-20.